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昌;岳颖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在全麻诱导中预防芬太尼呛咳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择60例ASA Ⅰ~Ⅱ级、年龄28~ 65岁的择期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实验药物为生理盐水5 ml,B组为实验组,实验药物为利多卡因1.5 mg/kg,两组药物分别在全麻诱导前1 min给予.观察芬太尼引发呛咳的发生率及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两组呛咳的发生率分别为:A组47%,B组13%.B组呛咳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诱导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一致.结论 应用利多卡因可以有效地降低全麻诱导期芬太尼引发的呛咳反应.
作者:李后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央型小细胞肺癌(SCLC)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50例资料完整、经病理证实的中央型SCLC的CT征象及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中央型小细胞肺癌CT表现为:(1)肺门区椭圆形或类圆形肿块,边缘清楚、光滑,相应支气管改变轻,肿块包绕支气管形成“包绕征”;(2)纵隔淋巴结肿大早而明显;(3)阻塞性改变少而轻.结论 肿块包绕支气管征合并广泛的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是中央型SCLC较为特征性的CT表现,结合临床,对本病作出及时诊断是可能的.
作者:乔清;张云泉;李锦青;李福锁;禹智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鼻咽癌放疗后晚期并发症有口干、放射性龋齿、味觉减退、张口困难、颈部纤维化、听力下降、放射性副鼻窦炎、放射性脑损伤等.利用先进的放疗技术制定个体化的放疗计划,既提高肿瘤局部剂量又降低了周围正常组织照射剂量,放疗后积极准确的护理和功能锻炼可减低和减轻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付尚志;吴雷;李万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经肝动脉加热碘油栓塞治疗肝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126例肝转移癌患者分为两组,采用肝动脉加热碘油栓塞治疗的63例为加热组,采用常温碘油栓塞治疗的63例为常温组.并进行治疗前后肿瘤大小及肝功能等变化的对比分析.结果 加热组有效率为61.90% (39/63),常温组有效率为47.62% (30/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肿瘤大小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功能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加热组6、12、18、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100%( 63/63),84.13% (53/63),49.21%(31/63),25.40%( 16/63);常温组分别为90.48% (57/63),63.49%(41/63),34.92%(22/63),12.70%( 8/63).同时,两组的术后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的发生率相比较,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 经肝动脉加热碘油栓塞治疗肝转移癌的效果优于常温组的治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独建库;李冠海;张明德;何伟华;贺会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与载脂蛋白B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住院患者226例,平均年龄(79.2±5.7)岁.分为非脂肪肝组和NAFL组.分析两组患者载脂蛋白B和其他代谢指标及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 NAFL组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甘油三酯(TG)均高于非脂肪肝组;而肌酐(Cr)低于非脂肪肝组;NAFL组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病率高;吸烟的比例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年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NAFL与ALT、apoB正相关(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444、0.364,P<0.05),其他指标未进入方程.结论 NAFL患者的TC、LDL-C、apoB、ALT、TG均高于非脂肪肝组;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病率高;而Cr低.老年人发现NAFL后仍应干预血脂,进一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作者:陈艳梅;武云涛;裴志勇;周冬翠;曹少军;姚依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游离微型皮瓣在复杂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4种游离微型皮瓣共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64例.结果 1例坏死,63例游离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6年,皮瓣外形、色泽良好,进行神经吻合的游离微型皮瓣52例,两点辨别觉8 ~12 mm,外形逼真.结论 采用游离微型皮瓣移植修复复杂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可较好地恢复手指的外形与功能.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
作者:李士民;周明武;幸超峰;王瑞金;王飞云;宋力;朱杰;宋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70岁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病原学、易感因素及预后.方法 对68例70岁以上COPD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病原学、易感因素及预后进行分析,并与无COPD的76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病原菌均以酵母菌属为主.COPD、年龄、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糖尿病对肺部真菌感染有影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酵母菌属是肺部真菌感染主要致病菌.70岁以上COPD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病情重,病程长,病死率高.
