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胃窦部息肉10年的诊治体会

吴贵霞;笪星星;梅伟群;钟美娣

关键词:胃窦部息肉, 增生性息肉, 内镜下息肉切除术, 剖腹胃息内切除术, 胃溃疡, 浅表萎缩性胃炎
摘要: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已成为内镜治疗的基本技术之一,而我院有一例胃息肉患者,10年患病过程中胃镜下息肉切除术17次,剖腹胃息肉局部切除术1次,剖腹胃窦部息肉切除术1次,再发,再次行胃镜下高频切除术1次,报告如下.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时期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临床护理

    目的:总结儿童时期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2008年以来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儿童患者临床护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通过认真细致的术前术后观察及护理,15例患者共37个扩张器,扩张器外露1例,漏水1例,其余均无皮瓣坏死,皮肤质地、色泽、弹性均良好,外观佳.结论:儿童时期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有其特殊性,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很重要,术后注水扩张期的护理及皮瓣的观察对手术成功尤为重要.

    作者:杜燕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黄疸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7月诊治的黄疸型肝炎患者102例,遵照知情同意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采用单纯西医治疗,给予甘利欣(甘草酸二铵)、泰特(还原型谷胱甘肽),观察组5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茵陈汤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30%,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微,且能够自行缓解,不影响治疗.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黄疸型肝炎疗效更佳,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关注.

    作者:韩春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从拉卜楞寺医学院的发展浅析藏医学的传承模式

    创建于18世纪末的拉卜楞寺医学院是多麦地区藏医药传习的中心,并影响其周围广大地区和蒙古族地区,在藏族医学的传承及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拉卜楞寺医学院(即拉卜楞曼巴扎仓)的历史沿革、教学内容、人才培养进行详细的阐述介绍.

    作者:看召本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和研究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以3年间我院的50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为研究对象,考察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绝大部分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一部分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但经过多方努力之后均有好转.结论: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付慧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羌族医药特色探析

    羌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独特的治疗方法以及用药体系.主要从羌药的生长地理环境、采收条件、常用药的应用、羌医的特色治疗方法等几个方面对羌医药特色进行归纳总结.

    作者:唐静雯;马超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空腹血糖受损的患者颈动脉硬化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空腹血糖受损的患者颈动脉硬化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32例空腹血糖受损与32名健康体检人群进行IMT测定与危险因素分析.结果:观察组的颈总动脉和颈动脉分叉处IMT值的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肥胖、中心型肥胖、胰岛素抵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空腹血糖受损已出现显著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加的亚临床损害,肥胖、中心型肥胖、胰岛素抵抗为颈动脉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王翠微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呼和浩特回民区2005-200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分析

    目的:了解呼和浩特回民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及动态变化趋势,探讨相关因素,提出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根据<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对2005-2009年回民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死亡率、构成比、死亡顺位等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回民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递减趋势;死亡年龄越小所占比例越高;5岁以下儿童死因前四位为:出生窒息、出生缺陷、早产低出生体重、先心病.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管理,加强出生缺陷预防,降低婴儿特别是新生儿的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皇仲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眩晕症的中西医结合诊治进展

    眩晕症在人群中患病率约为5‰,涉及神经内科、耳鼻喉科、脊柱科、心血管科等多学科的多种疾病.现就目前研究发现的引起眩晕的较常见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断及治疗进展作一介绍.

    作者:沈文翠;刘远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严重挤压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急救护理体会

    挤压伤在煤矿事故中比较常见,但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却不多见.由于该病病情严重、死亡率高,比较适合在设备先进、医疗救护水平较高的大型综合医院救治,但此类医院多设在大中城市,远离矿山,重患无法转诊,做为基层医院,我科于2005年1月-2010年1月共成功救治15例因挤压伤后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通过悉心治疗护理,无1例死亡,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达到了佳临床疗效.

    作者:臧福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药师参与门诊用药咨询的体会与意义

    目的:开展门诊用药咨询,建立新的药学服务模式,改善医患关系,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方法:设立门诊用药咨询窗口,根据患者咨询的具体问题,药师利用医学知识为患者进行解答.结果:药师参与用药咨询,与患者拉近了距离,加强了理解,改善了医患关系,促进和提高了患者合理用药的意识,提高了药师的业务水平.结论:门诊用药咨询是医院药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新的药学服务模式.

