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泽元;杨永林;牛晓健
目的 探讨濒海训练期间陆军某部新兵亚健康罹患率及其相关因素,为找出切实可行的干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自身对照,分别对参训新兵训练前、训练中(训练开始后的20 d)和训练结束后进行“康奈尔医学指数量表(CMI)”调查分析,确定其中亚健康状态发生率及程度.结果 海训过程中的亚健康状态及心理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海训前及训练结束后,参加海训的新兵的亚健康罹患率高于未参加海训的新兵(P<0.05);此外,高中学历的亚健康发生率显著高于初中、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士兵.结论 高强度的濒海训练是诱发亚健康状态的重要因素,但参训士兵的应对方式对个体的亚健康状态也有极大影响,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文化程度及对海训的顾虑程度也是影响亚健康状态的相关因素.
作者:吴德平;王加林;杨文娟;赵亚平;王猛;陈金拳;焦留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双侧精索静脉曲张仅行左侧精索静脉腹壁下静脉搭桥术的疗效.方法 45例双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左侧精索静脉腹壁下静脉搭桥术,右侧不做治疗.结果 45例患者中右侧精索静脉曲张轻度33例,中度12例,术后3 ~12个月彩色多普勒超声复查,双侧精索静脉血流反流信号均消失,右侧精索静脉40例转为正常,5例转为轻度;左侧33例正常,12例转为轻度.结论 双侧精索静脉曲张右侧不做治疗,行左侧精索静脉腹壁下静脉搭桥术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刘焜;赵色玲;江城;陈世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苯中毒急性再生障碍性食血(AAA)患者的免疫细胞及相关因子动态检测,探索苯中毒AAA发病机制及治疗特点.方法 对32例苯中毒AAA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个月作血清白介素-2(sIL-2),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类,NK细胞检测,并与同期原发性AAA患者作比较.结果 苯中毒AAA患者sIL-2增高,T细胞亚群及NK细胞异常,通过非免疫相关治疗4月后都恢复正常.结论 苯中毒AAA患者存在异常免疫,免疫功能在经过非免疫相关治疗可恢复,免疫异常不是苯中毒AAA发病的主要因素,免疫治疗非苯中毒AAA治疗首选.
作者:汤孝优;伍绍铮;魏萍;寥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血糖、血脂、血尿酸与腔隙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44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腔梗组)及40例非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对照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IMT,并检测血清中空腹血糖(GLU)、总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尿酸(UA)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腔梗组的GLU,TCH,TG,LDL-C,UA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其中GLU,LDL-C和U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腔梗组的IMT明显增厚,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T与腔隙性脑梗死密切相关,血糖、血脂及血尿酸的水平与其发病也有一定关系.
作者:王青;刘欣;杨鹏;雷爱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例1,女,61岁.因上腹部胀痛不适2月入院,查体:心肺正常,上腹部有轻压痛、无反跳痛.彩超检查提示:上中腹部实性占位.MRI检查:上腹部占位性病变,提示来源于胃小弯外生性肿瘤.在全麻下剖腹探查,术中见肿瘤位于小网膜囊,为一实性包块,约4 cm×4 cm大小,未侵及浆膜层,余未见异常,无腹水.遂完整切除肿瘤.术后病理示小网膜间质瘤(5 cm ×4 cm ×4 cm).免疫组化:CD117(+),CD34(+),S100( -).
作者:应浩杰;凌宝存;周文广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老年腹膜透析( 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微炎症状态、营养状况与透析充分性的关系.方法 按照超敏C-反应蛋白(hs-CRP)≤5 mg/L和hs-CRP >5 mg/L,将腹膜透析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间营养状况指标及透析充分指标与炎症指标的关系.结果 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GB)、hs-CRP、尿素清除率(Kt/V)、标准化蛋白分解率(nPCR)、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估(MQSGA)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微炎症状态与营养不良及透析充分性密切相关.
作者:吴珑芝;朱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儿童乳磨牙牙体大面积缺损不同修复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大面积缺损的300颗乳磨牙,随机分成三组,分别进行预成冠、铸瓷高嵌体、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治疗.1年后复诊,参照美国公共健康协会的修正标准对修复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在牙体完整性和磨耗方面,三种修复方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修复体情况、继发龋、邻接关系方面,预成冠和铸瓷高嵌体优于树脂充填;而在边缘密合性方面,铸瓷高嵌体优于预成冠,预成冠又优于充填治疗.结论 与树脂充填相比,虽然预成冠和铸瓷高嵌体的操作复杂、成本也较高,但是临床评价结果好,在乳磨牙大面积缺损病例中可推广使用.
