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缬沙坦治疗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杨放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缬沙坦, 氢氯噻嗪, 原发性高血压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缬沙坦(缬沙坦80mg/氢氯噻嗪12.5mg复方制剂)治疗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使用复方缬沙坦治疗的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规范用药6周后,80例高血压患者中显效46例,有效2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2.5%.结论:用复方缬沙坦治疗中度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显著,降压作用平稳,不良反应轻微,值得在各级医院推广使用.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宫角妊娠保守治疗15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杀胚+米索列醇药物流产保守治疗宫角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5月-2010年7月间收治的15例宫角妊娠患者,给予米非司酮杀胚+米索列醇药物流产,用药后未见胎囊排出,再行宫腔镜定位在B超监视下行清宫术.结果: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杀胚药流后,治愈14人,总治愈率为93.30%,1例患者因月份较大,对药物敏感性差,无效;6例治愈患者均行宫腔镜定位在B超监视下行清官术.结论:应用米非司酮杀胚+米索列醇药物流产保守治疗早期宫角妊娠,临床疗效好、创伤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孟云辉;方宴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中药抗抑郁症研究进展

    从几种中药及其方剂的作用机制以及抗抑郁效果方面,对目前国内外抗抑郁中药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叶民珠;刘旭海;万瑾瑾;雷景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浅谈医院管理中的药剂科工作发展前景

    探讨了药剂科在医院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发展方向,推行医和药职能分离,加强临床药学的监管作用;以便推进药剂科的科学发展.

    作者:赵成洁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治疗进展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常见呼吸道疾病,其发病率较高,病程较长且反复发作,许多患儿由于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措施不当,终发展为成年性哮喘而迁延不愈,难以根治,有少数可危及生命,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根据我院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病例资料,就其临床特点和诊治情况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吴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幽门螺杆菌体外抑菌实验方法探讨

    幽门螺杆菌(H.pylori)体外抑菌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就H.pylori气体环境的制造、培养基的选择、H.pylori的鉴定、药敏试验方法的选择四个方面略作总结,以为此类实验的方便操作提供参考.

    作者:张煜;王江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血塞通对糖尿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塞通对糖尿病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1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饮食、运动及降糖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塞通治疗.30天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血脂指标和全血比黏度、血细胞比容、血浆比黏度、还原比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的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杨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对我院2007年5月-2010年11月间收治的9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持续滴注治疗组(对照组)和胰岛素泵治疗组(CSII观察组)两组,观察两组治疗后血糖、尿酮体和pH值的变化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均有效;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所需时间、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泵组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SII能模拟人生理胰岛素分泌,更有效、更安全地治疗DKA.

    作者:陈丹杰;吴学良;詹添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儿童肺功能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肺部功能的检测,对临床诊治呼吸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与成人一样,均会影响其肺部的功能;但儿童理解、配合、协调能力有限,并且处于生长发育期,与成人的肺部生理病理解剖结构不同,故其肺功能测试及评价有自身特点.对儿童肺功能测试及评价的特点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米珥;王忆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45例老年食管癌贲门癌的手术治疗及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贲门癌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观察疗效,总结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2010年2月我科住院治疗的45例老年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手术适应证,术前进行严格的评估和充分准备,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本组45例患者均得到及时有效的手术治疗,降低了围手术期的危险,术后发生并发症10例(22.2%),死亡1例(2.2%).结论:老年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常合并有其他疾病,术前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术中密切观察病情,术后细致监护、及时治疗,这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阿布都吉力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5-HTT基因多态性对情感障碍的影响

    5-羟色胺转运体(Serotonin ransporter,5-HTT)在神经精神心理正常功能维持及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脑中5-HT转运功能下调可致抑郁、焦虑、惊恐等情绪发生,其功能异常可用5-HTT基因多态性来解释.因此,关于5-HTT基因多态性及对情感障碍的影响作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对近年来相关文献进行汇总综述.

    作者:冯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天葵菌毒清颗粒治疗急性咽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天葵菌毒清颗粒对急性咽炎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20例急性咽炎患者随机分成天葵菌毒清颗粒治疗组和西医治疗对照组.结果:天葵菌毒清颗粒治疗组总有效率92.1%,西医组总有效率84.5%,经统计学处理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天葵菌毒清颗粒治疗更有利于咽部疾病症状和体征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浩端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非洛地平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并颈动脉斑块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并颈动脉斑块是否具有协同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7月-2009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高血压并颈动脉斑块患者共76人,将其随机分为非洛地平联合辛伐他汀组40例和其他非钙离子拮抗剂联合辛伐他汀组36例.两组均给予辛伐他汀20mg,1次/d;非洛地平+辛伐他汀组加用非洛地平(5~10mg,1次/d).疗程24周.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以及血脂水平.结果:治疗后复查,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均有改善,疗效确切,非洛地平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组总有效率90.50%,辛伐他汀+其他非钙离子拮抗剂降压药组总有效率75.60%,非洛地平+辛伐他汀组疗效优于辛伐他汀+其他非钙离子拮抗剂降压药组(P<0.01).结论:非洛地平联合辛伐他汀对治疗高血压颈动脉斑块有确切疗效.

