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森;沈伟伟;王希龙
目的 调查寒区新兵冬季集训对新兵血压的影响、日间血压节律、脉压差、体质量变化及血压水平的关系.方法 分别测量新兵集训前及集训结束时体质量,同日应用迈瑞MEC-2000型心电监护仪对入选新兵分别在集训前及集训结束时测量8:00、12:00、16:00、20:00四个时段的卧位血压,对比血压变化,并计算脉压差及观测日间血压节律.结果 集训前与集训后相比四个时段的血压、平均动脉压均有明显下降(P<0.05).集训前8:00血压高,集训后血压节律发生了变化,20:00血压高.集训前后脉压差相比没有明显差异.体质量变化均值:(0.31±3.40)kg.体质量增加组集训后血压明显下降,体质量未增加组集训后血压有下降趋势,但集训前后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寒区新兵冬季集训可使新兵血压明显下降,改变了日间血压节律,但对脉压差无影响,集训前后体质量变化与血压水平相关.
作者:薛越;陈大仓;马天春;余风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对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锥孔引流和传统钻孔引流术疗效进行回顾性比较,以明确两种手术方法的优缺点,找出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佳方法.方法 锥孔组86例患者采用床边直接锥孔冲洗引流,钻孔组82例患者采用传统钻孔引流术.两组患者术后2~3d复查头颅CT,对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症状改善、平均住院日、痊愈率及复发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两组患者均痊愈.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诉改善、术后继发血肿及复发情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锥孔组平均手术时间(35±5) min,少于钻孔组的(60±8) min;锥孔组平均住院日(6.5±0.5)d,少于钻孔组的(10.5±1.0)d;锥孔组颅内积气发生率明显少于钻孔组,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锥孔引流手术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手术时间及平均住院日短等优点.
作者:廖圣芳;王玉差;陈汉民;管定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 SNMC)联合盐酸非索非那定(FHT)治疗自身敏感性湿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29例自身敏感性湿疹患者采用单盲、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5例给予口服SNMC 60 mg/次,3次/d,同时口服FHT 10 mg/d,共3周.对照组64例单独口服SNMC 60 mg/次,3次/d,共3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7.5% (P <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非索非那定治疗自身敏感性湿疹疗效显著.
作者:柴若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肺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CT表现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肺部IMT患者的CT表现,其中5例行CT平扫检查,3例行平扫+增强扫描检查.结果 8例患者3例为中央型,CT表现为边界不清的实变灶;5例为周围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软组织密度肿块或结节;增强后肿块实性部分呈均匀或不均匀中度或明显强化,坏死、囊变区无明显强化.病理示肿瘤由梭形细胞及炎症细胞组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肌源性蛋白阳性表达.结论 IMT是一种少见的肿瘤,CT检查能为其提供准确的解剖部位等信息,在定性诊断方面有一定价值,但后确诊还有赖于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作者:孙志强;罗莉漫;阳昱恒;宋佳;沈桂萍;赵林;曾晓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常用临床检查手段的有效组合策略.方法 总结我院自2002年1月-2010年7月收治的7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检查资料,对比超声、CT及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3种检查中,每一单项、任意两项检查组合、三项检查组合对本病的阳性诊断率.结果 超声、CT及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本病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55.4%、70.3%、73.0%,后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任意两项检查组合中,各组合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超声+ CT组合对本病的诊断阳性结果与单项细针穿刺细胞学或CT检查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项检查组合的诊断阳性率达98.6%.其余各组对比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单项CT或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本病的诊断阳性率高,同时行三项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效能高.
