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胰管结石25例超声诊断分析

李宸;尹佳园;孙许锋

关键词:胰管结石, 超声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胰管结石的超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近10年来25例胰管结石病人的超声影像资料.结果 25例行B超检查均可见胰腺内回声不均,胰管扩张,胰管内见强光团,后伴声影;结石单纯位于胰头部9例,胰头体尾结石16例,并发胰腺假性囊肿3例.合并胰腺癌2例.15例行CT检查均可见胰头区增大,胰管扩张,胰头区钙化斑点,4例见胰体尾散在钙化点.10例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6例胰管显影,可见胰管扩张粗细不均,胰管内有透明阴影,固定;4例胰管未显影.腹部X线平片15例,3例可见胰腺走行区内有散在的或串珠样的或堆垛样的致密钙化阴影.结论 超声影像诊断胰管结石明显优于ERCP、CT和磁共振成像,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临床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寰枢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寰枢椎骨折脱位的观察

    目的 探讨经寰枢椎椎弓根钉板固定融合治疗寰枢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2例上颈椎伤病患者进行后路经寰枢椎椎弓根钉板系统复位内固定,置入88枚寰枢椎椎弓根钉,在寰椎后弓及枢椎椎板间植骨融合,使寰枢椎复合体得到稳定.结果 2例术后出现枕大神经痛,经对症治疗1个月后痊愈;2例螺钉穿破寰椎左侧椎弓根外侧壁,未发现脊髓、椎动脉损伤.2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个月~6年,均获得骨性融合,未发现钉板断裂.所有患者X线片示寰椎完全复位,枢椎齿状突骨折处复位良好.CT片示螺钉与椎动脉及脊髓位置关系良好.结论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结合钉板系统固定治疗上颈椎伤病,能显著增强寰枢椎间生物力学稳定性,植骨融合率高.

    作者:胡泽元;杨永林;牛晓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平痛新联合阿托品用于肾绞痛镇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平痛新联合阿托品对肾绞痛镇痛的效果.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257例由泌尿系结石所引起急性肾绞痛患者随机分组,131例为观察组,应用平痛新联合阿托品肌注;126例为对照组,应用哌替啶联合阿托品肌注.对比观察两组止痛效果及副作用.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复发率低,副作用小.结论 平痛新联合阿托品对泌尿系结石所致肾绞痛镇痛效果与哌替啶联合阿托品的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别,且复发率低,副作用少,无成瘾性.

    作者:姜霖;韩凤东;赵英男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脊柱侧弯142例的肺功能障碍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脊柱侧弯患者肺功能损害的特点,探讨导致脊柱侧弯患者肺功能障碍的临床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首次矫形术的142例侧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前肺功能检查情况,确定导致肺功能障碍的临床因素.结果 男性患者重度侧弯较多,cobb角较大;随年龄增长,侧弯患者气道阻力呈增加趋势;肺功能异常与患者体质量、cobb角和顶椎位置有关,而与侧弯方向及是否伴有后凸无关.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肺功能的损害程度不断加重,且存在由单纯限制性通气障碍向伴随阻塞性通气障碍的混合性通气障碍变化;肺功能损害的程度与侧弯的程度正相关;侧弯顶椎位于胸椎者,更倾向于伴随有肺功能障碍.严重肺功能损害的患者,体质量发育受到影响,给围术期的管理带来更大的挑战.

    作者:吕砚;方伟武;徐学武;苗玉良;刘骥;钟京;任何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采乐联合庆大霉素及哈西奈德治疗干性皮脂溢出症疗效观察

    2005-2010年我门诊用采乐联合庆大霉素、哈西奈德治疗干性皮脂溢出症,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152例干性皮脂溢出症患者均为本院门诊病人,其中男97例,女55例,年龄18~43岁;病程1~7个月.分为三组,治疗组86例,对照Ⅰ组32例,对照Ⅱ组34例.三组病人的病情及性别具有可比性.

    作者:姜政勇;李智君;刘金涛;吴广侠;郭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视频喉镜下等离子射频治疗会厌囊肿40例

    2007年3月-2010年3月,我科在门诊于视频喉镜下使用等离子射频治疗会厌囊肿40例,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0例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18~56岁.病程1个月~1年.自觉咽有异物感或阻塞感者28例,无症状于体检中发现12例.单发囊肿36例,多发囊肿4例.

