杨桦
通过具体案例介绍,探讨导入式教学法在医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赵先英;赵华文;刘毅敏;周小霞;张定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提供一种优化临床试验中样本量的方法,使临床试验达到科学性、经济性与伦理学的统一.方法:利用一个实际的例子,对一种临床试验中常见的试验安排,分别使用传统和优化的方法计算样本量,以说明优化方法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结果:通过比较分析,优化方法能在保证科学性与伦理学的基础上,很好的减少投入成本.结论:对临床试验中样本量的优化措施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行的.
作者:陶庄;卢双;李芳;郭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比较logistic回归分析中估计回归系数可信区间及假设检验的三种方法.方法:从理论上介绍Wald、Bootstrap和轮廓似然三种方法,比较其应用前提.应用Monte-Carol模拟方法,分别产生自变量为二分类变量和连续型变量的二分类logistic分析数据,比较三种方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结果:无论自变量为连续型或二分类变量,Bootstrap法和轮廓似然法的检验效能均高于Wald法,该差异在小样本情形下更为明显.但Bootstrap方法的稳定性较差,对I类错误的控制也欠佳.结论:轮廓似然方法为稳健,能严格控制I类错误率,且检验效能优于Wald方法,值得推荐.
作者:郑海燕;廖志远;刘四兰;梁文琼;张旭;欧春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通过对西部高校及其本校的物理学实验教学现状的分析,针对目前已建设的各级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提出基于校园网环境下医用物理学开放式立体化的实验教学模式,以期全面有效地提高实验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索能够更大限度地发挥实验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实施和总结.
作者:张翼;唐锋意;赵瑞;周正诚;王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通过数学建模竞赛培训,提高了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发挥出大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开拓了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因此,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培训是一项成功的数学教学改革实践.
作者:刘红;华琳;杨铮;李林;高磊;王珂;张金旺;李冬果;闫岩;郑卫英;郑文新;张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对2006~2010年国内腰椎间盘突出症论文被引用情况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以<中国引文数据库>网络版作为统计源,2006~2010年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论文共3870篇,总被引频次为11339,篇均被引频次为2.92.利用普赖斯定律确定核心作者的方法确定高被引论文.论文高被引频次为45次,即nmax =45,确定被引频次≥ 5的论文为高被引论文.高被引论文共641篇,被引频次是5356.对641篇的高被引论文的年代分布、作者分布、地区分布、期刊分布、基金分布等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和分析.
作者:许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调查并分析三甲医院护理人员的生存质量.方法:使用WHOQOL-BREF对广东省中医院320名护理人员进行量表调查,回收有效量表300份,并将数据导入SPSS13.0进行数据库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目标人群的生存质量总体呈较差趋势,且生存质量从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递减.结论:三甲医院护士生存质量不容乐观,应重视从各方面提高护士生存质量.
作者:何丽卿;欧碧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通过引入案例教学,说明应用统计软件解决实际问题是<多元统计学课程教学>重要的任务.
作者:华琳;闫岩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提出了一种新的一次静脉推注药物动力学数据处理的方法,该法原理和计算简单,无需编程,且能给出参数的准确结果.两种一次静脉推注药物动力学例子被用于计算,结果优于现有方法.
作者:李可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颈椎横突旁注射硬化剂制作兔颈椎病模型的效果.方法:20只兔子随机分为两组:空白组和模型组.用硬化剂注射法造模,分别于造模开始第1周后、第2周后、第4周后取兔血清,ELISA检测动物血清TNF-а(肿瘤坏死因子-а),SP(P物质),NPY(神经肽-Y),CGR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血清TNF-а、SP、NPY升高(P<0.05),且3次检测呈逐渐升高趋势,CGRP降低(P<0.05),3次检测呈逐渐降低趋势.结论:颈椎横突旁注射硬化剂可能通过炎症因子刺激引起神经递质释放,导致颈椎周围疼痛,它是制作颈椎病动物模型的较实用的方法.
作者:张红利;沈霖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系统评价PBL教学模式长短期学习效果.方法:对中外医学教育中采用PBL教学模式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RCT)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个RCT进行系统评价.分析结果显示PBL教学法可以提高医学本科生短期基础理论考试、综合分析题等考试成绩,但对本科学生长期学习效果没有显著效果,随着时间的延长pbl效力有逐渐减弱的趋势.结论:PBL教学法可以提高生医学本科生的短期理论成绩,但能否对学生产生长期影响力需要更多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验证.
