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胆囊炎胆囊结石50例外科治疗分析

朱跃进

关键词:胆囊炎, 胆囊结石, 外科治疗
摘要:胆囊炎胆囊结石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以右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胆囊炎胆囊结石的外科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以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为主;手术的时机选择和胆囊结构解剖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同时还需要行禁食、补液、胃肠减压、解痉止痛、选用抗生素等治疗.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60例肝炎病毒感染者生化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肝炎病毒感染者的生化检测结果.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10年7月在某医院医治的肝炎病毒感染者60例作为肝病组,排除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及胆道疾病;选择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年龄42~70岁,进行了r-GT、LDH、ALT、ALP、AST、TP、ALB、TBA、TBIL、DBIL等多项血液生化项目检测.结果:肝病组与对照组比较,TBA的升高幅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急性肝炎、慢乙肝(轻、中、重度)、重型肝炎、肝硬化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急性肝炎、慢乙肝重度、肝硬化组间无显著性差异.8例重型肝炎血清TBA水平与TBIL、AST、PT呈正相关,与ALT及ALB则无相关性.结论:肝炎病毒感染者的生化检测结果,对指导抗病毒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苏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探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式及选择

    目的:总结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式及其佳手术方案的选择方法.方法:查阅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相关性文献,并结合临床实际资料.结果: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效果明显.结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实际情况及影像学表现,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以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后期并发症.

    作者:康俊;夏建龙;杨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的产妇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护理干预)和对照组63例(常规护理),对两组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开奶时间为(53.94±7.90)h,对照组为(57.37±7.60)h,两组开奶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两组泌乳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的护理干预可以增加产妇泌乳量,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作者:陆月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针灸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概况

    针灸疗法对颈椎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目前临床医生运用针灸治疗本病通常是:在治疗方法上,大多采用或普通针刺、或温针疗法、或电针疗法、或穴位注射疗法等;在取穴上[1],使用为频繁的穴位依次是:颈夹脊、风池、曲池、合谷、肩井、外关、大椎、太阳、百会、足三里、内关、风府、手三里、太冲、列缺、阳陵泉、太溪、丰隆、四神聪、印堂、昆仑、中渚、关元等腧穴.本文运用文献的方法,试对与目前常规针灸方法取穴有异且疗效亦好的颈椎病针灸疗法综述如下,以供临床医生拓宽临床思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所用.

    作者:王嘉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浅谈常用中草药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基于可获得的体内外实验结果,对市面上畅销的一些中草药产品(例如:蒜素、姜黄素和银杏叶提取物)通过影响其它药物的吸收而造成可能发生的药物相互作用作一总结.

    作者:李汇涓;周宏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髌骨双向张力钩在髌骨粉碎骨折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观察髌骨双向张力钩对于髌骨粉碎性骨折的医学作用.方法:选择我院髌骨骨折患者46例,对46例患者都进行切开复位张力钩内固定手术,术后注意功能锻炼,定期回院复诊.结果:手术过程无感染病例,经10个月以上随访,患者骨折愈合,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结论:使用髌骨双向张力钩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起到很好的修复作用,效果确切,操作简单,可作为良好的医学技术推广应用.

    作者:宋振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中药熏洗疗法治疗银屑病

    运用中药熏洗疗法治疗银屑病,具有效果显著、易适应、操作简便、安全、毒副作用小、经济实惠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春英;王凤仪;程君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辛伐他汀药理作用分析及临床应用举例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特点以及常见不良反应,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相关文献总结分析辛伐他汀的药理特点,包括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特征、相互作用以及常见不良反应,并结合国内临床应用实例进行分析.结果:辛伐他汀是甲基羟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具有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的作用,口服吸收良好,具有肝脏选择性;口服吸收后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5%.结论:辛伐他汀是我国临床医学界降脂类一线用药,具有疗效确切、服用方便、毒副作用小等优点.

    作者:冯惠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血液成分及心率变化用于评价冠心患者预后的临床研究

    近来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压力反射敏感性(Baroreflex Sensitivity,BRS)已作为反映自主神经功能的指标被人们广泛应用于临床,以评估心梗的猝死风险.近国外学者根据化学反射的原理提出了一个新的SCD风险分析指标:化学反射敏感性(Chenoreflex Sensitivity,CHRS).旨在通过临床观察患者吸氧前后心率变化以评价其化学反射敏感性,寻找一个评价冠心病患者预后的新方法.

    作者:卢广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5-HTT基因多态性对情感障碍的影响

    5-羟色胺转运体(Serotonin ransporter,5-HTT)在神经精神心理正常功能维持及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脑中5-HT转运功能下调可致抑郁、焦虑、惊恐等情绪发生,其功能异常可用5-HTT基因多态性来解释.因此,关于5-HTT基因多态性及对情感障碍的影响作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对近年来相关文献进行汇总综述.

