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SCPR-1A型心肺复苏器对心肺复苏效果的临床观察

陈华军;米忠友;邹文孝;张春

关键词: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器, 人工心肺复苏
摘要:心脏呼吸骤停是急诊科常见的危急重症,而心脏呼吸骤停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及时有效地心肺复苏术(CPR).传统的CPR技术因医务人员的技术、体力等因素可影响按压的效果,而MSCPR-1A型心肺复苏器是一种以高压氧气为驱动力的心肺复苏一体机,可以调节好心脏按压的频率和幅度以及人工面罩呼吸的频率来进行机械式的一体化的复苏,并为超长心肺复苏提供了有效的保证.我院急诊科于2008年7月-2011年5月期间对81例心脏呼吸骤停患者分别采用MSCPR-1A型心肺复苏器和标准人工心肺复苏术进行了疗效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临床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高清CT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降低冠状动脉CT成像辐射剂量的研究

    目的 评价高清CT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降低冠状动脉CT成像辐射剂量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GE公司宝石能谱CT,选取100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0例,采用AsiR重建技术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对比分析两组冠状动脉可评估率及辐射剂量.结果 研究组血管可评估率为95.0%,对照组为95.8%.两组冠状动脉段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有效辐射剂量为(2.90±0.37) mSv,对照组为(10.33±1.65) mSv,两组辐射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清CT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在保证血管可评估率及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可降低72%的辐射剂量.

    作者:黄科峰;朱安平;陈洪高;李作坤;黎颖;姜小平;黎昌华;宋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与氟氯西林钠存在配伍禁忌

    遵医嘱为一左胫腓骨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术后患者应用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100 ml行静脉滴注,滴完后,接着更换0.9%氯化钠溶液100 ml+氟氯西林钠2.0g,当滴注约5 min时,输液器及茂菲滴管中出现白色絮状浑浊,立即更换输液器后继续静滴,患者未出现不适.

    作者:曾玉春;王伟;周小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改良式宫颈环扎术联合间苯三酚应用于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宫颈机能不全患者行改良式宫颈环扎术及术后应用间苯三酚保胎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21例确诊为宫颈机能不全患者,于孕16 ~24周施行宫颈内口环扎术,术后应用间苯三酚行保胎治疗,观察妊娠结局.结果 延长妊娠至足月分娩18例(85.7%),早产2例(9.5%),流产1例(4.8%),胎儿成活20例(95.2%).结论 改良式宫颈环扎术联合间苯三酚应用于宫颈机能不全,可以延长妊娠时间,提高足月新生儿分娩率.

    作者:顾成敏;王瑞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叶酸与同型半胱氨酸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中的临床意义

    近年来,有关叶酸(FA)、同型半胱氨酸( Hcys)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1].由于血中Hcys升高与饮食中叶酸缺乏有关,孕期易出现叶酸摄入不足,造成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s)血症,导致内皮细胞受损,诱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作者:吴敬伟;陈淑学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并不全瘫疗效观察

    胸腰椎骨折是脊柱外科常见病,对于椎体爆裂骨折,椎管内有骨折块压迫,有明显的下肢感觉、运动障碍的患者,应采用手术治疗解除对神经组织压迫,稳定脊柱,恢复椎骨的解剖关系.采用前路减压内固定的手术方式减压直接、充分,植骨确实[1],内固定坚强.本研究对我院15例胸腰椎骨折伴有脊髓损伤患者,行前路手术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永兴;王伟;刘大朋;高成杰;辛雪栋;张海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全麻诱导中利多卡因预防芬太尼呛咳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在全麻诱导中预防芬太尼呛咳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择60例ASA Ⅰ~Ⅱ级、年龄28~ 65岁的择期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实验药物为生理盐水5 ml,B组为实验组,实验药物为利多卡因1.5 mg/kg,两组药物分别在全麻诱导前1 min给予.观察芬太尼引发呛咳的发生率及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两组呛咳的发生率分别为:A组47%,B组13%.B组呛咳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诱导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一致.结论 应用利多卡因可以有效地降低全麻诱导期芬太尼引发的呛咳反应.

    作者:李后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耳廓离断的显微再植与修复

    目的 探讨耳廓离断伤的显微外科再植和修复方法.方法 回顾1990年以来8例耳廓离断伤,采用显微再植、寄养再植、皮瓣转移重建等方法进行修复.结果 术后随访12 ~32个月,耳廓再植成活6例,原位再植及寄养再植各失活1例,后经皮瓣修复重建耳廓2例全部成活,所有病人均在术后7~10 d拆线,伤口一期愈合,耳廓皮肤感觉恢复,听力正常.结论 对耳廓离断损伤患者,引入超显微外科技术,采用更为精细的血管吻合技术是理想的修复方法.

