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婴幼儿急性化脓性髋关节炎的治疗及预后

周庆和;刘远忠

关键词:髋关节, 化脓, 并发症
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化脓性髋关节炎的治疗及预后. 方法分析了86例婴幼儿化脓性髋关节炎的诊治时间与并发症,患病年龄与病残率的关系. 结果诊治时间越早,病残率越低,发病年龄越早,病残率越高(p<0.05).不是所有的化脓性髋关节炎均需手术治疗. 结论婴幼儿化脓性髋关节炎应尽早诊断及治疗,才能减少并发症及病残率.认真详细体检及同位素扫描,能作出早期诊断.根据病情,可采用穿刺或切开引流冲洗,同时应用二联广谱抗菌素.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蛋白质组(Proteome)和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2)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蛇毒磷脂酶A2的研究

    1 磷脂酶A2的一般性质磷脂酶A2(PLA2,E.C.3.1.1.4) 专一催化3-Sn-甘油磷脂2位酰脂键的水解反应,生成1-酰基溶血磷脂和脂肪酸[1].它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尤其富含于哺乳动物胰脏的分泌液和蛇与昆虫的毒液中.

    作者:林文珍;舒雨雁;周元聪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婴幼儿支气管肺炎与巨细胞病毒感染关系

    目的探讨婴幼儿支气管肺炎与巨细胞病毒感染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抗体捕获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MAC-ELISA),对婴幼儿支气管肺炎559例检测血清抗巨细胞病毒免疫球蛋白的IgM(CMV-IgM).结果检出阳性126例(22.5%),其中0~2月和3~12月龄者分别18.6%和40.3%.12个月龄CMV-IgM阳性123例(97.6%).结论 CMV感染是婴幼儿支气管肺炎重要病原之一.早期检测有利于诊断和治疗.

    作者:何翠娟;谢健屏;朱冰;陈焕辉;万根平;赖桂香;常汝虚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纳米科技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作者:孙学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新型抗蝰蛇毒血清对不同蝰蛇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新型抗蝰蛇毒血清对国产圆斑蝰蛇毒及缅甸蝰蛇毒的作用. 方法采用免疫电泳、SDS-聚丙烯酰胺电泳及动物实验等方法. 结果国产圆斑蝰蛇毒的LD50(腹腔注射)为0.306±0.003mg/kg,缅甸蝰蛇毒的LD50(腹腔注射)为0.290±0.003mg/kg.免疫电泳结果表明国产圆斑蝰蛇毒和缅甸蝰蛇毒均和新型抗蝰蛇毒血清产生明显的免疫沉淀线.体外中和实验表明抗蝰蛇毒血清对国产圆斑蝰蛇毒的中和抗体效价为2750μg/ml(约450LD50), 对缅甸蝰蛇毒的中和抗体效价为2490μg/ml(约430LD50).体内保护实验表明给予0.05ml抗蝰蛇毒血清可抵御254μg(约41.5LD50)国产圆斑蝰蛇毒或116μg(约20LD50)缅甸蝰蛇毒的攻击,使小鼠全部存活. 结论新型抗蝰蛇毒血清对国产圆斑蝰蛇毒及缅甸蝰蛇毒的中和抗体效价均较高,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丽;余清声;张曼;张梅;侯力强;朱柳;钟满森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新蛋白可治硬化症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儿23例临床资料分析.结果血培养阳性率为38%,连续2次血培养阳性且为同一种细菌者仅为1例.超声心动图检出赘生物共17例(73.9%).结论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吕淑泓;于明华;张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医用生物蛋白胶治疗复发自发性气胸

    目的了解纤维蛋白封闭剂(FS)在反复自发性气胸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对胸腔闭式引流术无效的反复性气胸8例,胸腔注入FS 1~4次,观察疗效.结果和结论 FS治疗后病情稳定缩短了住院天数,FS对反复发作自发性气胸的综合治疗措施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王戈菲;谢伟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可控膀胱术

    目的探讨一种全膀胱切除术尿道改道方法.方法对6例全膀胱切除患者行去带乙状结肠原位可控膀胱术.结果随访2~18月,平均12个月,贮尿囊中平均容量380ml,内压力1.86~3.93kpa,平均2.45Kpa恢复完全自控排尿,无输尿管返流,血电解质和肾功能正常.结论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可控膀胱术疗效可靠,术后患者生活质量高,原位自控排尿良好,并发症少,是一种理想的尿路分流术.