作者:张少波;何谦;杜振双;张诚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脊柱侧弯患者肺功能损害的特点,探讨导致脊柱侧弯患者肺功能障碍的临床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首次矫形术的142例侧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前肺功能检查情况,确定导致肺功能障碍的临床因素.结果 男性患者重度侧弯较多,cobb角较大;随年龄增长,侧弯患者气道阻力呈增加趋势;肺功能异常与患者体质量、cobb角和顶椎位置有关,而与侧弯方向及是否伴有后凸无关.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肺功能的损害程度不断加重,且存在由单纯限制性通气障碍向伴随阻塞性通气障碍的混合性通气障碍变化;肺功能损害的程度与侧弯的程度正相关;侧弯顶椎位于胸椎者,更倾向于伴随有肺功能障碍.严重肺功能损害的患者,体质量发育受到影响,给围术期的管理带来更大的挑战.
作者:吕砚;方伟武;徐学武;苗玉良;刘骥;钟京;任何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13例住院诊断为药物性肝损害的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113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6.37%,无效率33.63%;其中致肝损害药物前三位为中草药类,抗微生物药,抗结核药,分别占38.05%,20.35%,10.62%;TBil、ALP、ALB、PTA及并发症是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论 中草药和抗微生物药是目前药物性肝损害的主要药物;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与TBil、ALP、ALB、PTA及并发症有关.
作者:周双男;王立福;张宁;郭文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手术治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术后患者出现的患肢功能障碍,肩关节活动受限,上肢水肿等问题是临床上尚未解决的一大难题.2008年1月-2010年6月我们对25例患者施行术后功能训练,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坤娜;王媛媛;姜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92例烧伤合并吸人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死因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治愈87例,死亡5例;死亡主因:ARDS肺炎、MODF、败血症.结论 及时气管切开、湿化气道(雾化、滴入、气道灌洗)、支气管镜应用及其他综合治疗,对吸人性损伤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翁旭豪;张勇;李自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小切口钻孔盐水池隔离下血肿内放置冲洗管及引流管联合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 局麻下小切口颅骨钻孔在自制生理盐水池隔离下放置冲洗管及引流管治疗47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结果 全组病人均痊愈,无颅内积气发生.随访2~8个月,无复发.结论 小切口钻孔盐水池隔离下放置冲洗及引流管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确切,既能充分清除血肿,又从根本上避免了颅内积气的发生.
作者:吴剑飞;林庆喜;林承怀;龚进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双侧精索静脉曲张仅行左侧精索静脉腹壁下静脉搭桥术的疗效.方法 45例双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左侧精索静脉腹壁下静脉搭桥术,右侧不做治疗.结果 45例患者中右侧精索静脉曲张轻度33例,中度12例,术后3 ~12个月彩色多普勒超声复查,双侧精索静脉血流反流信号均消失,右侧精索静脉40例转为正常,5例转为轻度;左侧33例正常,12例转为轻度.结论 双侧精索静脉曲张右侧不做治疗,行左侧精索静脉腹壁下静脉搭桥术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刘焜;赵色玲;江城;陈世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应用尿激酶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10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起病后2 ~24 h内进行超选择性动脉内尿激酶溶栓,尿激酶用量50 ~120万单位(平均85万单位).结果 10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颈内动脉系统血管闭塞69例,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19例,脑血管造影未见明显异常17例;经动脉内溶栓治疗后,闭塞的颈内动脉系统再通率为63.8%( 44/69),椎-基底动脉系统再通率为63.2%(12/19).治疗后第7天和第14天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13.05±8.10)、(8.82±6.00)分,与治疗前的(18.86±8.20)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7、2.39,P<0.01);治疗后ADL评分第7天和第14天分别为:(1.75±1.37)、(3.50±1.29)分,与治疗前的(4.82±1.37)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2、2.44,P<0.01).术后随访1年,临床症状完全缓解或明显好转为72.7%(64/88),并发脑出血为3.4% (3/88),消化道出血为11.4%(10/88).结论 应用尿激酶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好、见效快、并发症少.
作者:苏凡凡;刘辉;王利萍;杜卫;李靖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老年复合性溃疡临床特点.方法 对118例老年复合性溃疡与396例非老年复合性溃疡作对照分析.结果 老年复合性溃疡症状多不典型,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巨大溃疡多并发出血几率大,停药后易复发(P<0.05).结论 老年复合性溃疡病情顽固,并发症较多,加深对老年复合性溃疡认识,有利于本病的诊治.
