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扶肝化纤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临床研究

崔峻松;谭芊任;肖政华

关键词:肝郁脾虚夹瘀型, 肝纤维化, 扶肝化纤汤, 疏肝健脾, 解毒消瘕
摘要:目的:观察扶肝化纤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郁脾虚夹瘀型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医辨证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郁脾虚夹瘀型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保肝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保肝药的基础上加服扶肝化纤汤,疗程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肝功能、肝纤四项,观察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80.0%、63.3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肝功能和肝纤四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患者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肝化纤汤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郁脾虚夹瘀型肝纤维化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抗纤维化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自微乳化口腔速溶膜研究进展

    自微乳化口腔速溶膜(self-micro-emulsifying oral fast dissolving films,SMEOFDF)是一种结合了口腔速溶膜与自微乳的新剂型,充分发挥了二者的协同作用,能有效促进药物释放与吸收、改善生物利用度、提高患者服药顺应性.该剂型解决了口腔速溶膜吸收不佳的难题,同时实现了液体自微乳固体化,为难溶性中药的剂型开发与创新提供了思路.就自微乳化口腔速溶膜的定义特点、处方组成、制备与质量评价、应用现状等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

    作者:杨露;李小芳;罗开沛;林浩;刘海霞;吴超群;严敏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滇桂艾纳香红外光谱鉴别

    目的:建立滇桂艾纳香的红外光谱鉴定方法.方法:对10批不同产地的滇桂艾纳香进行红外光谱鉴别,建立参照图谱,并进行匹配度计算.结果:获得了10批不同产地滇桂艾纳香的红外光谱,匹配度均大于0.9.结论:建立的方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控性,可用于滇桂艾纳香的鉴别.

    作者:姜建萍;王美琪;马雯芳;杜秀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某医院2011-2012年中药饮片使用情况调研报告

    目的:分析2011-2012年某医院中药饮片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饮片提供参考.方法:对某医院2011-2012年中药饮片的品种、使用数量、使用频率、季节性用量差异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中药饮片使用呈增长趋势,利水渗湿药、祛风湿药、理气药、消食药、解表药、清热药等用药量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差异.结论:中药的使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每个季节不同的时令均有其相应的多发证候与用药特点,相应的药物使用情况也会发生变化.

    作者:杨小燕;陈翔;区艳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陈钢教授“清热补虚法”治疗云雾移睛1例报告

    云雾移睛是指眼外观端好,自视眼前似有云雾等形之暗影,随目珠之移动而飘荡的眼部疾病,多由某些眼部疾病引起,亦可由某些全身疾病导致.治疗该病时应辨病因,抓主证,随证治之.陈钢教授辨证运用清热补虚法治疗本病1例获效,拓宽了本病的治疗思路,特此分享,为临床提供借鉴.

    作者:刘兰婷;陈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三仁汤儿科临床应用举隅

    三仁汤出自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由杏仁、白寇仁、生薏苡仁、半夏、厚朴、滑石、通草、竹叶组成,主要用于治疗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其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列举三仁汤加减应用于儿科临床的一些实例,其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厌食症、功能性便秘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及推广.

    作者:张勇;袁业红;闫永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加减六磨汤治疗腰椎骨折后麻痹性肠梗阻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加减六磨汤治疗腰椎骨折后麻痹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腰椎骨折后出现麻痹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禁食、胃肠减压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加减六磨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8%,高于对照组的6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胃肠减压、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腹胀、腹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减六磨汤治疗腰椎骨折后麻痹性肠梗阻疗效确切,可明显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强少文;谭龙旺;陈仕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益气化瘀方合穴位敷贴治疗气虚血瘀型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方加自制醋调吴茱萸粉末贴敷双侧心俞、内关两穴位治疗气虚血瘀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气虚血瘀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益气化瘀方加自制醋调吴茱萸粉末贴敷双侧内关、心俞两穴位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治疗40天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黑蒙、气短、心悸、胸闷等临床体征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0.0%,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7.5%,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各项体征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瘀方加自制醋调吴茱萸粉末贴敷双侧内关、心俞两穴位治疗气虚血瘀型心律失常疗效确切,优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琳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针药结合治疗免疫性不孕症Meta分析

    目的:采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针药结合治疗免疫性不孕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期刊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针药结合治疗免疫性不孕症的文献,检索年限为1979年1月1日-2016年6月10日,采用Jadad量表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文献5篇,仅1篇提及副作用;针药结合的总有效率、AsAb转阴率均明显高于西药(P<0.01),但与中药相比总有效率、AsAb转阴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针药结合的妊娠率高于中药、西药(P<0.01,P<0.05).结论:现有的临床资料表明针药结合治疗免疫性不孕症优于西药,与中药相比可以明显提高妊娠率,但由于文献质量不高,导致其疗效及安全性尚无充分证据.

