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明;赵金平
由武汉大学二级教授、中南医院消化内科一级主任医师邓长生主编出版的《炎症性肠病研究回顾与新知》专著,已于近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全国新华书店有售。该书编入78个专题,从炎症性肠病基础到临床研究成果尽收其中,有回顾,更有新知。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心源性休克是指由于心脏功能极度减退,导致心输出量显著减少,并引起严重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一种综合征。患者出现收缩压小于90mmHg 持续至少30 min,继发于心肌功能受损,由于心脏排血功能衰竭,不能维持其低限度的心输出量导致血压下降,重要脏器和组织供血严重不足,引起全身性微循环功能障碍,从而出现一系列以缺血、缺氧、代谢障碍及重要脏器损害为特征的病理生理过程。其常见的病因是急性心肌梗死,尤其是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 -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其他的病因有严重心肌炎、心肌病、心包填塞、严重心律失常或慢性心力衰竭终末期等。心源性休克的监测指标包括心脏指数( CI)﹤2.2 L/( min· m2),肺毛细血管楔压( PCWP)﹥18mmHg,以及出现组织灌注不足的表现,例如尿量减少、意识改变、出冷汗、皮肤苍白湿冷等。由于心脏指数及肺毛细血管楔压的检测需要时间和一定的仪器设备,所以临床上以判断患者是否有组织灌注不足的表现为主,尤其是意识状态非常重要。约50%心源性休克病人是症状出现6 h 内来医院,75%的病人是症状出现24 h 以内入院。该状态预后差,有报道显示半年死亡率为50%左右,而左室功能受损是评估 STEMI 患者死亡率的一个强有力的预兆,及时、有效的综合抢救可望增加患者生存的机会。
作者:万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总结腹壁切口疝开放性补片修补术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武汉市九医院普外科2005年12月至2015年3月225例开放性切口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手术技巧及术后复发、切口感染、血清肿等并发症及其处理。结果术后复发7例,切口感染13例,慢性疼痛16例,补片感染2例。结论 Sublay 手术安全、有效,价格低廉。
作者:陈钢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前期以及糖尿病患者中的风险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实施糖尿病筛查者共150例,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糖化血红蛋白( HbAlc),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结果糖耐量正常27例,空腹血糖受损3例,糖耐量减低24例,空腹血糖受损且糖耐量减低5例,糖尿病91例。HbAlc 对糖尿病的诊断切点为6.40%,特异性为0.820,敏感性为0.789,曲线下面积为0.875。HbAlc 对糖尿病前期的诊断切点为5.88%,特异性为0.535,敏感性为0.582,曲线下面积为0.581。糖尿病依据 HbAlc≥6.45%诊断,漏诊率为20%,空腹血糖≥7.0%诊断时,漏诊率为10.0%。结论联合空腹血糖(FPG)和 HbAlc 可提高糖尿病诊断、筛查的敏感性,降低漏诊率;但 HbAlc 不适用于糖尿病前期诊断。临床筛查餐后2 h 空腹血糖水平,联合检测 FPG 和 HbAlc 可降低漏诊率。
作者:江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调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气中致敏真菌种类、数量,了解气传真菌与季节、天气变化的消长规律,与武汉中心城区进行比较,为开发区真菌性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设曝片点,每日换片,收集2007年2月1日~2008年1月31日气传真菌样品,在显微镜下统计,定量获得每天的真菌数量。结果全年均可见真菌孢子,共收集真菌种类20多种,其中常见的有链格孢、黑粉菌、枝孢菌等,其数量与季节、气候有关,以春季、夏季多,秋季、冬季依次降低。结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年均有气传真菌分布,部分真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作者:吴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析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的相关影响因素,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新思路。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5月在我科接受根治术治疗的16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据是否行保肛术将入选者分为观察组(保留肛门括约肌,96例)和对照组(腹会阴联合根治术,69例)两组。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保肛的关系,并多因素分析入选者临床病理特征与保肛的关系。结果性别、肛缘至肿瘤距离、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侵犯周径以及 BMI 均与低位直肠癌的保肛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 ﹤0.05),但年龄与保肛术无关(P ﹥0.05)。浸润深度、肛缘—肿瘤间距离均是行保肛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两个独立影响因子( P ﹤0.05)。结论性别、肛缘至肿瘤距离、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侵犯周径均是影响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术的相关因素,其中肛缘至肿瘤距离与浸润深度是其独立影响因子。
作者:王永明;江从庆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结直肠癌是起源于肠上皮的多发的恶性肿瘤,它的发病是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涉及多个步骤和多种基因的参与,目前的治疗方法(如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虽取得一定的疗效,但患者的预后仍然不太理想[1]。因此尽快探索出更有效的诊断工具或个体化靶向治疗位点是该领域医疗工作者的研究热点。生物信息学表明,人类存在大约1000余种 miRNA,可调控人类多达1/3的基因表达,广泛参与发育、分化、增殖、凋亡、周期调控、迁移转移以及肿瘤形成等多种生物学进程,从而行使调节基因表达的生物学功能[2,3]。
作者:张文娟;杨赤兵;陈卫斌;马华玲;李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神经内科是一个专科性极强的科室,病种繁多,但患者往往存在行动困难、意识障碍、偏瘫、失语、精神不佳等共有的不利于医患沟通的症状,即疾病诊断虽然不同,而护理诊断往往相同。因此,如何提高神经内科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效的沟通就成为每一位神经内科护士必须掌握的技巧。
