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庆汉
在常规病理制片工作中,造成组织片染色脱片的原因有:①载玻片不清洁;②切片太厚;③捞贴片后片子未烤干;④染色时蜡未脱净.除了上述原因外,在退色时也会发生脱片现象,为此我们分析原因进行了改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章栽良;魏萍;李晓虹;朱颖丽;应美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肾炎性假瘤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 采用光镜、免疫组化对8例肾炎性假瘤进行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 本组8例中男性2例,女性6例,年龄16~62岁,平均年龄35.4岁.其中5例位于左肾,3例位于右肾;纤维增生型1例,淋巴细胞增生型2例,黄色瘤样型l例,浆细胞肉芽肿型3例,混合细胞型1例.光镜下主要见长梭形细胞散在于丰富的间质中,并可见浸润的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及泡沫细胞等.免疫组化示SMA弥漫(+),desmin局灶(+),s-100弱(+),ALK(-).结论 肾炎性假瘤是一种少见的肾实质非特异性增生性炎性瘤样病变,临床及影像学检查酷似肾肿瘤改变,极易误诊.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尤其是B超引导下的穿刺活检.目前治疗主要以抗炎治疗为主,预后好.
作者:晋薇;于国;任刚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患者女性,33岁.发现右侧乳腺肿物l周.查体:右侧乳腺内上象限距乳头1.5 cm处可触及大小约3 cm × 3 cm肿块,质地中等,活动可,无粘连,无压痛,表面皮肤无红肿、破溃及橘皮征.
作者:伍四春;缪绍武;林善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p16INK4A、p53、Ki-67及ER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的可行性.方法 将104例患有宫颈鳞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尖锐湿疣以及正常宫颈的组织各集成在3张组织芯片上,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p16INK4A、p53、Ki-67及ER蛋白的表达.结果 p16INK4A、p53、Ki-67及ER在宫颈鳞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83.33%、83.33%和5.56%,p16INK4A表达以强阳性为主;在CINⅢ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35%、82.35%、100%、41.18%,p16INK4A和Ki-67表达以强阳性为主;在CINⅡ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24%、76.47%、100%和47.06%,p16INK4A表达以强阳性为主;在CINⅠ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60%、100%和80%,p16INK4A表达以弱及中等强度为主,p53、Ki-67及ER表达为弱至中等阳性;在尖锐湿疣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64%、59.09%、18.18%和68.18%,p16INK4A、p53和Ki-67表达均以弱阳性为主,ER表达则增强至中度阳性;正常对照组只有职表达为100%,其余全部阴性.宫颈鳞癌、CINⅢ、CIN Ⅱ、CINⅠ及尖锐湿疣各组p16INK4A、p53、Ki-67及ER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p16INK4A缺失、p53突变与宫颈浸润性鳞癌、CI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16INK4A、p53和Ki-67的升高与宫颈病变恶性程度呈正相关,ER的升高与其呈负相关;组织芯片技术完全可以用于子宫颈病变方面的研究.
作者:顾依群;高子芬;汪颖南;卢利娟;孙笑非;王荔;李敏;袁峥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卵巢肝样癌的卵巢病理特点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采用光镜、免疫组化对2例卵巢肝样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对肿瘤的来源进行探讨,同时系统复习文献资料.结果 2例患者年龄分别为34岁和54岁,主诉均为下腹部肿物近日迅速增大,分别伴尿频及下腹坠胀,全身检查无占位性病变;妇科及盆腔B超检查证实为卵巢肿瘤,遂行患侧卵巢肿瘤切除术.病理检查示2例分别为右侧及左侧卵巢肿瘤,直径5cm及15cm,以实性为主;光镜下瘤细胞肥硕,呈多角形,胞质嗜酸或富含类脂质,核居中,核仁明显,呈条索状或巢状排列,常伴有不规则腺腔区域,血窦丰富,易见核分裂象.免疫组化示瘤细胞AFP、AAT、CK8、CEA、hepatocyte和WTl均弥漫(+);例l衬覆腺腔的瘤细胞CAl25(+),CD99、HCG和a-inhibin均(-).结论 卵巢肝样癌十分罕见,须与卵巢肝样卵黄囊瘤、宫内膜样腺癌、未分化癌、类固醇细胞肿瘤及卵巢转移性肝细胞癌鉴别,AFP和CAl25(+)提示本瘤可能起源于卵巢表面上皮向肝细胞分化.
作者:范嫏娣;冬国友;王展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皮肤毛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学表型、超微结构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复习10例毛母细胞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其中8例进行了免疫组化染色,2例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 肿瘤位于真皮和皮下组织内,不与表皮相连.肿瘤为单一基底样细胞组成的小叶结构或团块状结构,瘤巢周边细胞呈栅栏状排列,并具有向毛发分化的倾向.肿瘤细胞CKl4和p63(+),而AR、CK7和CKl0(-).电镜下肿瘤细胞符合基底细胞的特征.结论 毛母细胞瘤是由基底样细胞组成的毛源性良性肿瘤,由于认识不足,该瘤容易与基底细胞癌混淆,两者鉴别主要依靠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染色,电镜不具备诊断价值.
作者:夏作云;吴波;周航波;陆珍风;周晓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肾原发性类癌的组织学发生、临床病理特征、鉴别及预后.方法 对1例原发于肾的类癌进行光镜、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男性,46岁.CT显示肿块边界尚清,均质,增强后肿瘤强化不明显.光镜下肿瘤组织呈梁状、缎带状排列,间质富于薄壁血管;肿瘤细胞多边形,胞质嗜酸,细胞界限不清,核圆,核分裂少见.免疫表型:肿瘤细胞Syn、CD99和vimentin(+),CKpan、EMA、CK7、CDl0、P504S、Ksp-cadherin、CDll7、SMA和CD34(-).电镜下肿瘤细胞胞质内见大量神经分泌颗粒,细胞间还可见桥粒结构.结论 肾原发性类癌是一种罕见的肿瘤,诊断主要依据病理形态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标记,电镜检查有助于确定诊断.
