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惠玲
幽门螺杆菌(H.pylori)体外抑菌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就H.pylori气体环境的制造、培养基的选择、H.pylori的鉴定、药敏试验方法的选择四个方面略作总结,以为此类实验的方便操作提供参考.
作者:张煜;王江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针灸疗法对颈椎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目前临床医生运用针灸治疗本病通常是:在治疗方法上,大多采用或普通针刺、或温针疗法、或电针疗法、或穴位注射疗法等;在取穴上[1],使用为频繁的穴位依次是:颈夹脊、风池、曲池、合谷、肩井、外关、大椎、太阳、百会、足三里、内关、风府、手三里、太冲、列缺、阳陵泉、太溪、丰隆、四神聪、印堂、昆仑、中渚、关元等腧穴.本文运用文献的方法,试对与目前常规针灸方法取穴有异且疗效亦好的颈椎病针灸疗法综述如下,以供临床医生拓宽临床思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所用.
作者:王嘉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疏血通联合高压氧对脑梗塞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0例脑梗塞患者分为疏血通注射液6mL每日1次静脉点滴(对照组)和疏血通联合高压氧治疗(治疗组).分别对两组治疗前、治疗15天后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价.结果:经过15天疗程的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疏血通联台高压氧治疗脑梗塞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使用疏血通.
作者:徐华初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疼痛是肛肠疾病手术后的首位并发症,长期以来,肛肠手术后持续而剧烈的疼痛给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制约了肛肠手术的临床推广和长远进步.肛肠病术后疼痛成了肛肠外科学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详细阐述了肛肠病术后疼痛产生的诱因、机理,并对临床上常用的镇痛药物、镇痛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
作者:黄佑庆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衰老(Senescence)是自然界一种复杂的生命现象.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抗衰老这一世界性医学课题在我国受到关注.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在长期实践中不仅形成了独特的抗衰老理论,而且积累了丰富的延年益寿方药.就目前国内外抗衰老中药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基础.
作者:孙建;董小萍;程永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正压(BiPAP)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7-2010年住院治疗的56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给予面罩吸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血压、氧饱和度及动脉血气指标的改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9%、71.4%.结论: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快速有效,减少了气管插管.
作者:赵以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临时树脂冠在后牙冠纵折及隐裂治疗中的辅助作用.方法:后牙冠纵折或隐裂时制作树脂临时冠保护患牙,使其免受治疗中的再次创伤,观察临时冠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随访3年,未出现急慢性根尖周炎症状及患牙松动、脱落即视为成功.对照组共治疗21颗患牙,其中3年内发生牙冠裂开或冠折8例,发生慢性尖周炎并龈瘘2例,3年治疗成功率52.4%.临时树脂冠保护治疗共55颗;其中3年内发生根尖周炎并龈瘘4例,未及时复诊致树脂临时全冠折断后失败1例,3年治疗成功率90.9%.结论:后牙早期冠纵折及隐裂治疗过程中使用树脂临时树脂冠保护换患牙,防止再次创伤,可使临床治愈率明显提高.
作者:成斌;马金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安全用药是治疗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现今社会普遍存在着农村药品质量堪忧、滥用抗生素、药品广告泛滥、临床药师匮乏等问题.我们应从生产药品到销售药品、从生产经营者到消费者、从医生到病患、从法治建设到用药知识的普及等诸多方面来抓好用药的安全问题.
作者:霍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对25种有文献记载抗敏抗刺激功效的植物或从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单体成分进行抗敏抗刺激性功效筛选.方法:分别通过RBC溶血实验、透明质酸酶体外抑制实验对25种植物样品的刺激性、抗敏功效、抗刺激功效进行筛选.结果:抗敏效果好的前五种样品依次为:仙人掌>甘草酸二钾>葡萄籽>燕麦>绿豆发酵物,其透明质酸酶体外抑制率分别为97.1%、95.2%、93.2%、85.2%和83.8%.抗刺激效果好的前五种样品依次为:葡萄籽>茶多酚>仙人掌>槲皮素>枳实,其对SDS致损血红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81.1%、66.8%、46.4%、44.3%和36.2%.结论:纯植物提取物具有刺激性小,抗敏及抗刺激性功效好的优点,在化妆品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子丹;邓薇;何聪芬;董银卯;赵华;祝钧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建立洗必灵洗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洗必灵洗剂中苦参、黄柏、蛇床子三味中药材进行定性鉴别,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主要药材苦参中的苦参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苦参、黄柏、蛇床子的供试品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品相同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苦参碱在14~560μg·m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2%,RSD=2.55%(n=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金凤珠;李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为西南民间习用药石凤丹及其常见混淆品丫蕊花与光叶兔耳风的鉴别提供依据,以保证其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方法:采用生药学的研究方法,对三种药材的性状、粉末特征及薄层色谱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三种药材在叶脉、根及根茎及其毛被、叶上下表皮细胞垂周壁的特征和针晶的有无,以及薄层色谱均存在明显区别,这些特征可区别它们.结论:提供了石凤丹与两种混淆品的鉴别方法.
