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彩虹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优势.方法:将64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结合奥曲肽,同时治疗组应用云南红药胶囊口服.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为(6.5±2.5)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5±3.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满意,使用简单、方便、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锦卫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兴安落叶松中阿拉伯半乳聚糖硫酸酯(AGS)对S<,180>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黄芪多糖为阳性对照药,采用红细胞免疫粘附法检测AGS对荷瘤小鼠红细胞免疫调节因子的影响;以YAC-1为靶细胞检测AGS对N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的影响;ELISA法检测荷瘤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和IFN-γ的变化,比较AGS对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结果:各AGS给药组中促进率和抑制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以AGS高剂量(400mg/kg·d)对RBC-C3b受体的抑制率改变为明显(39.59±7.33);AGS明显增强荷瘤小鼠NK细胞的杀伤能力,AGS低剂量组(100mg/kg·d)效果好(44.72±10.98);AGS能够明显诱导荷瘤小鼠体内细胞因子TNF-α的和IFN-γ的生成,AGS高剂量(400mg/kg·d)组效果好,TNF-α的和IFN-γ生成量分别为30.33±6.59和103.5±18.41).各剂量组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GS的抗肿瘤作用与其增强荷瘤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
作者:张秀娟;刘晓磊;季宇彬;方桂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羌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独特的治疗方法以及用药体系.主要从羌药的生长地理环境、采收条件、常用药的应用、羌医的特色治疗方法等几个方面对羌医药特色进行归纳总结.
作者:唐静雯;马超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我院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情况及其相关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及2008年间各50例剖宫产患者的资料.结果:近5年来,社会因素在剖宫产指征中所占比例明显升高,同时胎儿宫内窘迫已成为剖宫产的主要指征.结论:社会因素是剖宫产率增加的主要因素,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积极防治产科并发症是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郭彩虹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建立抗病毒颗粒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层析法对抗病毒颗粒中的川芎、牛蒡子等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结果与结论:本试验所确定的鉴别方法稳定可靠,能较为合理地对处方中各组分进行定性鏊别,重复性强,可作为抗病毒颗粒的鉴别方法.
作者:孙晓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开设人体解剖学绘图课,即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引入绘图学习法的效果和意义.方法:将我院2009级护理专业2个班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实验组开设绘图课.通过考试对学生成绩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设绘图课对提高人体解剖学的教学效果有积极意义.
作者:周琦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大黄、芒硝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观察与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将5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采用大黄、芒硝辅助治疗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禁食、胃肠减压、抗炎补液、抑酶等治疗,观察组除采用常规治疗外,另加用胃管注入生大黄汁及生大黄汁保留灌肠和外敷生大黄芒硝.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更快缓解,进食更早,出现并发症少,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均为P<0.05).结论:大黄与芒硝联合应用治疗SAP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做好治疗期间的观察和护理,是充分发挥疗效的关键.
作者:杨玉荣;饶慧燕;王秋红;刘铁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眩晕症在人群中患病率约为5‰,涉及神经内科、耳鼻喉科、脊柱科、心血管科等多学科的多种疾病.现就目前研究发现的引起眩晕的较常见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断及治疗进展作一介绍.
作者:沈文翠;刘远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直径1.0cm以下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自拟中药排石汤配合针灸、西药利尿剂以及榆尿管扩张剂治疗直径1.0cm以下泌尿系结石,给予泌尿系结石患者口服排石汤,1剂/d,配合针灸,同时肌注654-2针剂、速尿、黄体酮注射液.结果:临床排石率明显提高,总有效率为95.0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1.0cm以下泌尿系结石临床疗效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丽 刊期: 2011年第02期
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对心脑血管系统有严重损害.通过对我国农村高血压防治现状、我国农村高血压的流行状况和趋势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农村地区高血压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发病存在性别差异,也给我国农村地区高血压带来经济负担重,同时针对我国农村医疗队伍少、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现状,提出了我国农村高血压防治合理化的策略和措施,以便更好地控制、预防和治疗我国农村高血压.
作者:李栋;王伟;张柏源;王晓燕;武文成 刊期: 2011年第02期
通过历代医家的论著,分析肝癌的临床症状和介入术后的副反应等方面的病机与脾虚的关系,以及理气健脾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结果,简要阐述肝癌从脾论治的理论依据.
