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婷;蔡春燕
根面龋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牙齿疾患,人群中根面患龋率为10%~85%[1,2].根面龋的临床特点是位置表浅、分布广泛,常沿颈缘扩展,有时甚至围绕牙颈部呈环状损害,在预防和治疗上有一定难度.研究表明,老年人常见的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肺疾病等与龋病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相互影响[3].
作者:张建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急腹症是一类以急性腹痛为突出表现,需要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的腹部疾病,包括:腹腔器官及腹膜急性炎症、空腔脏器阻塞或扩张、脏器扭转梗阻或破裂、腹腔内血管阻塞、腹壁疾病、胸腔疾病所致的腹部牵涉性痛等.其特点为发病急、进展快、变化多、病情重,一旦诊断延误,或治疗方法不当,将给病人带来严重损害、甚至死亡.以往腹腔脏器的扭转与梗阻临床较少见,易误诊、漏诊,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其发病逐年增多,需要引起重视.
作者:吴清明;张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急性腹痛是极其常见的临床症状,引起急性腹痛的原因包括炎症、出血、穿孔、梗阻、创伤及功能障碍等,在非创伤性腹痛中炎症性腹痛约占82%[1].若患者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的腹痛,伴有发热、畏寒、血象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增多及左移,提示腹腔脏器急性炎症.本文就常见的腹腔脏器急性炎症性疾病进行讨论.
作者:吴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我国幽门螺杆菌(Hp)学组于2012年发布了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意见共识.新共识的发布对规范Hp感染相关临床诊治起了重要作用,然而临床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也亟待解决.现针对当前Hp感染临床诊治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策略.
作者:谢川;吕农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CIAPIN1与P-gp在散发型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65例结肠癌组织标本中CIAPIN1与P-gp的分布和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CIAPIN1与P-g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2%、52.3%,其表达不受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分化程度的影响,但不同Duke's分期的癌组织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二者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CIAPIN1与P-gp在结肠癌进展中起重要作用,高表达CIAPIN1与P-gp的肿瘤组织具有较强的浸润与转移能力,并可能导致多药耐药的发生.
作者:颜文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2011年的全球肿瘤统计数据显示,大肠癌在男性肿瘤患者中排名第3位,在女性肿瘤患者中排名第2位,2008年全世界大约有超过1,200,000个大肠癌新发病例,死亡608,700人[1].在众多因素中,肿瘤分期是结肠癌患者重要的预后因素[2].近30年,术后辅助治疗的实施为降低结肠癌病死率做出很大贡献,肿瘤分期不同的患者术后治疗方式明显不同.其中Ⅰ期(T1~2N0M0)患者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可达95%,手术切除后不需要术后辅助治疗,Ⅱ期(T3~4 N0M0)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高达70% ~80%,部分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接受术后辅助化疗可能使患者受益,但尚存在争议,而Ⅲ期(TanyN1~2M0)患者则均需要接受术后辅助化疗[2].
作者:张涛;马虹;刘涛;柯杨;李秋慧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急性腹痛(acute abdominal pain)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由腹壁、腹膜、腹腔内器官功能失常或器质性病变引起,也可来自于某些全身性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病因复杂的特点,早期诊断较困难.1 问诊在病情不清、实验室检查不全及患者因病痛不能主诉病情或配合检查时,应尽可能在短时间内通过问诊做出初步诊断,提出进一步检查方案.腹痛是主诉症状,问诊是急性腹痛患者的主要诊查方式,要注意言简意赅、通俗易懂.腹痛的主要问诊内容有:出现的时间、疼痛的部位、性质、伴随症状、既往病史等.
作者:陈志芬;邓长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急性腹痛是各种原因所致腹腔内外脏器病变,而表现为腹部突发性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出汗、黄疸甚至休克等一系列症状,其发病快,病程进展迅速,早期诊断及治疗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急性腹痛病因多种多样,涉及腹腔各器官乃至全身各个系统[1],常见原因包括:腹腔脏器病变和腹腔外脏器病变.
作者:陈明锴;邓琴;郝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构建针对Bmi-1基因的RNAi表达载体,观察其对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利用慢病毒表达体系pHelper1.0/pHelper2.0/pGCL-GFP,成功构建针对Bmi-1基因的RNAi重组质粒vshRNA-Bmi-1,适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稳定转染后胃癌细胞SGC-7901中Bmi-1mRNA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MTT法检测其增殖能力.结果 稳定转染vshRNA-Bmi-1后SGC-7901细胞Bmi-1 mRNA表达明显下降,总抑制效率达85%;癌细胞增殖减慢,凋亡率明显增加.结论 构建针对Bmi-1基因的RNAi表达载体,成功转染胃癌细胞SGC-7901,可促进癌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能力.
作者:魏伟;王智;汪玲;肖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1 病例资料1.1 一般资料 患者,女,54岁,因发现腹部包块1天入院.妇科检查:脐下两指可及一包块,活动欠佳、无压痛.彩超示:陶氏腔积液,左下腹混合性包块(畸胎瘤?).肿瘤标志物:CA19-9为99.6 U/ml,AFP、CEA、CA153、CA125均在正常范围内.入院诊断为“卵巢肿瘤?”.2013年4月8日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所见:左侧卵巢肿瘤约13 cm×8 cm大小,囊实性.术中冰冻诊断为“左侧卵巢畸胎瘤,局灶上皮交界性肿瘤”.遂行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阑尾切除术.