    作者:赖琛;杨国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猪尾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微创方法行胸腔闭式引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56例胸腔积液、31例自发性气胸和2例液气胸的患者,采用猪尾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观察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胸腔穿刺并行闭式引流,其中3例病人因导管堵塞行第2次引流,80例病人引流成功,肺复张或胸水明显减少,9例无效,总有效率89.9%.结论 应用猪尾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操作方便,创伤小,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瑞娟;霍苗;许杨;李考;王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锥形束CT在放疗中的应用

    锥形束CT是图像引导放疗的重要工具,在放疗过程中可测量和修正摆位误差、计算肿瘤靶区外扩范围,在通过校正后还可进行剂量计算验证.但锥形束CT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提高图像质量,并在图像采集过程中控制辐射剂量,采用佳的配准方式以达到图像引导和剂量引导双重功能.本文重点介绍了锥形束CT的成像系统、临床应用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作者:吴雷;薛跃辉;李万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肝硬化患者血清前白蛋白和总胆汁酸的变化

    为寻求一种敏感反映肝脏合成和代谢功能变化的血清学指标,我们对126例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PA)和总胆汁酸(TBA)联合检测,以探讨其在不同程度的肝硬化患者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彭海英;于洪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术并发症分析

    目的 总结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术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吸取经验、教训.方法 回顾性分析900例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术,总结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结果 900例经皮肝穿刺术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78%,以出血、严重疼痛、血管迷走神经损伤、气胸、肿瘤种植为主要并发症,除1例出血患者死亡,1例肿瘤种植患者经手术治疗外,其余并发症均予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术并发症较少,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术后密切观察,及时果断处理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何志安;赖江琼;余丽萍;李占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不同修复方式对下颌第一磨牙牙体组织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目的 探讨下颌第一磨牙经根管治疗后,不同修复方式对牙体组织受力的影响.方法 模拟右侧下颌第一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以近中-(牙合)-远中(MOD)嵌体,全冠,MOD高嵌体修复,观察不同牙体组织的应力大小及分布.结果 高嵌体修复后,牙釉质的大主应力(εMax)在垂直载荷下较嵌体降低了88.94%,在舌颊向载荷下较嵌体降低了77.92%.垂直载荷下三种修复体的牙本质εMax都出现在根分叉处,全冠修复比嵌体和高嵌体分别高出18.35%和18.16%;而在舌颊向载荷下,全冠修复的牙本质εMax较嵌体和高嵌体分别降低19.63%和17.96%,位置转移至牙根中上1/3处,此时嵌体和高嵌体的牙本质εMax位于髓室底部.结论 在生物力学方面,全瓷MOD高嵌体和全瓷冠均可以对牙体组织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中全冠优于MOD高嵌体.

    作者:王慧媛;宁小昕;刘玉红;艾林;姚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新疆叶城县结核病疫情分析

    20世纪60年代以来,通过结核病的化学治疗,使新发现的结核病治愈率达到95%以上,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结核病出现全球恶化趋势,众多发展中国家结核病疫情出现明显回升[1].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各地区疫情控制不均衡,它仍为当前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全国十大死亡病因之一,也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主要疾病之一.我院所在地区平均海拔1 700 m,长期以来肺结核一直是本地区高发病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作者:陈涛;陈国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肺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CT诊断

    目的 探讨肺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CT表现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肺部IMT患者的CT表现,其中5例行CT平扫检查,3例行平扫+增强扫描检查.结果 8例患者3例为中央型,CT表现为边界不清的实变灶;5例为周围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软组织密度肿块或结节;增强后肿块实性部分呈均匀或不均匀中度或明显强化,坏死、囊变区无明显强化.病理示肿瘤由梭形细胞及炎症细胞组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肌源性蛋白阳性表达.结论 IMT是一种少见的肿瘤,CT检查能为其提供准确的解剖部位等信息,在定性诊断方面有一定价值,但后确诊还有赖于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作者:孙志强;罗莉漫;阳昱恒;宋佳;沈桂萍;赵林;曾晓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多波长氪激光治疗高危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目的 探讨多波长氪激光治疗高危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疗效.方法 应用多波长氪激光对58例(102眼)患者进行治疗后,随访6~ 24个月,检查视力、眼底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记录眼底新生血管、黄斑水肿及玻璃体积血等情况.结果 视力提高15只眼(14.7%),视力无变化64只眼(62.7%),视力下降23只眼(22.6%);新生血管消退显效者50只眼(49.1%),有效39只眼(38.2%),无效13只眼(12.7%).对于部分新生血管未能消退或出现新生血管增多者进行补充激光光凝,其中5眼虽经多次光凝治疗,终仍行玻璃体切除手术;黄斑水肿72只眼治疗后水肿明显消退和消失者50只眼(69.5%),无明显改变者16只眼(22.2%),黄斑水肿加重者6只眼(8.3%).结论 绝大多数高危PDR患者经多波长氪激光治疗可以稳定现有视力,少部分患者PDR仍然持续存在,终需要进行玻璃体手术.

    作者:于静;杜春光;禹海;高明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百草枯致幼儿皮肤损伤1例

    病儿,男,1岁.缘于9d前因父母发生争吵,母亲激愤之下服百草枯(20%原液),(被送入当地医院治疗),次日发现小儿双侧大腿皮肤发红,裤子有百草枯残留及气味,分析可能是父母争夺药瓶时洒在小孩身上,剂量不详.家人立即用肥皂水清洗,7d后皮肤出现水泡,表皮破溃,到当地医院就诊后,转入我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双肺呼吸音清晰,腹部未见异常.

