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硕;张军;刘莉;李海玉;麦雪珠;陈浩;徐丽
文化是历史的传承与总结,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智慧的凝聚和经验的积淀,同样文化的培育与形成也深刻影响着其存在的环境.改革与创新让我们在发展的道路上冲破思想的藩篱,探索、实践出了新思路、新方法,带来了新的机制、体制架构的建立,但只有框架的制度是不丰满的,而文化恰恰可以弥补制度的不足,使其在制度的落实上更加科学化、人性化、合理化.公立医院改革实施以来,深化医院活力,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服务理念日趋深入.从医院文化的概念及医院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探讨医院文化建设、创新医院文化发展思路,对深化医院内部活力,加快医院改革步伐,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尹庄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痛经为月经期出现的子宫痉挛性疼痛,可伴腰痛、下腹坠痛或其他不适,严重者可影响生活和工作,属祖国医学“经行腹痛”的范畴,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对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进行归纳、整合并加以分析,使临床对该病的认识及治疗更加系统化.
作者:熊嘉盛;王欢;陆英开;朱英 刊期: 2016年第13期
在新西兰可购买到的草药产品包括按配方制定生产的产品,含有“西方”的植物成分,这些产品通常可从保健食品商店、药店、超市和在线购买,同样还可获得制剂原料药材、中药酊剂、外敷中草药制剂等,这些可在草药咨询师或其他天然保健医生(例如自然疗法,中国传统中医师,传统治疗师)会诊后提供.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天灸结合针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8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每组74例.治疗组采用天灸结合针刺的治疗方案;对照组只采用穴位贴敷进行治疗.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膝关节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疗效评价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及膝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及膝关节功能评分较对照组亦显著提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78%.结论:采用天灸结合针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毕四丽;胡筱薇 刊期: 2016年第13期
通过对葛洪《肘后备急方》所记载的毒性中药作整理分析,并比较《中国药典》对该类药物的合理应用原则,给应用《肘后备急方》中含毒性中药的方剂提供参考,避免发生严重毒副作用.
作者:胡玉良;梅全喜;曾聪彦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眩晕是因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动性或位置性错觉,中医对眩晕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的认识在历代文献中均有论述,其中不仅包涵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还有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通过翻阅相关中医文献,整理并综述历代中医文献中关于眩晕病因病机及其辨证论治的论述.
作者:万小林;王俊力;冯莉;陈国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化痰活血方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8例晚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中药益气养阴化痰活血方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2.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率为58.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益气养阴化痰活血方治疗肺癌疗效明显,安全性高,可有效提高肺癌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通过验证实验,为七种维吾尔药医院制剂制定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使用常规法和培养基稀释法对5株阳性菌进行回收率实验,确定七种维吾尔药医院制剂是否含抑菌成分.结果:依据回收率实验结果,七种维吾尔药制剂试验菌的回收率均达到70%以上,符合验证要求.结论:经验证的方法有效去除了七种维吾尔药医院制剂的抑菌成分,可用于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闹闹尔再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通塞脉片治疗结节性红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结节性红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口服通塞脉片,对照组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过8周治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5%,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塞脉片治疗结节性红斑湿热瘀阻证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俊志;董丽丽;王兆博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结合美满霉素对脑缺血大鼠海马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0只成年雄性大鼠平均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慢性脑缺血组、人参皂苷Rg1结合美满霉素组,制备慢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模型建立后给予各组药物处理,时间为21天.利用水迷宫和穿梭箱实验评价大鼠海马的记忆功能.结果:人参皂苷Rg1联合美满霉素组大鼠找到隐蔽平台前游泳的时间明显小于模型组,找到隐蔽平台的潜伏期也明显比模型组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第2天开始给药组与缺血组相比,电击时间和主动逃避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参皂苷Rg1结合美满霉素联合能够有效改善脑缺血大鼠的记忆能力.
作者:尹昌浩;孙爽;张宇;徐文丽;张健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针对如今临床一大病种——皮肤病,以《内经》《伤寒论》等四部经典作为理论依据,对其病因病机及临床治疗进行相应的讨论及病案参照说明,阐明经方中温阳通里的药剂,于皮肤病的治疗上有着简捷、根本的疗效及作用.
作者:潘奕旭;王志刚 刊期: 2016年第13期
一测多评的中药质量评价方法自提出至今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和验证,在阐述其计算原理的基础上,对近十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总结一测多评法在中药材及饮片中的应用,并提出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展望其应用前景.
作者:周洁;朱华;周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早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现代康复疗法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神经缺损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低于对照组的12.2%,且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梗塞疗效显著,住院时间缩短,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较高,且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新启 刊期: 2016年第13期
四乌贼骨一芦茹丸为《内经》治疗血枯闭经的“妇科第一方”,而其组方思想同样适用于崩漏的论治.从该方体现的疗闭经本义与崩漏病因、病机、治法两方面浅析四乌贼骨一芦茹丸之“治崩”思想.
作者:梁潇元;夏宛延;周航;曾倩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寿胎丸合胶艾汤治疗胎动不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妇科门诊收治的胎漏、胎动不安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寿胎丸加减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其基础上联合胶艾汤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83.8%,观察组为94.6%,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胎漏、胎动不安患者的治疗方面,寿胎丸合胶艾汤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寿胎丸加减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秋;韦丽荣 刊期: 2016年第13期
藏茵陈是藏药中具特色的治疗肝胆疾病、热症及血液病的常用药物.近年来,肝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以藏茵陈为代表的药用植物具有较好的防治肝炎新药开发前景.综述藏茵陈的药理活性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研发防治肝炎新药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郭永强;夏从龙 刊期: 2016年第13期
《医经溯洄集》为元末医家王履所著.书中对亢害承制论、四时所伤论、虚实补泻、寒温暑病以及中风等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广为后世所用.通过对该书的研读,略窥王履治病救疾之思,分别从王履治学、诊病、用药三个方面进行概述.
作者:贾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肿瘤疾病的发生多是日久而成,针对具有较高患癌风险即肿瘤体质的人群,依据中医药理论,采用“通—和—温”法,通过推陈至新—调和畅达—复元固本,从而改善并纠正肿瘤体质,以期达到预防肿瘤疾病发生的目的.
作者:张博;罗蒙蒙;杨亚琴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血栓心脉宁治疗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血栓心脉宁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0.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4.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心脉宁治疗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运福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论述从肺论治胃食管反流病的理论依据及运用方法.方法:结合历代中医文献,及临床实际应用效果,辨析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病机,提出新的治疗思路与方法.结果:胃食管反流病的根本病机是胃气上逆,以往治疗多从肝胃着手,以疏肝和胃降逆为大法,但易反复.笔者认为肺有调节一身之气的作用,从肺论治一者可以直达病所,肃降胃气;一者可以开肝气升发之道路使肝气调达,不致横逆犯胃.结论:从肺论治胃食管反流病的理论依据坚实可靠,临床指导有确切疗效,从肺论治终可以使人体全身之气调畅,减少疾病的复发.
作者:张咏冬;牛学恩;张博;李明彦 刊期: 2016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