作者:常平;闫黎津;李锐;鲁丽英;李蓓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鼻咽癌放疗后晚期并发症有口干、放射性龋齿、味觉减退、张口困难、颈部纤维化、听力下降、放射性副鼻窦炎、放射性脑损伤等.利用先进的放疗技术制定个体化的放疗计划,既提高肿瘤局部剂量又降低了周围正常组织照射剂量,放疗后积极准确的护理和功能锻炼可减低和减轻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付尚志;吴雷;李万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病人,男,57岁.间断腹胀腹痛2个月.胃镜示胃窦部见2 cm×1.5 cm大小浅表溃疡,触之易出血.病理报告:黏膜重度慢性炎,另见少许异型细胞,不除外低分化腺癌.术中发现胃窦大弯侧见一大小约2.5 cm×2 cm边缘稍隆起的浅表溃疡.大小弯侧淋巴结肿大.病理检查肉眼观:胃窦大弯侧见-2.5 cm ×2.0 cm大小浅表溃疡,边缘稍隆起,切面灰白,质脆,周界不清.肿瘤侵及肌层,胃大小弯侧淋巴结21个,直径0.2~1.0 cm.
作者:李德昌;岳颖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脑钠肽(BNP),血清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变化及三者间的相关性,以探讨其对AMI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化学免疫荧光法定量检测47例AMI患者人院后24 h内的BNP,MYO和cTn I,并进行比较分析单个测定以及联合测定时诊断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1)AMI组BNP,MYO及cTnI的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显著升高(P<0.05).(2)在胸痛发作后2~6 h BNP,MYO,cTnI以及三项联合检测敏感性分别为76.2%,62.1%,74.2%,93.5%和特异性分别为79.2%,63.5%,82.7%,77.9%;在胸痛发作后6~12 h BNP,MYO,cTnI以及三项联合检测敏感性分别为89.5%,67.8%,83.5%,95.9%和特异性分别为84.3%,62.1%,88.3%,80.6%;在胸痛发作后12 ~24 h BNP,MYO,cTnI以及三项联合检测敏感性分别为94.7%,85.9%,92.6%,98.5%和特异性分别为97.6%,59.4%,96.5%,83.1%.结论 BNP,MYO及CTnI联合检测可以提高AMI检测的敏感性,有助于AMI早期诊断.
作者:沈振芳;沈昊;沈国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高清CT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降低冠状动脉CT成像辐射剂量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GE公司宝石能谱CT,选取100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0例,采用AsiR重建技术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对比分析两组冠状动脉可评估率及辐射剂量.结果 研究组血管可评估率为95.0%,对照组为95.8%.两组冠状动脉段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有效辐射剂量为(2.90±0.37) mSv,对照组为(10.33±1.65) mSv,两组辐射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清CT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在保证血管可评估率及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可降低72%的辐射剂量.
作者:黄科峰;朱安平;陈洪高;李作坤;黎颖;姜小平;黎昌华;宋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在应用鼻胃管引流治疗重症神经外科患者的应激性溃疡同时应用鼻肠管早期恢复患者肠内营养的经验.方法 2011年1月-2011年6月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 30名出现应激性溃疡患者行鼻胃管引流及同时置鼻肠管,第2天行胸腹部X线检查确认鼻肠管位置后早期行肠内营养.同时监测胃残量.结果 30例患者在鼻胃管引流治疗同时均一次性鼻肠管置管成功,置管后次日恢复早期肠内营养.结论 鼻胃管与鼻肠管在伴应激性溃疡的重症神经外科患者的联合应用是治疗应激性溃疡同时早期恢复肠内营养的有效方式.
