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昌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结合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对近年来桂枝茯苓胶囊在妇产科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为今后的研究使用提供参考.
作者:张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杏丁联合鲁南欣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将58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前者采用杏丁静注联合鲁南欣康口服治疗,后者单用鲁南欣康口服治疗.2周后比较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显效8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8.7%;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1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58.6%.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显效7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2.8%;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1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2.1%.两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杏丁联合鲁南欣康治疗UAP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金晶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鼻出血的治疗方法,观察其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诊治的鼻出血患者120例,对其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一次性治愈110例,治愈率91.7%;所有患者术后无鼻腔粘连及鼻中隔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鼻出血部位分布复杂,治疗鼻出血的关键是找准出血部位及明确出血原因,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止血措施.
作者:刘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追踪口腔速崩片的研究进展,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从口腔速崩片ODT的特点、辅料选择、制备工艺及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口腔速崩片具有特殊的剂型特点,需要选择适宜的辅料,经特殊工艺制备而成.结论:口腔速崩片制剂是当前非常有开发利用前景的口腔用固体剂型.
作者:秦国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诊治妇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 2008年1月-2009年1月165例行宫腔镜检查的病例资料.结果:发现宫腔内病变(检查结果阳性)117例,阳性率70.91%,同时行相应手术治疗32例,阳性率27.35%,其中包括宫颈管及宫腔粘连分离,子宫内膜及宫颈管息肉、带蒂粘膜下肌瘤摘除,嵌顿的宫内节育器取出,残留胚物清除,输卵管口膜性粘连分离及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等,对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及疑似子宫内膜癌的病例进行活检病理,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宫腔镜检查安全可靠,对妇科疾病诊断与治疗有较高价值,是现今诊断宫腔内病变的金标准.
作者:刘秋叶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对4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进行检测,同时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分析其结果.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与正常人比较血清IgG、IgA、IgM水平升高,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治疗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的变化规律,对临床诊断、评价疗效和预后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申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构建滴眼液刺激性体外评价方法,筛查SS熊胆眼药水刺激性原因并采取适宜方法解决.方法:采用兔角膜上皮细胞毒性试验(SIRC-MTT)对4种熊胆滴眼液进行评价,将结果与临床刺激性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运用SIRC-MTT筛查SS熊胆眼药水的刺激性原因并进行解决.结果:相关系数为0.961,说明SIRC-MTT能较好评价熊胆滴眼液眼刺激性;造成熊胆眼药水刺激性较强的原因为羟苯乙酯与熊胆原液的共存;采用减少羟苯乙酯用量(调整至0.04%)、添加羧甲基纤维素钠(0.2%~0.25%)均能增加角膜上皮细胞存活率.结论:SIRC-MTT是SS有效的体外刺激性评价方法;降低羟苯乙酯用量和添加羧甲基纤维素钠均能降低熊胆眼药水的刺激性.
作者:刘天强;肖丹;何健;董自亮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GP)的治疗方式和手术时机的选择.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来64例AGP患者的临床资料,轻型患者先进行保守治疗,待病情缓解后择期手术;重型患者先施行早期手术,保守治疗后再择期手术.结果:56例轻型患者均无并发症,治愈出院;8例重型患者除1例早期手术患者于术后第3天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外,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外科手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应正确判断和选择手术时机,才能切实提高其治疗效果.
作者:谭国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针对老年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主要介绍了肥胖、血脂、血糖、血尿酸与老年高血压的关系,并阐述了老年人高血压的预防对策及措施.旨在为相关领域的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杨贵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中国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2006年,糖尿病位居中国住院患者病因第10位、城市居民死亡原因第6位.中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已经和十几年前香港、台湾及新加坡等地接近.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居世界第2位,预计2025年将达5 930万人.就近年来关于2型糖尿病的防治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圆;伊秀云;姜彩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对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25 例制定护理计划、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创面处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疗效.结果:无1例感染或截肢,满意度测评达99%.结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足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患者对自身疾病承受能力亦对病情变化有重要影响.
作者:钟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足月初产妇临产时头浮的发生原因及与难产的关系.方法:对2005年1月-2006年12月足月单胎初产妇临产时胎头浮动188例作回顾性分析与同期随机抽样的足月单胎初产妇胎头入盆病例186例作比较.结果:胎头浮动的主要原因为胎头位置异常;其次为脐带因素、胎儿过大及骨盆异常.胎头浮动使头位难产率增加.结论:临产时胎头浮动增加了头位难产的发生率,但胎头浮动经严密观察可以试产并经阴道分娩.
作者:黄香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野外实习是中药学专业基础课程药用植物学内容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时间短内容相对复杂,且在开放的野外教学环境里组织教学难度大.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数码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丰富教学资源的重要方法.
作者:何先元;付利娟;张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女性椎弓根发育与外伤性胸腰椎骨折的关系及处理.方法:选取外伤性胸腰椎骨折女性患者26例,测量伤椎及其上下各一个椎体的椎弓根横径,行手术治疗21例,前路治疗4例,后路治疗17例,椎管减压13例.结果:所有病例椎体高度恢复率>95%,神经症状恢复率87.5%,治疗恢复率93%.结论:对于女性外伤性胸腰椎骨折的治疗遵循常规疗法即可,但是,通过对此组女性患者的治疗,我们观察到女性椎体及椎弓根的发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作者:余国春;刘牛庆;李玉民;韩晓斌;汪韬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剖析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的心理状况,采取全面细致的心理干预和心理护理.方法:针对我院骨科2005年3月-2008年2月58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心理疏导与辅导,采取心理护理策略,促进患者身心早日康复.结果:本组58例,手术治疗 38 例,保守治疗20例,除3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外,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适时的心理干预和心理护理,能有效解除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提高心理应变能力,减少并发症,促进身心早日康复.
作者:钟国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肛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前者采用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肛裂,后者采用单纯侧切术,比较二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4%,优于对照组的76.67%(P<0.05).结论: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肛裂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肛门外形美观,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陈家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宫外孕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旨在提高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水平.方法:对58例临床可疑宫外孕的患者,采用经阴道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CDFI)、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进行检查,观察子宫腔以外的妊娠囊及双侧附件区包块性质,并做出早期诊断,将超声结果与临床病理以及随访资料进行对比.结果:58例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早期异位妊娠,手术病理证实56例,诊断符合率96.7%,其中5例为第2次异位妊娠,且2例为不孕症患者,2例合并宫内节育器.误诊2例,误诊率3.3%.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宫外孕诊断中能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对诊断早期异位妊娠准确率高,临床使用价值高.
作者:孙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功能性头疼的效果,以提高疗效,解除头痛患者长期忍受疼痛之苦.方法:随机选取功能性头痛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只给予一般药物治疗,观察组50例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予以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针灸疗法明显提高了功能性头痛的疗效.结论:针灸疗法是治疗功能性头痛较为有效的方法.
作者:夏太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21世纪是医学与生命科学的世纪,也是信息化世纪,信息素质因此成为医疗工作者必备的重要条件和素质.分析我国医学文献检索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地位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相应措施以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作者:秦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通过对86例牙龈出血患者的病因分析,发现局部因素是牙龈出血的主要原因,占83.7%.治疗采取局部压迫、缝扎止血,应用抗生素及止血药,全身疾病对症治疗及洁牙术等综合疗法,总治愈率100%.
作者:范静芬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