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心病中医证型及体质类型与客观指标相关性研究

郭生明

关键词:冠心病, 中医证型, 体质类型, 客观指标, 临床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中医证型、体质类型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中医、西医诊断情况.结果:62例冠心病患者中按中医证型分布,气虚痰瘀型高,占22.58%;其次分别为痰浊内阻型、气虚血瘀型、痰淤互阻型、瘀血阻脉型、气阴两虚型、阳虚、气虚;痰淤互阻型、气虚痰瘀型、瘀血阻脉型、痰浊内阻型患者冠脉平均狭窄支数较高,但各中医证型间血管病变支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平均狭窄支数较高患者均伴有痰浊症状,痰浊组患者病变支数及病变程度明显高于非痰浊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中医证型论治与现代先进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诊断冠心痛,可提高对冠心病中医辨证治疗规律的认识,有效保证冠心病诊治的科学性、规范性.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黄褐斑中医针刺联合疗法研究进展

    黄褐斑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且多发生于颜面部,其严重影响女性面容美,给患者带来了生活及精神方面的诸多烦恼和痛苦.单一中医外治疗法对黄褐斑有一定疗效,但大量临床实践证明,针刺联合疗法对黄褐斑疗效更为显著,对近年来有关中医针刺联合疗法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李燕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抗氧化中药治疗狼疮性肾炎25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抗氧化中药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5例狼疮性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抗氧化中药治疗,观察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浆中一氧化氮、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抗ds-DNA含量明显降低(P<0.05),红细胞超氧化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谷胱甘肽含量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氧化中药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显著,有利于缓解和延缓肾功能恶化,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青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中药自拟方加减治疗脑血管性头痛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研究中药自拟方加减治疗脑血管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脑血管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自拟方剂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大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治愈28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患者治愈20例,有效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0.56%,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大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大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自拟方加减治疗脑血管性头痛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大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缓解头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中医药治疗肾性高血压研究进展

    肾性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肾性高血压疗效可靠,具有一定的优势.综述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中药及作用机理,为进一步研究中药治疗肾性高血压的疗效和机制,充分发挥中药在肾性高血压治疗上的优势提供参考.

    作者:王瑞菊;赵文军;王锦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王飞教授治疗汗证验案举隅

    汗证是临床常见病证,可见于各类疾病的各种阶段.成都中医药大学王飞教授在长期教学、临床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汗证辨治思路,验之每具良效,极具临床价值.收集患者门诊资料,结合王飞教授临床验案,探讨汗证相关治疗策略.

    作者:张秀;王振兴;李云梅;王宇帆;王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温阳通络法治疗功能性阳痿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温阳通络法治疗功能性阳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功能性阳痿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温阳通络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勃起功能评分、性欲减退、腰膝酸软症状积分及睾酮水平变化情况,并统计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勃起功能评分为(17.89±1.21)分、性欲减退积分为(0.56±0.13)分、腰膝酸软积分为(0.61±0.12)分、睾酮水平为(6.01±0.26) μg/L,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温阳通络法治疗功能性阳痿可有效改善患者勃起功能,缓解腰膝酸软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轩立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二妙散加味治疗口腔溃疡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二妙散加味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以二妙散为基础方,随证加减治疗口腔溃疡36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36例患者中治愈29例,显效2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44%.随访半年复发5例.结论:二妙散加味治疗口腔溃疡疗效显著,可促进疡面愈合,减轻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媛;张雅兰;赵秀敏;裴丰;李凤学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闫平分期论治原发性痛经临证经验

    原发性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西医难以彻底治愈.导师闫平多以中医辨证论治,认为该病以肾阳虚为本,以寒凝、气滞、血瘀为标,肝郁是关键病机,应分期论治.总结其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证经验,以飨大众.

    作者:李英;闫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加减华盖散合扶正治本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加减华盖散合扶正治本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减华盖散合扶正治本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消失或减轻时间、治疗天数以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59%,显著高于的对照组的80.88%,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主要症状消失或减轻时间及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5年,治疗组患者复发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9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减华盖散合扶正治本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效率高,疗程短,复发率低,能有效延缓病情进展,防止慢阻肺、肺心痛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闵清龙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研究进展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原因不明的局限于肺部的慢性纤维性间质性炎症,治疗难度较大.对近年来中医药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基础研究方面的进展进行总结,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中医药治疗该病的方法与思路提出建议.

