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点法腰硬联合麻醉在子宫全切除术中的应用

古德华;卢承志;陈敬文;张文龙

关键词:两点法, 腰硬联合麻醉, 子宫全切除术
摘要:目的 观察两点法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ASA Ⅰ ~Ⅱ级行子宫全切术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Ⅰ组为一点法,即L2~3腰椎单次腰麻后置入硬膜外导管;Ⅱ组为两点法,即T12 ~L1行硬膜外置管,再行L2~3单次腰麻.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效果,记录腰麻平面不对称例数、硬膜外腔用药量、需要辅助用药的例数及术后头痛、腰背痛情况.结果 在进腹探查和牵拉宫颈时,Ⅰ组患者心率下降幅度大于Ⅱ组患者的心率下降幅度(P<0.05);Ⅱ组肌松满意度和防止牵拉反应明显优于Ⅰ组(P<0.05);腰麻平面不对称例数、硬膜外腔用药量和需要辅助用药的例数Ⅰ组多于Ⅱ组.结论 两点法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子宫全切术麻醉效果确切,更合理安全.
临床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期子宫血管自发破裂1例

    病人,女,28岁.平素月经周期30 d,首次妊娠7月余,妊娠4月余自觉胎动,现孕龄7月余.入院前3h于睡眠中突然出现上腹痛,呈持续性剧痛,伴恶心,但无呕吐及腹泻,腹痛时未用药,2h前转为下腹部疼痛,为持续性疼痛,伴恶心,无呕吐及发热,无阴道流液、出血.查体:T 36.4℃,P95次/nin,R 18次/min,Bp 90/62 mmHg(1 mmHg=0.133kPa),面色苍白,意识清,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腹膨隆如孕7月腹型.腹胀,肌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明显,肝脾未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3次/min,四肢厥冷.

    作者:顾成敏;王瑞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寰枢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寰枢椎骨折脱位的观察

    目的 探讨经寰枢椎椎弓根钉板固定融合治疗寰枢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2例上颈椎伤病患者进行后路经寰枢椎椎弓根钉板系统复位内固定,置入88枚寰枢椎椎弓根钉,在寰椎后弓及枢椎椎板间植骨融合,使寰枢椎复合体得到稳定.结果 2例术后出现枕大神经痛,经对症治疗1个月后痊愈;2例螺钉穿破寰椎左侧椎弓根外侧壁,未发现脊髓、椎动脉损伤.2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个月~6年,均获得骨性融合,未发现钉板断裂.所有患者X线片示寰椎完全复位,枢椎齿状突骨折处复位良好.CT片示螺钉与椎动脉及脊髓位置关系良好.结论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结合钉板系统固定治疗上颈椎伤病,能显著增强寰枢椎间生物力学稳定性,植骨融合率高.

    作者:胡泽元;杨永林;牛晓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基层医院严重多发伤中骨折的损伤控制治疗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伴骨折患者在基层医院的损伤控制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月应用损伤控制(早期迅速、有效的骨折固定及清创,术后ICU进一步复苏,病情平稳后行确定性手术)救治的25例严重多发伤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中抢救成功22例(88.0%),死亡3例(12.0%).骨盆骨折及四肢不稳定骨折早期予以外固定架固定,其中10例作为确定性固定手段.结论 损伤控制同样适用于基层医院严重多发伤伴骨折患者的治疗,但应准确把握其适应证.外固定架在骨折的早期固定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李松森;沈伟伟;王希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治疗

    目的 探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92例烧伤合并吸人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死因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治愈87例,死亡5例;死亡主因:ARDS肺炎、MODF、败血症.结论 及时气管切开、湿化气道(雾化、滴入、气道灌洗)、支气管镜应用及其他综合治疗,对吸人性损伤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翁旭豪;张勇;李自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侧切修整嵌甲性甲沟炎31例

    2008-2011年,我院共收治侧切修整嵌甲性甲沟炎31例,男14例,女17例,年龄20~45岁,平均26.3岁.其中单足单侧嵌甲性甲沟炎22例,单足双侧6例,双足双侧3例.在外院行拔甲处理过3次以上者6例,处理过3次以下者12例.早期均有红肿、流脓、疼痛等症状,行走时疼痛症状加重.均无肝、肾、心等疾病.全部病例均行局部麻醉,用1%利多卡因于足趾根部局部浸润麻醉,生效后,常规消毒铺巾单,于足趾根部扎止血带,取甲沟炎处边缘约0.3 cm纵形切开指甲,拔除切开的指甲后,切除甲下的甲床约0.3 cm左右,清理干净后,用生理盐水及过氧化氢溶液反复冲洗2遍以上,用敷料稍加压包扎,3d后换药,31例患者均于术后10d左右愈合,效果均满意,1年后随访,无1例复发,行走及跑步均正常.

    作者:李伟;张勇;任继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自制气袋用于大面积烧伤患者压疮的预防

    2010年1月-2011年5月我们应用自制气袋预防大面积烧伤患者压疮85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取用过的PV材料制成的一次性软包装输液袋,用注射器向袋内注入空气,量不宜过满,留出5%~10%的空间.

