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凌新;崔健君
目的探讨原发性阴道癌临床预后及治疗方法.方法 16例原发性阴道癌采用放疗加顺铂、5-FU及丝裂霉素三联全身化疗,单行放疗者28例.结果 5年及10年存活率为50.9%和38.1%.Ⅱ期3年及5年存活率为74.5%和61.1%,Ⅲ期3年及5年存活率为56.8%和45.1%,Ⅳ期3年及5年存活率为0,Ⅱ期与Ⅲ期3年及5年存活率比较P<0.05.鳞癌3年及5年存活率显著高于腺癌(P<0.01).放射治疗总剂量<60Gy组的局部复发率显著高于放射治疗总剂量≥60Gy组(P<0.05).肿瘤位于阴道上段及中段者5年存活率明显高于阴道下段及全段者(分别为P<0.01、P<0.05).放化疗的完全缓解率及5年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单行放疗者(P<0.05).结论原发性阴道癌的预后与期别、病理类型、癌肿的生长部位、治疗方法及放射剂量有关.
作者:王莉英;崔金全;成慧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患者27岁,孕1产0,住院号221928,因停经8个月余,恶心呕吐7个月、水肿3个月于1997年4月26日入院.末次月经1997年8月21日,停经40天开始恶心呕吐、厌食,逐渐加重,当地医院按孕吐、贫血治疗无好转,故于孕35周时转入我院.查体:T37.9℃,P110/min,R36/min,BP20/13kPa,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10/min.腹部高度膨隆,腹壁水肿,宫底位于脐与剑突之间,先露为头,浮动,胎心率150/min.实验室检查:RBC 1.76×1012/L,Hb 52g/L,PLT 218×109/L;肝功能:ALT 2083.75nmol·s-1/L,血浆总蛋白49g/L,白蛋白25.8g/L,球蛋白23.2g/L.入院诊断:宫内孕35+3周,孕1产0,ROA,贫血,低蛋白血症,妊高征.
作者:薛秀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欧洲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SS)研讨会于近期在英国的伦敦召开,为了让广大的妇产科医生对这一综合征有一定的了解,现将会议的主要内容概述如下.
作者:伦敦皇家医学会 刊期: 2000年第02期
1 病历摘要患者44岁,住院号12517.因持续性下腹痛3天,进行性加重1天于1998年10月28日入外院.查体:急性病容,痛苦貌,心肺未见异常.腹肌稍紧张,下腹压痛、反跳痛明显.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正常,宫颈光滑,后穹窿饱满,宫颈举痛明显,双侧附件触诊不满意.后穹窿穿刺抽出暗红色不凝血10ml,穿刺时发现阴道内有一灰白色组织.拟诊为宫外孕破裂行急诊手术.
作者:刘少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孕妇29岁,住院号246979,孕2产0,因停经38+2周,双下肢水肿20天,加重2天,于1998年10月29日入院.末次月经:1998年2月3日,停经6周有恶心、纳差等早孕反应,孕17周时有胎动感.孕24周B超证实为双胎妊娠.孕35周时出现下肢水肿,BP18/12kPa,经过对症处理后好转.入院前2天下肢水肿加重,并偶感头晕、眼花,BP20/13kPa.
作者:任琳;任东平;殷建清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分娩镇痛有多种方法,其中硬膜外阻滞由于具有镇痛效果确实、对循环动力学影响较小、对中枢神经系统无抑制作用、可控性大以及能取得产妇的主动配合等优点,被认为是较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1,2].但有时候仍存在镇痛不全,尤其是对子宫收缩和产程是否有影响,以及手术产率等问题分歧较大,为了使硬膜外阻滞术更有效、更安全、更合理地应用于分娩镇痛,以下就其实施方法、对产妇的生理影响及并发症等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谭冠先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分娩过程中剧烈的疼痛使产妇焦虑、紧张、恐惧,血中儿茶酚胺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增高,致使耗氧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子宫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胎儿窘迫以及宫缩乏力.因疼痛使产妇过度通气,血内二氧化碳分压显著降低,子宫血流量进一步减少,氧解离曲线左移,供氧能力降低导致代谢性酸中毒,造成母体和胎儿内环境紊乱.
作者:赵砚丽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特殊类型的子宫平滑肌瘤(简称特殊肌瘤),是指富于细胞性、奇异性、透明性子宫肌瘤、血管性平滑肌瘤、淋巴性平滑肌瘤以及脂肪平滑肌瘤等[1,2],易与子宫肉瘤相混淆,但其临床表现为良性,国内少有报道.现将我院收治的特殊肌瘤23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讨论其诊断及处理问题.
作者:文巧英;朱荫芝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患者26岁,孕2产0,住院号98196.因孕38+1周,进餐时无诱因突发无痛性阴道流血,于1998年6月22日下午6时急诊入院.末次月经1997年9月28日,孕期无阴道流血史,否认肝病或出血倾向病史.入院前曾5次外院B超检查,均未提示胎盘位置.