作者:关靖宇;熊剑;陈军;贺维珍;季文伟;杜军;杨佳明;王肖亮;卢天舒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对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锥孔引流和传统钻孔引流术疗效进行回顾性比较,以明确两种手术方法的优缺点,找出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佳方法.方法 锥孔组86例患者采用床边直接锥孔冲洗引流,钻孔组82例患者采用传统钻孔引流术.两组患者术后2~3d复查头颅CT,对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症状改善、平均住院日、痊愈率及复发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两组患者均痊愈.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诉改善、术后继发血肿及复发情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锥孔组平均手术时间(35±5) min,少于钻孔组的(60±8) min;锥孔组平均住院日(6.5±0.5)d,少于钻孔组的(10.5±1.0)d;锥孔组颅内积气发生率明显少于钻孔组,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锥孔引流手术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手术时间及平均住院日短等优点.
作者:廖圣芳;王玉差;陈汉民;管定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龄初产妇对妊娠结局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年龄≥35岁的150例单胎初产妇(研究组)的并发症及分娩结局进行分析,并随机抽样150例年龄<35岁单胎初产妇(对照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研究组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低体质量儿、产后出血、阴道助产及剖宫产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初产妇高危因素增加,因此应避免高龄妊娠,并加强对高龄产妇的孕期管理,预防妊娠并发症,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
作者:王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病人,男,54岁.1月前开始出现尿路刺激症状,后间断出现肉眼血尿,无明确过敏史,为进一步诊治而入院.入院后实验室检查示:血常规正常,尿常规白细胞15~ 20/HP,红细胞++,BLD++.尿脱落细胞检查未见肿瘤细胞.超声检查示:膀胱三角区黏膜明显增厚.膀胱镜检查示:膀胱三角区黏膜充血水肿,可见滤泡,有溃疡形成.行活检病理示:黏膜下大量嗜酸性细胞浸润,诊断为嗜酸性膀胱炎.完善各项检查后,行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切电灼术,将病变范围黏膜电切至肌层,病变周围黏膜电灼.术后病理示:膀胱黏膜增生,间质血管扩张,有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部分黏膜坏死,局部肉芽组织形成.
作者:田丰;吉凯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溶血病换血术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 对52例重度溶血病新生儿换血术前后的凝血功能、血小板进行测定分析,以同期出生的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结果 换血术后的患儿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增高,血小板计数(PLT)数量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有轻度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溶血病换血术前后应进行凝血功能的检测,并及时处理,以防止发生大出血及DIC.
作者:才海燕;高彩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肾动脉狭窄(RAS)性高血压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RAS性高血压患者的DSA造影及临床资料.动脉粥样硬化(AS) 16例、纤维肌性发育不良(FMD)8例、多发性大动脉炎(MA)5例、肾移植术后(PRT)1例.结果 共35支狭窄动脉25支行经皮腔内肾血管成形术(PTRA),9支行支架植入(PTRAS)治疗,1支由于肾动脉几乎闭塞,微导丝未能通过狭窄部位而治疗失败.本组技术成功率97.1%;AS性、FMD性、MA性RAS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5.0%、87.5%、40.0%,再狭窄率分别为13.1%、25.0%、40.0%;随访7个月~3年,5例治愈;17例改善;8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3.3% (22/30);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不同病因导致的RAS性高血压行介入治疗疗效明显:以FMD疗效佳,AS疗效次之,MA疗效较差.
作者:何海涛;刘建秦;周桂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近年来,有关叶酸(FA)、同型半胱氨酸( Hcys)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1].由于血中Hcys升高与饮食中叶酸缺乏有关,孕期易出现叶酸摄入不足,造成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s)血症,导致内皮细胞受损,诱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作者:吴敬伟;陈淑学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13例住院诊断为药物性肝损害的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113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6.37%,无效率33.63%;其中致肝损害药物前三位为中草药类,抗微生物药,抗结核药,分别占38.05%,20.35%,10.62%;TBil、ALP、ALB、PTA及并发症是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论 中草药和抗微生物药是目前药物性肝损害的主要药物;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与TBil、ALP、ALB、PTA及并发症有关.
作者:周双男;王立福;张宁;郭文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眼球顿挫伤引起的前房积血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月收治45例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结果.结果 45例挫伤性前房积血的视力均有提高:Ⅰ级前房积血2~4d吸收,Ⅱ级前房积血6~10d吸收,Ⅲ级前房积血9~15 d吸收.结论 早期积极恰当治疗,前房积血吸收加快,视功能可较大程度地恢复,可减少继发青光眼、角膜血染等并发症.
作者:邢杰;刘弘展;张威;秉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