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胃管与鼻肠管在伴应激性溃疡的重症神经外科患者的联合应用

关靖宇;熊剑;陈军;贺维珍;季文伟;杜军;杨佳明;王肖亮;卢天舒

关键词:神经外科, 应激性溃疡, 鼻胃管, 鼻肠管
摘要:目的 总结在应用鼻胃管引流治疗重症神经外科患者的应激性溃疡同时应用鼻肠管早期恢复患者肠内营养的经验.方法 2011年1月-2011年6月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 30名出现应激性溃疡患者行鼻胃管引流及同时置鼻肠管,第2天行胸腹部X线检查确认鼻肠管位置后早期行肠内营养.同时监测胃残量.结果 30例患者在鼻胃管引流治疗同时均一次性鼻肠管置管成功,置管后次日恢复早期肠内营养.结论 鼻胃管与鼻肠管在伴应激性溃疡的重症神经外科患者的联合应用是治疗应激性溃疡同时早期恢复肠内营养的有效方式.
临床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陆军某部新兵濒海训练亚健康状态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濒海训练期间陆军某部新兵亚健康罹患率及其相关因素,为找出切实可行的干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自身对照,分别对参训新兵训练前、训练中(训练开始后的20 d)和训练结束后进行“康奈尔医学指数量表(CMI)”调查分析,确定其中亚健康状态发生率及程度.结果 海训过程中的亚健康状态及心理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海训前及训练结束后,参加海训的新兵的亚健康罹患率高于未参加海训的新兵(P<0.05);此外,高中学历的亚健康发生率显著高于初中、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士兵.结论 高强度的濒海训练是诱发亚健康状态的重要因素,但参训士兵的应对方式对个体的亚健康状态也有极大影响,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文化程度及对海训的顾虑程度也是影响亚健康状态的相关因素.

    作者:吴德平;王加林;杨文娟;赵亚平;王猛;陈金拳;焦留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晚期肺癌三维适形放疗3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晚期肺癌三维适形放疗方式及预后.方法 对31例晚期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放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普通放疗(RT)+三维适形放疗(3DCRT)组10例、单纯三维适形放疗组21例,分析不同放疗方法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结果 RT+3DCRT组、单纯3DCRT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95.2%;1年生存率分别为20%、12.9%;相互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但生存质量均有明显提高.结论 3DCRT可使晚期肺癌患者局部控制率提高,生活质量改善.

    作者:付尚志;吴雷;李万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骨科下肢外展支架的改良

    人工股骨头、髋关节置换术术后为防止患肢过度内收致关节脱位,常应用外展支架置患肢于外展中立位.我科自2011年以来将原始的木制外展支架加以改良,制成内海绵外皮革包裹的外展架.

    作者:何玉珍;周小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医用臭氧联合盐酸利多卡因局部注射治疗肩周炎56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医用臭氧联合盐酸利多卡因局部注射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应用臭氧联合盐酸利多卡因局部注射治疗肩周炎56例.压痛点分布于三角肌腱附着处、肩峰下、喙突和结节间沟、冈上肌附着点等处,每周1次,3次为1疗程.每次注射完毕嘱患者坚持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治愈率达55.36%,有效率达82.15%,全部病例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医用臭氧联合盐酸利多卡因局部注射作为治疗肩周炎的一种微创且安全有效的方法,在临床上操作简单易行,疗效快而确切.痛苦小,花费少,无任何副作用,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陈晓君;吴小宝;仇艳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动态增强MRI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MRI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系统回顾2000年1月-2011年1月术前接受TAC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的35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动态增强MRI评估化疗前后肿瘤大小.术后病理检查评估化疗后肿瘤大小.结果 新辅助化疗后动态增强MRI评价CR0例,PR 23例,SD 10例,PD 2例,疾病控制率为94.3%.术后病理评估化疗有效率为94.3%(33/35).MRI检查示肿瘤向心型缩小15例,树枝型缩小20例,TNM临床分期中肿瘤缩小方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后肿瘤大直径分别为(2.82±1.02)cm和(1.14±0.67) cm,对新辅助化疗后残余肿瘤的阳性预测值为94.3%.TAC新辅助化疗后MRI评估PR和SD与病理疗效评估的符合率分别为95.7%和90.0%,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动态增强MRI疗效评估与病理疗效评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 动态增强MRI能准确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残留肿瘤的大小,可为乳腺癌手术治疗提供量化证据.

