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认识论观点的转化医学分析

嵇承栋;徐健;张小丽;范洁;许畅;于德华

关键词:转化医学, 认识论, 辩证唯物主义
摘要:转化医学致力于打破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存在的屏障,缩减实验室与病床之间的距离,其内涵包括两个方向,即从实验室到病床以及从病床到实验室。本文旨在运用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和原理,进一步探究转化医学的特点,认为转化医学是认识论和实践观在医学实践中的集中体现,其发展过程是循环上升的,包括两次飞跃。转化医学的发展需要多层次、多学科、多领域的相互合作和交叉融合。
医学与社会杂志相关文献
  • 论我国中央卫生行政机构的变迁

    在我国卫生法制史上,中央政府独立设置卫生行政部门早可以追溯到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行政院卫生部。本文以时间为序列,通过文献分析的方法,细致地梳理出我国不同时期中央卫生行政机构的发展沿革与历史路径,并在考察不同时期的卫生法制建设情况之后,得出了中央卫生行政机构地位越高,卫生法制建设越活跃的结论。

    作者:袁国铭;陈新利;张乐;樊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医患关系危机管理中的误区及对策

    在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背景下,医患关系危机管理逐渐受到医院、政府行政部门和社会学者的高度重视。但是,部分医院在医患关系危机管理中仍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如医患关系危机认识的片面化、医患关系危机处理的形式化、医患关系危机归责的简单化。这些问题的出现亟需加强医务人员对危机的防范意识,建立医院危机协调机制,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从而妥善处理医患危机,维护医院正常医疗秩序。

    作者:梁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我国乡镇卫生院绩效评价现状与改革思路

    新医改将乡镇卫生院定义为一类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因此如何进行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成为当前关注的重点问题。对我国1978年以来与乡镇卫生院有关的政策文件进行梳理,归纳我国乡镇卫生院的历史转型及功能定位,在此基础上对新医改后我国乡镇卫生院绩效评价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乡镇卫生院绩效评价的新思路,为推动我国乡镇卫生院绩效评价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郝晋;杨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基于乡镇卫生院患方研究的医患信任现状分析

    目的:在了解乡镇卫生院患方信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医患信任关系的对策和建议。方法:对北京市北部某远郊区3个乡镇卫生院进行为期9天的实地观察,并对24位患者进行定性访谈,分析患方对医方信任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患者对城市大医院医生的总体信任评分高于乡镇卫生院,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乡镇卫生院医生技术水平较低、缺少适应患者需求的设备和药品、公共卫生不能满足患者需求等。乡镇卫生院的患方信任类型为声誉型信任,影响其信任的因素主要为诊疗技术、医患沟通和报销制度等方面。结论:乡镇卫生院可通过提升医生诊疗技术水平,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增加适应患者需求的设备和药品种类等方法,以提高患者对医方的信任度,从而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作者:刘一;于鲁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浙江省兰溪市某医院宫颈癌患者认知情绪调节与焦虑、抑郁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兰溪市某医院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的认知情绪调节与焦虑、抑郁水平的相关性,为宫颈癌患者心理疏导和术后康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 ,CERQ)、Beck抑郁自评量表和Beck焦虑量表对86例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的认知情绪调节与焦虑、抑郁水平进行调查,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测量其认知情绪调节与抑郁、焦虑的相关性。结果:71.89%的宫颈癌患者有抑郁症状,54.38%的宫颈癌患者有焦虑症状;沉思默想、积极调整、关注计划、积极重评、灾难化和责备他人的调节策略在不同抑郁状态组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存在明显的差异(P<0.01),积极调整、关注计划、自我安慰、灾难化和责备他人的调节策略在不同焦虑状态组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有明显差异(P<0.01);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抑郁与自责、沉思默想、灾难化、责备他人等策略呈正相关,与关注计划、积极重评呈负相关。结论:宫颈癌患者的认知情绪调节与抑郁、焦虑有密切联系,其中灾难化和沉思默想分别为宫颈癌患者抑郁和焦虑的主要预测因子。

    作者:何美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我国医疗告知义务履行判定标准研究

    本文根据知情同意权独特的权利和法理基础,对我国医疗机构实施特殊诊疗过程中履行医疗告知义务时存在的侵权责任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其行为过错、医方注意义务的标准和因果关系等侵权行为构成要件的特殊性,以期对医方更好地履行告知义务和在司法领域更公正地处理这类案件提供一些借鉴。通过分析认为:在多数情况下,医疗机构未充分履行告知义务的过错应为过失,而不是故意伤害;注意义务的标准应采取以“客观标准”为主,兼顾考虑患者具体情况的综合模式;因果关系可采用相当因果关系说或以患者如果得知未披露的信息是否还会同意接受该诊疗措施为判断标准,但举证责任应采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即只要未告知某些风险且该种风险发生了,医方便需证明这种损害与诊疗措施亳无关系。