作者:刘丹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世界范围内,膀胱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十一位,在男性排名第七位,女性排在第十位之后[1]。在我国,男性膀胱癌发病率位居全身恶性肿瘤的第七位,女性排在第十位以后[2],发病率远低于西方国家。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基本手术指征为:T2- T4a,N0-X,M0浸润性膀胱癌[3];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1G3(高级别肿瘤);BCG 治疗无效的 Tis;反复复发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UR 和膀胱灌注治疗无法控制的广泛乳头状病变及膀胱非尿路上皮癌等。回肠通道术(即回肠代膀胱术)是一种经典的简单、安全、有效的不可控尿流改变的首选术式,也是常用的尿流改道方式之一,其主要缺点是需腹壁造口、终身佩戴集尿袋。术后早期并发症可达48%,包括尿路感染、肾盂肾炎、输尿管回肠吻合口漏或狭窄[4]。长期随访结果表明,主要远期并发症是造口相关并发症(24%)、上尿路的功能和形态学上的改变(30%)[5~7]。因此,回肠通道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及长期的造口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在各形式的肠道尿流改道中,回肠通道术的并发症要少于可控贮尿囊或原位新膀胱[5]。我院于2010年10月至2014年9月共实施了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共53例,术前、术后通过精心细致的护理,实施各项护理干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从1990年起心血管疾病持续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病因,目前占每年总死亡人数的40.27%[1]。目前我国的心血管疾病主要为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力衰竭等,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居高不下。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近20年来,高血压病和冠心病发病率的增长和心血管疾病谱的变迁,提示未来几十年间我国将面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快速增长的严峻形势,这将给人民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并给社会带来严重负担。这就要求我们心内科医师不断探索心血管疾病新的治疗方法,以造福人类。
作者:汪瀚;熊世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血管钙化曾被认为仅是一种随钙磷在血管壁沉积后出现的“被动”过程,但近年来研究揭示,血管钙化具有与“骨形成”相似的分子调控机制[1]。并有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表明,血管钙化与糖尿病、慢性肾病、心血管病等疾病的进展密切相关[2]。因此,针对血管钙化的调控,有望为改善上述疾病的预后带来新的治疗思路。本文对血管钙化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回顾。
作者:肖幸;张存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 B(ApoB)与载脂蛋白 A1(ApoA1)的比值(ApoB/ ApoA1)在缺血性脑梗死发生风险中的预测作用,发现 ApoB/ ApoA1的临界值,为临床预防缺血性脑梗死发生提供帮助。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并选择同期体检的120例身体健康者作为对照,患者在入院次日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浆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 C)、载脂蛋白 B 以及载脂蛋白 A1水平并进行对照分析,做 ROC 工作曲线,测定 ApoB/ ApoA1诊断缺血性脑梗死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梗死组患者的载脂蛋白 A1低于健康组,ApoB/ ApoA1比值高于健康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指标差异显著(P ﹤0.05);对于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ApoB/ ApoA1比值的 ROC 工作曲线下面积为0.881,且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结论载脂蛋白 B(ApoB)与载脂蛋白 A1(ApoA1)的比值(ApoB/ ApoA1)在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且与缺血性脑缺血发作有较高的相关性,可作为临床诊断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较为灵敏的指标。
作者:王三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总结探讨经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 - TBNA)对肺及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54例经 CT 证实的肺及纵隔占位性病变患者行 EBUS - TBNA 检查,并对穿刺物进行细胞学涂片和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154例活检标本,有组织学对照的147例。细胞学检查发现恶性病变109例,可疑癌5例,良性病变9例。联合组织学及临床共同诊断对照,细胞学的敏感度95.5%,特异度100%,总准确率95.9%。结论细胞学联合组织学在 EBUS - TBNA 中对诊断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及其分期具有准确、敏感、特异的优点。
作者:邵宇;杨映红;徐玫芳;梁建钢;冯苍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 -β1)和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2,TGF -β2)在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56例(61只耳) SOM 患者中耳腔积液、外周血清及32例正常人外周血清中 TGF -β1、TGF -β2的表达水平。结果在 SOM患者中耳积液、血清及正常人血清中 TGF -β1、TGF -β2的阳性检出率均为100%;急性 SOM 患者中耳积液中 TGF -β1浓度低于慢性患者(P ﹤0.05),而 TGF -β2浓度高于慢性患者(P ﹤0.05);急性 SOM 患者血清中TGF -β1含量与正常人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TGF -β2含量与正常人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5);慢性 SOM 患者血清中 TGF -β1含量与正常人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5),而 TGF -β2含量与正常人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TGF -β1、TGF -β2均参与 SOM 的发生发展过程,TGF -β1在 SOM 的慢性病程中发挥作用,TGF -β2主要在 SOM 的早期发挥作用。
