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红娜;段铭杰;孙莹杰
目的 总结乳腺良恶性病灶超声造影的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就诊的87例乳腺肿块患者的超声造影检查结果,观察并记录良恶性病灶的造影特征及时间-强度(TIC)曲线参数.结果 恶性病灶患者34例,包括:浸润性导管癌25例(73.5%),浸润性混合性癌7例(20.6%),导管内原位癌2例(5.9%);良性病灶患者53例,包括:纤维腺瘤45例(84.8%),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3.8%),乳腺腺病3例(5.7%),乳腺炎1例(1.9%),分叶状肿瘤(良)2例(3.8%).恶性病灶多表现为以高增强为主、不均匀增强、增强后边界均显示不清、造影后肿块明显增大、有穿支血管及造影剂滞留.良性病灶多表现为均匀增强、增强后边界多清晰、大部分造影后无明显增大、无穿支血管显影及造影剂滞留.良、恶性病灶的增强程度、增强方式、增强后边界、增强后病灶大小、穿支血管、造影剂滞留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达峰时间及峰值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超声造影具有特征表现,是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有效方法.
作者:牟泳霖;曹军英;里子彧;刘聪;于馨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补气脉通片联合尼可地尔片对女性冠脉微血管病变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行冠脉造影术或冠脉血管成像正常的108例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n=54)与B组(n=54).B组口服补气脉通片联合尼可地尔片;A组口服安慰剂联合尼可地尔片,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西雅图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AQ)评分、血管内皮功能标志物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6%(50/54),显著高于A组的77.8%(42/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和胱抑素C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SAQ总分显著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可地尔片联合补气脉通片治疗冠脉微血管病,能进一步改善气虚血瘀型女性冠脉微血管病变患者的内皮功能,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新斌;李超;刘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二氧化碳(CO2)激光切除喉癌患者前联合对其嗓音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接受CO2激光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25例为研究对象.按术中是否切除前联合分为未切除组(n=14)与切除组(n=11),另选择30例健康男性作为健康对照组.于术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嗓音客观评估,包括嗓音声学分析、电声门图检查、长发声时间测定、频闪喉镜检查,并对患者进行嗓音障碍指数-10(VHI-10)评分.结果 切除组及未切除组各参数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除组振幅微扰、标准化噪声能量值高于未切除组,接触商、长发声时间低于未切除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除组与未切除组患者VHI-10得分大部分处于中、重度嗓音障碍,所占比例分别为90.9%(10/11)、85.7%(12/14).结论 喉前联合是否切除对CO2激光术后嗓音功能的恢复有一定影响,术中应尽量保留前联合或避免损伤,术后可获得更好的发声质量.
作者:傅家宝;张楠;孙欣;宋岩;吴大海;季文樾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阴道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血流参数对卵巢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自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卵巢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入卵巢良性肿瘤组(A组,n=60)与卵巢癌组(B组,n=60);再根据肿瘤病理分期,将B组患者分入Ⅰ期组(n=15)、Ⅱ期组(n=17)、Ⅲ期组(n=16)及Ⅳ期组(n=12).比较A、B两组超声评分,A、B两组及B组中Ⅰ、Ⅱ、Ⅲ、Ⅳ期组患者的阴道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血流参数;同时分析阴道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血流参数与肿瘤血管新生、疾病进展之间的关系.结果 B组患者超声评分为(7.6±2.2)分,显著高于A组的(3.1±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Ⅰ、Ⅱ、Ⅲ、Ⅳ期组患者的超声评分分别为(6.1±1.5)分、(7.2±2.0)分、(8.4±2.5)分、(9.4±2.9)分,即随着病理分期的升高,超声评分也随之升高,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微血管密度、促血管生成素-2阳性表达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均高于A组,而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磷酸酶(PTEN)、人线粒体融合素-2、肿瘤抑癌基因7-L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随着病理分期的升高,患者微血管密度、促血管生成素-2阳性表达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逐渐升高,而PTEN、人线粒体融合素-2、肿瘤抑癌基因7-L水平逐渐降低,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血管密度、促血管生成素-2阳性表达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均与搏动指数、动脉血管阻力指数呈负相关,与舒张末期流速、峰值流速、平均流速呈正相关(P<0.05);PTEN、人线粒体融合素-2、肿瘤抑癌基因7-L水平均与搏动指数、动脉血管阻力指数呈正相关,与舒张末期流速、峰值流速、平均流速呈负相关(P<0.05).结论 阴道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血流参数可作为鉴别诊断卵巢肿瘤良恶性的重要敏感指标,其与肿瘤血管新生、疾病进展密切相关.