    作者:陈翠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医用臭氧联合盐酸利多卡因局部注射治疗肩周炎56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医用臭氧联合盐酸利多卡因局部注射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应用臭氧联合盐酸利多卡因局部注射治疗肩周炎56例.压痛点分布于三角肌腱附着处、肩峰下、喙突和结节间沟、冈上肌附着点等处,每周1次,3次为1疗程.每次注射完毕嘱患者坚持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治愈率达55.36%,有效率达82.15%,全部病例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医用臭氧联合盐酸利多卡因局部注射作为治疗肩周炎的一种微创且安全有效的方法,在临床上操作简单易行,疗效快而确切.痛苦小,花费少,无任何副作用,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陈晓君;吴小宝;仇艳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难治性排斥反应移植肾组织中C4d阳性表达的意义

    目的 检测C4d在难治性排斥反应移植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体液性排斥反应在移植肾丢失中的可能性作用.方法 选择因难治性排斥反应致移植肾切除标本为研究对象,应用兔抗人C4d多克隆抗体对标本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4d在失功移植肾中的表达情况,统计失功移植肾的存活时间,分析体液性排斥反应对移植肾存活的影响.结果 40例失功移植肾标本中,C4d阳性17例(42.5%).40例移植肾存活时间:2周~110个月,平均为(35.0±7.5)个月.经统计学分析:C4d阳性移植肾存活时间为(39.2±8.3)个月,C4d阴性移植肾存活时间为(65.7±6.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09).结论 体液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是影响移植物长期存活的危险因素.

    作者:许亮;蔡明;许晓光;韩永;王强;石炳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保留股骨颈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92例

    目的 探讨保留股骨颈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 2000年9月-2010年9月,我科开展保留股骨颈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92例(104髋),其中男50例,女42例,年龄20~65岁.结果 本组经过0.5~ 10年随访,92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良好.影像学检查显示人工髋关节位置良好,假体无松动和下沉.结论 保留股骨颈型人工全髓关节置换符合股骨近端生理顺应性,能防止股骨近端骨质疏松引起假体松动和下沉.

    作者:郑文忠;刘爱刚;陈昆;尤瑞金;黄春福;吕宏升;黄令坚;黄钿锋;肖奕增;王鸿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采乐联合庆大霉素及哈西奈德治疗干性皮脂溢出症疗效观察

    2005-2010年我门诊用采乐联合庆大霉素、哈西奈德治疗干性皮脂溢出症,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152例干性皮脂溢出症患者均为本院门诊病人,其中男97例,女55例,年龄18~43岁;病程1~7个月.分为三组,治疗组86例,对照Ⅰ组32例,对照Ⅱ组34例.三组病人的病情及性别具有可比性.

    作者:姜政勇;李智君;刘金涛;吴广侠;郭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小骨窗开颅并侧脑室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脑室铸型

    目的 总结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室铸型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对75例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室铸型患者行小骨窗开颅合并单侧或双侧侧脑室额角置管外引流手术.结果 术后6个月随访,死亡21例;存活54例,其中ADL Ⅰ~Ⅱ级8例、Ⅲ级10例、Ⅳ~Ⅴ级36例.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室铸型患者行小骨窗开颅合并侧脑室外引流手术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作者:曹勇;孟阳;刘刚强;苑亚东;冯金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的介入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肾动脉狭窄(RAS)性高血压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RAS性高血压患者的DSA造影及临床资料.动脉粥样硬化(AS) 16例、纤维肌性发育不良(FMD)8例、多发性大动脉炎(MA)5例、肾移植术后(PRT)1例.结果 共35支狭窄动脉25支行经皮腔内肾血管成形术(PTRA),9支行支架植入(PTRAS)治疗,1支由于肾动脉几乎闭塞,微导丝未能通过狭窄部位而治疗失败.本组技术成功率97.1%;AS性、FMD性、MA性RAS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5.0%、87.5%、40.0%,再狭窄率分别为13.1%、25.0%、40.0%;随访7个月~3年,5例治愈;17例改善;8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3.3% (22/30);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不同病因导致的RAS性高血压行介入治疗疗效明显:以FMD疗效佳,AS疗效次之,MA疗效较差.

    作者:何海涛;刘建秦;周桂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杭州地区军队老年人群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及评价

    目的 调查分析杭州地区军队老年人群糖尿病的患病状况,分析与伴随疾病谱的关系,评价药物疗效.方法 采用病史回顾与体检相结合方法将726例老年人群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分析两组血压、血脂及伴随疾病谱以及糖尿病组使用药物治疗状况.结果 杭州地区军队老年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为40.63%,与非糖尿病组相比,两组人群血压、总胆固醇水平无统计学差异,但三酰甘油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糖尿病组并发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脑卒中及恶性肿瘤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或P<0.01);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的使用胰岛素比例为31.71% (72/227),明显高于病程<10年的11.76% (8/68),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老年人群中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导致并发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脑卒中及恶性肿瘤的比例明显增高,且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比例随病程的延长而上升.

