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袁克华;杨胜刚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7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艳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肾炎水肿的疗效.方法:将130例肾炎水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实验组采用中医辨证疗法,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对照组和实验组出现不良反应分别为14例(35.0%)、22例(24.4%),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疗法治疗肾炎水肿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天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针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相关脘腹痛病症的释名、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疗方药等进行归纳总结,阐释脘腹痛的诊治思想.
作者:王晓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七味白术散治疗消渴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降糖、降压、调脂、治疗并发症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FPG、2hPG、HbAlC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味白术散治疗消渴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占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药注射剂是根据我国传统中医药理论再加上一定的现代制药技术而研发出来的中药剂型,其药物临床效果较好、药物起效也比较快,在危重症、疑难重症患者中应用广泛.但是,随着中药注射剂的广泛使用,临床上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其药物剂量安全问题、剂量控制问题也逐渐凸显.根据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经验,结合其用药安全方面的相关文献,总结了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需要严格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者:王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蒙药风痛灵胶囊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取8~10周龄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雷公藤组、风痛灵原药组、风痛灵胶囊低剂量组、风痛灵胶囊中剂量组、风痛灵胶囊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它组大鼠右足跖皮下注射弗氏完全佐剂0.1mL,第5天重复1次,诱导产生关节炎.造模后第8天起,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20mL·kg-1·d1,雷公藤组给予雷公藤片0.06g·kg-1·d-1,风痛灵原药组给予风痛灵水丸0.72g· kg-1·d1,风痛灵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风痛灵胶囊0.18g· kg1·d-1、0.36g· kg-1·d1、0.72g· kg-1·d-1,连续27天灌胃给药.用容积法测量大鼠右后足趾肿胀度,酶联免疫法测定其血清中TNF-a、IL-1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风痛灵原药组和风痛灵胶囊高剂量组大鼠右后足跖肿胀度明显降低(P<0.05),风痛灵胶囊低、中、高剂量组间比较,大鼠右后足跖肿胀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AA大鼠血清中TNF-a、IL-1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与正常组比较,风痛灵胶囊低、中剂量组TNF-a含量以及中剂量组IL-1含量均明显增高(P<0.05);与雷公藤组比较,风痛灵胶囊低、中剂量组AA大鼠血清中TNF-a或IL-1含量明显增高(P<0.05);与风痛灵胶囊低、中、高剂量组间比较,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TNF-a、IL-1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而风痛灵原药组与高剂量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风痛灵胶囊可显著改善AA大鼠的关节炎症状与病理改变,明显抑制AA大鼠血清中的TNF-a、IL-1含量,并与给药剂量成正相关,这亦可能是风痛灵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理之一.
作者:乌力吉巴特尔;包玉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针灸治疗肥胖病具有悠久的历史,因其无毒副作用,可有效改善肥胖及相关并发症,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将针灸与药物联合应用,可提高治疗效果.分析了针灸配合药物治疗肥胖病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张宝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特色,指导着中医诊疗的全过程,较长时间以来,临床就“症”医“症”的医师越来越多,临床思维单一,影响并制约了中医疗效的提高,对此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提出了“辨体—辨病—辨证”的诊疗模式.在此基础上从天人合一的角度,阐述五运六气在中医诊疗思维中的重大意义,并总结出“四辨”的诊疗模式.
作者:贾新燕;易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脑梗塞后遗症的中医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将45例脑梗塞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采用脑活素和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3%(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2.71±4.98),优于对照组的(16.92±54.68)(P<0.05).结论:中医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胜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茂名地区50家医院药学服务状况.方法:采取问卷法对茂名地区50家医院的药学服务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回收1 76份样本问卷(98.3%),其中78%的医院开展了单剂量药品调剂业务,56%的医院设置了药学信息咨询部门,12%的医院配备了专职临床药师,但多为1~2名.结论:茂名地区医院药学服务水平有一定提高,但在人才队伍建设、服务内容、药学人员素质和医院管理等方面仍有待改进.
作者:何展旺;赖飚;朱至明;潘日兴;何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云芝多糖治疗慢性肝病的近期临床效果与免疫学疗效.方法:选取48例慢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使用干扰素肌注治疗,观察组给予云芝多糖肌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使用云芝多糖肌注治疗的观察组患者ALT值较使用干扰素肌注治疗的ALT值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观察组HBeAg阴转率为33.33%,HBV DNA阴转率为29.17%,分别优于对照组的29.17%、20.83%.结论:云芝多糖在治疗慢性肝病方面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宋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多西他赛化疗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接受非手术治疗的食管癌确诊病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在常规放疗基础上给予多西他赛化疗,对照组仅行常规放疗.观察两组患者经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案治疗后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IL-6、IL-8、sMICA、CRP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化疗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疗效好,优于单纯放疗.
作者:臧晔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药水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3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5例)采用传统气泡涡流浴法,治疗组(108例)运用气泡涡流浴法并加入葛根、红花等中药,观察对比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的肌张力等级分布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传统水疗法的基础上加入具有相关药理活性的中药,对提高水疗法的疗效有积极意义,可显著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
作者:程华尧;蔡桂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建立复方锌布颗粒中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 RP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3%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磷酸(60:40:0.02)(用三乙胺调pH值至3.3±0,1),流速为1.0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为224nm.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9.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马来酸氯苯那敏的线性范围为2.016~100.8μg/mL,系统精密度为0.6%.结论:用HPLC测定复方锌布颗粒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可以用于复方锌布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文鹏;赵志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多数西药说明书都准确标注了药品的有效期,由于中药材存在特殊性,故许多中药材均未对有效期进行明确标注.为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应提高相应的质量标准,并明确其贮存条件,科学合理地确定各类中药材和饮片的有效期.通过介绍中药材有效期的重要性,研究中药材及饮片的有效期问题.
作者:陈永康;伦俊杰;汪锦飘;尹顺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药经皮制剂局部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乳腺增生患者126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6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药经皮制剂乳酥贴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乳核散结片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90.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经皮制剂乳酥贴治疗乳腺增生,能够达到疏肝理气、活血通络、化痰消瘀、散结软坚的功效,从而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晓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去甲斑蝥素为斑蝥素的合成衍生物,是由我国首先合成的新型抗肿瘤药物,主要用于原发性肝癌、食管癌、胃癌等的治疗.去甲斑螯素临床应用时体内消除较快,且对泌尿系统毒性较大,用药剂量受到严格限制.因此,国内外研究者期望采用先进技术,制备去甲斑蝥素新的给药系统,以提高其靶向性,降低毒副作用及延长药效.对近年来去甲斑蝥素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晓明;秦凌浩;王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生长期高良姜中总黄酮含量,为合理开发利用高良姜资源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在414 nm处测定.结果:高良姜中的总黄酮含量随着生长期的增加而减少.结论:该方法可为确定高良姜的佳采收期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林乐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胃活灵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胃活灵片组各10只,采用夹尾刺激法建立FD大鼠模型,观察胃活灵片对FD大鼠胃排空率、小肠推进比、P物质和胃动素水平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排空率、小肠推进比、P物质和胃动素水平明显降低,胃活灵片能显著升高FD大鼠胃排空率、小肠推进比及P物质、胃动素水平.结论:胃活灵片通过升高P物质、胃动素水平促进胃排空和小肠推进,能有效治疗FD.
作者:彭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非手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随访1~2年,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67%(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St-Michael评分、病死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闭合复住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相较于传统非手术治疗,其操作更简单,损伤更小,并发症更少,能有效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提高髋关节功能St-Michael评分,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明安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