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硬化患者血清前白蛋白和总胆汁酸的变化

彭海英;于洪波

关键词:前白蛋白, 总胆汁酸, 肝硬化
摘要:为寻求一种敏感反映肝脏合成和代谢功能变化的血清学指标,我们对126例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PA)和总胆汁酸(TBA)联合检测,以探讨其在不同程度的肝硬化患者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临床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双侧精索静脉曲张行左侧精索静脉腹壁下静脉搭桥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索双侧精索静脉曲张仅行左侧精索静脉腹壁下静脉搭桥术的疗效.方法 45例双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左侧精索静脉腹壁下静脉搭桥术,右侧不做治疗.结果 45例患者中右侧精索静脉曲张轻度33例,中度12例,术后3 ~12个月彩色多普勒超声复查,双侧精索静脉血流反流信号均消失,右侧精索静脉40例转为正常,5例转为轻度;左侧33例正常,12例转为轻度.结论 双侧精索静脉曲张右侧不做治疗,行左侧精索静脉腹壁下静脉搭桥术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刘焜;赵色玲;江城;陈世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鼻胃管与鼻肠管在伴应激性溃疡的重症神经外科患者的联合应用

    目的 总结在应用鼻胃管引流治疗重症神经外科患者的应激性溃疡同时应用鼻肠管早期恢复患者肠内营养的经验.方法 2011年1月-2011年6月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 30名出现应激性溃疡患者行鼻胃管引流及同时置鼻肠管,第2天行胸腹部X线检查确认鼻肠管位置后早期行肠内营养.同时监测胃残量.结果 30例患者在鼻胃管引流治疗同时均一次性鼻肠管置管成功,置管后次日恢复早期肠内营养.结论 鼻胃管与鼻肠管在伴应激性溃疡的重症神经外科患者的联合应用是治疗应激性溃疡同时早期恢复肠内营养的有效方式.

    作者:关靖宇;熊剑;陈军;贺维珍;季文伟;杜军;杨佳明;王肖亮;卢天舒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肺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CT诊断

    目的 探讨肺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CT表现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肺部IMT患者的CT表现,其中5例行CT平扫检查,3例行平扫+增强扫描检查.结果 8例患者3例为中央型,CT表现为边界不清的实变灶;5例为周围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软组织密度肿块或结节;增强后肿块实性部分呈均匀或不均匀中度或明显强化,坏死、囊变区无明显强化.病理示肿瘤由梭形细胞及炎症细胞组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肌源性蛋白阳性表达.结论 IMT是一种少见的肿瘤,CT检查能为其提供准确的解剖部位等信息,在定性诊断方面有一定价值,但后确诊还有赖于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作者:孙志强;罗莉漫;阳昱恒;宋佳;沈桂萍;赵林;曾晓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动态增强MRI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MRI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系统回顾2000年1月-2011年1月术前接受TAC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的35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动态增强MRI评估化疗前后肿瘤大小.术后病理检查评估化疗后肿瘤大小.结果 新辅助化疗后动态增强MRI评价CR0例,PR 23例,SD 10例,PD 2例,疾病控制率为94.3%.术后病理评估化疗有效率为94.3%(33/35).MRI检查示肿瘤向心型缩小15例,树枝型缩小20例,TNM临床分期中肿瘤缩小方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后肿瘤大直径分别为(2.82±1.02)cm和(1.14±0.67) cm,对新辅助化疗后残余肿瘤的阳性预测值为94.3%.TAC新辅助化疗后MRI评估PR和SD与病理疗效评估的符合率分别为95.7%和90.0%,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动态增强MRI疗效评估与病理疗效评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 动态增强MRI能准确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残留肿瘤的大小,可为乳腺癌手术治疗提供量化证据.

