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初诊治疗方案不同的2型糖尿病患者5年后的疗效评估

叶曦;陈晓文

关键词:初诊治疗方案, 2型糖尿病, 5年后评估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初诊时胰岛素强化治疗后5年的疗效.方法 根据是否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将42例初诊2型糖尿病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22例)和普通治疗组(20例),5年后对两组患者用药及相关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5年后胰岛素强化治疗组血糖达标及并发症控制均优于普通治疗组,糖化血红蛋白≥8.6%者再次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其剂量小于普通治疗组.结论 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有利于控制血糖,同时可阻止并发症发生.
医学新知杂志相关文献
  • 青年人胃溃疡15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青年人胃溃疡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对157例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系统性回顾,并与381例中年患者和210例老年患者作对比分析.结果 病因分析:青年组以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和长期吸烟多见.临床表现:青年组有上腹痛者占大多数,与中年组相近而多于老年组;无症状者仅占5.7%,低于中年组(10.2%,P<0.05)和老年组(21.9%,P<0.01).好发部位:青年组远端胃(胃窦、胃角)为好发部位,近端胃明显少于老年组,胃底少于中年组.溃疡形态与大小:青中年组溃疡均深而较小,老年组浅而较大.组织学改变:青年组粘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和上皮内瘤变均明显少于中老年组.并发症:青年组总发生率为21.0%,与中年组相似而低于老年组.结论 青年人胃溃疡主要病因可能是Hp感染和长期吸烟;大多数有上腹痛;好发于远端胃,溃疡较小而深,恶变的可能性不大;并发症少见.

    作者:施先艳;朱尤庆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小剂量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小剂量羟基喜树碱(HCPT)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 术后每次分别以10 mg(A组,40例)和20 mg(B组,30例) HCPT定期作膀胱灌注,分别记录术后复发时间和病例数,作统计分析.结果 A组复发率为12.5%,B组复发率为13.3%,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以较小剂量(10 mg)的HCPT定期作膀胱灌注亦能达到用大剂量一样的效果.

    作者:张劲松;汪兴旺;却辉;王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经耻骨上膀胱造瘘口气压弹道碎石治疗截瘫合并膀胱结石(附11例报告)

    目的 探讨经耻骨上膀胱造瘘口气压弹道碎石治疗截瘫合并膀胱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 经膀胱造瘘口入镜,对11例截瘫合并膀胱结石患者行气压弹道碎石.其中8例采取连硬外麻醉,3例未采用麻醉.结果 11例中10例通过膀胱造瘘口进镜一次碎石成功,总成功率为90.9%;1例因结石体积较大,碎石后残石仍过大,难以通过现有通道取出,故扩大膀胱造瘘口后取出结石,KUB(泌尿系平片)复查无明显残石.11例碎石时间15~80(平均32)min,术中、术后无大出血,膀胱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经耻骨上膀胱造瘘口气压弹道碎石是治疗截瘫合并膀胱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周浴;贾洪涛;张少峰;甘伟;谢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柚皮素诱导的K562细胞凋亡机制中PI3K和Akt的表达

    目的 研究柚皮素(naringenin)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株凋亡作用与PI3K/Akt路径的关系.方法 MTT法检测柚皮素在不同浓度、不同培养时间对K562细胞凋亡的影响;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柚皮素作用下K562细胞中的PI3K和Akt的表达.结果 柚皮素对K562细胞凋亡有明显诱导作用;PI3K和Akt的表达与柚皮素作用浓度和时间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柚皮素对K562细胞具有明显的诱导凋亡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K562细胞表达PI3K和Akt来实现.

    作者:胡宁;左学兰;刘明辉;谭细友;刘尚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肢体大面积皮肤缺损污染伤口的显微外科技术处理

    目的 探讨肢体大面积皮肤缺损污染伤口的临床特点及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9 例肢体大面积皮肤缺损污染伤口,采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5 例,背阔肌皮瓣转位2 例,预制骨间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2 例.结果 9例皮瓣全部存活,感染得到有效的控制.结论 对肢体大面积皮肤缺损污染伤口,在控制感染的基础上,用皮瓣移植或转位覆盖创面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何兵;罗云飞;徐连湖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勃起功能障碍的诊断现状

    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是指过去3个月中,阴茎持续不能达到和维持足够的勃起以进行满意的性交.ED是一种男性常见的性功能障碍疾病,其患病然很多,但寻求医生诊治的患者仍不到10%.

    作者:杨书文;王亚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现状及展望

    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是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美国麻省男子增龄研究(MMAS)报道,40~70岁男性ED患病率达到(52±1.3)%,其中轻度17%,中度25%,重度10%.

    作者:郑新民;杨琨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治疗成人胫骨干骨折68例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8例胫骨骨折患者,在C臂X光机监视下采用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针治疗.结果 经11~23(平均14.8)个月随访,68例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约5~12(平均5.4)个月.无延期愈合,无锁钉弯曲、断裂,无肢体短缩、旋转或成角畸形.按Johuer-wruh功能评价标准:优36例,良28例,差4例,优良率94.1%.结论 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并发症少,是治疗胫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胡利典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消化系统少见病与罕见病

    现代医学通俗地将疾病划分为两大类,即常见病(多发病)和罕见病(少见病).对罕见病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反映着一个社会对罕见病的应急处理能力,以及一所医院和一名医生医疗技术水平的高低.

