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萍
目的:探讨现代信息技术下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的效果,评价计算机在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中的辅助功能.方法:在新闸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辐射范围内的4个社区抽取412名高血压患者,对他们进行1年的周期性观察,分析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前后患者病情的变化以及治疗费用的增减.结果: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前后患者的血压控制以及费用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采取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对高血压病人的临床诊断、治疗、护理,提醒过程所产生信息流的实时性处理;实现面对医生和护士的计算机辅助启发式知识系统的建立;在不重复原医疗信息录入的前提下,增加对病人医疗信息深层次的查询与控制;实现对病案进一步主题性检索的基本标引;产生医疗质量控制的基础数据,实现质量的实时性过程化控制,支持医疗管理层的随机性宏观质量调控.
作者:王鞠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对25种有文献记载抗敏抗刺激功效的植物或从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单体成分进行抗敏抗刺激性功效筛选.方法:分别通过RBC溶血实验、透明质酸酶体外抑制实验对25种植物样品的刺激性、抗敏功效、抗刺激功效进行筛选.结果:抗敏效果好的前五种样品依次为:仙人掌>甘草酸二钾>葡萄籽>燕麦>绿豆发酵物,其透明质酸酶体外抑制率分别为97.1%、95.2%、93.2%、85.2%和83.8%.抗刺激效果好的前五种样品依次为:葡萄籽>茶多酚>仙人掌>槲皮素>枳实,其对SDS致损血红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81.1%、66.8%、46.4%、44.3%和36.2%.结论:纯植物提取物具有刺激性小,抗敏及抗刺激性功效好的优点,在化妆品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子丹;邓薇;何聪芬;董银卯;赵华;祝钧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对全面生化反应和血清学检验在沙门菌临床检验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10年7月我院接收的肠热症患者95例,男30例,女65例.将95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全面生化反应和血清学检验组,50例;一组为常规检验组,45例.结果:全面生化反应和血清学检验组50例,检验有效49例,检验无效1例,有效率98%;常规检验组45例,检验有效35例,检验无效10例,有效率77.78%.结论:全面生化反应和血清学检验在沙门菌疾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丛洪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塞通对糖尿病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1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饮食、运动及降糖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塞通治疗.30天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血脂指标和全血比黏度、血细胞比容、血浆比黏度、还原比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的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杨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中药炮制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均较强的传统制药技术学科,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炮制方法.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其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同时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及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探讨将形成性评价用于中药炮制教学的作用及意义,以建立一套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性评价体系.
作者:史辑;高慧;鞠成国;贾天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前,我国的临床医学教育主要侧重于专业知识的传授和运用,但是却不重视学生在临床实践中与病患及其家属沟通交往能力的培养.主要讨论了加强培养临床医学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必要性及相关的培养途径.
作者:栗忠强;吕东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究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PSD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随机选取符合试验标准的中风后抑郁症病患8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于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按照1∶7服用盐酸氟西汀,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21%,对照组总有效率78.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应用盐酸氟西汀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治忠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盐酸美他环素片联合裸花紫珠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7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盐酸关他环素片组(对照组)67例和裸花紫珠胶囊联合盐酸关他环素片组(观察组)7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美他环素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裸花紫珠胶囊;观察两组2周、4周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2周时总有效率分别为53.73%和71.43%,4周总有效率分别为74.63%和87.14%,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美他环素片联合裸花紫珠治疗寻常痤疮比单用盐酸美他环素片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岳宗栋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缺乏铁元素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和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儿童是贫血的主流人群,本病以小儿发病率高,严重危害小儿健康,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小儿常见病之一,因此对其进行准确诊断和治疗尤其重要.对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病机制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总结.
作者:田希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基于近15年的文献报道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中医证素分布与组合规律.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CNKI中医药治疗UC的相关文献,对其病性、病位证素的分布及组合规律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与结论:UC的病位证素依次为脾>肾>肝>胃>肠;病性证素依次为气虚>阳虚>气滞(郁)>湿热>寒湿>血瘀>寒>热>血虚>阴虚,病性总属本虚标实;常见证型有25个,其中气滞血瘀、大肠湿热、脾肾阳虚、脾胃气虚、肝郁脾虚频次居前5位.