    作者:冯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治疗进展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常见呼吸道疾病,其发病率较高,病程较长且反复发作,许多患儿由于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措施不当,终发展为成年性哮喘而迁延不愈,难以根治,有少数可危及生命,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根据我院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病例资料,就其临床特点和诊治情况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吴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针刺治疗失眠的取穴规律探究

    搜集近1年来针刺治疗失眠的相关文献51篇,对其取穴规律进行总结与分析发现,在针刺治疗失眠时,多数学者采用体针取穴,所选取穴位主要为神门、百会、三阴交、四神聪、内关、安眠、神庭、照海、申脉等;部分学者采用醒脑开窍法、辨证取穴和子午流注法;亦有部分学者采用头针和腹针治疗失眠.

    作者:陈(枼鳥)屏;汪崇琦;刘丽敏;王升旭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形成性评价在中药炮制教学中的应用

    中药炮制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均较强的传统制药技术学科,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炮制方法.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其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同时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及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探讨将形成性评价用于中药炮制教学的作用及意义,以建立一套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性评价体系.

    作者:史辑;高慧;鞠成国;贾天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奥美拉唑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7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40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观察组制酸药物应用奥美拉唑,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胃液的pH值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P<0.05).结论:奥美拉唑对于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万里程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蒺藜不同药用部位化学成分聚类分析

    目的:测定蒺藜不同药用部位在药效物质基础上的差异大小.方法:对蒺藜果实、茎、叶、根的化学成分进行HPLC分析,以相关系数法对色谱结果进行模糊聚类分析.结果:在0.820的置信水平上,果实、茎、叶、根聚为一类;在0.853的置信水平上,果实和叶聚为一类,茎和根聚为一类;在0.973的置信水平上,茎和根聚为一类,果实和叶各自分类;在0.980的置信水平上,果实、茎、叶、根各自分类.结论:在药效物质基础上,果实和叶子与其他部位差别较大,而茎和根之间则差别较小.

    作者:张素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风湿类疾病多为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患者多会终生受累,尤其是类风湿性关节炎(RA)、强直性脊柱炎(AS),病变可致局部关节功能障碍或活动受限而残疾.风湿类疾病在临床治疗中多采用综合治疗法.自1996年以来,我们采用中西药物同时配合休息、关节功能矫正训练、心理干预治疗、理疗、密集型热银质针等综合康复治疗RA、AS共313例,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振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临时树脂冠在后牙冠隐裂及纵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时树脂冠在后牙冠纵折及隐裂治疗中的辅助作用.方法:后牙冠纵折或隐裂时制作树脂临时冠保护患牙,使其免受治疗中的再次创伤,观察临时冠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随访3年,未出现急慢性根尖周炎症状及患牙松动、脱落即视为成功.对照组共治疗21颗患牙,其中3年内发生牙冠裂开或冠折8例,发生慢性尖周炎并龈瘘2例,3年治疗成功率52.4%.临时树脂冠保护治疗共55颗;其中3年内发生根尖周炎并龈瘘4例,未及时复诊致树脂临时全冠折断后失败1例,3年治疗成功率90.9%.结论:后牙早期冠纵折及隐裂治疗过程中使用树脂临时树脂冠保护换患牙,防止再次创伤,可使临床治愈率明显提高.

    作者:成斌;马金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抗衰老中药研究进展

    衰老(Senescence)是自然界一种复杂的生命现象.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抗衰老这一世界性医学课题在我国受到关注.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在长期实践中不仅形成了独特的抗衰老理论,而且积累了丰富的延年益寿方药.就目前国内外抗衰老中药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基础.

    作者:孙建;董小萍;程永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剖宫产发生率升高的原因统计与分析

    目的:对剖宫产发生率升高原因进行统计与分析,以降低剖宫产发生率.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410例剖宫产产妇,并对入选对象实施剖宫产原因进行分类统计,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剖宫产原因主要包括胎儿原因、产妇原因、头盆原因及社会原因,其中以胎儿原因为多见,而社会原因也不容忽视.结论:加强对剖宫产发生原因的观察与分析是降低剖宫产发生率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刘志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宫角妊娠保守治疗15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杀胚+米索列醇药物流产保守治疗宫角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5月-2010年7月间收治的15例宫角妊娠患者,给予米非司酮杀胚+米索列醇药物流产,用药后未见胎囊排出,再行宫腔镜定位在B超监视下行清宫术.结果: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杀胚药流后,治愈14人,总治愈率为93.30%,1例患者因月份较大,对药物敏感性差,无效;6例治愈患者均行宫腔镜定位在B超监视下行清官术.结论:应用米非司酮杀胚+米索列醇药物流产保守治疗早期宫角妊娠,临床疗效好、创伤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孟云辉;方宴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