作者:杨林华;冯丹;程桂静;杨泽萱;周柳英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AIKI)大鼠肾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ALAT1)的表达情况及其对急性肾衰竭的影响.方法 选取清洁级雄性SD大鼠128只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0)、模型组(n=44)与实验组(n=44).其中,模型组与实验组均按照国际标准建立大鼠AIKI模型,实验组每天注射MALAT1 siRNA.分别于2、24、48、72 h及7、14 d各处死6只大鼠,采集肾组织样本,实时定量PCR法检测MALAT1的表达水平;分别于48、72 h检测血清生化指标.结果 急性肾损伤后,MALAT1表达显著增加,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尾静脉注射MALAT1 siRNA后,MALAT1、血清尿素氮、肌酐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MALAT1在AIKI大鼠的肾组织中表达显著增加,活体水平MALAT1表达的下调对急性肾损伤有缓解作用.
作者:李莉;杨晓霞;于艳;李嵘;马峰;刘晓渭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10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超声科行超声引导下PTCD的53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PTCD术后7 d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生化指标,并分析穿刺置管成功率.结果 51例患者首次成功穿刺,成功率为96.2%(51/53);二次全部穿刺成功,二次成功率为100.0%(2/2).所有患者胆管引流通畅,引流量80~450 ml/d,患者精神状况好转,皮肤及巩膜黄疸明显减轻,皮肤瘙痒等症状明显缓解.7 d后复查彩超,置管的肝内胆管无明显扩张.术后7 d,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直接胆红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血清碱性磷酸酶等化验指标均显著下降,与穿刺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临床治疗有效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好,可有效缓解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
作者:张筠;曹军英;里子彧;刘旭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CLEIA)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的作用评价.方法 选取铁岭市中心医院感染科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的300例疑似乙肝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所有体检者分别采用CLEIA、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结果 经CLEIA法检测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体(HBeAb)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0.3%(181/300)、46.3%(139/300),均明显高于ELISA法检出的56.7%(170/300)、42.7%(128/300),两种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LEIA法在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体(HBcAb)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7.3%(142/300)、21.7%(65/300)、59.7%(179/300),均略高于ELISA法,但两种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中,CLEIA应用价值明显高于ELISA,CLEIA法能够较好的保证测定效果,检测分析结果更为精准.
作者:高永庆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植入核磁共振(MRI)兼容起搏器患者进行MRI扫描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7年10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植入MRI兼容起搏器并进行1.5 T的MRI扫描的2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在核磁扫描前、扫描后即刻以及扫描后1、6、12个月的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起搏器系统稳定性及电极导线的参数变化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在MRI扫描过程中,无胸痛、心悸、胸闷、晕厥等不适症状,心电监测未监测到心律失常的发生,MRI扫描后复查的体表心电图与扫描前比较无变化.扫描后即刻程控仪测试脉冲发生器的工作情况,无误感知、超速起搏、脉冲发生器重置等异常现象发生,测试电池电量无损耗,扫描前、扫描后即刻以及扫描后1、6、12个月的电极导线参数未见明显异常变化(P>0.05).结论 植入MRI兼容的起搏器患者进行1.5 T的MRI扫描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均较好.
作者:武敏;于海波;梁延春;高阳;徐白鸽;许国卿;刘荣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开颅夹闭术与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3年2月至2017年1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75例.A组采用开颅夹闭术治疗;B组采用介入栓塞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统计术中动脉瘤破裂发生情况及患者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表(GOS)评定患者术后3个月短期预后情况,采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定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B组住院时间短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16.0%(12/75),显著高于A组的5.3%(4/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预后良好比例为96.0%(72/75),显著高于A组的86.7%(65/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维度评分均上升,且B组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颅夹闭术与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均可获取较好的手术效果,但血管内介入栓塞微创,对机体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快,生活质量高,但其手术难度高,学习曲线长,且脑血管痉挛发生风险大.
