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辉;陈伟民
患者男 51岁因双眼视物不清1年,于2000年4月就诊.体检正常.眼部检查:视力右0.04,左0.6,视功能正常,眼前部:角膜、前房、虹膜未见异常,双侧晶体后囊下白色混浊,右眼为明显,双侧眼底未见异常,眼压正常.诊断:双眼白内障.
作者:陈伟芳;王荣光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好发于农村、致盲率较高的眼病.由于目前国内还没有一种渗透性很强的抗真菌的滴眼液,临床上所用的抗真菌药物主要是口服抗真菌药物,但都显效慢,且毒性作用大,因此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治疗十分棘手[1、2].我院收住患者常规全身应用抗生素局部点二性霉素B眼药水、阿托品扩瞳、素高捷疗点眼、结膜下注射5-氟脲嘧啶(隔日或每日),并对溃疡面积较大、较深、有前房积脓者,虹膜睫状体炎者,采用加服消炎痛、10%碘酊烧灼溃疡面,创面每晚再加斯皮仁诺粉剂和着素高捷疗眼膏点敷,并加压包扎,次日清洗结膜囊.
作者:潘永夫;苏秋荷 刊期: 2001年第12期
动静脉鞘膜切开术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是近年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新方法,国内外有少量的报告.现就我们手术的1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光辉;陈伟民 刊期: 2001年第12期
外伤性鼻泪管阻塞,多伴有泪囊炎,甚至合并泪囊瘘管.由于局部软组织瘢痕及骨质结构的破坏,治疗比较困难.我们自1996年5月~2000年12月采用简易造孔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15例,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有亭 刊期: 2001年第12期
1995年至2000年,我院共施行80岁以上高龄老人白内障手术73例(占同期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8.93%)、囊外摘除组37例、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组3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祥杰 刊期: 2001年第12期
2000年8月至9月,我科收治配戴OK镜致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2例,现报告如下:病例1 女 12岁主因戴OK镜1年余,用手揉眼后左眼疼痛,视力急剧下降3天,于2000年8月5日入院.查;左眼视力5m/光感,不能矫正,观察患眼眼睑红肿,眼球混合充血(++),角膜旁中心溃疡面积点角膜的1/3,深达1/3基质层,溃疡面可见较多呈绒毛样黄白色脓性分泌物,前房积脓深红1mm,KP(++),房闪(++)瞳孔直径2mm,光反射消失,眼底不能窥入.
作者:李焱;钟白丽;陶海;韩梅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视盘损害与用药时间的关系.方法:对随访观察资料完整的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50例98眼进行分析.结果:青少年和男性患者较多,平均年龄20.3±22.2岁,男女之比为3.2:1.连续用药6个月以上即可出现视盘病理性改变.视盘及视野损害的程度随用药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用药时间1年以上和少于1年者,C/D≥0.6者分虽为80.7%和26.7%(P<0.005),视野损害者分别为84.3%和26.7%(P<0.005).双眼用药者双眼视盘及视野改变不一致者占56%3%.结论:该病多发生于男性青少年.视盘损害的程度与用药时间明显相关.双跟用药者,半数以上双眼视盘及视野改变不一致.
作者:魏建初;宋止仪 刊期: 2001年第12期
患者男 63岁左侧偏头痛10天,伴左眼外展不能6天,收入我院神经内科治疗.入院前10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偏头痛,呈刀割样剧烈疼痛,伴恶心呕吐.服用常规镇痛止吐药物,病情控制不理想.发病后4天,左眼外展不能,并出现复视.
作者:郝玉华;诸葛培信;赵丽华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提上睑肌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甲状腺相关性免疫眼眶病上睑退缩临床效果.方法:对58例(62眼)甲状腺相关性免疫眼眶病上睑退缩采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于提上睑肌,根据上睑退缩轻中重程度分别给予3u、5u、7u.观察上睑缘下降幅度.结果:54眼注射A型肉毒毒素后约3.5天出现麻痹效果,可持续4~20周,下降程度在3~4mm之间.主要并发症为上直肌功能减退或复视.结论:提上睑肌注射A型肉毒毒素能在一定时间有效治疗甲状腺相关性免疫眼眶病上睑退缩,对改善外观和保护角膜有很大意义.
作者:魏锐利;林旭初;蔡季平;朱煌;朱莉;李由;周浩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眼睑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皮肤病,合并症较多,并发青光眼者时能见到,误诊者极少见,由于临床出现反常规表现.原发病与并发症的次序发生颠倒,即合并症的发生先于眼睑带状疱疹,而并发青光眼被误诊.作者曾遇两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李长贤;穆如林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眼眶血管瘤是眼眶肿瘤常见的肿瘤之一,文献报道约占眼眶肿瘤的24%,血管瘤可能生于眶前部或睑皮下,发生于眶内者则占较大比例(1);实施眼眶手术虽可切除大部分肿瘤,但可造成意外失明,出现各种并发症.