    作者:利庆文;任宗良;吴国定;区向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8F-FDG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初步评价FDG SPECT/CT符合线路同机图像融合在肿瘤诊断及复发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临床确诊的恶性肿瘤及恶性肿瘤治疗后怀疑复发或残留的患者53例(治疗前诊断8例、治疗后疑复发45例).经SPECT/CT同机联合扫描行FDG显像检查,用二次迭代法加衰减校正进行影像重建,与同期CT或(和)MR检查相比较.结果在治疗前诊断组中,8例恶性肿瘤患者FDG显像均呈阳性,CT(MR)亦全部发现病灶,但不能对病灶进行有效定性;在治疗(手术、放疗、化疗)后疑复发的45例患者中FDG与CT(MR)的假阳性、假阴性、真阳性、真阴性分别为0,4,32,9和3,7,29,6;FDG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9%、100%、100%、69.2%;而CT或(和)MR分别为80.6%、66.7%、90.6%、46.2%.同机融合由CT提供的详细解剖资料能准确定位恶性病灶.结论带有X线CT的符合线路的SPECT/CT同机融合FDG显像是一种新的有效的核医学显像方法,尤其是对治疗后残余或复发的肿瘤,较CT(MR)及其它功能性检查图像等更具有较特异的定性和准确性定位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弘;蒋宁一;肖亦明;刘生;梁九根;卢献平;陈少雄;刘幸光;伦绮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经皮给药治疗小儿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皮给药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 方法将临床确诊的小儿肺炎患儿198例,按单纯随机抽样法分二组,对照组102例,用抗菌素或加用病毒唑治疗;治疗组96例在常规抗炎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经皮给药治疗. 结果中药经皮给药治疗小儿肺炎可明显缩短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及肺炎症状消失时间,缩短住院天数和提高治愈率. 结论在常规抗炎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经皮给药辅助治疗小儿肺炎,有效、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彭思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广西眼镜王蛇毒杂合性酸性磷脂酶A2的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目的研究广西眼镜王蛇毒杂合性酸性磷脂酶A2(APLA2)的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方法从广西眼镜王蛇毒腺中提取总RNA,根据种属关系接近的台湾眼镜蛇毒APLA2两端非翻译区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T-PCR进行体外扩增,获得磷脂酶A2基因,克隆至pMD18-T载体,经测序筛选出APLA2-1,APLA2-2及一个新的酸性磷脂酶A2(命名为APLA2-3).根据测序结果确定了APLA2-3基因的全序列,并由此推导编码的氨基酸序列. 结果利用Antheprot 4.3c蛋白质序列分析软件包计算它的等电点为4.885,相对分子质量为16.543kD,并预测了它的二级结构和部分理化性质.同源性比较表明,APLA2-3的1~39位氨基酸残基序列与APLA2-2相同,其同源性为64%,而40~108位氨基酸残基序列与APLA2-1相同,其同源性为69%,109位氨基酸残基序列皆不同于这两种APLA2.结论 揭示了APLA2具有基因多样性,可能与物种进化和生物活性有关,并为进一步研究PLA2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提供更多的信息.