    作者:王丽伟;胡秋兰;黄丽军;刘步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柴胡疏肝散加减配合耳穴按压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配合耳穴按压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0例急诊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6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耳穴按压治疗,观察组加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吞酸、嗳气、呕逆、腹胀腹痛)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76.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23%,低于对照组的26.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柴胡疏肝散加减配合耳穴按压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型)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主要症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智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藏药榜嘎生物碱成分分离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分离、鉴定榜嘎中生物碱成分,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醇提配合酸碱萃取法得到总生物碱,经硅胶柱层析法分离得到单体生物碱并鉴定其结构;采用HPLC对不同产地榜嘎进行共有成分分析,以共有成分作为参照,结合薄层色谱法对榜嘎药材进行鉴别;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方法对榜嘎药材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进行测定;采用HPLC法测定共有成分含量.结果:分离得到大麦芽碱、异叶乌头碱、塔拉乌头胺3个单体化合物;大麦芽碱为榜嘎药材共有成分,建立了以其为指标成分的薄层鉴别方法及含量测定方法;12批榜嘎药材中大麦芽碱平均含量为0.026%;拟定榜嘎药材水分不得超过9.5%,总灰分不得超过16.5%,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2.9%.结论:以大麦芽碱为对照的定性、定量方法操作简单、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可用于藏药榜嘎的质量控制.

    作者:姚林才;李光全;卿大双;王欣;覃瑶;舒抒;王思平;罗维早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针刺舌三针配合揿针治疗吞咽障碍临床研究

    目的:探析针刺舌三针配合揿针治疗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6例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针刺舌三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揿针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1.30%)显著高于对照组(69.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吞咽障碍程度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舌三针配合揿针治疗吞咽障碍效果显著,可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且具有临床操作简单、安全性高、预后佳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伍茂玉;罗培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浅谈中医对健康的认识

    中医具有预防和保健的功效.从中医对健康的整体认识、如何达到健康的要求、治未病等方面进行阐述,指出中医促进和维护生命健康的作用.

    作者:王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四季药膳养生

    随着养生知识的普及,药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明显,逐渐被大众所接受.从四季药膳的季节气候、致病特点、季节宜忌、药膳方选、注意事项等几个方面进行归类分析,总结每种季节适宜的药膳种类,为四季药膳养生提供参考.

    作者:范文昌;梅全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沙参麦冬汤辨证治疗肺阴亏虚型咳嗽52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沙参麦冬汤辨证治疗肺阴亏虚型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4例肺阴亏虚型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沙参麦冬汤辨证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枸橼酸喷托维林治疗,治疗10天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症状开始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治疗前、治疗10天后观察外周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症状开始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明显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10天后EOS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沙参麦冬汤辨证治疗肺阴亏虚型咳嗽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机体炎性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宝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芪参还五胶囊促进早期血管性痴呆患者智能缺损程度、脂代谢紊乱恢复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芪参还五胶囊对早期血管性痴呆患者智能缺损程度及脂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脑卒中后3~24个月新发V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痴呆程度轻、中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口服芪参还五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脑复康胶囊制剂治疗.采用简易智力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行为能力量表(BBS)检测患者治疗前后智能缺损程度及生活行为能力,并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载脂蛋白apoA、apoB.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患者的MMSE、ADL、BBS评分明显改善,且升高患者血清HDL、LDL,降低LDL、apoB.结论:芪参还五胶囊可明显改善早期血管性痴呆患者智能缺损程度,并可纠正脂代谢紊乱.

    作者:单永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药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干预作用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脑缺氧缺血导致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谷氨酸兴奋性中毒、细胞凋亡、炎症反应等有关,至今尚缺乏有效治疗手段.中药作为天然药物,具有多有效成分、多作用靶点的特点.从分子与基因水平研究中药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会实现临床治疗新突破.

    作者:姚路路;胡丽霞;潘荣斌;陈乔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清肺口服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痰热闭肺证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清肺口服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痰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60例小儿病毒性肺炎痰热闭肺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清肺口服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临床体征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未出现过敏、恶心、呕吐、肝肾功能障碍、贫血等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清肺口服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痰热闭肺证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体征,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献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贺支支教授辨治尿路感染临证经验

    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疾病,中医药对此病的治疗已积累丰富经验,疗效肯定.整理和总结国家级名中医贺支支教授对尿路感染的诊疗经验,以飨同道.

    作者:熊斯璐;彭璘;宋卫国;贺支支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黄芪双叶颗粒治疗气阴两虚证IgA肾病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黄芪双叶颗粒治疗气阴两虚证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2例气阴两虚证IgA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双叶颗粒,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数、甘油三酯数据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8.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双叶颗粒治疗气阴两虚证IgA肾病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实验室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月经前后诸证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月经前后诸证包括很多不同的主证,并不是单一的病种,在妇科中虽属于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但权威文献、学术界至今并未形成统一的病因病机认识,且论治方法多种多样.故拟大量阅读、收集古今有关月经前后诸证的书籍与文献,初步探讨近年来关于该病病机的研究,为临床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作者:王茜;朱颖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