    作者:胡建修;曾艳妮;刘良进;毕俊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局部伤口负压引流对高热复合创伤兔体温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温高湿环境下局部伤口负压引流治疗对兔体温的影响.方法 以兔背部皮肤全层皮肤缺损的急性创面为模型,将24只创伤兔随机分为常温对照组、常温实验组、高温对照组、高温实验组,每组6只.实验组给予局部伤口负压引流治疗,对照组用纱布覆盖,不给予负压引流.创伤后每1h监测肛温(Tr)1次.结果 高温暴露的两组兔肛温较常温环境下的两组明显增高(P<0.05),与高温对照组比较,高温实验组肛温明显降低(P<0.05).结论 高温高湿环境是导致创伤兔肛温升高的重要因素,局部伤口负压引流疗法可有效缓解高温复合创伤兔的肛温,阻止热损伤对创面局部及全身的影响.

    作者:袁方;李亚洁;王晓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小儿损伤中应用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小儿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8年10月-2011年6月,采用VSD技术治疗小儿严重损伤共35例,待创面肉芽生成良好,外露的肌腱、骨膜表面有新鲜的肉芽组织覆盖后,给予植皮或者皮瓣转位治疗.结果 所有患儿分别经1~3次VSD治疗后,创面均植皮或皮瓣转位成功,创面闭合,外观良好.结论 VSD技术治疗小儿严重损伤,可以促进创面肉芽组织快速生长,缩短病程,减少痛苦,与成人应用VSD相比,临床和社会效果更加明显.

    作者:陈加雄;林顺新;曹杰;赵枫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检查方法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常用临床检查手段的有效组合策略.方法 总结我院自2002年1月-2010年7月收治的7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检查资料,对比超声、CT及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3种检查中,每一单项、任意两项检查组合、三项检查组合对本病的阳性诊断率.结果 超声、CT及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本病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55.4%、70.3%、73.0%,后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任意两项检查组合中,各组合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超声+ CT组合对本病的诊断阳性结果与单项细针穿刺细胞学或CT检查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项检查组合的诊断阳性率达98.6%.其余各组对比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单项CT或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本病的诊断阳性率高,同时行三项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效能高.

    作者:张少波;何谦;杜振双;张诚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甲磺酸帕珠沙星与维生素B6存在配伍禁忌

    遵医嘱为—车祸后伤口感染患者静滴0.5%葡萄糖250 ml加甲磺酸帕珠沙星600 mg后,再滴注林格液500 ml加维生素B6 2 ml时,立即见茂菲滴管内药液变混浊,呈乳白色、絮状沉淀.

    作者:曾青林;贺修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吸入伊洛前列素对海拔5200m青年脑体-心理生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伊洛前列素吸入剂对初人海拔5 200m地区青年脑体-心理生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32名受试者随机分为伊洛前列素组(n=16)和对照组(n=16),自海拔1 400 rn历时5d进入5 200 rn,从进入海拔5 200 m当天开始,伊洛前列素组每天4次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素溶液,连续5d.对照组用同样的方法雾化吸人生理盐水.于吸入伊洛前列素溶液第5天采用DDX-200型电脑多功能心理生理测试仪,进行脑体-心理生理能力检测.检测项目包括左右手交叉敲击和缺失记忆的简单测验.结果 伊洛前列素组与对照组比较,左右手交叉敲击:总时间均为(10±0)s,总次数为(87.24±17.67)与(72.92±15.38)次,正确次数为(85.06±15.18)与(71.19±14.81)次,错误次数为(1.47±0.74)与(2.96±2.01)次;缺失记忆的简单测验结果:总次数均为(17±0)次,错误次数为(1.72±0.88)与(2.96±2.01)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原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素溶液能显著提高移居者的脑体-心理生理功能,可以促进高原习服、预防和治疗急性高原病.

