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活络骨康丸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研究

郑世军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 活络骨康丸, 疼痛, 生活质量, 关节功能
摘要:目的:研究活络骨康丸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48例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7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活络骨康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稳定率为97.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95.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活络骨康丸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股骨头形态,保持股骨头稳定性,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椎间盘丸联合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椎间盘丸口服联合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行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椎间盘丸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有效率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VAS评分和JOA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VAS评分和JOA评分方面,两组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盘丸联合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优于单纯后路椎间融合术.

    作者:李阳阳;张海龙;陈江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痰瘀证与免疫、炎症因子相关性研究

    目的:从免疫、炎症角度出发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痰瘀证的本质.方法:将60例ACS患者辨证分型为痰瘀证组(30例)及非痰瘀证组(30例),另设健康对照组20例,分别检测血脂、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纤维蛋白原(FIB)、自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及D-二聚体,并分析上述指标与ACS痰瘀证及非痰瘀证的关系.结果:研究发现,ACS痰瘀证组患者sCD40L、CRP、TNF-α及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非痰瘀证组(P<0.05),FIB、1L-6水平高于非痰瘀证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痰瘀证组患者TC、LDL-C水平明显高于非痰瘀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痰瘀证组与非痰瘀证组患者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痰瘀证的发生发展可能与sCD40L、CRP、TNF-α及D-二聚体及血脂等相关,sCD40L、CRP、TNF-α及D-二聚体等免疫炎症因子可为ACS痰瘀证的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王芸素;林仲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药配合低剂量激素吸入治疗儿童哮喘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平喘合剂联合低剂量激素吸入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治疗,观察组患儿布地奈德吸入量减半,同时给予速效平喘合剂治疗,均治疗4周.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哮喘症状评分及肺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哮喘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2、3、4周结束时,两组患者日间、夜间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4周时,观察组患者日间、夜间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儿肺功能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儿PEF的改善效果为明显.结论:速效平喘合剂联合半剂量布地奈德可有效控制儿童轻度持续性哮喘,改善肺功能,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洁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水平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胃泌素-17(G-17)及胃蛋白酶原(PG)水平的作用.方法:将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莫西林联合铋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加服自拟中药汤方,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G-17、PGⅠ水平,并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G-17、PG Ⅰ水平分别为(375.28±2.15)ng/L、(123.45±1.99)n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0.53±1.89) ng/L、(100.34±1.62) 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G-17 、PG水平,治疗效果明显,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静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六神曲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以生物活性为指标,研究六神曲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淀粉酶活性和出膏率为指标,考察提取工艺参数;以淀粉酶活性为指标,考察浓缩工艺;以干膏粉淀粉酶活性和含水量为指标,考察喷雾干燥工艺;以颗粒的性状和得率为指标,考察干法制粒工艺.结果:六神曲配方颗粒的佳制备工艺为六神曲饮片40℃水浴提取3次,每次1h,加10倍量饮用水;5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8(50℃),经喷雾干燥制成干膏粉,加适量辅料混匀后进行干法制粒制成颗粒.结论:通过3批验证工艺,验证所得颗粒淀粉酶活性为55.37U(RSD=3.85%,n=3),表明该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刘冲;刘荫贞;乐智勇;林伟雄;梁生旺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益智活血汤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神经、肢体运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益智活血汤对缺血性脑卒中(CIS)恢复期神经、肢体运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6例CI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智活血汤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NFD)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神经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价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其认知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后NFD评分更低,FMA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MoC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智活血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改善患者神经、肢体运动及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活络骨康丸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活络骨康丸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48例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7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活络骨康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稳定率为97.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95.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活络骨康丸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股骨头形态,保持股骨头稳定性,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郑世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烧山火”针刺手法操作探讨

    “烧山火”针刺手法是一种复合针刺手法,为多种单式针刺手法综合操作方法,主要由提插、捻转、呼吸、徐疾、迎随、开阖、九六等多种单式补泻手法组合而成.临床多用于治疗寒证、痹证及迁延难愈的慢性虚寒性疾病,为临床行之有效的针刺手法.