作者:唐东润;宋国祥;赵红;朱春山;孙丰源;何彦津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外路小梁切开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先天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应用外路小梁切开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青光眼6例(11眼).结果:术后7天,11眼眼压均降至正常.术后随访观察平均20个月,10跟眼压控制正常,手术成功率为90.9%.术中常见并发症为小量前房出血,一般在术后1~5日内完全吸收,对手术效果无影响.结论:外路小梁切开联合小梁切除术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青光跟安全而有效的手术方法,可推广应用.
作者:李桂荣;董雅儒;张巍;张文松 刊期: 2001年第12期
春季结膜炎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结膜炎,确切病因尚不明确.近几年,康宁克通A用于临床,虽然解决了其他皮质类固醇不能控制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但同时也产生了不少的不良后果.现就康宁克通A半球注射、穹窿部结膜囊内注射导致眶周围组织、跟轮匝肌萎缩2例报告如下.
作者:于爱迪;孙献武;赵淑英;孙青芳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真菌性眼内炎是人工晶体术后严重并发症,治疗难度大,预后差.我们曾遇到1例,经用氟康唑玻璃体切除术挽救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才柱;彭秀莲;屈波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眼眶肿瘤是眼科领域较疑难疾病,高频超声的问世使眼眶肿瘤的定位诊断有了可能,而频谱多普勒、彩色多普勒、彩色多普勒能量图的应用为眼眶肿瘤的定性诊断提供了更丰富可靠的信息.本文通过分析24例眼眶肿瘤的二维显像(2-DE)、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频谱多普勒(SDE),对眼眶肿瘤的多普勒超声特征做一探讨.
作者:刘佳;杨明;赵晓兰;杨光;董卫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硅油填充术在化脓性眼内炎伴视网膜脱离应用后视功能及感染变化的情况.方法:应用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晶体切除术、气液交换术及硅油填充术联合巩膜外环扎术治疗6例眼球穿通伤并化脓性眼内炎视网膜脱离的患者,术后通过静脉、结膜下及眼药水途径给予抗感治疗,真菌感染者用非甾体类消炎药抗炎,细菌感染者用皮质类固醇.术后追踪观察1至9个月.结果:6例患者视网膜得到解剖复位,化脓性感染得到控制,矫正视力0.02~0.4,5例眼压正常,1例低眼压,3例硅油入前房.结论:化脓性眼内炎伴视网膜脱离应用硅油填充术能有效地使视网膜得到复位.通过静脉、结膜下及眼药水联合途径给予抗感染治疗,可控制眼内感染.
作者:罗益文;汪振芳;林晓峰;何丽文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在眼科的临床应用,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对眼科疾病79例(98眼),采用高压氧并加用扩血管药物抗氧化剂等治疗.结果:79例共98眼中,86眼视力提高,症状减轻或改善,总有效率75.1%.并发症7例,经对症处理恢复.结论:高压氧治疗眼科某些疾病安全,有效,配合使用扩血管药物,抗氧化剂治疗可以预防或减轻高压氧的副作用,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便取得更佳疗效.
作者:孙小玲;刘剑萍;喻道元;王晓琴;陈佳君;赵汉池;聂尚武;郑世英 刊期: 2001年第12期
患者茶××男 40岁农民住院号98576 发现右眼外眦部有一蚕豆大小的包块3个月,于1996年4月20日到解放军第六十医院做CT检查,见右眼眶外侧缘有片状软组织块影,边界清楚,占据眼眶3/4,视神经被推移向内,眼球外突,骨质未见异常.印象:右眼眶内占位,考虑泪腺瘤.因经济困难未作任何处理.
作者:张学昌;赵正怀;聂勇;曾令柏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眼内猪囊尾蚴病国内文献已有不少报道,但一眼内有两个猪囊尾蚴,实属少见,故报道如下.患者李×女 24岁住院号 263428 右眼视力下降3月余.3个月前,无任何诱因,右眼视物模糊,伴眼前黑景飘动,上方黑影遮挡.于1个月前,在当地医院行右眼猪囊尾蚴取出术,未成功.
作者:孔新萍;王铁;鲍丽 刊期: 2001年第12期
近年来国外有关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眶内植入的报道较多,国产HA Ⅰ期巩膜腔内植入的报道尚少,现将我院应用其治疗的32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爱华 刊期: 200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