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青
目的:通过对儿童用药规律进行分析与总结,以期增强儿童用药的安全性,促进合理用药,进一步完善儿科药学服务.方法:对某三甲儿童医院的药物管理、药品说明书及处方等进行安全隐患分析,并提出相应防范措施.结果:调查发现,主要问题包括:药品说明书中儿童用药项目含糊,药品剂型、规格、包装不当,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不合理使用严重.结论:目前儿童用'药管理及用药安全合理性尚不完善.应加强风险药物的管理,重视药学人员的培训,进一步完善儿科药学管理和服务.
作者:欧阳珊;莫小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吸潮问题是困扰中药颗粒剂生产和储存的一大难题.通过以中药颗粒荆制备工艺流程为着手点,结合文献资料,分析中药颗粒剂的吸潮主要影响因素及归纳总结中药颗粒剂防潮措施,以推动中药颗粒剂防潮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和完善.
作者:杨凌宇;季巧遇;张楠楠;李琼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食管癌术后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食管癌术后腹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补脾益肠丸.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80%.结论:补脾益肠丸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能有效地改善肠道功能的紊乱,对食管癌术后腹泻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文龙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体外循环手术围术期呼吸道的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49例室间隔缺损体外循环术围术期呼吸道的管理方法.结果:本组患者无1例出现肺部并发症,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加强术前术后呼吸道的管理,对于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俞庆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对慢性咽炎在古代文献研究、中医病因病机研究、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方面的进展进行概括,指出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
作者:廖建萍;刘绍贵;游柏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评价插销式分体铸造桩核在磨牙残根冠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89例患者(共100颗磨牙残根)行完善根管治疗,用硅橡胶、加强金属丝联合制取根管印模,再用间接法制作插销式分体铸造桩核,并行冠修复.结果:经过两年的临床观察,成功94颗,失败6颗,2颗为根折裂,1颗为牙周袋形成,1颗冠核整体脱落,1颗根尖脓肿形成,1颗失访(按失败计),成功率为94.00%.结论:插销式铸造桩核冠修复是治疗磨牙残根的理想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元元;卢军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我国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高.试对绝经期女性和老年男性等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进行社区健康教育,让其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合理膳食,正确补钙,适度户外运动,合理用药,预防跌倒,定期检查骨密度,以从根本上减少骨质疏松症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利苹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挤压伤在煤矿事故中比较常见,但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却不多见.由于该病病情严重、死亡率高,比较适合在设备先进、医疗救护水平较高的大型综合医院救治,但此类医院多设在大中城市,远离矿山,重患无法转诊,做为基层医院,我科于2005年1月-2010年1月共成功救治15例因挤压伤后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通过悉心治疗护理,无1例死亡,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达到了佳临床疗效.
作者:臧福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建立额力根乌日乐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应用反向相HPLC法.结果:本制剂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0.0336~0.2016mg/mL浓度范围内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加样回收率为98.20%,RSD为0.59%(n=6).结论:该方法具有简便、准确、灵敏度高等特点,可作为本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王桂兰;石欣;冯雪研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双氯芬酸钠乳膏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处方基质进行优选并进行初步稳定性考察.结果:得到优基质配比:二甲硅油1.0%,十八醇0.5%,硬脂酸镁10.0%,蔗糖硬脂酸酯S-5 4.0%.结论:双氯芬酸钠乳膏性质稳定,达到了乳膏质量标准的要求.
作者:陈方挺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一种发病率与年龄增长呈正比、以中心视力下降为特征的致盲性眼底退行性病变.近年来,中医对其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诊法、治疗等相关研究日益深入,取得了很多有益的经验.从上述几个方面对中医研究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刘红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我院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情况及其相关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及2008年间各50例剖宫产患者的资料.结果:近5年来,社会因素在剖宫产指征中所占比例明显升高,同时胎儿宫内窘迫已成为剖宫产的主要指征.结论:社会因素是剖宫产率增加的主要因素,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积极防治产科并发症是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郭彩虹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预防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是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的主要内容之一.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进行归纳总结.
作者:陈丽刚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针刺、艾灸、中药内服外洗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外伤截瘫的疗效.方法:采用针、灸、中药疗法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外伤截瘫.结果与结论:通过大针针刺、艾灸可疏通十四经脉,中药以滋肾养肝补脾,舒经活络,使外伤性截瘫显著好转.该法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陈锡栋;陈凌云;吴开丽;袁明琼;田林;邹友琼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超声技术在妇产科疾病的诊断作用,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文献的方式,对其进行归纳分析.结果:超声技术对妇产科急腹症先兆流产、异位妊娠、妊娠合并卵巢扭转、急性盆腔炎等具有较好的诊断作用,可尽早发现疾病及病变程度.结论:超声技术在妇产科疾病的诊断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者:王惠香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多年来,中药学的教学一直存在教学手段单一,内容复杂,难于掌握,学生存在学习积极性不足的现象.通过比较传统授课学习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和主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各自的特点,强调在中药学教学中引入PBL教学的重要性,并结合中药学课程的特点,介绍在中药学教学中实施PBL式教学方式的优点.
作者:贺海波;何毓敏;卢训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重度痔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04年以来施行的66例治疗重度痔的护理体会.结果:66例重度痔患者经PPH治疗后,出现4例肛门处疼痛较明显,12例肛门坠胀感明显,6例有轻微牵拉感,其余44例疼痛轻徽,16例出现尿潴留,经腹部按摩、热敷,肌注新斯的明后14例自主排尿,2例导尿,2例术后出血量较多,予以药物治疗,局部压迫后血止.结论:PPH治疗重度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将成为重度痔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韩妤 刊期: 2011年第02期
马桑果实有毒,有毒成分为马桑内酯、吐丁内酯等.有毒成分刺激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及迷走神经中枢,增强脊髓反射,引起各种临床症状.马桑树在我县广泛分布,由于树枝矮小,易被儿童采食,中毒病例每年均有发生,中毒者一般为儿童.曾有报道儿童服200粒马桑果实而中毒.我院2010年5月共收治急性马桑中毒4例,其中重症3例;轻症1例,在门诊观察,1天痊愈出院.4例均抢救成功,现报道如下.
作者:申世琴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就近年来超临界萃取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挥发油、生物碱、黄酮类、醌类、香豆素及皂苷类成分提取中的应用进行较为详尽的综述,以期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李杏花;孙晖;王喜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肠胃清颗粒佳水煎提取工艺.方法:选择L<,9>(3<'4>)进行正交试验,以黄芪甲苷含量、浸膏得率和多糖含量作为检测指标,考察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用水量等因素对水提效果的影响,优选肠胃清颗粒的佳提取工艺.结果:肠胃清颗粒佳提取工艺为加水浸泡0.5h,水煎3次,每次煎煮1.5h,每次用水量为药材的10倍量.结论:该工艺对有效成分的提取率高,且稳定可行.
作者:金旻逸;丁越;张彤;杨骏;陶建生 刊期: 201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