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元兰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是指肿瘤组织及细胞所产生的活性物质的异常表达,并可以此诊断或监测肿瘤的发展.肿瘤标志物在正常组织或良性疾病不产生或产量甚微,而肿瘤病人的组织、体液及排泄物中则有大量分泌,所测的值异常升高.现今发现与妇科肿瘤有关的标志物多达数十种,多数敏感性及特异性并不高,也有一些对临床及病情监测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高永良 刊期: 2000年第06期
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对此加以改良,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权辉;方玲;刘晓珊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患者55岁,住院号980144.因子宫内膜癌(Ⅰa期),于1998年3月17日入院.术前各项实验室检查及心电图均正常.3月26日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扩大子宫全切除术,因术中患者出现中枢性膈肌痉挛,改为子宫全切术及双附件切除术.
作者:毕丽华;林海龙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研究p16和细胞周期素D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42例子宫内膜癌中p16、细胞周期素D1的表达.结果 42例子宫内膜癌中20例p16表达阳性,占47.6% , p16与子宫内膜癌的细胞分级、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有关(P< 0.05);17例子宫内膜癌细胞周期素D1表达阳性,占40.5%,细胞周期素D1与子宫内膜癌的细胞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 0.05);p16、细胞周期素D1协同表达15例,均为晚期或低分化癌.结论 p16、细胞周期素D 1作为细胞周期调节因子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其协同作用促进子宫内膜癌的发展、且预后不良.
作者:韦淑琴;邹丽红;孙云桥;刘海棠;张英蕾;郑建华;黄曼婷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们收集了河南省新密市第一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1982年2月至1999年2月住院分娩的25216例孕产妇资料,发现并发耻骨联合分离19例,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刘大巧;李晓莉;林巧玲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探索应用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血取得明显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刘小玫;薛春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院自1991年开始试行无气腹情况下直接插入穿刺套管针置入腹腔镜,观察无误后再充入二氧化碳气体实施手术,即后充气法腹腔镜术.实施手术664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作者:张文华;鲁海燕;巴福荣;崔英慧;刘海虹;苗景特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根据雄激素的抗生育作用,我们用甲基睾丸素(甲睾)治疗顽固性药物流产(药流)后出血 ,并与常规方法作自身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段云葵;闫素文;吴海燕;韩阳;邸继红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人们一向认为激素只有来自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腺体细胞所分泌.近年来研究发现,某些非内分泌器官的肿瘤可能分泌激素,或虽属内分泌肿瘤,却产生某些不相干的激素,从而改变了激素只能由内分泌器官所产生的传统观念.
作者:汤春生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患者30岁,住院号:023198,未婚.因左下腹胀痛阵发性加重5天,伴恶心、呕吐,于1 992年2月27日入院.既往月经规律.无经常性齿龈出血,皮下瘀血,瘀斑史.
作者:王才智;何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清CA125半衰期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预后价值.[ HTH 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卵巢上皮性癌患者在化疗过程中血清CA125半衰期值(t1/2)与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血清CA125半衰期值(t 1/2)≤20天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6个月,t1/2>20天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0个月,两者存活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01),经过2年以上随访,t1/2 ≤ 20天组中完全缓解率为84.2%.t1/2>20天组中完全缓解率为27.3%,两者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多因素生存分析表明:CA125半衰期和细胞分级、残余瘤灶大小均是独立的预后因素 .结论 CA125半衰期可作为一反映化疗敏感性的临床指标,有较好的早期预测疗效价值,是一独立预后因素.
作者:李静;漆秀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患者42岁,孕5产1,住院号25327.因阴道不规则出血半年,于1997年5月27日就诊.近 1 周出血量明显增多,多于月经量,并伴血块及肉样组织物排出,无腹痛.既往月经规律,后一次人流为5年前,并同时置宫内节育器.
作者:曾孟兰;沈华;袁淑珍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全子宫切除术(全切)是治疗多种妇科良性疾病的重要方式,它能预防宫颈癌的发生.近年发现全切术后合并症较多,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宫颈损伤范围大.为此,我们选择了一种新术式--旋切颈管内膜式子宫切除术,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丽珍;黄沁松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凡能致癌瘤的病毒统称肿瘤病毒(oncovirus)包括DNA肿瘤病毒和RNA肿瘤病毒.1908年E llermann和Bang首先证明患白血病鸡的无细胞滤液可诱发健康鸡患白血病,开创了病毒致癌的实验研究.经80多年肿瘤病毒病因的研究,已发现在600多种动物病毒中约1/4的病毒具有致肿瘤特性[1],1989年首次确定至少有三种病毒:乙肝病毒、EB病毒和乳头瘤病毒可导致人类肿瘤,人类肿瘤约15%与病毒有关.本文仅对与妇科肿瘤相关的病毒进行讨论 .
作者:阮永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1 肿瘤标志物的概念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是由肿瘤组织产生,或与肿瘤相关的物质,可从体液,主要是血液、尿液或其它分泌物中检测,与正常情况或无肿瘤状态有明显之分别.
作者:郎景和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由多种疾病引发的血管内凝血的病理过程,若及时诊治可获痊愈.本文对我院1989年1月至1999年11月收治的23例产科DIC病人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
作者:林琼霞;左绪磊 刊期: 2000年第06期
近年来,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使人们对妇科肿瘤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等各方面的认识和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下简要概述癌基因、抑癌基因在妇科恶性肿瘤研究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徐丛剑 刊期: 2000年第06期
1 病例简介患者40岁,孕3产1,住院号:114919,因突发下腹痛半天于1998年10月15日急诊入院.患者半天前翻身后突发下腹痛,为左下腹持续性疼痛,无恶心、呕吐,无阴道流血,无发热.因疼痛进行性加重来院.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1998年9月30日,14年前行剖宫产术.
作者:董艳双;申健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患者31岁,住院号0139030,孕2产1.因阴道流血4天,突发下腹胀痛进行性加重34小时 ,于1999年8月9日22时30分急诊入院.平时月经规律,末次月经1999年8月6日,月经量较前略少.
作者:孙杰;曹彦敏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侵袭性血管粘液瘤(aggressive angiomyxoma,AA),又称血管粘液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本院自1995~1999年共收治4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彦;张颖;钱和年 刊期: 200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