作者:杨阳;张功学;周锦芳;姚志平;齐峰;丁凯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衡阳市孕产妇死亡情况,探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措施.方法 对我市近5年(2008~2012年)孕产妇死亡报告卡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市2008~2012年孕产妇平均死亡率控制在27/10万以下,为26.17/10万,其中2008年死亡率居近5年首位,之后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产科出血、栓塞性疾病、妊娠合并症是导致我市孕产妇死亡的前三位死因.结论 我市孕产妇死亡率的控制可从强化政府领导、加强《母婴保健法》执法力度、加快体系建设步伐、进一步强化措施等方面入手.
作者:王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中山地区白癜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白癜风发病特点,探讨白癜风发病机制.方法 对90例至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白癜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各种可能涉及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2.2%的患者在0~40岁范围内首次发病,发病高峰为6~ 30岁,该年龄段占发病总数的63.3%;其中局限型(35.6%)、散在型(22.2%)、神经节段型(18.9%)、泛发型(12.2%)、肢端型(11.1%);有阳性家族史者为22.2%,有明显发病诱因者为41.1%,夏季发病者为52.5%.结论 ①大龄儿童、青少年是白癜风的高发人群,其次是40岁以下壮年,再次是幼儿;②40岁以上发病率明显降低,男性发病年龄早于女性;③精神神经心理因素对发病的影响不可轻视,平素精神紧张、压力过大者更易患病;④夏季为白癜风的高发季节;阳性家族史、过度日晒可能为罹患白癜风的危险因素.
作者:廖家;岑魏东;霍培文;陈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分娩虽然是自然的生理现象,但分娩疼痛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和心理过程[1].如何既减轻分娩时的疼痛,又能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是产科医务工作者一直探索的课题[2].产时心理护理是对产妇进行解剖、生理、妊娠与分娩等知识教育,训练产妇采取特殊呼吸技术,转移注意力,松弛肌肉,减少恐惧、紧张,使其在医护人员的鼓励(或暗示)和帮助下,顺利度过分娩期.
作者:高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的改进方式及其手术效果.方法 28例经组织学检查诊断为巨结肠的患儿均行Ⅰ期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按Soave术式改为在直肠后壁齿状线上0.5 cm、前壁齿状线上2.5cm,呈前高后低切开直肠粘膜,同时肌鞘后壁V形切除,拖出正常结肠与肛门斜行吻合.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90 min(65~ 120 min),平均出血60 ml (40~ 70 ml),无术中和术后并发症,随访6~12个月,所有患儿排便1~3次/d,无污粪.结论 经肛门Ⅰ期巨结肠根治术安全有效、适应证广、值得推广.
作者:赖彩民;陈锋;魏孝钰;陈小华;汪洋;王长园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乳酸测定在小儿腹泻并脱水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检测62例腹泻患儿血乳酸和尿素氮水平,其中无脱水组33例,脱水组29例.结果 腹泻并脱水组血乳酸水平均高于无脱水组(P<0.01),血尿素氮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血乳酸水平可用于腹泻患儿脱水评估,从而有效指导小儿补液,动态检测可用于评估液体疗法的效果.
作者:荣强全;陈美华;徐晓兰;黄婷;吴兰香;顾志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1893年,西班牙神经解剖学家Santiago Ramóny Cajal先发现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1].一百多年来人们对它的超微结构、节律性慢波、功能以及与神经、平滑肌细胞、肥大细胞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我们研究发现各个ICC网络可能参与肠道不同运动模式的产生[2],再次引起胃肠动力学界关注.本文就ICC的分类与分布、ICC的功能与研究方法作以下回顾.
作者:俞媛洁;陈继红;杨自仙;栗宏斐;Jan D Huizinga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摄食细节管理对高龄神经源性吞咽障碍患者诺顿评分分值的影响.方法 对诺顿评分14分以下的60例高龄神经源性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摄食细节管理,对比干预前后的相关营养指标和诺顿评分平均分值.结果 采用摄食细节管理后研究样本的营养生化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诺顿评分平均分值大幅提升.结论 在压疮预防与治疗过程中要重视高龄神经源性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问题,摄食细节管理能有效改善其营养状况,提高诺顿评分分值,从而降低压疮发生率.
作者:林婷;蔡春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对比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laparoscopic hernioplasty,TEP)与Li-chtenstein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20例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对照组行Lichtenstein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麻木持续时间,术后并发症,手术费用,术后复发率.随访时间6~24个月.结果 与Lichtenstein组相比,TEP组手术费用高,但术后开始活动早,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麻木持续时间短(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比Lichtenstein疝修补术更具有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戚鹏;罗金波;刘胜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12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进行健康评估,设计健康教育路径,应用路径表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法.结果 观察组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对疾病治疗护理知识的了解程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中心理的焦虑减轻,术后患者坚持服药的情况及血管远期通畅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健康教育路径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患者对疾病治疗知识的掌握,减轻患者术中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自觉服药及血管远期通畅率.
作者:黄珂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领导干部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培训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在某省委党校学习的领导干部学员130名,进行结核病教育培训,教育前后采用问卷对调查对象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问卷调查显示,与教育前比较,领导干部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领导干部是结核病防治政策的制订者和具体执行者,又是中国社会中具有政治影响力的群体,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探索形式多样的方式将知识传递给他们.采用在党校学员中进行预防结核病健康教育效果明显,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彭飞;姜鲲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