作者:刘文晶;张昌伟;王均;白亚强;张渊;许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非手术根管再治疗与根尖手术联合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方法 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口腔科自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108例难治性根尖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各54例.A组行常规治疗,B组行非手术根管再治疗与根尖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术后1个月,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7%(49/54),高于A组的74.1%(40/5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满意度为94.4%(51/54),高于A组的81.5%(44/5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手术根管再治疗与根尖手术联合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疗效确切,患者满意度高,可作为难治性根尖周炎的临床治疗方案之一.
作者:闫虹;董囡囡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创伤性眼病患者视网膜超声背向散射积分(IBS)值变化情况,为临床判断创伤性眼病眼底改变提供新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自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就诊的56例(56只眼)创伤性眼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50例健康人群(50只眼)为正常组.测量每位受检者鼻侧视网膜的IBS值,并计算校正IBS值(IBS%).结果 观察组患者视网膜IBS值、IBS%分别为(52.56±3.28)、(113.0% ±2.0%),均高于正常组的(42.52±2.52)、(79.0% ±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创伤性眼病患者的视网膜IBS值、IBS%均高于正常人群.IBS技术在二维及多普勒超声的基础上进行数字化的分析,可敏感、准确地反映创伤性眼部视网膜病变的病理改变,为创伤性眼病的诊断提供了一项新的检查技术.
作者:刘聪;张筠;曹军英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鼻高流量氧气湿化治疗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治疗的112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B组,每组各56例.A组采用传统氧疗,B组采用经鼻高流量氧气湿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结果 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3%(50/56),显著高于A组的75.0%(4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肺功能及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H值均较A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鼻高流量氧气湿化治疗呼吸衰竭可使患者的肺功能得到有效改善,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陈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4年3月至2018年2月大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接受新辅助化疗的156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采用TAC方案进行治疗:环磷酰胺600 mg/m2,d1;表柔比星90 mg/m2,d1;多西他赛75 mg/m2,d2;3~6个疗程后评估疗效.观察并记录化疗前后患者的ER、PR、HER-2、NLR及PLR的变化情况.结果 化疗后ER、PR和HER-2表达阳性率均低于化疗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PR和HER-2表达阳性转阴率均高于阴性转阳率.化疗后ER和PR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表达水平虽然低于化疗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NLR水平虽然高于化疗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R水平显著高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可能引起部分乳腺癌患者ER、PR、HER-2表达水平和表达状态的改变,以及PLR水平的升高,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依据.
作者:朱晓敏;王浩楠;郭春龙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伴有海马硬化的颞叶内侧癫痫(MTLE)患者的症状学及头皮脑电特征.方法 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1例行标准前颞+海马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症状学及脑电图特征.结果 11例患者均直接进行手术切除,共记录38次癫痫发作,清醒期发作占65.8%(25/38).MTLE症状学特点为先兆发作→自动症发作→对侧肢体强直发作/肌张力障碍→继发全面强直-阵挛发作.致痫灶同侧放电9例,双侧颞区放电2例,部分患者可表现为向其他脑区扩散.结论 MTLE典型的症状学及脑电图可进一步明确疾病诊断,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高丹丹;高阳;王慧杰;黄平;吴东阳;谭俊;闫琳;袁冠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在肺腺癌细胞中筛选出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耐药、与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的差异基因,构建蛋白互作网络,进一步筛选出枢纽基因,分析枢纽基因在肺腺癌与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方法 用GEO数据库中的肺腺癌细胞EGFR-TKI耐药基因表达谱芯片和EMT基因表达谱芯片共同筛选,STRING构建蛋白互作网络,MCODE分析蛋白互作网络的功能模块与枢纽基因,Oncomine分析枢纽基因在肺腺癌与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结果 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阻滞基因1B(CDKN1B)、肌微管素相关蛋白3(MTMR3)是网络枢纽基因.CDKN1B参与有丝分裂细胞周期、苏氨酸激酶、酶复合物、P53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调控过程;MTMR3参与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磷脂醇激酶、肌酸肌醇代谢等调控过程.与正常组织比较,CDKN1B在肺腺癌组织的表达降低,MTMR3在肺腺癌组织的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发现了与肺腺癌细胞EGFR-TKI耐药与EMT相关的枢纽基因CDKN1B、MTMR3及其调控通路,这有助于分析肺腺癌EGFR-TKI耐药机制,寻找靶向治疗的分子标记物.