    作者:黄晓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普贝生用于足月引产19例观察

    目的 探讨普贝生用于单胎足月引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19例孕周满37周,宫颈Bishop评分≤6分,单胎头位,无妊娠合并症的初产孕妇,阴道放置普贝生(观察组);对20例同等条件孕妇用小剂量催产素静脉微量泵泵入(对照组).比较用药前后的宫颈成熟及分娩情况.结果 观察组给药后Bishop评分提高≥2分者16例,而对照组仅3例 (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剖宫产率分别为47.37%和70.00%,二者差别有显著性(P<0.01).结论 普贝生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足月引产.

    作者:蔡金华;耿介;王燕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vitapex糊剂治疗乳牙牙髓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vitapex糊剂用于乳牙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乳牙牙髓炎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用vitapex糊剂充填,对照组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充填;观察1周内疼痛发生情况及6个月后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疼痛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20.0%(P<0.05).术后6个月复查,观察组成功率达95.0%,优于对照组82.5%(P<0.05).结论 vitapex糊剂治疗乳牙牙髓炎疗效比较理想,临床操作方便,是理想的乳牙根充材料.

    作者:王行;王阅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胃间质瘤的螺旋CT诊断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胃间质瘤(GST)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22例GST的CT表现.结果 22例肿瘤均单发,其中12例恶性,10例良性.10例良性肿瘤中直径小于5 cm 8例,平扫密度均匀7例;恶性肿瘤直径大于5 cm 9例,平扫密度不均匀10例.良恶性肿块大小及平扫特征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肿瘤强化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ST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螺旋CT对GST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胡水琴;吴丛军;屈艳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在治疗胫骨平台复杂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治疗胫骨平台复杂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31例胫骨平台复杂骨折进行小切口复位、LISS钛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本组31例骨折均愈合,无不良并发症发生,患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技术具有手术切口小、骨折固定可靠、无需外固定、骨痂生成快、骨性愈合快、可早期活动、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是治疗胫骨平台复杂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周毅;马君朝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勃起功能障碍的病因及流行病学

    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是常见的男性疾病,全球约1.5亿男性受ED的困扰,预计到2025年全球ED患者将超过3.2亿.ED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可因研究时段和地域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结论.

    作者:张滨;金明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肝病患者的凝血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126例不同肝病的凝血指标变化.方法 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结果 126例肝病的4项凝血指标结果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4项凝血指标的实时检测,对肝病患者出血倾向及疗效评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晓春;王交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全麻诱导期安全无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由于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导致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一类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其病理生理基础是气道阻塞和气流受限导致通气功能障碍,并因此引起PaO2下降及PaCO2上升[1].

    作者:吴进;汪正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直肠癌误诊172例分析

    目的 探讨直肠癌误诊原因.方法 对172例直肠癌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找出误诊原因.结果 407例直肠癌中误诊172例(42.2%),误诊为痔疮68例(39.5%),痢疾24例(13.9%),肠炎23例(13.3%),胃炎6例(3.5%),良性直肠息肉3例(1.7%),慢性阑尾炎2例(1.2%),慢性血吸虫病2例(1.2%),良性疾病44例(25.6%).结论 直肠癌与误诊疾病的症状、体征有相似之处,易造成误诊.要开展防癌科普教育,提高大众对直肠癌的认识.医生要仔细收集病史资料,认真做好直肠指检,熟练掌握大肠气钡造影和结肠内窥镜技术,并提高对直肠癌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能力,以期对直肠癌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胡晓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初诊治疗方案不同的2型糖尿病患者5年后的疗效评估

    目的 探讨糖尿病初诊时胰岛素强化治疗后5年的疗效.方法 根据是否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将42例初诊2型糖尿病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22例)和普通治疗组(20例),5年后对两组患者用药及相关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5年后胰岛素强化治疗组血糖达标及并发症控制均优于普通治疗组,糖化血红蛋白≥8.6%者再次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其剂量小于普通治疗组.结论 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有利于控制血糖,同时可阻止并发症发生.

    作者:叶曦;陈晓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脾胃湿热型胃脘痛与胃肠激素的关系

    目的 探讨胃脘痛脾胃湿热型患者血清胃肠激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免法检测40例脾胃湿热型胃脘痛患者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的含量.结果 脾胃湿热型胃脘痛患者血清GAS、MTL、SS含量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VIP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脾胃湿热型胃脘痛患者血清胃肠激素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作者:丁元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血同型半胱氨酸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

    目的 研究血同型半胱氨酸(HCY)、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为脑梗死的防治提供循证医学的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8月~2009年3月脑梗死住院病人60例,检测其HCY、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结果 HCY、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密切相关.结论 血同型半胱氨酸升高、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发生脑梗死的可能.

    作者:宋勍;周志鸿;王文;梅冬;刘恭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医学新知杂志

医学新知杂志

主管: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北省委员会

主办: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北省委医药卫生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