    作者:曹荣成;马广全;崔建华;哈振德;马勇;高亮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学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UFA)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3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胃肠外营养组(TPN组)及ω-3 PUFA+ TPN治疗组(PUFA组),每组17例.两组患者于治疗前与治疗后第3和7天检测血前白蛋白( PAB)、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及血糖(GLU),同时检测IgA、IgG、IgM的变化,并比较两组病人感染发生率及ICU入住时间.结果 与TPN组比较,PUFA组血清IgA、IgG、IgM明显升高(P<0.01或0.05);PAB、ALB及TF水平明显升高(P<0.01或0.05),而GLU水平明显下降(P<0.01或0.05);ICU入住时间明显缩短(P<0.05),但感染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ω-3 PUFA可显著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许会彬;王青;王化芬;刘启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84例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和耐药性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送痰培养检测136次,培养出病原菌122株,其中细菌94株,真菌28株;革兰阴性菌62株(60.0%),革兰阳性菌32株(34.0%).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中有28例的经验性治疗与药敏结果相吻合,控制感染困难的38例终根据痰培养结果更换抗菌药或联用抗菌药,大多数感染得到有效控制;耐药明显的有12例,因感染控制失败终死亡,住院病死率为14.3%.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多为革兰阴性茵,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明显.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是控制药物滥用引起细菌耐药性的关键.

    作者:林允信;李陕区;杨博;王伯良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原发性小网膜间质瘤2例

    例1,女,61岁.因上腹部胀痛不适2月入院,查体:心肺正常,上腹部有轻压痛、无反跳痛.彩超检查提示:上中腹部实性占位.MRI检查:上腹部占位性病变,提示来源于胃小弯外生性肿瘤.在全麻下剖腹探查,术中见肿瘤位于小网膜囊,为一实性包块,约4 cm×4 cm大小,未侵及浆膜层,余未见异常,无腹水.遂完整切除肿瘤.术后病理示小网膜间质瘤(5 cm ×4 cm ×4 cm).免疫组化:CD117(+),CD34(+),S100( -).

    作者:应浩杰;凌宝存;周文广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妊娠期子宫血管自发破裂1例

    病人,女,28岁.平素月经周期30 d,首次妊娠7月余,妊娠4月余自觉胎动,现孕龄7月余.入院前3h于睡眠中突然出现上腹痛,呈持续性剧痛,伴恶心,但无呕吐及腹泻,腹痛时未用药,2h前转为下腹部疼痛,为持续性疼痛,伴恶心,无呕吐及发热,无阴道流液、出血.查体:T 36.4℃,P95次/nin,R 18次/min,Bp 90/62 mmHg(1 mmHg=0.133kPa),面色苍白,意识清,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腹膨隆如孕7月腹型.腹胀,肌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明显,肝脾未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3次/min,四肢厥冷.

    作者:顾成敏;王瑞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胰管结石25例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胰管结石的超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近10年来25例胰管结石病人的超声影像资料.结果 25例行B超检查均可见胰腺内回声不均,胰管扩张,胰管内见强光团,后伴声影;结石单纯位于胰头部9例,胰头体尾结石16例,并发胰腺假性囊肿3例.合并胰腺癌2例.15例行CT检查均可见胰头区增大,胰管扩张,胰头区钙化斑点,4例见胰体尾散在钙化点.10例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6例胰管显影,可见胰管扩张粗细不均,胰管内有透明阴影,固定;4例胰管未显影.腹部X线平片15例,3例可见胰腺走行区内有散在的或串珠样的或堆垛样的致密钙化阴影.结论 超声影像诊断胰管结石明显优于ERCP、CT和磁共振成像,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李宸;尹佳园;孙许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游离微型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64例

    目的 探讨游离微型皮瓣在复杂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4种游离微型皮瓣共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64例.结果 1例坏死,63例游离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6年,皮瓣外形、色泽良好,进行神经吻合的游离微型皮瓣52例,两点辨别觉8 ~12 mm,外形逼真.结论 采用游离微型皮瓣移植修复复杂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可较好地恢复手指的外形与功能.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

    作者:李士民;周明武;幸超峰;王瑞金;王飞云;宋力;朱杰;宋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自制手套水袋预防踝、跟部压疮

    下肢骨折行骨牵引时因牵引时间较长,使足踝部、跟部受压甚至形成压疮.我科取一次性橡胶手套1只,灌注少量温水,余1/4~2/5空间,把手套开口处打死结,保证3/4~3/5的充盈度,倒置无漏水后,将制好的手套水袋放置在病人的踝部或跟部,过2~4h取出水袋,局部按摩5~10 min,再将水袋垫于受压部位.