作者:刘文静;沈晓宇;李琳琳;马锐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后正中入路与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将患者分入A、B两组,每组50例.A组患者采用后正中入路,B组患者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临床指标,治疗前与治疗1周后的疼痛评分、术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丢失,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的Cobb角均小于治疗前,椎体前缘高度丢失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10/50),高于B组的6.8%(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后正中入路比较,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在减少出血量与引流量、缩短手术与术后下地时间、降低疼痛程度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等方面更具优势.
作者:任东良;李辉;马伟松;李伟峰;冯晶晶;王顺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儿童诺如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以期缩短诊断时间,降低误诊率,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有消化道症状的781例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诺如病毒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其分为阳性组(n=193)与阴性组(n=588).对其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生化检测指标、影像学结果况等临床指标进行评估.结果 193例诺如病毒阳性,患儿中男女比例为1.3:1.0,平均发病年龄为3.1岁.2岁及以下患儿检出率高,占50.8%(98/193);12月份的检出率高,8月份检出率低.两组患儿呕吐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腹泻、发热及腹痛等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诺如病毒感染多见于5岁以下幼儿,主要于冬季流行发病,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呕吐、腹泻及发热,呕吐表现较为特异.
作者:郭静;刘云;孙梅;许玲芬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羟考酮联合曲马多在蛛网膜下腔麻醉产妇中预防剖宫产术寒战的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20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待产妇分娩后均出现持续1 min的寒战,常规组产妇注射曲马多,观察组注射羟考酮联合曲马多.比较两组产妇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F-κ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7%(55/6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1.7%(49/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产妇的hs-CRP、NF-κB及VEGF水平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 min后,两组产妇的MAP、SpO2明显降低,且观察组MAP、SpO2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恶心、呕吐发生率,Apgar评分及寒战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羟考酮与曲马多联合用药,可明显提高行蛛网膜下腔麻醉的剖宫产产妇的寒战缓解有效率,改善产妇炎性因子及MAP、SpO2水平.
作者:郭冠东;宫庆娟;胡先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16年1—4月收治的36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入两组,每组18例.A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比较两组患者促黄体激素、雌二醇及获卵数、受精数、优质胚胎数.结果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B组促黄体激素为(2.6±1.3)的U/L,明显低于A组的(4.1±1.5)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雌二醇为(986.4±648.5)U/L,明显低于A组的(1623.5±632.6)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获卵数、受精数、优质胚胎数分别为(36.5±4.1)个、(22.8±5.2)个、(9.5±2.2)个,均多于A组的(22.1±4.3)个、(13.4±5.3)个、(6.4±2.3)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治疗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安全有效,可控制疾病进展,也可用于疾病预防.
作者:陈咏;于月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收治的24例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积液病理特点分为Ⅰ型、Ⅱ型、Ⅲ型;根据是否合并脑积水分为a、b亚型.分析各型患者治疗方法和治疗结果.结果 24例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出现28例硬膜下积液,其中4例患者为双侧硬膜下积液.硬膜下积液早在术后1 d出现,迟术后20 d出现,平均(8±6)d,硬膜下积液量达到大值时间平均(15±5)d.自行吸收13例,平均时间为(45±12)d;28例硬膜下积液中,治愈27例,未治愈1例.结论 大部分硬膜下积液可自行吸收,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治疗应采取以颅骨修补术为基础的个性化治疗.
作者:张晓峰;张明文;石娟;零达尚;于志虎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