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维民;赵豫波;刘萃龙;徐衍盛;杨宝龙;鹿尔驯
目的 探讨高温高湿环境下局部伤口负压引流治疗对兔体温的影响.方法 以兔背部皮肤全层皮肤缺损的急性创面为模型,将24只创伤兔随机分为常温对照组、常温实验组、高温对照组、高温实验组,每组6只.实验组给予局部伤口负压引流治疗,对照组用纱布覆盖,不给予负压引流.创伤后每1h监测肛温(Tr)1次.结果 高温暴露的两组兔肛温较常温环境下的两组明显增高(P<0.05),与高温对照组比较,高温实验组肛温明显降低(P<0.05).结论 高温高湿环境是导致创伤兔肛温升高的重要因素,局部伤口负压引流疗法可有效缓解高温复合创伤兔的肛温,阻止热损伤对创面局部及全身的影响.
作者:袁方;李亚洁;王晓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2008-2011年,我院共收治侧切修整嵌甲性甲沟炎31例,男14例,女17例,年龄20~45岁,平均26.3岁.其中单足单侧嵌甲性甲沟炎22例,单足双侧6例,双足双侧3例.在外院行拔甲处理过3次以上者6例,处理过3次以下者12例.早期均有红肿、流脓、疼痛等症状,行走时疼痛症状加重.均无肝、肾、心等疾病.全部病例均行局部麻醉,用1%利多卡因于足趾根部局部浸润麻醉,生效后,常规消毒铺巾单,于足趾根部扎止血带,取甲沟炎处边缘约0.3 cm纵形切开指甲,拔除切开的指甲后,切除甲下的甲床约0.3 cm左右,清理干净后,用生理盐水及过氧化氢溶液反复冲洗2遍以上,用敷料稍加压包扎,3d后换药,31例患者均于术后10d左右愈合,效果均满意,1年后随访,无1例复发,行走及跑步均正常.
作者:李伟;张勇;任继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70岁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病原学、易感因素及预后.方法 对68例70岁以上COPD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病原学、易感因素及预后进行分析,并与无COPD的76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病原菌均以酵母菌属为主.COPD、年龄、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糖尿病对肺部真菌感染有影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酵母菌属是肺部真菌感染主要致病菌.70岁以上COPD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病情重,病程长,病死率高.
作者:顾珏;宋秀杰;张凌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病儿,男,4个月,出生后99 d出现惊厥,1~2次/d,约0.5 min惊厥可自行缓解.病儿系母乳喂养,但生长、发育欠佳.父母健康,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病史.头颅CT:脑外间隙增宽,两侧额叶硬膜下积液;尿甲基丙二酸和甲基枸橼酸排泄增高;血常规未见异常.诊断为甲基丙二酸尿症,于门诊肌内注射维生素B12 500 μg,1次/d,19 d,患儿惊厥发作次数略有减少,后因皮肤及口腔黏膜溃疡1周、咳嗽3d入院.
作者:吴琼;郭晓清;蒲秀红;安涛;李茜;邱萌;谭焱兰;李鸿雁;许丽华;李媛媛;郭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濒海训练期间陆军某部新兵亚健康罹患率及其相关因素,为找出切实可行的干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自身对照,分别对参训新兵训练前、训练中(训练开始后的20 d)和训练结束后进行“康奈尔医学指数量表(CMI)”调查分析,确定其中亚健康状态发生率及程度.结果 海训过程中的亚健康状态及心理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海训前及训练结束后,参加海训的新兵的亚健康罹患率高于未参加海训的新兵(P<0.05);此外,高中学历的亚健康发生率显著高于初中、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士兵.结论 高强度的濒海训练是诱发亚健康状态的重要因素,但参训士兵的应对方式对个体的亚健康状态也有极大影响,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文化程度及对海训的顾虑程度也是影响亚健康状态的相关因素.
作者:吴德平;王加林;杨文娟;赵亚平;王猛;陈金拳;焦留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下颌第一磨牙经根管治疗后,不同修复方式对牙体组织受力的影响.方法 模拟右侧下颌第一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以近中-(牙合)-远中(MOD)嵌体,全冠,MOD高嵌体修复,观察不同牙体组织的应力大小及分布.结果 高嵌体修复后,牙釉质的大主应力(εMax)在垂直载荷下较嵌体降低了88.94%,在舌颊向载荷下较嵌体降低了77.92%.垂直载荷下三种修复体的牙本质εMax都出现在根分叉处,全冠修复比嵌体和高嵌体分别高出18.35%和18.16%;而在舌颊向载荷下,全冠修复的牙本质εMax较嵌体和高嵌体分别降低19.63%和17.96%,位置转移至牙根中上1/3处,此时嵌体和高嵌体的牙本质εMax位于髓室底部.结论 在生物力学方面,全瓷MOD高嵌体和全瓷冠均可以对牙体组织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中全冠优于MOD高嵌体.