    作者:胡永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老年复合性溃疡118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老年复合性溃疡临床特点.方法 对118例老年复合性溃疡与396例非老年复合性溃疡作对照分析.结果 老年复合性溃疡症状多不典型,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巨大溃疡多并发出血几率大,停药后易复发(P<0.05).结论 老年复合性溃疡病情顽固,并发症较多,加深对老年复合性溃疡认识,有利于本病的诊治.

    作者:幸军;周虎;冯青青;李春安;樊拖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腹腔镜联合复方棉酚片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复方棉酚片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09-2011年我院收治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120例,按照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单纯腹腔镜组(A组)60例;联合治疗组(B组)60例,患者行腹腔镜术后口服复方棉酚片20 mg/d,连续服用3个月.所有患者随访1~2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复发、妊娠情况、总主观症状评分、术后出血以及住院时间,并观察了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B组治疗有效率优于A组(P<0.05).B组患者的平均总主观症状评分、手术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A组(P<0.05).A组患者术后复发11例,B组复发2例,A组复发率明显高于B组(P<0.05).B组患者术后妊娠率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复方棉酚片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可提高有效率且不良反应较低,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王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高寒环境犬肢体爆炸伤后早期救治时间窗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高寒环境下杂种犬肢体爆炸伤后早期救治时间窗.方法 模拟高寒环境杂种犬肢体雷管引爆致伤实验,分别于伤后即刻、第8、12、24 h行伤口清创缝合,术后72 h通过肉眼观察,血白细胞检测,伤道深部软组织实验病理学和细菌学鉴定,分析比较伤后不同时间点内救治效果.结果 高寒环境杂种犬肢体爆炸伤后,不同的清创缝合时间窗内炎性改变有差别,早期清创缝合效果良好,晚期手术感染率高,8h后手术效果差.结论 高寒环境下肢体爆炸伤早期救治时间窗为伤后8h内.

    作者:沈开金;吉善和;张培谊;刘正祥;李新宇;雷权;吴顺久;许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晶体停搏液与氧合血停搏液结合应用于重症心脏病手术心肌保护的临床观察

    目的 回顾分析66例成人重症心脏病手术病人采用晶体停搏液与氧合血停搏液联合应用心肌保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66例采用晶体停搏液与氧合血停搏液联合心肌灌注方法的成人重症心脏病手术病人的体外循环的资料,包括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自动复跳率,心脏停搏时间,主动脉开放后心肌复跳时间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病例体外循环时间为63~ 268 min,平均(131.5±47.8)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38 ~ 146 min,平均(88.4±45.1)min,自动复跳64例(97%),心脏停搏时间15~ 220 min,平均(87.9±63.1) min.主动脉开放后心肌复跳时间5~700 s,平均(181±159)s.电击复跳2例(3%).转中尿量300~800 ml,平均(422±110)ml.转中常规超滤及零平衡超滤,超滤液1 200~2 500 ml,平均(1 600±420) ml.术中出血量300 ~ 1550 ml,平均(630±240) ml,术中输血量600 ~1 200 ml,平均(840±230)ml.术后死亡1例(1.5%),死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其余患者顺利出院.结论 采用晶体停搏液与氧合血停搏液联合应用于重症心脏病手术心肌保护方法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王国军;游昕;何绍明;王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临床军医杂志

临床军医杂志

主管:解放军沈阳军区联勤卫生部

主办:沈阳军区总医院 解放军210医院 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