作者:幸军;周虎;冯青青;李春安;樊拖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高寒环境下杂种犬肢体爆炸伤后早期救治时间窗.方法 模拟高寒环境杂种犬肢体雷管引爆致伤实验,分别于伤后即刻、第8、12、24 h行伤口清创缝合,术后72 h通过肉眼观察,血白细胞检测,伤道深部软组织实验病理学和细菌学鉴定,分析比较伤后不同时间点内救治效果.结果 高寒环境杂种犬肢体爆炸伤后,不同的清创缝合时间窗内炎性改变有差别,早期清创缝合效果良好,晚期手术感染率高,8h后手术效果差.结论 高寒环境下肢体爆炸伤早期救治时间窗为伤后8h内.
作者:沈开金;吉善和;张培谊;刘正祥;李新宇;雷权;吴顺久;许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游离微型皮瓣在复杂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4种游离微型皮瓣共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64例.结果 1例坏死,63例游离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6年,皮瓣外形、色泽良好,进行神经吻合的游离微型皮瓣52例,两点辨别觉8 ~12 mm,外形逼真.结论 采用游离微型皮瓣移植修复复杂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可较好地恢复手指的外形与功能.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
作者:李士民;周明武;幸超峰;王瑞金;王飞云;宋力;朱杰;宋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下颌第一磨牙经根管治疗后,不同修复方式对牙体组织受力的影响.方法 模拟右侧下颌第一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以近中-(牙合)-远中(MOD)嵌体,全冠,MOD高嵌体修复,观察不同牙体组织的应力大小及分布.结果 高嵌体修复后,牙釉质的大主应力(εMax)在垂直载荷下较嵌体降低了88.94%,在舌颊向载荷下较嵌体降低了77.92%.垂直载荷下三种修复体的牙本质εMax都出现在根分叉处,全冠修复比嵌体和高嵌体分别高出18.35%和18.16%;而在舌颊向载荷下,全冠修复的牙本质εMax较嵌体和高嵌体分别降低19.63%和17.96%,位置转移至牙根中上1/3处,此时嵌体和高嵌体的牙本质εMax位于髓室底部.结论 在生物力学方面,全瓷MOD高嵌体和全瓷冠均可以对牙体组织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中全冠优于MOD高嵌体.
作者:王慧媛;宁小昕;刘玉红;艾林;姚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病人,男,16岁.因右手背擦伤就诊,创面约3.0 cm×4.5 cm,表皮层撕脱,有血液渗出,清洁创面后,外用云南白药粉进行止血,用药后患者右手背立即出现剧烈疼痛,面容痛苦,难以忍受,述右手感麻木、肿胀并迅速蔓延至右臂.
作者:朱建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下肢骨折行骨牵引时因牵引时间较长,使足踝部、跟部受压甚至形成压疮.我科取一次性橡胶手套1只,灌注少量温水,余1/4~2/5空间,把手套开口处打死结,保证3/4~3/5的充盈度,倒置无漏水后,将制好的手套水袋放置在病人的踝部或跟部,过2~4h取出水袋,局部按摩5~10 min,再将水袋垫于受压部位.
作者:胡永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头孢匹胺与西咪替丁交替静脉输注时,输液器茂菲滴管中立即出现白色浑浊,立即关闭输液器开关,重新更换输液器及液体,未出现类似现象.验证:将头孢匹胺2 g(1支)+0.9%生理盐水100 ml稀释溶解,用注射器抽1 ml,再抽西咪替丁原液1 ml,使两者混合,立即出现白色浑浊.
作者:胡永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的治疗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出院时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往往不能恢复正常,且病情易反复发作.为此,我们应用家庭无创正压通气(DNPPV)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以通过改善COPD患者的通气和血液氧合状态,降低呼吸负荷,缓解呼吸肌疲劳,从而降低COPD患者住院率.
作者:张威;史晓芳;高峰;邢杰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