    作者:林文珍;舒雨雁;庄茂辛;林政炯;吴祥甫;周元聪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婴幼儿急性化脓性髋关节炎的治疗及预后

    目的探讨婴幼儿化脓性髋关节炎的治疗及预后. 方法分析了86例婴幼儿化脓性髋关节炎的诊治时间与并发症,患病年龄与病残率的关系. 结果诊治时间越早,病残率越低,发病年龄越早,病残率越高(p<0.05).不是所有的化脓性髋关节炎均需手术治疗. 结论婴幼儿化脓性髋关节炎应尽早诊断及治疗,才能减少并发症及病残率.认真详细体检及同位素扫描,能作出早期诊断.根据病情,可采用穿刺或切开引流冲洗,同时应用二联广谱抗菌素.

    作者:周庆和;刘远忠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鱼腥草和病毒唑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对比

    重症上呼吸道感染治疗组80例、对照组64例,分别以鱼腥草注射液、病毒唑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7.5%,高于对照组的68.8%,(p<0.01).鱼腥草具有抗炎、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 对上呼吸道有较好疗效.

    作者:崔志新;韩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晚期肝癌病人的临终心理护理

    本组85例晚期肝癌病人,由于长期慢性消耗和精神折磨,病人从肉体到精神上都极为痛苦.因为长期护理,病人家属也很无奈,使病人和家属的心境发生改变,故医务人员对病人和家属的心理支持和细致的临床护理显得更为重要,尤其是临终关怀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人的痛苦,使病人在弥留之际得到安慰,在安静中渡过生命的后时光.

    作者:林艳桂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D-二聚体与冠心病的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血浆D-二聚体含量与冠心病症状严重程度关系.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AMI)15例、心绞痛35例和30例健康人D-二聚体含量对比. 结果冠心病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其中AMI组增高更显著. 结论高水平D-二聚体是冠心病发病中的一个危险因素,并与病变程度有关.

    作者:刘国斌;毕晓锋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科学家发现与红细胞疾病有关的蛋白质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8F-FDG PET延迟显像对腹部恶性肿瘤诊断的作用

    目的探讨PET延迟显像在腹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164例18F-FDG PET扫描腹部有局灶性葡萄糖代谢增高灶的病人经饮水、进食1~3小时后进行了腹部延迟显像.根据延迟显像SUV(标准摄取值)变化,病人分为二组:A组(18例)延迟显像SUV值增高;B组延迟显像SUV值降低或病灶消失.两组病例进行随访.结果 A组10例经病理、余8例PET所示病灶均得到CT/MR证实为恶性病变.B组未发现腹部恶性肿瘤改变.通过延迟显像,164例中筛选出18例高度怀疑结直肠癌患者. 结论延迟显像可显著提高PET诊断结直肠癌的准确性.

    作者:聂秋容;唐安戊;王淑侠;梁小林;张祥松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并高血压的护理体会

    总结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合并高血压(HT)患者的护理特点.对53例OSAS合并HT者,经鼻持续正压气道装置(nCPAP)及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减肥、体位训练、合理膳食和心理辅导等全方位护理后,35例症状好转,血压恢复正常;4例对nCPAP不耐受,改为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BiPAP)治疗,病情好转,总有效率达73.6%.

    作者:陈晓军;曹梅;陈秀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孕妇产前应用地塞米松与早产儿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孕妇产前一周内应用地塞米松(DXM)与早产儿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方法对453例早产儿中其母亲产前用DXM 240例为研究组(A),而无用DXM 213例为对照组(B),比较两组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及有关因素.结果①A组出现上消化道出血24.6%(59/240),B组为3.2%(7/21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②DXM的总用量≥40mg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机率与总量<40mg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③孕妇产前后应用DXM与早产儿临产的时间间隔<24小时早产儿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机率与时间间隔≥24小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①孕妇产前应用DXM与早产儿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密切;②DXM的用量≥40mg上消化道出血的机率较总量<40mg大;③用DXM与临产的时间间隔<24小时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较≥24小时者明显增高.

    作者:杨秀芳;邓向红;陈简;李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