    作者:胡建修;曾艳妮;刘良进;毕俊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与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价值比较

    目的 探讨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PVP)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和疗效以及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相比的优势.方法 对我院2003年10月-2007年9月行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患者75例(PVP组)及同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组,对照组)患者53例的临床资料(年龄,病程、术前IPSS、术前大尿流率,术前残余尿、前列腺质量)、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后输血,术后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疗效(术后大尿流率,术后IPSS)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年龄、病程、术前IPSS评分、术前大尿流率、术前残余尿量等项指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前列腺质量(60.715±30.253)g,小于TURP组的(71.580±28.914)g(P =0.012 9).两组手术后的IPSS以及大尿流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而两组内手术前后的IPSS及大尿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手术时间、术后输血、术后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结论 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技术安全、疗效可靠,与传统的电切手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关维民;赵豫波;刘萃龙;徐衍盛;杨宝龙;鹿尔驯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苯中毒重型再障免疫细胞及免疫因子变化

    目的 通过对苯中毒急性再生障碍性食血(AAA)患者的免疫细胞及相关因子动态检测,探索苯中毒AAA发病机制及治疗特点.方法 对32例苯中毒AAA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个月作血清白介素-2(sIL-2),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类,NK细胞检测,并与同期原发性AAA患者作比较.结果 苯中毒AAA患者sIL-2增高,T细胞亚群及NK细胞异常,通过非免疫相关治疗4月后都恢复正常.结论 苯中毒AAA患者存在异常免疫,免疫功能在经过非免疫相关治疗可恢复,免疫异常不是苯中毒AAA发病的主要因素,免疫治疗非苯中毒AAA治疗首选.

    作者:汤孝优;伍绍铮;魏萍;寥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非拔牙矫正前后头影测量分析研究

    目的 观察上颌前牙反牙患者治疗前后的软硬组织变化特点.方法 对18例上颌前牙反牙患者用正畸固定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正,分析比较矫治前后的软硬组织X线头影测量值.结果 18例上颌前牙反(牙合)患者经矫治后上唇明显前移,颏点后移、凹面型明显改善,下唇位置与颏突轻度后移.结论 正畸治疗可改善反(牙合)患者的面形.

    作者:裘军;王萍;王列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FOLFOX4化疗联合全身热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FOLFOX4方案化疗联合太空舱全身热疗治疗晚期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38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在深度镇静下行FOLFOX4方案化疗联合太空舱全身热疗仪进行全身热化疗,对照组18例采用FOLFOX4方案进行化疗.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RR)60.0%,疾病控制率(DCR) 80.0%;对照组RR 27.8%,DCR44.4%.两组间RR、DC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主要化疗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恶心、呕吐等,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出现Ⅰ ~Ⅱ度皮肤烧伤4例,无一例出现急性心肺功能衰竭.结论 采用太空舱全身热疗系统联合FOLFOX4方案进行全身热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安全有效.

    作者:王小文;钟美佐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小切口钻孔盐水池隔离下放置冲洗管及引流管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目的 探讨小切口钻孔盐水池隔离下血肿内放置冲洗管及引流管联合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 局麻下小切口颅骨钻孔在自制生理盐水池隔离下放置冲洗管及引流管治疗47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结果 全组病人均痊愈,无颅内积气发生.随访2~8个月,无复发.结论 小切口钻孔盐水池隔离下放置冲洗及引流管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确切,既能充分清除血肿,又从根本上避免了颅内积气的发生.

    作者:吴剑飞;林庆喜;林承怀;龚进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齿状荷包缝合法在PPH术治疗重度痔68例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齿状荷包缝合法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重度痔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08年6月-2010年6月应用PPH术,术中采用齿状荷包缝合法治疗以肿块脱出及便血为主要症状的68例Ⅲ、Ⅳ期痔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 改良PPH术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且对控制出血、防止脱垂以及减少并发症的作用显著,患者满意度达97.3%,随访l~3个月,一次性治愈90%,无大便失禁、肛周感染、脓肿、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结论 齿状荷包缝合法在PPH术治疗重度痔临床疗效明显.