作者:顾珏;宋秀杰;张凌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 SNMC)联合盐酸非索非那定(FHT)治疗自身敏感性湿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29例自身敏感性湿疹患者采用单盲、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5例给予口服SNMC 60 mg/次,3次/d,同时口服FHT 10 mg/d,共3周.对照组64例单独口服SNMC 60 mg/次,3次/d,共3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7.5% (P <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非索非那定治疗自身敏感性湿疹疗效显著.
作者:柴若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微创方法行胸腔闭式引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56例胸腔积液、31例自发性气胸和2例液气胸的患者,采用猪尾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观察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胸腔穿刺并行闭式引流,其中3例病人因导管堵塞行第2次引流,80例病人引流成功,肺复张或胸水明显减少,9例无效,总有效率89.9%.结论 应用猪尾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操作方便,创伤小,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瑞娟;霍苗;许杨;李考;王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FOLFOX4方案化疗联合太空舱全身热疗治疗晚期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38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在深度镇静下行FOLFOX4方案化疗联合太空舱全身热疗仪进行全身热化疗,对照组18例采用FOLFOX4方案进行化疗.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RR)60.0%,疾病控制率(DCR) 80.0%;对照组RR 27.8%,DCR44.4%.两组间RR、DC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主要化疗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恶心、呕吐等,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出现Ⅰ ~Ⅱ度皮肤烧伤4例,无一例出现急性心肺功能衰竭.结论 采用太空舱全身热疗系统联合FOLFOX4方案进行全身热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安全有效.
作者:王小文;钟美佐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近年,丙型肝炎病毒(HCV)慢性感染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目前国内外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新药物,在干扰素、利巴韦林替代物、HCV抑制剂、治疗性疫苗等方面取得不小的进步,其药物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改善肝功能;减轻肝组织病变;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或延缓肝硬化和HCC的发生.本文对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药物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为;周国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使用中吸痰预吸罐中生理盐水进行含菌量测定,探讨人工气道内吸痰操作的安全性并进行流程再造.方法 随机采样使用中吸痰预吸罐中生理盐水进行含菌量测定,共采样68例,观察细菌生长情况并计算平均菌落数.结果 50%吸痰预吸罐中生理盐水内检测出细菌,无法保证100%无菌效果.结论 临床上吸痰预吸罐无法保证100%无菌,易造成介入性感染,降低了人工气道内吸痰的安全性,根据流程再造,可取消设置吸痰预吸罐.
作者:涂颖;宗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的治疗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出院时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往往不能恢复正常,且病情易反复发作.为此,我们应用家庭无创正压通气(DNPPV)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以通过改善COPD患者的通气和血液氧合状态,降低呼吸负荷,缓解呼吸肌疲劳,从而降低COPD患者住院率.
作者:张威;史晓芳;高峰;邢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为腺性膀胱炎的诊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10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5例腺性膀胱炎的临床表现、病理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术后排尿不适症状均明显改善,术后随访时间6~36个月,4例于术后5~12个月复发,复发者均再次行经尿道汽化电切治疗,继续随访未发现恶变病例.结论 膀胱镜检查及活检病理诊断为腺性膀胱炎的确诊方法,经尿道等离子汽化电切术联合术后膀胱腔内灌注化疗是目前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色玲;陈世伟;赵轶;刘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高寒环境下杂种犬肢体爆炸伤后早期救治时间窗.方法 模拟高寒环境杂种犬肢体雷管引爆致伤实验,分别于伤后即刻、第8、12、24 h行伤口清创缝合,术后72 h通过肉眼观察,血白细胞检测,伤道深部软组织实验病理学和细菌学鉴定,分析比较伤后不同时间点内救治效果.结果 高寒环境杂种犬肢体爆炸伤后,不同的清创缝合时间窗内炎性改变有差别,早期清创缝合效果良好,晚期手术感染率高,8h后手术效果差.结论 高寒环境下肢体爆炸伤早期救治时间窗为伤后8h内.