作者:沈昱翔;严铸云;陈冠俊;王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8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采用度洛西汀治疗,治疗剂量为40~60mg/d,治疗8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估不良反应.结果:48例患者痊愈22例、显效16例、进步7例和无效3例;显效率79.17%,有效率93.75%.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度洛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光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复方缬沙坦(缬沙坦80mg/氢氯噻嗪12.5mg复方制剂)治疗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使用复方缬沙坦治疗的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规范用药6周后,80例高血压患者中显效46例,有效2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2.5%.结论:用复方缬沙坦治疗中度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显著,降压作用平稳,不良反应轻微,值得在各级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杨放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RBP)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包括单纯糖尿病45例、糖尿病肾病55例)依据其尿蛋白定性试验分为尿蛋白阳性组和阴性组,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量上述2种TRF、RBP及血清尿素(Urea)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尿蛋白阳性组和阴性组的TRF和RB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糖尿病尿蛋白阳性组的这2种微量蛋白水平又明显高于尿蛋白阴性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单纯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患者尿TRF、尿及血清RB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糖尿病肾病患者随着病情进展,TRF、RBP浓度逐渐升高.结论:TRF及RBP是较敏感的肾功能指标,可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和监测指标.
作者:李红英;李岩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的渊源,<内经>早展现了辨证论治的医学思想,它对辨证论治理论形成的贡献表现在它为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是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之渊薮.从<内经>辨证论治思想的理论来源、基本法则及主要方法、具体病症的辨证论治等方面探讨<内经>的辨证论治思想.
作者:庞英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现代信息技术下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的效果,评价计算机在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中的辅助功能.方法:在新闸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辐射范围内的4个社区抽取412名高血压患者,对他们进行1年的周期性观察,分析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前后患者病情的变化以及治疗费用的增减.结果: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前后患者的血压控制以及费用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采取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对高血压病人的临床诊断、治疗、护理,提醒过程所产生信息流的实时性处理;实现面对医生和护士的计算机辅助启发式知识系统的建立;在不重复原医疗信息录入的前提下,增加对病人医疗信息深层次的查询与控制;实现对病案进一步主题性检索的基本标引;产生医疗质量控制的基础数据,实现质量的实时性过程化控制,支持医疗管理层的随机性宏观质量调控.
作者:王鞠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胆康汤治疗慢性胆囊炎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对照组28例,分别予胆康汤和消炎利胆片治疗,两组均服药4周.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主症积分、次症积分、中医证侯总积分比较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康汤治疗慢性胆囊炎能改善临床症状,改善胆囊内声像.其疗效作用优于消炎利胆片对照组.
作者:何艳兰;李世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脂联素、甲状腺素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将60例COPD患者按是否存在营养不良分为营养不良组(Ⅰ组)27例和非营养不良组(Ⅱ组)33例,另选择我院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Ⅲ组).测定3组的血清瘦素、脂联素、甲状腺素水平.结果:血清瘦素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其中Ⅰ组低于Ⅱ组和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脂联素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3和T4水平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Ⅰ组低于Ⅱ组和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但T3Ⅱ组和Ⅲ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瘦素、甲状腺素可能参与了COPD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但脂联素与营养不良是否存在关系尚未得到证实.
作者:何艳;孙碧云;陈雪英;代颖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总结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式及其佳手术方案的选择方法.方法:查阅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相关性文献,并结合临床实际资料.结果: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效果明显.结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实际情况及影像学表现,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以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后期并发症.
作者:康俊;夏建龙;杨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比较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对我院2007年5月-2010年11月间收治的9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持续滴注治疗组(对照组)和胰岛素泵治疗组(CSII观察组)两组,观察两组治疗后血糖、尿酮体和pH值的变化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均有效;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所需时间、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泵组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SII能模拟人生理胰岛素分泌,更有效、更安全地治疗DKA.
作者:陈丹杰;吴学良;詹添福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