    作者:丁权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高寒环境犬肢体爆炸伤后早期救治时间窗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高寒环境下杂种犬肢体爆炸伤后早期救治时间窗.方法 模拟高寒环境杂种犬肢体雷管引爆致伤实验,分别于伤后即刻、第8、12、24 h行伤口清创缝合,术后72 h通过肉眼观察,血白细胞检测,伤道深部软组织实验病理学和细菌学鉴定,分析比较伤后不同时间点内救治效果.结果 高寒环境杂种犬肢体爆炸伤后,不同的清创缝合时间窗内炎性改变有差别,早期清创缝合效果良好,晚期手术感染率高,8h后手术效果差.结论 高寒环境下肢体爆炸伤早期救治时间窗为伤后8h内.

    作者:沈开金;吉善和;张培谊;刘正祥;李新宇;雷权;吴顺久;许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经尿道汽化电切联合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治疗腺性膀胱炎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为腺性膀胱炎的诊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10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5例腺性膀胱炎的临床表现、病理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术后排尿不适症状均明显改善,术后随访时间6~36个月,4例于术后5~12个月复发,复发者均再次行经尿道汽化电切治疗,继续随访未发现恶变病例.结论 膀胱镜检查及活检病理诊断为腺性膀胱炎的确诊方法,经尿道等离子汽化电切术联合术后膀胱腔内灌注化疗是目前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色玲;陈世伟;赵轶;刘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超早期改良小骨窗入路显微镜下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78例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在发病超早期行改良小骨窗入路显微镜下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78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用超早期改良小骨窗入路显微镜下手术清除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 78例患者中,血肿全部清除62例,大部分清除16例;术后再出血4例,其中2次手术2例.术后死亡11例.67例随访1年,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分级,Ⅰ级11例,Ⅱ级29例,Ⅲ级19例,Ⅳ级5例,Ⅴ级3例.结论 超早期改良小骨窗入路显微镜下手术清除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创伤小,时间短,易操作,适用于大部分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能改善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

    作者:吴海权;柳浩然;辛续伟;徐利民;韩冬;谢文贵;李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得宝松椎管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留症状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得宝松硬膜外腔或骶管腔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得宝松1 ml、2%利多卡因5ml、VitB120.5mg、VitB10.1 g混合0.9%氯化钠注射液配制成20 ml,行硬膜外腔注射,3d后改为骶管腔注射,药物除得宝松改为0.2ml外,其他同上.如此交替注射各3次.观察治疗前后疼痛评分以及疼痛缓解率.结果 18例患者椎管内注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VAS平均分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注射治疗后疼痛缓解在70%以上有3例,占16.6%,疼痛缓解50%有8例占44.4%,疼痛缓解30%有5例占27.7%,总有效率为88.8%;不良反应主要是头晕及双下肢麻木,偶见恶心;无药物过敏;肌无力1例,全组病人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术后复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得宝松硬膜外或骶管腔注射法治疗临床效果肯定,副作用少,是一种简便、快捷的治疗手段.

    作者:刘灿辉;蔡铁良;邓信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吸入伊洛前列素对海拔5200m青年脑体-心理生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伊洛前列素吸入剂对初人海拔5 200m地区青年脑体-心理生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32名受试者随机分为伊洛前列素组(n=16)和对照组(n=16),自海拔1 400 rn历时5d进入5 200 rn,从进入海拔5 200 m当天开始,伊洛前列素组每天4次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素溶液,连续5d.对照组用同样的方法雾化吸人生理盐水.于吸入伊洛前列素溶液第5天采用DDX-200型电脑多功能心理生理测试仪,进行脑体-心理生理能力检测.检测项目包括左右手交叉敲击和缺失记忆的简单测验.结果 伊洛前列素组与对照组比较,左右手交叉敲击:总时间均为(10±0)s,总次数为(87.24±17.67)与(72.92±15.38)次,正确次数为(85.06±15.18)与(71.19±14.81)次,错误次数为(1.47±0.74)与(2.96±2.01)次;缺失记忆的简单测验结果:总次数均为(17±0)次,错误次数为(1.72±0.88)与(2.96±2.01)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原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素溶液能显著提高移居者的脑体-心理生理功能,可以促进高原习服、预防和治疗急性高原病.