    作者:王斌文;秦晓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逐瘀活络方联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瘀血阻络型三叉神经痛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逐瘀活络方联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瘀血阻络型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瘀血阻络型三叉神经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A型肉毒毒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逐瘀活络方联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价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主要症状、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逐瘀活络方联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瘀血阻络型三叉神经痛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海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医药辨证治疗痞满证研究进展

    痞满主要指现代医学中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及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神经官能症、胃下垂等疾病,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病症.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西药治疗痞满证,缺乏针对性,不良反应较明显,中医治疗脾胃疾病历史悠久,效果显著,不仅能顾护脾胃,还可促进溃疡愈合、抑制胃酸分泌及促进胃肠蠕动.总结历代中医文献关于痞满的认识、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论治要点,以期为临床治疗痞满证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甘海苹;伍建新;吴红彦;甘培尚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60例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患者舌象观察及其形成机制探讨

    目的:观察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HFNEF)患者的舌象特点,结合近年来舌诊的客观化和现代化研究,探讨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患者舌象形成机制.方法:选取60例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患者,观察舌色、舌形、苔色、苔质特点.结果: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患者舌色以舌下络脉紫暗、暗淡舌、紫暗舌、瘀斑瘀点、红舌为主;舌形中胖大舌、齿痕舌所占比例均较大;苔质以厚苔、腻苔为主;苔色以黄苔、白苔为主.提示射血分数正常心衰患者中医证候特征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以气虚为主,多兼阴虚;标实以血瘀为主,常兼痰浊、水饮、热晕.结论:根据射血分数正常心衰患者舌象特点,结合近年来开展的大量舌诊客观化、现代化研究,推测该病的形成机制可能与循环瘀血、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异常、线粒体功能障碍、水通道蛋白调节因素相关.

    作者:许世强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浅析《黄帝内经》中“女七男八”的生命节律周期

    《黄帝内经·土古天真论篇》中提出“女七男八”的生命节律周期理论,“女七男八”是指女子的生命节律与七有关,而男子的生命节律与八有关.此理论深受中国古代各家文化、天文地理认识等诸多因素影响,为后世研究女子和男子的生理节律现象提供了依据.

    作者:彭尧;曾倩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真武益肾汤治疗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真武益肾汤治疗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肾阳虚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加用真武益肾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肾阳虚型DN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给药前后患者24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清除率、尿素氮等指标水平.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前,两组患者24h尿蛋白水平、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清除率、尿素氮等指标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患者24h尿蛋白水平、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清除率、尿素氮等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真武益肾汤治疗肾阳虚型DN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肾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真刚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清肝解郁汤加减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清肝解郁汤加减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加用清肝解郁汤加减,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炎性指标(TNF-α、IL-6)检测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NF-α、IL-6检测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明显降低,研究组患者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清肝解郁汤加减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疗效明显,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绮俊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新加良附颗粒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移植瘤裸鼠血清IL-23、IL-21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新加良附颗粒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移植瘤裸鼠血清IL-23、IL-21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裸鼠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空白组、5-Fu组、新加良附中剂量+5-FU组(联合给药组)及新加良附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新加良附颗粒高、中、低剂量组给药剂量分别为10g·d-1· kg-1、5g·d1·kg-1、2.5g·d-1·kg-1;5-FU组给药剂量为17mg·d-1·kg1;空白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联合给药组剂量为新加良附颗粒中剂量(5g·d-1·kg-1)联合应用5-FU(17mg· d-1·kg1).连续给药10天,进行眼球取血并处死小鼠,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23、IL-21的含量.结果:联合给药组、5-FU组、新加良附高、中、低剂量组裸鼠血清中IL-23、IL-21含量较空白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与新加良附大剂量组、5-FU组比较,联合给药组血清IL-23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新加良附大剂量组、5-FU组比较,联合给药组血清IL-21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加良附颗粒联合5-FU具有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移植瘤裸鼠血清中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21、IL-23的表达,其可能通过调节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影响胃癌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吴晓勇;陈信义;宋延平;赵林涛;田杰;周义浪;王云龙;陈广雷;侯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骨小梁金属重建棒及自体松质骨髓植入配合中成药治疗早中期ONFH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骨小梁金属重建棒及自体松质骨髓植入配合中成药治疗早中期ONF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6例ARCO Ⅰ期、Ⅱ期ONF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保留股骨头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患者采用骨小梁金属重建棒及自体松质骨髓植入配合中成药填髓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髓芯减压治疗.术前、术后、随访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结合患髋关节正轴位X线片评价疗效,并对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随访,切口均甲级愈合,治疗组2例、对照组4例患者因股骨头塌陷行髋关节置换术,其他患者病情均无进展,内置物固定牢固.末次随访时,治疗组患者Harris评分为(91.76±1.67)分,高于对照组的(89.84±1.07)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疗效确切,可减轻患髋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延缓关节置换时间,且骨小梁金属重建棒及自体松质骨髓植入配合中成药治疗组患者Harris评分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韶;沈锦涛;王上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西药配伍相互作用研究