作者:张锦;罗盛;李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含量的方法,探讨其在乙型肝炎预防、诊断、治疗及判断病情等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临床样本分为3组,同时进行ELISA法与PCR检测HBV-DNA含量水平的测定.第1组为HBsAg(+)、HBeAg(+)、HBcAb(+)、的患者,第2组为HBsAg(+)、HBeAb(+)、HBcAb(+)的患者,第3组为HBsAg(+)、HBcAb(+)的患者,组与组之间进行阳性率及HBV-DNA含量的t检验.结果:285例临床样本的检测结果显示,第1组患者HBV-DNA阳性率为100%,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1).HBV-DNA平均含量为7.5×108copies/ml.第2组患者HBV-DNA阳性率低于第1组(P<0.01),但平均HBV-DNA含量为9.58×107 copies/ml,与第1组无差异(P>0.05).第3组患者HBV-DNA阳性率为51.83%与第1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与第2组无差异(P>0.05),患者的HBV-DNA含量为7.74×107 copies/ml,与第1、2组无差异(P>0.05).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所测HBV-DNA含量比ELISA法具有更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准确反映HBV在体内的复制情况,对临床上抗病毒药物的选择和判断疾病的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四爽;熊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人体脉象信息的分类、识别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大量复杂的非线性关系,针对传统神经网络结构的设计依赖于人的经验,以及学习和训练时长、学习收敛性很难保证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利用遗传算法对神经网络的结构、连接权、初始阈值、学习率、动量因子同时进行优化,从而达到优化神经网络的算法.该算法结合了神经网络的快速并行性和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性,提高网络的处理能力,为人体脉象识别方法提供新的理论思想和认知系统.
作者:韩幸才;韩华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疗效评价方法,预测和评价中药扶正化瘀片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乙肝)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运用贝叶斯分类识别算法,构建中药疗效预测模型.结合中西医临床指标,对180 例乙肝后肝硬化病例中药组和安慰剂组的疗效分别进行统计、评价和预测分析.结果:贝叶斯分类算法预测显示:中药扶正化瘀片在控制患者的病情、降低Child-Pugh积分上有一定效果,这与中药组和安慰剂组间的Child-Pugh积分的统计检验结果相一致.结论:运用贝叶斯方法建立的疗效预测模型能够有效地进行中药疗效预测和评价,可以为建立中、西医结合的疗效评价方法提供参考.
作者:孙继佳;张蕾;邵建华;严广乐;苏式兵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介绍某院在数学课程建设中高等数学教学与专业课结合的一些认识和体会,分析高等数学为专业课程教学服务所存在的问题,提出高等数学和专业课结合应遵循的原则,并给出了高等数学和药学专业课结合的一些实例.
作者:张绍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在用置信区间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时,若感兴趣的只是置信区间的上限或下限,此时只需求出单侧置信区间即可.
作者:祝国强;杭国明;滕海英;黄平;刘沛;王中亮;李春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研究以枸橼酸铋与枸橼酸钾为原料合成枸橼酸铋钾的工艺中温度的影响.在原辅料、反应条件一致的前提下,不同反应温度情况下,产品一:含量达36.5%,总收率达115%;产品二:含量达37.8%,总收率达105%;产品三:含量达36.3%,总收率达116%;产品四:含量达38.1%,总收率达104%.根据实验对比数据论述温度在枸橼酸铋钾合成过程中的影响,从而为枸橼酸铋钾合成工艺优化,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邵冠儒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建立了具有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并有三个时滞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动力学新模型,利用Routh-Hurwitz判据,获得了无免疫平衡点的局部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
作者:方海泉;周铁军;龙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介绍了我校医药物理学实验教学的现状,揭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下一步的医药物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郑艳彬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CBX7在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2008年~2011年皮肤毛细血管瘤存档蜡块40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2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皮肤血管瘤增生期、退化期及正常皮肤组织CBX7表达水平,采用HPIAS-1000图文报告管理系统对CBX7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并用SPSS11.5软件对各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阳性颗粒的平均光密度、阳性面积率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结果:CBX7的表达 增生期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中CBX7呈高表达,正常皮肤组及退化组血管内皮细胞中CBX7呈低表达.增生期组CBX7的表达明显高于退化期组和正常皮肤组(P<0.05),而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X7在血管瘤增生期均呈高表达,表明CBX7在血管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作者:汪晓庆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