作者:王慧媛;宁小昕;刘玉红;艾林;姚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和耐药性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送痰培养检测136次,培养出病原菌122株,其中细菌94株,真菌28株;革兰阴性菌62株(60.0%),革兰阳性菌32株(34.0%).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中有28例的经验性治疗与药敏结果相吻合,控制感染困难的38例终根据痰培养结果更换抗菌药或联用抗菌药,大多数感染得到有效控制;耐药明显的有12例,因感染控制失败终死亡,住院病死率为14.3%.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多为革兰阴性茵,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明显.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是控制药物滥用引起细菌耐药性的关键.
作者:林允信;李陕区;杨博;王伯良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军校学员军事训练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原因、诊治与预防措施.方法 对近年来我院住院治疗的101例膝关节半月板训练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随诊6个月~2年,参照Ikeuchi膝关节等级评定标准,非手术组:优48例,良20例,可10例,差13例;手术组:优5例,良4例,可1例.结论 军校学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半月板训练伤应注重预防,对半月板损伤的学员患者,治疗方法应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手术应慎重.
作者:向君华;曾获洵;刘维;周国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脑钠肽(BNP),血清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变化及三者间的相关性,以探讨其对AMI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化学免疫荧光法定量检测47例AMI患者人院后24 h内的BNP,MYO和cTn I,并进行比较分析单个测定以及联合测定时诊断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1)AMI组BNP,MYO及cTnI的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显著升高(P<0.05).(2)在胸痛发作后2~6 h BNP,MYO,cTnI以及三项联合检测敏感性分别为76.2%,62.1%,74.2%,93.5%和特异性分别为79.2%,63.5%,82.7%,77.9%;在胸痛发作后6~12 h BNP,MYO,cTnI以及三项联合检测敏感性分别为89.5%,67.8%,83.5%,95.9%和特异性分别为84.3%,62.1%,88.3%,80.6%;在胸痛发作后12 ~24 h BNP,MYO,cTnI以及三项联合检测敏感性分别为94.7%,85.9%,92.6%,98.5%和特异性分别为97.6%,59.4%,96.5%,83.1%.结论 BNP,MYO及CTnI联合检测可以提高AMI检测的敏感性,有助于AMI早期诊断.
作者:沈振芳;沈昊;沈国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胰管结石的超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近10年来25例胰管结石病人的超声影像资料.结果 25例行B超检查均可见胰腺内回声不均,胰管扩张,胰管内见强光团,后伴声影;结石单纯位于胰头部9例,胰头体尾结石16例,并发胰腺假性囊肿3例.合并胰腺癌2例.15例行CT检查均可见胰头区增大,胰管扩张,胰头区钙化斑点,4例见胰体尾散在钙化点.10例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6例胰管显影,可见胰管扩张粗细不均,胰管内有透明阴影,固定;4例胰管未显影.腹部X线平片15例,3例可见胰腺走行区内有散在的或串珠样的或堆垛样的致密钙化阴影.结论 超声影像诊断胰管结石明显优于ERCP、CT和磁共振成像,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李宸;尹佳园;孙许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两点法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ASA Ⅰ ~Ⅱ级行子宫全切术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Ⅰ组为一点法,即L2~3腰椎单次腰麻后置入硬膜外导管;Ⅱ组为两点法,即T12 ~L1行硬膜外置管,再行L2~3单次腰麻.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效果,记录腰麻平面不对称例数、硬膜外腔用药量、需要辅助用药的例数及术后头痛、腰背痛情况.结果 在进腹探查和牵拉宫颈时,Ⅰ组患者心率下降幅度大于Ⅱ组患者的心率下降幅度(P<0.05);Ⅱ组肌松满意度和防止牵拉反应明显优于Ⅰ组(P<0.05);腰麻平面不对称例数、硬膜外腔用药量和需要辅助用药的例数Ⅰ组多于Ⅱ组.结论 两点法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子宫全切术麻醉效果确切,更合理安全.
作者:古德华;卢承志;陈敬文;张文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偏头痛发作间歇期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 随机抽样选择偏头痛发作间歇期126例为偏头痛组,无偏头痛病史的健康查体志愿者60例为对照组.结果 偏头痛组颅内各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普遍增快,但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降低,与对照组之间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两侧血流速度不对称:偏头痛组发生24例(19%),其中MOA组出现19例(14%),MWA组中出现5例(5%),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血管杂音:偏头痛组中38例(30%)可闻及血管性杂音,MOA组出现28例(22%),MWA组中10例(8%),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MOA与MWA相比也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经颅多普勒技术可直观、准确的反映血管机能状态,对评价疗效,指导临床用药有一定价值.