    作者:陈玲;刘延;郭利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医疗保障行政管理体制及评价

    医疗保障行政管理体制是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当时确立的医疗保障行政管理体制与高度集中的医疗卫生行业管理体制和国家动员体制一起,基本上适应了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体制的变化,医疗保障行政管理体制也做出了很大的调整,但是计划经济时期医疗保障行政管理体制的某些特点仍值得思考和学习。

    作者:单大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我国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发展的比较分析

    目的:了解目前国内高等院校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的发展现况,分析学科发展面临的问题。方法:本研究在把握学科总体发展情况的基础上,选取6所高等院校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络检索法、文献研究法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比较。结果:总体上医学类院校学科发展强于不含医学部的综合类院校,东部地区强于中西部地区;6所高等院校教学与科研建设各有千秋。结论:我国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作者:刘凤玉;李志平;吴群红;郝艳华;韩晓楠;房鑫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医疗资源优化配置的路径选择问题分析

    为探讨我国医疗资源优化配置的路径选择问题,本文采用数据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我国医疗资源配置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我国医疗资源存在着总量不足、利用率低、布局失衡、社会资本难以进入医疗领域等问题。建议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选择落实科学的区域卫生规划、改革“管办不分”的医疗体制、加强城市社区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构建联动机制和医疗联合体等路径。

    作者:任文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医疗损害赔偿案件中公平责任原则的适用分析

    公平责任原则作为民法上的一种责任分配原则,在司法实践中被广泛运用。目前,在医疗损害赔偿案件中,法院在医疗机构没有过错的前提下为了平息医患矛盾、解决医患纠纷往往在裁判时会援引这一条款,但在部分案件中公平责任原则的适用也引起了一些争议,如不能够真正体现公平、不能准确把握适用的前提等问题。本文试图从几个案例的评析入手,简要地论述公平责任原则在医疗损害赔偿案件中的适用前提和条件,为医疗损害赔偿案件的审理提供有益的帮助。

    作者:虞凯;田侃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西双版纳州边境传染病输入的防控机制研究

    西双版纳州是我国西南边境的少数民族自治州,边境线长,传染病输入疫情发生频繁。为做好境外输入传染病的防控工作,西双版纳州以预案体系为基础,在实践中逐渐完善监测预警与风险评估、指挥决策与应急响应、联防联控、社会动员、国际交流合作、事后评估等方面的应对机制,取得了较好的防控效果。本文对预案体系及有关的应对机制进行了分析,以指导我国传染病输入事件的防控工作。

    作者:范建华;李园园;来明月;弥鹏飞;刘晓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合肥市社区居民对互联网健康信息的使用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对互联网健康信息的使用现状及互联网健康信息的使用与健康行为之间的联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安徽省合肥市7个区县中抽取10个社区,每个社区选择40户社区居民,采用调查问卷对社区居民获取互联网健康信息的途径、主要关注的健康信息类型、对互联网健康信息的信任程度、互联网健康信息对健康行为的影响进行调查。结果:83.9%的被调查者会经常使用网络来查看健康与疾病相关信息;网页和搜索引擎为社区居民获取互联网健康信息的主要方式;随年龄增长,会有更多的人通过网络获取健康信息;食品安全、养生保健、疾病信息是社区居民感兴趣的健康信息;49.6%的人对互联网上健康信息的真实性持中立态度,35.2%的人比较相信,13.6%的人不太相信;53.0%的人认为健康信息会对其健康行为产生影响。结论:互联网已成为社区居民获取健康信息的一种重要途径,多数人对互联网上的健康信息持较为信任的态度,互联网上的健康信息会对部分社区居民的健康行为产生一定影响。

    作者:孙奇;任慧玲;陈怡帆;薛婉君;林金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国外医疗机构评审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系统评述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德国医院透明管理制度与标准委员会、泰国医院质量改进与认证研究所3个有代表性的国外医疗机构评审模式、评审方法、评审特色等。结合我国医疗机构评审现状,建议我国新一轮医疗机构评审引入“第三方”评审主体,促进医疗机构主动参评,推动评审后持续改进,巩固“三级医疗网”,引导群众有序就医等政策。

    作者:张敏;刘焱;方鹏骞;王碧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基于DEA方法的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协同管理运行效率分析