作者:康亚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子宫破裂是产科严重并发症,对母婴威胁极大.本病常有明显诱因及表现,诊断多不困难.现将表现特殊、情况各异的4例子宫破裂报告如下.
作者:张长业;吴守华;颜景云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患者24岁,住院号046304.因剖宫产术后2个月,阴道流水50天,门诊诊断输尿管阴道瘘,于1999年4月5日收住本院泌尿外科.患者系第一胎,妊娠足月临产后在当地乡镇医院待产,因见胎头6小时未结束分娩转市某医院妇产科.
作者:孙祥熙;章如璜;王瑞 刊期: 2000年第02期
1970年Scott将静脉自控技术应用于分娩镇痛[1];1979年Revil提出硬膜外给药分娩镇痛;1988年Lysak和Gambling等报道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应用于分娩镇痛[2].目前认为硬膜外PCA分娩镇痛是为有效且不良反应较少的方法,其优点是病人自控灵活、镇痛及时有效、可减少药物用量,产妇活动自如.PCA方法迎合了病人的心理,在解决疼痛的同时进行了心理治疗,基本符合理想分娩镇痛的标准,现将PCA应用于分娩镇痛的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佘守章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为了提高助产质量,减轻会阴裂伤给产妇带来的痛苦,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徒手扩张阴道与托肛法相结合的方法保护会阴,大大降低了会阴裂伤率和会阴侧切率,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国红;刘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乙酰螺旋霉素治疗孕期弓形虫(Tox)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2例弓形虫活动性感染孕妇和育龄妇女给予口服乙酰螺旋霉素0.5g,6小时1次,共服10天,另选择20例弓形虫活动性感染育龄妇女未给任何治疗作为对照,比较两组弓形虫特异性IgM抗体的转阴率.结果治疗组29例孕妇和33例育龄妇女Tox-IgM的转阴率分别为86.2%和84.8%,而对照组的自然转阴率为15%,经统计学检验两者均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3例羊水PCR检测Tox-DNA为阳性的胎儿治疗后检测其脐血Tox-DNA,2例转阴.随访6例乙酰螺旋霉素治疗后出生的新生儿,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乙酰螺旋霉素是孕期抗弓形虫感染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姜宏;闻良珍;凌霞珍;陈素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两种分娩镇痛方法的效果.方法采用蛛网膜下腔及硬膜外腔联合给予低质量浓度麻醉药及镇痛药(联合法)和单纯硬膜外腔阻滞的方法(单纯法)分别对30例初产妇进行分娩镇痛,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对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胎儿及新生儿等的影响,并与50例正常未干预组产妇比较.结果联合组效果较好,单纯组镇痛作用欠佳且增加阴道分娩的助产率.结论联合法分娩镇痛比单纯法效果好,副反应少,对母婴无明显不良影响,有应用价值.
作者:柏学民;李秀林;罗剑琴;赵勇东;周桂霞;王志贵 刊期: 2000年第02期
选用这种研究方法的条件是,估计从这一个病例的治疗处理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是相当或十分独特的.但根据当时的情况,短时间之内难以获得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研究.病例研究的特点是研究者可以围绕该病例的多方面情况,作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其主要目的并不是寻求研究结果在统计学上的显著性.
作者:谭永雄;王益夫;张明仁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笑气吸入性分娩镇痛的疗效和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将25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除不给笑气吸入外,其它产科处理措施与观察组相同.观察比较两组的产痛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产时出血量和产后出血率等.结果观察组的阵痛强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活跃期和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值均<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笑气吸入性分娩镇痛产程时间短,对母儿均无不良影响,是一种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值得产科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邵华江;陆杏仁;成卫军;张波;郑红霞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妊娠及产褥期血栓性静脉炎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因其病情复杂多变、且感染血栓易脱落随血液循环运行可致肝、肾、脑脓肿或肺血栓栓塞(PTE)[1],从而引起脓毒血症致猝死,严重危及孕产妇生命,故需引起高度重视.现将我院诊治血栓性静脉炎12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董玉英;江明礼;李双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紧急避孕(emergency contraception,EC)是指无避孕或避孕措施失败情况下,在几小时或几天内立即采取的、防止妊娠形成的临时补救措施,是计划生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对于降低人工流产率及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推广紧急避孕,掌握紧急避孕的作用机理、应用方法及注意问题,将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金仙玉;赵丽嫣;张新宇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用于分娩镇痛的产妇206例作为观察组,将未采用任何分娩镇痛药物而进入产程的产妇206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两组产程活跃期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分娩方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SEA用于分娩镇痛,疼痛阻滞完善,加速了产程活跃期及第二产程的进展,降低了剖宫产及阴道难产率,对母婴均无不良影响.
作者:汤美芳;韩玉兰;丁守生;王清图 刊期: 200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