作者:吴永健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卵巢早衰患者的诊治方法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卵巢早衰患者60例临床资料.结果:60例治疗3~6个月后治愈30例(50.00%),有效26例(43.33%),无效4例(6.67%).总有效率93.33%(56/60).治疗前后的E2、FSH、LH激素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卵巢早衰病因复杂,尽旱行性激素替代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使血清FSH、LH水平降低.
作者:李秀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奋乃静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4月-2010年8月我院收治的酒精引起的精神障碍患者7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戒酒,以及大剂量B族维生素及营养支持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奋乃静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对所有患者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以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对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痊愈的比率明显提高,达到了41.03%,且治疗组的无效比率明显降低,仅为5.13%;另外,治疗组在PANSS总分、阴性症状分以及一般病理分等方面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奋乃静对酒精所致的精神障碍的治疗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不良反应较轻,患者均能耐受,说明了奋乃静的安全性较高,治疗依从性较好,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曾承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为探讨厚朴传统的中药归经药性与现代药理作用之间的相关性,查阅1989-2009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分析厚朴归脾、胃、肺经等中药药性,以及厚朴的现代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等相关文献,在中药归经理论指导下,对与厚朴的归脾、胃、肺经相关的药理作用进行汇总.结果发现,与厚朴归脾、胃经相关的药理作用主要有调节胃肠消化功能,包括增加胃动力、促进胃排空、减缓肠运动、止泻等作用;与归肺经相关的药理作用主要有抗炎、抑菌、抗氧化、延缓衰老等作用.厚朴的中药归经理论和现代药理学研究有部分吻合之处,但仍需进一步研究完善,这将为厚朴的现代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吴经耀;陈素红;吕圭源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旱地连作对元胡品质的影响因素.方法:按中国药典规定测定醇浸出物的含量,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延胡索乙素的含量.结果:同一块地4年连作并有不同储存年限元胡的浸出物和有效成分延胡索乙素的含量逐年递增.结论:旱地连作对元胡浸出物及有效成分延胡索乙素含量均无负面影响.
作者:饶君凤;占小珺;陈郁;来桑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吸潮问题是困扰中药颗粒剂生产和储存的一大难题.通过以中药颗粒荆制备工艺流程为着手点,结合文献资料,分析中药颗粒剂的吸潮主要影响因素及归纳总结中药颗粒剂防潮措施,以推动中药颗粒剂防潮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和完善.
作者:杨凌宇;季巧遇;张楠楠;李琼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根据血钠水平,对导致低钠血症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患者给予补钠治疗.结果:除1例死于脑功能衰竭外,其余患者均恢复正常.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患者在临床诊治中,除治疗原发病外,还应积极纠正低钠血症及水中毒.
作者:陈五金;董继烈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治疗对脑外伤患者的疗效.方法:对100例患者进行脱水止血降低颅内压,抗感染、抗血管痉挛,改善脑细胞代谢,改善微循环等治疗措施.当患者脑脊液清亮无出血,经腰穿治疗蛛网膜下腔无出血等生命体征基本稳定时,半月后开始行高压氧(HBO)治疗.结果:本组患者经观察,痊愈39例(39%),显效49例(49%),有效11例(11%),无效1例(1%).结论:高压氧治疗脑外伤,患者昏迷苏醒快,意识恢复快.
作者:李双莲 刊期: 2011年第02期
肺癌是当今世界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非小细胞肺癌占75%~80%,其临床表现十分复杂,通常90%患者早期无症状,发现时已属中晚期,中医药的介入使得肺癌患者在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从中医药结合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介入治疗方面综述其作用疗效及临床进展.
作者:廉政君;张洪亮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的影响.方法:将93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干预组采用常规化疗和护理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及护理.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研制的生活质童测定量表(EORTCQLQ-C30)中文版,对患者化疗前后进行生活质量测量和评价.结果:干预组生活质量、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较对照组均有明显的提高,疲乏、疼痛、恶心呕吐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社会功能无明显差别.结论:心理干预能提高妇科恶性种瘤患者化疗的生活质量.
作者:罗小柳 刊期: 201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