    作者:文娱;陈雪梅;陈云艳;黄铮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消化性溃疡66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消化性溃疡66例进行临床治疗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2月-2009年12月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66例,给予奥美拉唑40mg,1次/d,静脉滴注或口服,疗程2周.对Hp 阳性者常规行根除治疗,对出血不止或穿孔患者施行手术治疗.结果:本组病例痊愈50例,占75.76%.好转12例,占18.18%;死亡4例(6.06%).结论:积极规范治疗消化性溃疡及其并发症.奥美拉唑耐受性较好,应用效果满意,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秀乾;包玉双;齐建祥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136例,遵照患者知情同意原则,将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76例视为观察组,将单纯行剖宫产术60例视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手术及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62.5±10.6)min,明显长于对照组的(45.8±5.0)min,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为(190.5±12.0)mL,略多于对照组的(187.0±9.5)mL,观察组的术后住院时间为(7.5±1.0)d,略长于对照组的(7.2±1.0)d,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案,值得临床关注.

    作者:邵慧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室间隔缺损体外循环术围手术期呼吸道的管理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体外循环手术围术期呼吸道的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49例室间隔缺损体外循环术围术期呼吸道的管理方法.结果:本组患者无1例出现肺部并发症,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加强术前术后呼吸道的管理,对于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俞庆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血府逐瘀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7月间收治的104例偏头痛患者,遵照知情同意原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常规给予西比灵胶囊,观察组54例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副作用发生.结论:血府逐瘀汤治疗偏头痛有较佳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关注.

    作者:姚建元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0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84例,随机将患儿分为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每组42例,西医组患儿给予孟鲁司特进行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组的基础之上,加用自拟中药方剂.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治后复发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西医组相比,中西医结合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提高,无效率明显降低,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治疗后复发比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提高患儿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毕小朵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肠外瘘的治疗及并发症的处理

    目的:探讨肠外瘘的治疗原则及其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肠外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肠外瘘患者中,5例因脓毒血症及多器官功能不定综合征发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20例治愈.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治疗肠外瘘及其并发症的关健.

    作者:王金龙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基于问题式学习在中药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多年来,中药学的教学一直存在教学手段单一,内容复杂,难于掌握,学生存在学习积极性不足的现象.通过比较传统授课学习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和主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各自的特点,强调在中药学教学中引入PBL教学的重要性,并结合中药学课程的特点,介绍在中药学教学中实施PBL式教学方式的优点.

    作者:贺海波;何毓敏;卢训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拖线引流法在肛肠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拖线引流术在肛肠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肛肠科初次住院手术的136例患者(其中肛瘘78例,肛周脓肿58例)进行观察,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拖线引流术组(治疗组,68例)和切开挂线术组(对照组,68例),并根据住院天数、愈合时间、治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及安全性等方面的结果做出评价.结果:拖线引流术组与切开挂线术组两者有效率分别为94.10%和92.6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在住院天数、愈合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mL)及术后疼痛等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5).结论:拖线引流术组能明显缩短住院天数及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不良反应,是临床治疗肛瘘、肛周脓肿有效的一种手术方法.

    作者:胡德昌;郭修田;曹永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卵巢早衰60例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卵巢早衰患者的诊治方法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卵巢早衰患者60例临床资料.结果:60例治疗3~6个月后治愈30例(50.00%),有效26例(43.33%),无效4例(6.67%).总有效率93.33%(56/60).治疗前后的E2、FSH、LH激素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卵巢早衰病因复杂,尽旱行性激素替代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使血清FSH、LH水平降低.

    作者:李秀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乐频清珍黄丸治疗急性咽喉炎233例疗效观察

    急性咽喉炎是耳鼻喉科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起病较急,主要症状有咽部干燥、灼热、异物感,同时伴有咳嗽和声音嘶哑等.通过对该病233例的临床治疗,总结治疗经验.

    作者:洪海填;苏建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