    作者:曹荣成;马广全;崔建华;哈振德;马勇;高亮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鼻内镜下处理顽固性鼻腔深部出血50例

    目的 总结鼻内镜下处理顽固性鼻腔深部出血的经验.方法 对50例顽固性鼻腔深部出血患者,在鼻内镜引导下运用双极电凝、高频电刀结合套有一段输液器管的直头吸引管或上颌窦吸引管进行出血部位的烧灼止血,然后用明胶海绵微型填塞.2例患者电凝后出血凶猛,采用细短碘仿纱条局部加压填塞,填塞纱条于72 h~7 d内分次取出.治疗后鼻孔区一般不填塞.结果 50例均明确出血点,其中嗅裂鼻中隔部24例(48.0%)、下鼻道后穹隆8例(16.0%)、中鼻道后下部10例(20.0%)、下鼻道前上端4例(8.0%)、鼻咽部4例(8.0%).50例中,单纯烧灼23例,烧灼+局部明胶海绵填塞25例,烧灼+碘仿纱条局部填塞2例.鼻内镜止血术后未出血45例,再出血5例.再出血时间和例数分别为术后当天1例,术后第1天2例,第2天2例,经综合治疗出血停止.治疗后无一例鼻腔粘连或鼻中隔穿孔发生.结论 鼻内镜下诊治顽固性鼻腔深部出血效果好,患者痛苦小、容易接受.

    作者:李斌峰;张学云;管志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经肝动脉加热碘油栓塞治疗肝转移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经肝动脉加热碘油栓塞治疗肝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126例肝转移癌患者分为两组,采用肝动脉加热碘油栓塞治疗的63例为加热组,采用常温碘油栓塞治疗的63例为常温组.并进行治疗前后肿瘤大小及肝功能等变化的对比分析.结果 加热组有效率为61.90% (39/63),常温组有效率为47.62% (30/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肿瘤大小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功能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加热组6、12、18、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100%( 63/63),84.13% (53/63),49.21%(31/63),25.40%( 16/63);常温组分别为90.48% (57/63),63.49%(41/63),34.92%(22/63),12.70%( 8/63).同时,两组的术后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的发生率相比较,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 经肝动脉加热碘油栓塞治疗肝转移癌的效果优于常温组的治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独建库;李冠海;张明德;何伟华;贺会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45例分析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和经验.方法 对45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术后行全脑血管造影及颈动脉彩超检查,进行影像学随访.结果 狭窄血管均成功扩张,术前、术后狭窄段血管管腔分别为(2.84±1.18)mm和(5.86±0.65)mm,术后残余狭窄程度均<20%.临床随访无TIA或脑缺血发作,无1例发生再狭窄,3个月后颈部血管彩色超声检查,狭窄段管腔内径为(5.84±0.33)mm,与术后即刻狭窄段管腔内径(5.86±0.65)mm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苏凡凡;刘辉;王利萍;杜卫;李靖宇;李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修复方式对乳磨牙大面积缺损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儿童乳磨牙牙体大面积缺损不同修复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大面积缺损的300颗乳磨牙,随机分成三组,分别进行预成冠、铸瓷高嵌体、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治疗.1年后复诊,参照美国公共健康协会的修正标准对修复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在牙体完整性和磨耗方面,三种修复方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修复体情况、继发龋、邻接关系方面,预成冠和铸瓷高嵌体优于树脂充填;而在边缘密合性方面,铸瓷高嵌体优于预成冠,预成冠又优于充填治疗.结论 与树脂充填相比,虽然预成冠和铸瓷高嵌体的操作复杂、成本也较高,但是临床评价结果好,在乳磨牙大面积缺损病例中可推广使用.

    作者:常平;闫黎津;李锐;鲁丽英;李蓓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临床军医杂志

临床军医杂志

主管:解放军沈阳军区联勤卫生部

主办:沈阳军区总医院 解放军210医院 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