作者:张秀梅;吴波;饶秋;印洪林;周航波;石群立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德国著名的外科医师、病理学家、肾母细胞瘤的描述者Max Wilms 1867年11月5 日生于德国科隆之西的HUmhoven/Geilenkirchen.
作者:严庆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患者男性,30岁.发现左颈后肿物1年余,明显增大1个月.查体:左颈后可扪及皮下肿物6 cm× 3 cm×2 cm大小,质地较硬,活动度差,轻触痛.
作者:郝俊梅;封晓丽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颅内占位性病变包括肿瘤与非肿瘤性病变,而有些类肿瘤性病变无论是临床还是影像学表现都与肿瘤有相似之处,很容易误诊,因此鉴别诊断非常重要.本文介绍8种易于误诊的中枢神经系统类肿瘤性病变,胶质增生、脑梗死、脱鞘性假瘤、松果体囊肿、脑膜血管瘤病、急进性多发性白质脑病、下丘脑错构瘤和放射性坏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李青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恶性孤立性纤维瘤和巨细胞癌均系少见病变,二者并存更是罕见,经查国内外文献尚未见二者同时发生的报道.
作者:蔡媛;张宏图;肖宏;谭军霞;郑甦;马宁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手术中的快速冷冻切片要求病理医师在短时间内向临床手术医师提供病理诊断,以决定手术方式及范围.
作者:范慧;陈立华;刘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B细胞特异性激活蛋白(PAX-5)在淋巴瘤及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得出明确诊断、且进行了PAX-5染色的70例淋巴瘤(34例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36例霍奇金淋巴瘤)及33例肺小细胞癌的病理结果,总结其在实际诊断工作中的意义.结果 PAX-5在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瘤细胞核中均呈弥漫强(+),且阳性率及阳性强度均高于CD79a;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中,PAX-5阳性细胞的大小与CD30阳性细胞对应,并且其阳性强度明显弱于周围B淋巴细胞,此为重要的判断依据.33例肺小细胞癌中,22例PAX-5(+),其阳性细胞的百分率和阳性强度并不优于Syn和CD56染色,但确有Syn和CD56均(-)仅PAX-5阳性的小细胞癌.结论 PAX-5是CD20、CD79a阴性B细胞淋巴瘤的重要诊断依据,其阳性表达率高于CD79a;PAX-5在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在肺小细胞癌诊断中可作为Syn和CD56阴性时的补充.
作者:宋欣;袁静;陈薇;彭瑞云;李向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多形性腺瘤是涎腺组织肿瘤中常见的一种,占所有小涎腺肿瘤的40%~70%.发生于鼻腔、鼻窦等上呼吸道部位的多形性腺瘤属于涎腺型腺瘤,其病理组织学特点与发生于口腔者大致相同.本文对小涎腺多形性腺瘤的发病情况、病理学特点、免疫组化标记物、治疗与预后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孙冉;刘红刚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乳腺病理细胞学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以导管上皮内增生为主的病变,能否正确评价此类病变并预测其癌变的风险是个难题.
作者:解建军;任玉波;梁凤泉;马广贞;陈冰;马青松;周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患者女性,37岁.乏力、呕吐伴阵发性下腹隐痛半个月.疼痛位于脐周及脐下,伴发热,体温38~39℃,夜间较为明显,大便多干燥.无明显肠炎病史及乳糜泻史.
作者:赵雪艳;张玉;马芳萍;董珂;刘光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血管生成在恶性肿瘤的生长、浸润和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肿瘤内新生的血管通过向肿瘤供应营养和氧气、带走代谢产物和释放一些促肿瘤细胞增殖的生长因子等而促进肿瘤生长.
作者:陆珍凤;黄文斌;周晓军;石群立;周航波;章如松;夏春;印洪林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annexin A2在甲状腺癌不同病理类型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在2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25例甲状腺滤泡癌、22例甲状腺髓样癌及2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中检测annexin A2的表达.结果 乳头状癌中annexin A2的阳性率为45.8%(11/24),明显高于滤泡癌、髓样癌和结节性甲状腺肿中的阳性率(4%、9.1%、8.3%)(P<0.05).annexin A2的表达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与滤泡癌髓样癌及滤泡癌与髓样癌之间无显著差异.乳头状癌中,annexin A2的表达与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无关.结论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annexin A2过表达,提示其可能参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病机制.
作者:赵玲;王鹏;崔全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的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免疫表型及预后.方法 分析10例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的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患者年龄14~50岁,平均32岁,男女之比为1.5:l.病变多数发生于脊髓圆锥.马尾终丝区.组织学显示肿瘤细胞呈立方形或梭形,以乳头放射状排列在血管间质轴心周围;大量黏液聚集在血管和瘤细胞间或囊腔内;核分裂象很少或缺如.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GFAP、vimentin 和s-100(+),CK和EMA(-).3例复发者均因首次手术未能完全切除肿瘤所致;2例肿瘤完全切除者均无复发.结论 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几乎只发生在脊髓圆锥及马尾终丝,是室管膜瘤的一种少见亚型,在病理学上具有特征的形态学表现及免疫组化表型.手术治疗是否彻底与预后相关.
作者:余丽萍;周志毅;程静;鲍天辉;周航波;石群立;周晓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脾窦岸细胞血管瘤(1ittoral cell angioma,LCA)是近年才被认识的一种罕见的来源于脾窦岸细胞的血管源性肿瘤.
作者:张丽华;孙荣超;陈瑛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