作者:王忠波;马晓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泮托拉唑对预防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作用.方法 对两组各126例急性脑血管病例分别应用泮托拉唑和雷尼替丁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泮托拉唑组中有5例出现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为3.97%.雷尼替丁组中有23例合并有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18.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泮托拉唑比雷尼替丁更能有效地预防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
作者:幸军;周虎;余小骊;李春安;樊拖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小切口钻孔盐水池隔离下血肿内放置冲洗管及引流管联合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 局麻下小切口颅骨钻孔在自制生理盐水池隔离下放置冲洗管及引流管治疗47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结果 全组病人均痊愈,无颅内积气发生.随访2~8个月,无复发.结论 小切口钻孔盐水池隔离下放置冲洗及引流管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确切,既能充分清除血肿,又从根本上避免了颅内积气的发生.
作者:吴剑飞;林庆喜;林承怀;龚进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92例烧伤合并吸人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死因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治愈87例,死亡5例;死亡主因:ARDS肺炎、MODF、败血症.结论 及时气管切开、湿化气道(雾化、滴入、气道灌洗)、支气管镜应用及其他综合治疗,对吸人性损伤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翁旭豪;张勇;李自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眼球顿挫伤引起的前房积血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月收治45例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结果.结果 45例挫伤性前房积血的视力均有提高:Ⅰ级前房积血2~4d吸收,Ⅱ级前房积血6~10d吸收,Ⅲ级前房积血9~15 d吸收.结论 早期积极恰当治疗,前房积血吸收加快,视功能可较大程度地恢复,可减少继发青光眼、角膜血染等并发症.
作者:邢杰;刘弘展;张威;秉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和经验.方法 对45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术后行全脑血管造影及颈动脉彩超检查,进行影像学随访.结果 狭窄血管均成功扩张,术前、术后狭窄段血管管腔分别为(2.84±1.18)mm和(5.86±0.65)mm,术后残余狭窄程度均<20%.临床随访无TIA或脑缺血发作,无1例发生再狭窄,3个月后颈部血管彩色超声检查,狭窄段管腔内径为(5.84±0.33)mm,与术后即刻狭窄段管腔内径(5.86±0.65)mm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苏凡凡;刘辉;王利萍;杜卫;李靖宇;李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遵医嘱为一左胫腓骨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术后患者应用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100 ml行静脉滴注,滴完后,接着更换0.9%氯化钠溶液100 ml+氟氯西林钠2.0g,当滴注约5 min时,输液器及茂菲滴管中出现白色絮状浑浊,立即更换输液器后继续静滴,患者未出现不适.
作者:曾玉春;王伟;周小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加热碘油精确栓塞肝左叶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及价值.方法 126例肝左叶大肝癌患者运用导管或微导管对肿瘤供血动脉进行精确栓塞.评价肿瘤的碘油沉积情况、术后肿瘤缩小情况、患者生存时间及术后肝功能的恢复.结果 46例患者肝功能Child分级B级经过治疗后,有33例肝功能恢复为Child A级;53例肝功能Child A级治疗后肝功能仍保持无明显变化;27例肝功能C级,有19例肝功能恢复为Child B级.有21例患者经过热碘油精确栓塞治疗后取得手术机会.1年生存率91.76%,2年生存率81.35%,3年生存率50.57%,4年生存率26.13%.结论 加热碘油精确栓塞肝左叶大肝癌在肿瘤缩小、生存时间、肝功能恢复及提高根治率方面有重要意义.
作者:独建库;章龙;何伟华;孙高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多波长氪激光治疗高危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疗效.方法 应用多波长氪激光对58例(102眼)患者进行治疗后,随访6~ 24个月,检查视力、眼底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记录眼底新生血管、黄斑水肿及玻璃体积血等情况.结果 视力提高15只眼(14.7%),视力无变化64只眼(62.7%),视力下降23只眼(22.6%);新生血管消退显效者50只眼(49.1%),有效39只眼(38.2%),无效13只眼(12.7%).对于部分新生血管未能消退或出现新生血管增多者进行补充激光光凝,其中5眼虽经多次光凝治疗,终仍行玻璃体切除手术;黄斑水肿72只眼治疗后水肿明显消退和消失者50只眼(69.5%),无明显改变者16只眼(22.2%),黄斑水肿加重者6只眼(8.3%).结论 绝大多数高危PDR患者经多波长氪激光治疗可以稳定现有视力,少部分患者PDR仍然持续存在,终需要进行玻璃体手术.
作者:于静;杜春光;禹海;高明宏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