    作者:郑伟;吴玉泉;卢小军;费军;张忠夫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耳廓离断的显微再植与修复

    目的 探讨耳廓离断伤的显微外科再植和修复方法.方法 回顾1990年以来8例耳廓离断伤,采用显微再植、寄养再植、皮瓣转移重建等方法进行修复.结果 术后随访12 ~32个月,耳廓再植成活6例,原位再植及寄养再植各失活1例,后经皮瓣修复重建耳廓2例全部成活,所有病人均在术后7~10 d拆线,伤口一期愈合,耳廓皮肤感觉恢复,听力正常.结论 对耳廓离断损伤患者,引入超显微外科技术,采用更为精细的血管吻合技术是理想的修复方法.

    作者:赵东升;赵景志;闫宝山;唐加义;陆俊峰;吴晓满;张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局部伤口负压引流对高热复合创伤兔体温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温高湿环境下局部伤口负压引流治疗对兔体温的影响.方法 以兔背部皮肤全层皮肤缺损的急性创面为模型,将24只创伤兔随机分为常温对照组、常温实验组、高温对照组、高温实验组,每组6只.实验组给予局部伤口负压引流治疗,对照组用纱布覆盖,不给予负压引流.创伤后每1h监测肛温(Tr)1次.结果 高温暴露的两组兔肛温较常温环境下的两组明显增高(P<0.05),与高温对照组比较,高温实验组肛温明显降低(P<0.05).结论 高温高湿环境是导致创伤兔肛温升高的重要因素,局部伤口负压引流疗法可有效缓解高温复合创伤兔的肛温,阻止热损伤对创面局部及全身的影响.

    作者:袁方;李亚洁;王晓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平痛新联合阿托品用于肾绞痛镇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平痛新联合阿托品对肾绞痛镇痛的效果.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257例由泌尿系结石所引起急性肾绞痛患者随机分组,131例为观察组,应用平痛新联合阿托品肌注;126例为对照组,应用哌替啶联合阿托品肌注.对比观察两组止痛效果及副作用.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复发率低,副作用小.结论 平痛新联合阿托品对泌尿系结石所致肾绞痛镇痛效果与哌替啶联合阿托品的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别,且复发率低,副作用少,无成瘾性.

    作者:姜霖;韩凤东;赵英男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肺实质脂肪瘤1例

    病人,男,54岁.体检胸透发现左上肺阴影,遂CT检查示:左上肺外带胸膜下见一类圆形高密度灶,边缘光滑,范围为3 cm×2.8 cm×3 cm,CT值- 90至- 122HU,肺门影不大,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影,诊断为左上肺脂肪瘤(图1).9个月后复查CT,上述病灶无明显变化.

    作者:戴放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儿童颞叶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其认知功能的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儿童颞叶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其认识功能的因素.方法 对71例颞叶癫痫患儿的脑电图、影像学、认识功能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脑电图提示单侧颞叶41例,双侧颞叶同步或交替放电20例,额颞叶放电,以颞叶放电为著者8例,颞叶放电传到枕叶2例.头颅影像学检查中29例(40.8%)显示有颞叶结构异常.智力缺陷的发生率为56.3% (40/71).智力与发作频率、每次发作持续0时间、用药种类密切相关.结论 颞叶癫痫临床表现多样化,但结合临床、脑电图、影像学结果可以作出诊断.发作频率高、每次发作持续时间长、联合用药种类多的颞叶癫痫患儿智力容易受损.

    作者:王承峰;董文涛;任榕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自制手套水袋预防踝、跟部压疮

    下肢骨折行骨牵引时因牵引时间较长,使足踝部、跟部受压甚至形成压疮.我科取一次性橡胶手套1只,灌注少量温水,余1/4~2/5空间,把手套开口处打死结,保证3/4~3/5的充盈度,倒置无漏水后,将制好的手套水袋放置在病人的踝部或跟部,过2~4h取出水袋,局部按摩5~10 min,再将水袋垫于受压部位.

    作者:胡永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MSCPR-1A型心肺复苏器对心肺复苏效果的临床观察

    心脏呼吸骤停是急诊科常见的危急重症,而心脏呼吸骤停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及时有效地心肺复苏术(CPR).传统的CPR技术因医务人员的技术、体力等因素可影响按压的效果,而MSCPR-1A型心肺复苏器是一种以高压氧气为驱动力的心肺复苏一体机,可以调节好心脏按压的频率和幅度以及人工面罩呼吸的频率来进行机械式的一体化的复苏,并为超长心肺复苏提供了有效的保证.我院急诊科于2008年7月-2011年5月期间对81例心脏呼吸骤停患者分别采用MSCPR-1A型心肺复苏器和标准人工心肺复苏术进行了疗效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华军;米忠友;邹文孝;张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临床军医杂志

临床军医杂志

主管:解放军沈阳军区联勤卫生部

主办:沈阳军区总医院 解放军210医院 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