    作者:陈少萍;李耀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阿克苏地区维吾尔族精神分裂症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阿克苏地区维吾尔族精神分裂症的危险因素,为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研究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精神分裂症危险因素的研究.结果:通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4个主要危险因素(P<0.05),分别是精神分裂症家族史、内向性格、吸大麻和病前重大事件.OR及其95%CI分别为23.74(2.92~192.66)、2.62(1.22~5.63)、6.35(2.43~16.56)、10.93(2.21~53.88).结论:阿克苏维吾尔族有精神病家族史、内向性格、吸大麻和发病前重大负性事件者应作为重点人群进行预防.

    作者:买尔旦·赛地;地力夏提·亚库甫;伊其忠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抗衰老中药研究进展

    衰老(Senescence)是自然界一种复杂的生命现象.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抗衰老这一世界性医学课题在我国受到关注.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在长期实践中不仅形成了独特的抗衰老理论,而且积累了丰富的延年益寿方药.就目前国内外抗衰老中药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基础.

    作者:孙建;董小萍;程永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柴胡注射液抑制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柴胡注射液抑制体外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的机制.方法:将实验对象(人肝癌HepG2细胞株)分为空白对照组(含10%小牛血清的1640培养液)和氟尿嘧啶阳性对照组(血峰浓度10μg/L),及柴胡注射液3mg/mL、5mg/mL、10mg/mL、25mg/mL、50mg/mL不同浓度实验组.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检验人肝癌细胞株HepG2对柴胡注射液的药物及对氟尿嘧啶注射液敏感性;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人肝癌细胞株HepG2周期的改变.结果:柴胡注射液对HepG2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MTT检测表明柴胡注射液对人肝癌细胞的增殖有剂量一效应关系,随浓度的升高,抑制率增高;其半数抑制浓度为(IC50)约为50mg/mL.柴胡注射液微剂量(3mg/mL)与空白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柴胡注射液25mg/mL组与阳性对照组氟尿嘧啶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其他各组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柴胡注射液可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柴胡注射液中的有效成分可能是治疗肝癌的潜在药物.

    作者:唐婷婷;施贝德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无创机械通气在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正压(BiPAP)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7-2010年住院治疗的56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给予面罩吸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血压、氧饱和度及动脉血气指标的改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9%、71.4%.结论: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快速有效,减少了气管插管.

    作者:赵以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现代信息技术下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

    目的:探讨现代信息技术下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的效果,评价计算机在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中的辅助功能.方法:在新闸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辐射范围内的4个社区抽取412名高血压患者,对他们进行1年的周期性观察,分析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前后患者病情的变化以及治疗费用的增减.结果: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前后患者的血压控制以及费用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采取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对高血压病人的临床诊断、治疗、护理,提醒过程所产生信息流的实时性处理;实现面对医生和护士的计算机辅助启发式知识系统的建立;在不重复原医疗信息录入的前提下,增加对病人医疗信息深层次的查询与控制;实现对病案进一步主题性检索的基本标引;产生医疗质量控制的基础数据,实现质量的实时性过程化控制,支持医疗管理层的随机性宏观质量调控.

    作者:王鞠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急性脑血管病的急诊预见性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急性脑血管病(ACVD)的急诊预见性护理的相关临床经验,以期为护理工作者提供有益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室在2007-2010年收治的120例急性脑血管病(ACVD)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12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经过我院护理工作者的预见性护理之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相关文献的报道,病人的恢复情况令人满意,无死亡记录.结论: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实施急诊预见性护理,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还有利于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作者:彭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丙泊酚-瑞芬太尼或丙泊酚-芬太尼TCI用于门诊乳腺手术麻醉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丙泊酚-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芬太尼TCI麻醉用于门诊乳腺手术麻醉的可行性.方法:将44例门诊单纯行乳腺肿瘤切除患者(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丙泊酚-瑞芬太尼TCI组(PR组,n=22)和丙泊酚-芬太尼TCI组(PF组n=22).两组病人TCI时丙泊酚效应室浓度4.0μg/mL、瑞芬太尼或芬太尼效应室浓度3ng/mL.监测并记录相关指标.结果:两组麻醉方案病人意识消失时间、喉罩置入条件及围术期血液动力学无差异(P>0.05),两组麻醉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相似(P>0.05).但PR组拔除喉罩时间、离开PACU时间较PF组明显缩短(P<0.05),PR组喉罩拔除后即刻OAA/S评分较明显高于PF组(P<0.05).结论:与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相比,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更符合门诊手术麻醉的要求.

    作者:许建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逍遥散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逍遥散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2010年2月确诊的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A组(西药)、B组(逍遥散)、C组(稳心颗粒)、D组(逍遥散联合稳心颗粒)4组,A、B、C均为对照组,D为治疗组,每组均为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中药方剂或中成药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方剂和中成药联合治疗,观察4组疗效.结果:逍遥散联合稳心颗粒组30例患者,有效率为96.7%,与B、C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汉密顿抑郁量表和焦虑量表评分变化的测定发现,D组的治疗改善效果优于A、B、C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逍遥散与稳心颗粒联合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单独的西药、中药方剂或中成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炳银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