    作者:赵东升;赵景志;闫宝山;唐加义;陆俊峰;吴晓满;张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腹腔镜联合复方棉酚片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复方棉酚片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09-2011年我院收治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120例,按照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单纯腹腔镜组(A组)60例;联合治疗组(B组)60例,患者行腹腔镜术后口服复方棉酚片20 mg/d,连续服用3个月.所有患者随访1~2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复发、妊娠情况、总主观症状评分、术后出血以及住院时间,并观察了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B组治疗有效率优于A组(P<0.05).B组患者的平均总主观症状评分、手术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A组(P<0.05).A组患者术后复发11例,B组复发2例,A组复发率明显高于B组(P<0.05).B组患者术后妊娠率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复方棉酚片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可提高有效率且不良反应较低,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王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采乐联合庆大霉素及哈西奈德治疗干性皮脂溢出症疗效观察

    2005-2010年我门诊用采乐联合庆大霉素、哈西奈德治疗干性皮脂溢出症,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152例干性皮脂溢出症患者均为本院门诊病人,其中男97例,女55例,年龄18~43岁;病程1~7个月.分为三组,治疗组86例,对照Ⅰ组32例,对照Ⅱ组34例.三组病人的病情及性别具有可比性.

    作者:姜政勇;李智君;刘金涛;吴广侠;郭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肺实质脂肪瘤1例

    病人,男,54岁.体检胸透发现左上肺阴影,遂CT检查示:左上肺外带胸膜下见一类圆形高密度灶,边缘光滑,范围为3 cm×2.8 cm×3 cm,CT值- 90至- 122HU,肺门影不大,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影,诊断为左上肺脂肪瘤(图1).9个月后复查CT,上述病灶无明显变化.

    作者:戴放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老年复合性溃疡118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老年复合性溃疡临床特点.方法 对118例老年复合性溃疡与396例非老年复合性溃疡作对照分析.结果 老年复合性溃疡症状多不典型,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巨大溃疡多并发出血几率大,停药后易复发(P<0.05).结论 老年复合性溃疡病情顽固,并发症较多,加深对老年复合性溃疡认识,有利于本病的诊治.

    作者:幸军;周虎;冯青青;李春安;樊拖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慢性乙肝患者HBV-DNA载量与超敏C反应蛋白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中HBV-DNA载量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ALT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对141例慢性乙肝患者的血清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DNA载量,免疫透射比浊法及酶速率法分别测定血清hs-CRP和ALT的水平.结果 CHB患者hs-CRP及AL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且随肝损害程度的加重而升高(P<0.01或P<0.05);不同HBV载量组间ALT及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RP及ALT水平变化与HBV-DNA载量均无相关性(r=0.137,r=0.211,P>0.05).结论 多数CHB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炎症反应,但其炎症程度与乙肝病毒复制程度无关.

    作者:杨丰梅;张明明;聂娟;刁青香;许会彬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肺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CT诊断

    目的 探讨肺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CT表现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肺部IMT患者的CT表现,其中5例行CT平扫检查,3例行平扫+增强扫描检查.结果 8例患者3例为中央型,CT表现为边界不清的实变灶;5例为周围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软组织密度肿块或结节;增强后肿块实性部分呈均匀或不均匀中度或明显强化,坏死、囊变区无明显强化.病理示肿瘤由梭形细胞及炎症细胞组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肌源性蛋白阳性表达.结论 IMT是一种少见的肿瘤,CT检查能为其提供准确的解剖部位等信息,在定性诊断方面有一定价值,但后确诊还有赖于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作者:孙志强;罗莉漫;阳昱恒;宋佳;沈桂萍;赵林;曾晓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75%乙醇浸泡消毒气管内套管流程再造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75%乙醇消毒气管内套管的消毒效果及75%乙醇持续使用的时间.方法 选择正在使用透明PVC材料内套管患者共46例,并于乙醇新开启时和使用过程中24、48、72 h进行乙醇浓度测定及含菌量测定(消毒液为连续使用96 h).结果 75%乙醇连续使用72 h浓度无明显变化,且可保证物品消毒效果.结论 75%乙醇浸泡消毒法是一种效果可靠、成本低、操作简便安全的消毒方法,乙醇可持续使用72 h.