    作者:白光兴;王萍;徐贵森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基层医院严重多发伤中骨折的损伤控制治疗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伴骨折患者在基层医院的损伤控制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月应用损伤控制(早期迅速、有效的骨折固定及清创,术后ICU进一步复苏,病情平稳后行确定性手术)救治的25例严重多发伤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中抢救成功22例(88.0%),死亡3例(12.0%).骨盆骨折及四肢不稳定骨折早期予以外固定架固定,其中10例作为确定性固定手段.结论 损伤控制同样适用于基层医院严重多发伤伴骨折患者的治疗,但应准确把握其适应证.外固定架在骨折的早期固定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李松森;沈伟伟;王希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经尿道汽化电切联合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治疗腺性膀胱炎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为腺性膀胱炎的诊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10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5例腺性膀胱炎的临床表现、病理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术后排尿不适症状均明显改善,术后随访时间6~36个月,4例于术后5~12个月复发,复发者均再次行经尿道汽化电切治疗,继续随访未发现恶变病例.结论 膀胱镜检查及活检病理诊断为腺性膀胱炎的确诊方法,经尿道等离子汽化电切术联合术后膀胱腔内灌注化疗是目前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色玲;陈世伟;赵轶;刘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耳廓离断的显微再植与修复

    目的 探讨耳廓离断伤的显微外科再植和修复方法.方法 回顾1990年以来8例耳廓离断伤,采用显微再植、寄养再植、皮瓣转移重建等方法进行修复.结果 术后随访12 ~32个月,耳廓再植成活6例,原位再植及寄养再植各失活1例,后经皮瓣修复重建耳廓2例全部成活,所有病人均在术后7~10 d拆线,伤口一期愈合,耳廓皮肤感觉恢复,听力正常.结论 对耳廓离断损伤患者,引入超显微外科技术,采用更为精细的血管吻合技术是理想的修复方法.

    作者:赵东升;赵景志;闫宝山;唐加义;陆俊峰;吴晓满;张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鼻内镜下处理顽固性鼻腔深部出血50例

    目的 总结鼻内镜下处理顽固性鼻腔深部出血的经验.方法 对50例顽固性鼻腔深部出血患者,在鼻内镜引导下运用双极电凝、高频电刀结合套有一段输液器管的直头吸引管或上颌窦吸引管进行出血部位的烧灼止血,然后用明胶海绵微型填塞.2例患者电凝后出血凶猛,采用细短碘仿纱条局部加压填塞,填塞纱条于72 h~7 d内分次取出.治疗后鼻孔区一般不填塞.结果 50例均明确出血点,其中嗅裂鼻中隔部24例(48.0%)、下鼻道后穹隆8例(16.0%)、中鼻道后下部10例(20.0%)、下鼻道前上端4例(8.0%)、鼻咽部4例(8.0%).50例中,单纯烧灼23例,烧灼+局部明胶海绵填塞25例,烧灼+碘仿纱条局部填塞2例.鼻内镜止血术后未出血45例,再出血5例.再出血时间和例数分别为术后当天1例,术后第1天2例,第2天2例,经综合治疗出血停止.治疗后无一例鼻腔粘连或鼻中隔穿孔发生.结论 鼻内镜下诊治顽固性鼻腔深部出血效果好,患者痛苦小、容易接受.

    作者:李斌峰;张学云;管志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央型小细胞肺癌的CT表现及其诊断

    目的 探讨中央型小细胞肺癌(SCLC)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50例资料完整、经病理证实的中央型SCLC的CT征象及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中央型小细胞肺癌CT表现为:(1)肺门区椭圆形或类圆形肿块,边缘清楚、光滑,相应支气管改变轻,肿块包绕支气管形成“包绕征”;(2)纵隔淋巴结肿大早而明显;(3)阻塞性改变少而轻.结论 肿块包绕支气管征合并广泛的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是中央型SCLC较为特征性的CT表现,结合临床,对本病作出及时诊断是可能的.

    作者:乔清;张云泉;李锦青;李福锁;禹智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全麻诱导中利多卡因预防芬太尼呛咳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在全麻诱导中预防芬太尼呛咳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择60例ASA Ⅰ~Ⅱ级、年龄28~ 65岁的择期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实验药物为生理盐水5 ml,B组为实验组,实验药物为利多卡因1.5 mg/kg,两组药物分别在全麻诱导前1 min给予.观察芬太尼引发呛咳的发生率及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两组呛咳的发生率分别为:A组47%,B组13%.B组呛咳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诱导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一致.结论 应用利多卡因可以有效地降低全麻诱导期芬太尼引发的呛咳反应.

    作者:李后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临床军医杂志

临床军医杂志

主管:解放军沈阳军区联勤卫生部

主办:沈阳军区总医院 解放军210医院 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