    作者:季节;王飞;杨诗宏;章瑞斌;郭静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肝速康片中齐墩果酸含量

    目的:建立肝速康片中齐墩果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齐墩果酸为标准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为548nm,测定肝速康片中齐墩果酸的含量.结果:齐墩果酸的标准曲线方程为y=0.045 1x+0.013 6,线性相关系数r=0.999 7,结果表明齐墩果酸在3.36~16.8μg·mL-1浓度范围内与其吸收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测定方法的平均回收率和RSD分别为98.04%和1.37%.结论:该方法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均良好,可满足肝速康片质量控制的要求,可用于齐墩果酸含量的测定.

    作者:马春梅;王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针药联合治疗耐克罗米芬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针药联合治疗耐克罗米芬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耐克罗米芬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针药联合治疗)和对照组(药物治疗)各5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排卵及受孕成功率分别为92.0%、86.0%,分别高于对照组的82.0%、6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联合治疗耐克罗米芬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促进卵泡发育及排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盛拥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自血疗法结合三棱针放血治疗荨麻疹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自血疗法结合三棱针放血治疗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荨麻疹患者2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自血疗法结合三棱针放血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轻微嗜睡感患者4例,但对治疗效果无影响,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自血疗法结合三棱针放血治疗荨麻疹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减轻痛苦,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瑞雷;赵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伤寒论》煎服法中的脾胃观探析

    张仲景的著作《伤寒杂病论》在流传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的内容结集为《伤寒论》.《伤寒论》重视脾胃的观点体现在辨证论治、理法方药、护理调养、预后及药物煎服等各个方面.脾胃乃后天之本,化生之源,试从《伤寒论》中的煎服法浅析张仲景顾护脾胃的思想.

    作者:康玉华;王宝家;徐由立;周文亮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血府逐瘀汤联合大承气汤加减治疗术后肠粘连性腹痛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大承气汤加减治疗术后肠粘连性腹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术后肠粘连性腹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仅采用西医治疗)和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联合大承气汤加减治疗)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治愈33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患者治愈22例,好转6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62.2%.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府逐瘀汤联合大承气汤加减治疗术后肠粘连性腹痛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腹痛、便秘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世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2型糖尿病中医体质特点与体重指数、空腹血糖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与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的关系.方法:收集835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以问卷调查的形式统计分析其中医体质及BMI、空腹血糖等相关数据,比较患者体质分布及空腹血糖水平,分析中医体质与BMI、血糖的相关性.结果:BMI越高者气虚质、痰湿质比例越高;各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r=0.939.结论:不同体质2型糖尿痛患者的空腹血糖、BMI存在差异,BMI越高,气虚质、痰湿质比例越高,血糖控制差,其原因为肥胖患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

    作者:向先玉;钱建强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肺痹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咳嗽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肺痹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肺痹汤加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咳嗽严重程度VAS积分及咳嗽症状积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咳嗽严重程度VAS评分及咳嗽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痹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咳嗽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振国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益气化瘀祛痰法治疗肺心病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祛痰法治疗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痰祛瘀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肺动脉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86%,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动脉压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肺动脉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瘀祛痰法治疗肺心痛肺动脉高压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减轻心脏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永义;温良春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天麻钩藤饮治疗脑血管疾病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4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4%,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天麻钩藤饮治疗脑血管疾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起;孙保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正交试验法优化黄芩提取物带式干燥工艺研究

    目的:采用L9 (34)正交试验法优化黄芩提取物的带式干燥工艺.方法:以黄芩苷含量和提取物收率为评价指标,选择加热温度、履带转速、进料流量为考察因素,筛选黄芩提取物的佳带式干燥工艺.结果:佳干燥工艺为:加热温度为115℃,进料流量为20L/h,履带转速为160mm/min.结论:带式干燥法干燥黄芩提取物可大限度地保留黄芩苷成分,收率稳定,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作者:王月辉;武景路;祝帆;杨柯;孟金硕;马剑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