    作者:涂颖;宗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动态增强MRI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MRI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系统回顾2000年1月-2011年1月术前接受TAC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的35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动态增强MRI评估化疗前后肿瘤大小.术后病理检查评估化疗后肿瘤大小.结果 新辅助化疗后动态增强MRI评价CR0例,PR 23例,SD 10例,PD 2例,疾病控制率为94.3%.术后病理评估化疗有效率为94.3%(33/35).MRI检查示肿瘤向心型缩小15例,树枝型缩小20例,TNM临床分期中肿瘤缩小方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后肿瘤大直径分别为(2.82±1.02)cm和(1.14±0.67) cm,对新辅助化疗后残余肿瘤的阳性预测值为94.3%.TAC新辅助化疗后MRI评估PR和SD与病理疗效评估的符合率分别为95.7%和90.0%,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动态增强MRI疗效评估与病理疗效评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 动态增强MRI能准确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残留肿瘤的大小,可为乳腺癌手术治疗提供量化证据.

    作者:胡建修;曾艳妮;刘良进;毕俊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自制气袋用于大面积烧伤患者压疮的预防

    2010年1月-2011年5月我们应用自制气袋预防大面积烧伤患者压疮85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取用过的PV材料制成的一次性软包装输液袋,用注射器向袋内注入空气,量不宜过满,留出5%~10%的空间.

    作者:陈翠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学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UFA)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3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胃肠外营养组(TPN组)及ω-3 PUFA+ TPN治疗组(PUFA组),每组17例.两组患者于治疗前与治疗后第3和7天检测血前白蛋白( PAB)、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及血糖(GLU),同时检测IgA、IgG、IgM的变化,并比较两组病人感染发生率及ICU入住时间.结果 与TPN组比较,PUFA组血清IgA、IgG、IgM明显升高(P<0.01或0.05);PAB、ALB及TF水平明显升高(P<0.01或0.05),而GLU水平明显下降(P<0.01或0.05);ICU入住时间明显缩短(P<0.05),但感染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ω-3 PUFA可显著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许会彬;王青;王化芬;刘启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双侧精索静脉曲张行左侧精索静脉腹壁下静脉搭桥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索双侧精索静脉曲张仅行左侧精索静脉腹壁下静脉搭桥术的疗效.方法 45例双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左侧精索静脉腹壁下静脉搭桥术,右侧不做治疗.结果 45例患者中右侧精索静脉曲张轻度33例,中度12例,术后3 ~12个月彩色多普勒超声复查,双侧精索静脉血流反流信号均消失,右侧精索静脉40例转为正常,5例转为轻度;左侧33例正常,12例转为轻度.结论 双侧精索静脉曲张右侧不做治疗,行左侧精索静脉腹壁下静脉搭桥术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刘焜;赵色玲;江城;陈世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寒区新兵冬季集训对血压水平影响的研究

    目的 调查寒区新兵冬季集训对新兵血压的影响、日间血压节律、脉压差、体质量变化及血压水平的关系.方法 分别测量新兵集训前及集训结束时体质量,同日应用迈瑞MEC-2000型心电监护仪对入选新兵分别在集训前及集训结束时测量8:00、12:00、16:00、20:00四个时段的卧位血压,对比血压变化,并计算脉压差及观测日间血压节律.结果 集训前与集训后相比四个时段的血压、平均动脉压均有明显下降(P<0.05).集训前8:00血压高,集训后血压节律发生了变化,20:00血压高.集训前后脉压差相比没有明显差异.体质量变化均值:(0.31±3.40)kg.体质量增加组集训后血压明显下降,体质量未增加组集训后血压有下降趋势,但集训前后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寒区新兵冬季集训可使新兵血压明显下降,改变了日间血压节律,但对脉压差无影响,集训前后体质量变化与血压水平相关.

    作者:薛越;陈大仓;马天春;余风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氧氟沙星甘露醇注射液与头孢匹胺存在配伍禁忌

    在为一右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的患者连续静滴头孢匹胺与氧氟沙星甘露醇注射液时,发现茂菲滴管中出现了乳白色浑浊物,立即更换输液管,未发生不良反应.

    作者:伍小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临床军医杂志

临床军医杂志

主管:解放军沈阳军区联勤卫生部

主办:沈阳军区总医院 解放军210医院 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