    中西药配伍的相互作用在中西药复方制剂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整理相关文献,分析中西药相互作用的机理,从而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依从性和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以更好地服务临床.

    作者:张凤瑞;杨明慧;刘玥欣;黄晓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桑寄生寄主植物求真

    《神农本草经》日[1]:“桑上寄生”,指出桑寄生的寄主植物为桑树,采其带叶的茎枝入药使用.在历代本草桑寄生寄主植物考证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查阅相关文献,从本草考证、化学成分、药理及毒性等方面证明桑寄生的寄主为桑树.现今临床使用和科研上采用的桑寄生基本上都不是桑树上的寄生,这与历代本草记载和论述不相符,有悖经典.更重要的是,研究表明其他寄主的桑寄生药效不明确、含毒性,故应遵循本草,正本清源,确保用药安全,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张彪;周汉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柴术颗粒制剂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柴术颗粒制剂提取工艺.方法:以浸膏固体物含量、柴胡皂苷、盐酸小檗碱、芍药苷提取量为指标进行正交试验,优选柴术颗粒提取工艺.结果:佳提取工艺为炒白术、陈皮、干姜加5倍量水浸泡过夜,水蒸气蒸馏6h提取挥发油.白芍、茯苓等药材加入8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1.5h,合并水提液,滤去药渣,备用;柴胡、黄连加入10倍量70%乙醇,提取2次,每次1.5h.结论:柴术颗粒处方药材根据其性质不同可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工艺、水提取工艺和乙醇提取工艺.

    作者:朱学明;周道年;宋爱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电针调控促炎-抗炎反应减轻急性胰腺炎大鼠肺损伤的俞募配穴机理

    目的:在大承气汤治疗基础上,研究电针调控急性胰腺炎(AP)大鼠肺、大肠经俞募穴减轻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大承气汤组、俞穴组、募穴组、俞募组、模型组和空白组各8只,胰胆管逆行注入3%牛黄胆酸钠建立AP大鼠模型.各针刺组于造模后24h内电针3次,每次40min,间隔7h;大承气汤组、俞穴组、募穴组、俞募组及模型组均在模型建立后24h给予大承气汤.给药12h后取大鼠心血测定血清TNF-α、IL-10、IL-6水平,取胰、肺组织测定MPO、MDA含量.结果:经电针与大承气汤治疗后,募穴针刺组血清TNF-α均明显降低(P<0.05),IL-10浓度明显升高(P<0.05).募穴针刺治疗组大鼠血清TNF-α水平明显低于俞募配穴组(P<0.05);各针刺组血清IL-6水平较大承气汤组变化不明显(P>0.05).各针刺组大鼠肺组织MPO活性均低于大承气汤组(P<0.05),但各针刺治疗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组间胰腺组织内MPO活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募穴组胰腺组织内MDA含量明显低于大承气汤组,也低于俞募穴组(P<0.05);俞穴组、俞募组大鼠肺组织MDA含量均较大承气汤组明显降低,且俞穴组明显低于俞募穴组(P<0.05).结论:电针针刺肺、大肠经俞募穴,可减轻AP大鼠胰、肺病理损害,其机制可能与升高IL-10水平,抑制TNF-α促炎细胞因子合成,减轻中性粒细胞在肺部的浸润,维持机体制炎—抗炎因素平衡,抑制胰、肺组织中MPO活性,降低MDA含量抗氧化有关,针刺作用对IL-6的水平影响不明显.

    作者:苏杭;吴俊;唐文富 刊期: 2017年第08期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