作者:许晓立;王凤仪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建立洗必灵洗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洗必灵洗剂中苦参、黄柏、蛇床子三味中药材进行定性鉴别,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主要药材苦参中的苦参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苦参、黄柏、蛇床子的供试品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品相同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苦参碱在14~560μg·m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2%,RSD=2.55%(n=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金凤珠;李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分析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辛伐他汀片对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家庭病床轻、中度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总胆固醇(TC)≥6.6mmol/L)的患者,治疗观察6个月.前3个月,每日服用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控制脂肪摄入,增加体育锻炼,后3个月在原方法基础上,每日增加辛伐他汀片20mg.治疗期间,记录治疗前、治疗3个月及治疗6个月后的血压、血脂系列及相关肝肾功能检查指标.结果:3个月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稳定下降,血脂指标变化不大.6个月后收缩压较3个月后有所下降,舒张压无明显变化,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指蛋白B100(apoB100)均较3个月后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有所升高,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选择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d,辛伐他汀片20mg/d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作者:戴丽琴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分别从内科药物治疗、内窥镜治疗以及外科治疗几个方面入手,将上消化道出血分为肝硬化门脉高压型和非肝硬化门脉高压型,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和研究进展进行分析.通过查阅近几年医学界各领域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文献,总结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经验,对不同治疗方法分别进行概括.
作者:吴兆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急性脑血管病(ACVD)的急诊预见性护理的相关临床经验,以期为护理工作者提供有益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室在2007-2010年收治的120例急性脑血管病(ACVD)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12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经过我院护理工作者的预见性护理之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相关文献的报道,病人的恢复情况令人满意,无死亡记录.结论: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实施急诊预见性护理,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还有利于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作者:彭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胆康汤治疗慢性胆囊炎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对照组28例,分别予胆康汤和消炎利胆片治疗,两组均服药4周.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主症积分、次症积分、中医证侯总积分比较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康汤治疗慢性胆囊炎能改善临床症状,改善胆囊内声像.其疗效作用优于消炎利胆片对照组.
作者:何艳兰;李世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和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研究更好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3月-2009年2月间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治疗组和开腹手术治疗组各60例,在年龄、孕次、手术史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出血量、患者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和焦虑评分方面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发热率相比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本次研究证明,异位妊娠患者经腹腔镜手术治疗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出血少、术后恢复效果好、术后发热率低以及患者心理状况较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湛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中药制剂现代化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中药制剂的现状,对现代科学技术在中药制剂的前处理过程及中药制剂技术现代化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作者:胡拥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伴Ⅱ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状况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慢性牙周炎伴Ⅱ型糖尿病患者45例行牙周基础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牙周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BOP)、附着丧失(AL)以及血清CR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慢性牙周炎伴Ⅱ型糖尿病治疗后PD减小,BOP阳性率降低,CRP值减小,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慢性牙周炎伴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状况,降低患者血清CRP水平.
作者:束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丙泊酚-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芬太尼TCI麻醉用于门诊乳腺手术麻醉的可行性.方法:将44例门诊单纯行乳腺肿瘤切除患者(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丙泊酚-瑞芬太尼TCI组(PR组,n=22)和丙泊酚-芬太尼TCI组(PF组n=22).两组病人TCI时丙泊酚效应室浓度4.0μg/mL、瑞芬太尼或芬太尼效应室浓度3ng/mL.监测并记录相关指标.结果:两组麻醉方案病人意识消失时间、喉罩置入条件及围术期血液动力学无差异(P>0.05),两组麻醉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相似(P>0.05).但PR组拔除喉罩时间、离开PACU时间较PF组明显缩短(P<0.05),PR组喉罩拔除后即刻OAA/S评分较明显高于PF组(P<0.05).结论:与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相比,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更符合门诊手术麻醉的要求.
作者:许建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特点以及常见不良反应,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相关文献总结分析辛伐他汀的药理特点,包括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特征、相互作用以及常见不良反应,并结合国内临床应用实例进行分析.结果:辛伐他汀是甲基羟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具有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的作用,口服吸收良好,具有肝脏选择性;口服吸收后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5%.结论:辛伐他汀是我国临床医学界降脂类一线用药,具有疗效确切、服用方便、毒副作用小等优点.
作者:冯惠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