    目的:分析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协同管理运行效率,为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县域内医疗资源整体利用效率提供依据。方法:对浙江、河北、江西、海南4省的22家县级医疗机构进行现场调研,收集调研医院2008-2010年面板数据,通过DEA方法对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协同管理的运行效率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0年,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协同管理开展较好的县,其被调查的10家县级医疗机构的综合效率均值、纯技术效率均值和规模效率均值在2009年改革之后均有明显增长;而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协同管理开展一般的县,被调查的12家县级医疗机构的综合效率均值、纯技术效率均值和规模效率均值在3年间均无较大变化。结论: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协同管理能够提高县级医院总体运行效率。

    作者:王碧艳;方鹏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上海市浦东新区非法行医现况调查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非法行医的现况。方法:收集2010-2012年浦东新区非法行医相关数据,并对打非过程的人力需求进行统计处理与测算。结果:2010-2012年浦东新区平均每年清除非法行医点491.67户次,立案324.33件,浦东新区城市地区牙科非法行医占90.5%,农村地区内科非法行医占58.6%;82.7%的非法行医者无任何医学背景。浦东新区打击非法行医理想状态下需监督员7名。结论:浦东新区的非法行医有以下特点:城市地区非法行医点较少,农村地区非法行医点多;城市地区以牙科为主,农村地区以内科为主;非法行医者主要来自江西、安徽、河南和江苏等地,非法行医者中绝大多数不具有任何医学背景。打非整个过程中所需人力资源相对较多,现有卫生监督人力资源配备相对不足。

    作者:刘艳;曹瑜;胡尔玮;陈晓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院前急救知识及技能培训现况调查

    目的:了解警察和高中毕业生人群院前急救培训现状及需求,旨在探讨特殊人群院前急救培训的改进方案。方法:随机抽取陕西省一所重点高等院校全体2013级新训学员及陕西省2010-2014年期间某两届警察司升督培训班全体学员。结果:两组人群院前急救的知晓率均低,但警察略好于高于毕业生;院前急救培训率均低,70%以上警察和高中毕业生都未接受过任何形式的院前急救培训;培训效果调查4道考题中除了中毒急救答对率超过71%,其他3题答对率均在43%以下,说明以往的培训效果较差;施救意愿调查结果显示两组人群施救意愿强烈;“不施救”原因调查结果显示,“没有掌握急救技能”和“怕承担法律责任”排在前两位。结论:被调查者有接受培训意愿,应加强公众院前急救技术培训制度化、规范化、数字化建设,建立高效可行的院前急救培训机制从而提高培训效率及质量,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公众急救行为。

    作者:向英;陆洲;鲍向红;张献志;陈活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我国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及其比重变化趋势研究

    目的:了解我国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及其比重现状与变化趋势。方法:本文以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和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为基础,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描述与统计分析。结果:我国居民个人卫生支出仍呈上升趋势,但比重有明显下降;城市居民卫生费用增长速度快于农村;居民个人卫生支出比重均不同。结论:继续增加我国政府卫生投入及其比例,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卫生服务公平性。

    作者:郭斌;程怀志;刘艳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吉林省某综合性大学新入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探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在研究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研究中的适用性,并分析新入学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网络版SCL-90测试吉林省某综合性大学2011级所有新入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信效度检验分析SCL-90在研究生群体中的适用性,与全国大学生常模比较,并在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之间进行对比,分析吉林省某综合性大学新入学研究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结果:SCL-90量表同质性信度α在0.667-0.949之间,分半信度s在0.677-0.9430.848之间,各因子分与总分的相关系数(0.671-0.886)均大于各因子分之间的相关系数(0.437-0.770),与全国大学生常模比较,各因子分均低于全国常模,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不同性别、年级、学科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SCL-90研究生群体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吉林省某综合性大学新入学研究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但性别、年级和学科类型等可能是新入学研究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

    作者:付颖利;寇长贵;于雅琴;王诗镔;吴燕华;梅松丽;胡远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我国建设研究型医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研究型医院是大型综合性医院发展和改革的目标,是适应卫生改革需要的一种发展模式。通过分析我国建设研究型医院在管理、人才、学科发展、科研经费、创新能力、就医环境、疑难重症救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管理机制、高层次医学人才的培养摇篮、医学科研创新中心、疑难重症的救治基地等方面探讨我国建设研究型医院的策略。

    作者:郑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有效实施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新思考

    推进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建设是我国医疗卫生改革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实现六位一体模式的终目标有着共通点。本文在对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内涵和现实意义阐述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和探讨了社区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路径,即开展以预防保健为主的中医特色健康教育活动及设计多元化的健康促进与健康干预方案。后针对构建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良好运行的配套机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作者:马亚;王高玲;申俊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医学与社会杂志

医学与社会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