作者:沈开金;吉善和;张培谊;刘正祥;李新宇;雷权;吴顺久;许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得宝松硬膜外腔或骶管腔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得宝松1 ml、2%利多卡因5ml、VitB120.5mg、VitB10.1 g混合0.9%氯化钠注射液配制成20 ml,行硬膜外腔注射,3d后改为骶管腔注射,药物除得宝松改为0.2ml外,其他同上.如此交替注射各3次.观察治疗前后疼痛评分以及疼痛缓解率.结果 18例患者椎管内注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VAS平均分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注射治疗后疼痛缓解在70%以上有3例,占16.6%,疼痛缓解50%有8例占44.4%,疼痛缓解30%有5例占27.7%,总有效率为88.8%;不良反应主要是头晕及双下肢麻木,偶见恶心;无药物过敏;肌无力1例,全组病人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术后复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得宝松硬膜外或骶管腔注射法治疗临床效果肯定,副作用少,是一种简便、快捷的治疗手段.
作者:刘灿辉;蔡铁良;邓信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锥形束CT是图像引导放疗的重要工具,在放疗过程中可测量和修正摆位误差、计算肿瘤靶区外扩范围,在通过校正后还可进行剂量计算验证.但锥形束CT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提高图像质量,并在图像采集过程中控制辐射剂量,采用佳的配准方式以达到图像引导和剂量引导双重功能.本文重点介绍了锥形束CT的成像系统、临床应用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作者:吴雷;薛跃辉;李万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医用臭氧联合盐酸利多卡因局部注射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应用臭氧联合盐酸利多卡因局部注射治疗肩周炎56例.压痛点分布于三角肌腱附着处、肩峰下、喙突和结节间沟、冈上肌附着点等处,每周1次,3次为1疗程.每次注射完毕嘱患者坚持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治愈率达55.36%,有效率达82.15%,全部病例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医用臭氧联合盐酸利多卡因局部注射作为治疗肩周炎的一种微创且安全有效的方法,在临床上操作简单易行,疗效快而确切.痛苦小,花费少,无任何副作用,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陈晓君;吴小宝;仇艳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胰管结石的超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近10年来25例胰管结石病人的超声影像资料.结果 25例行B超检查均可见胰腺内回声不均,胰管扩张,胰管内见强光团,后伴声影;结石单纯位于胰头部9例,胰头体尾结石16例,并发胰腺假性囊肿3例.合并胰腺癌2例.15例行CT检查均可见胰头区增大,胰管扩张,胰头区钙化斑点,4例见胰体尾散在钙化点.10例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6例胰管显影,可见胰管扩张粗细不均,胰管内有透明阴影,固定;4例胰管未显影.腹部X线平片15例,3例可见胰腺走行区内有散在的或串珠样的或堆垛样的致密钙化阴影.结论 超声影像诊断胰管结石明显优于ERCP、CT和磁共振成像,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李宸;尹佳园;孙许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加热碘油精确栓塞肝左叶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及价值.方法 126例肝左叶大肝癌患者运用导管或微导管对肿瘤供血动脉进行精确栓塞.评价肿瘤的碘油沉积情况、术后肿瘤缩小情况、患者生存时间及术后肝功能的恢复.结果 46例患者肝功能Child分级B级经过治疗后,有33例肝功能恢复为Child A级;53例肝功能Child A级治疗后肝功能仍保持无明显变化;27例肝功能C级,有19例肝功能恢复为Child B级.有21例患者经过热碘油精确栓塞治疗后取得手术机会.1年生存率91.76%,2年生存率81.35%,3年生存率50.57%,4年生存率26.13%.结论 加热碘油精确栓塞肝左叶大肝癌在肿瘤缩小、生存时间、肝功能恢复及提高根治率方面有重要意义.
作者:独建库;章龙;何伟华;孙高斌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