作者:张帆;袁琨;肖伯奎;胡姚;蔡菁;张晨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气管拔管时循环变化特点及麻醉处理分析。方法将我院97例已知高血压患者分为 A、B 两组,分别在术毕前30 min 给予生理盐水和右美托咪定0.6μg/ kg,另选30例血压正常行全麻手术者设为 C 组,术毕前30min 给予生理盐水,比较三组手术及麻醉指标(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芬太尼用量、丙泊酚用量、手术失血、手术输液),并分析三组用药时(T0)、拔管时(T1)、拔管5 min(T2)、拔管后15 min (T3)、拔管后30 min(T4)SBP、DBP、HR 变化,同时观察呼吸、意识正常时间及拔管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A、B、C 三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芬太尼用量、丙泊酚用量、手术失血、手术输液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给药时三组 DBP、SBP、HR 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拔管时 B、C 组 DBP、SBP、HR 显著低于 A 组,且 B 组同时低于 C 组(P ﹤0.05);拔管后5 min、15 min、30 min B、C 组 SBP 显著低于 A 组(P ﹤0.05),B、C 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拔管后5 min、15 min、30 min B、C 组 DBP 显著低于 A 组,其中5 min、15 min 时B 组 DBP 低于 C 组,30 min 时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拔管时、拔管5 min 时 HR 较 A、C 组显著较低(P ﹤0.05),C 组拔管时显著低于 A 组,三组拔管15 min、30 min 时 HR 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自主呼吸、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05);A 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9.3%高于 B、C 组7.5%、10.0%,但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血压全麻手术患者气管拔管后血压水平高于血压正常者,可能发生躁动、严重高血压、严重心动过速等不良事件,术毕前30 min 给予右美托咪定0.6μg/ kg 泵注可稳定血压、心率等体征,从而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其对苏醒期呼吸、意识无影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付珍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计时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人次执行需计时的护理工作,观察组使用计时器,对照组不使用计时器而用传统方法,对比两组护士工作压力感、患者满意度、操作超时例数。结果对照组护士均有压力感,操作超时8人次,患者不满意率16.7%;观察组相应指标均为0。结论计时器可有效缓解护士在需要计时的工作中的压力,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叶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肺炎链球菌(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 pn)作为一种有荚膜的革兰阳性双球菌,是人类上呼吸道常见的定植菌,是导致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是否感染此菌与宿主的免疫状态、S. pn 的血清型等因素有关[1,2],WHO 调查显示每年约有160万人因感染此菌死亡。S. pn 的抗原结构包含荚膜多糖抗原及菌体抗原,目前依据不同的荚膜多糖抗原,S. pn 已被划分为90多种血清型,每种血清型特有的荚膜多糖是主要毒力因子,可以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削弱补体激活作用,侵袭宿主。肺炎链球菌溶血毒素(pneumolysin,PLY)也是一种重要的毒力因子[3,4]。宿主依赖固有免疫系统及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识别入侵的 S. pn,通过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T 淋巴细胞吞噬及清除菌体[2]。全球范围内,导致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病( inva-sive pneumococcal disease,IPD)的主要有20多种血清型[5]。近年来,S. pn 对β-内酰胺类药物及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性逐渐增加,并逐渐出现对磺胺类、克林霉素及氯霉素等药物的耐药性,多重耐药的 S. pn给临床治疗工作带来了困难。
作者:荣恒漠;李淑华;杨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初步探讨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吻合术治疗多原发大肠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9月7例多原发大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5例同时性大肠癌,2例异时性大肠癌患者,均行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吻合术。术后随访患者复发率、大便情况及生存质量等,平均随访期3年。结果随访期间全组无死亡及复发病例。术后1年平均每天大便次数为2次,呈固体状,无患者运用止泻药。排便和控便功能良好。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接近正常。结论初步疗效显示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吻合术治疗部分多原发大肠癌安全有效。
作者:陶琦;江从庆;张东平;刘永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及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便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从3%到28%不等。除外明确的器质性原因的便秘,根据临床症状可将便秘分为结肠慢传输型(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出口梗阻型(obstructed defe-cation syndrome,ODS)和混合型(兼有传输延缓和出口梗阻因素)三类。近年来,随着结肠传输试验、排粪造影或盆腔多重造影、直肠肛管测压等结直肠肛门功能研究的广泛开展以及对慢性便秘发病机制认识的提高,便秘的新术式不断涌现。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国内外有关便秘手术治疗的新进展。
作者:张廷涛;曹永磊(综述);江从庆(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成人急性嵌顿性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22例急性嵌顿性腹股沟疝患者于腹腔镜下行探查、复位及一期网片修补(TAPP 术),对其治疗效果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手术过程均顺利,平均手术时间为126.4 min。无切口感染和排斥反应,无术后死亡。术后患者疼痛1例,阴囊积液1例。术后随访6个月~2年,未见复发。结论腹腔镜腹膜前疝修补术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急性嵌顿性腹股沟疝的患者。
作者:郝旭东;王志刚;赵端仪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