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84例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林允信;李陕区;杨博;王伯良

关键词:老年, 糖尿病, 肺部感染, 病原菌, 多药耐药性
摘要:目的 了解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和耐药性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送痰培养检测136次,培养出病原菌122株,其中细菌94株,真菌28株;革兰阴性菌62株(60.0%),革兰阳性菌32株(34.0%).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中有28例的经验性治疗与药敏结果相吻合,控制感染困难的38例终根据痰培养结果更换抗菌药或联用抗菌药,大多数感染得到有效控制;耐药明显的有12例,因感染控制失败终死亡,住院病死率为14.3%.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多为革兰阴性茵,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明显.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是控制药物滥用引起细菌耐药性的关键.
临床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高清CT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降低冠状动脉CT成像辐射剂量的研究

    目的 评价高清CT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降低冠状动脉CT成像辐射剂量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GE公司宝石能谱CT,选取100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0例,采用AsiR重建技术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对比分析两组冠状动脉可评估率及辐射剂量.结果 研究组血管可评估率为95.0%,对照组为95.8%.两组冠状动脉段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有效辐射剂量为(2.90±0.37) mSv,对照组为(10.33±1.65) mSv,两组辐射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清CT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在保证血管可评估率及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可降低72%的辐射剂量.

    作者:黄科峰;朱安平;陈洪高;李作坤;黎颖;姜小平;黎昌华;宋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ω-3鱼油脂肪乳剂对腹部外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ω-3鱼油脂肪乳剂对腹部外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38例严重腹部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19)和ω-3鱼油脂肪乳剂治疗组(n=19).两组病人均于术后第1天至第6天,连续6d接受等氮、等热量的肠外营养支持,ω-3鱼油脂肪乳剂治疗组加用ω-3鱼油脂肪乳剂0.2g/(kg·d),两组均于术后第1、3、7天清晨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采用速率比浊法测定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结果 术后第3、7天ω-3鱼油脂肪乳剂组患者CD3+、CD4+和CD4 +/CD8+比值较常规治疗组明显上升,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后CRP水平均明显上升,术后第7天又明显下降,其中ω-3鱼油脂肪乳剂组CRP水平在术后第3、7天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严重创伤患者术后早期使用ω-3鱼油脂肪乳剂营养支持,有利于改善创伤及手术应激造成的免疫抑制,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促进术后病人康复.

    作者:盛德善;苑树俊;徐一石;袁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自制气袋用于大面积烧伤患者压疮的预防

    2010年1月-2011年5月我们应用自制气袋预防大面积烧伤患者压疮85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取用过的PV材料制成的一次性软包装输液袋,用注射器向袋内注入空气,量不宜过满,留出5%~10%的空间.

    作者:陈翠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学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UFA)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3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胃肠外营养组(TPN组)及ω-3 PUFA+ TPN治疗组(PUFA组),每组17例.两组患者于治疗前与治疗后第3和7天检测血前白蛋白( PAB)、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及血糖(GLU),同时检测IgA、IgG、IgM的变化,并比较两组病人感染发生率及ICU入住时间.结果 与TPN组比较,PUFA组血清IgA、IgG、IgM明显升高(P<0.01或0.05);PAB、ALB及TF水平明显升高(P<0.01或0.05),而GLU水平明显下降(P<0.01或0.05);ICU入住时间明显缩短(P<0.05),但感染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ω-3 PUFA可显著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许会彬;王青;王化芬;刘启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耳廓离断的显微再植与修复

    目的 探讨耳廓离断伤的显微外科再植和修复方法.方法 回顾1990年以来8例耳廓离断伤,采用显微再植、寄养再植、皮瓣转移重建等方法进行修复.结果 术后随访12 ~32个月,耳廓再植成活6例,原位再植及寄养再植各失活1例,后经皮瓣修复重建耳廓2例全部成活,所有病人均在术后7~10 d拆线,伤口一期愈合,耳廓皮肤感觉恢复,听力正常.结论 对耳廓离断损伤患者,引入超显微外科技术,采用更为精细的血管吻合技术是理想的修复方法.

    作者:赵东升;赵景志;闫宝山;唐加义;陆俊峰;吴晓满;张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人工气道内吸痰操作安全性分析及流程再造

    目的 通过对使用中吸痰预吸罐中生理盐水进行含菌量测定,探讨人工气道内吸痰操作的安全性并进行流程再造.方法 随机采样使用中吸痰预吸罐中生理盐水进行含菌量测定,共采样68例,观察细菌生长情况并计算平均菌落数.结果 50%吸痰预吸罐中生理盐水内检测出细菌,无法保证100%无菌效果.结论 临床上吸痰预吸罐无法保证100%无菌,易造成介入性感染,降低了人工气道内吸痰的安全性,根据流程再造,可取消设置吸痰预吸罐.

    作者:涂颖;宗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胰管结石25例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胰管结石的超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近10年来25例胰管结石病人的超声影像资料.结果 25例行B超检查均可见胰腺内回声不均,胰管扩张,胰管内见强光团,后伴声影;结石单纯位于胰头部9例,胰头体尾结石16例,并发胰腺假性囊肿3例.合并胰腺癌2例.15例行CT检查均可见胰头区增大,胰管扩张,胰头区钙化斑点,4例见胰体尾散在钙化点.10例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6例胰管显影,可见胰管扩张粗细不均,胰管内有透明阴影,固定;4例胰管未显影.腹部X线平片15例,3例可见胰腺走行区内有散在的或串珠样的或堆垛样的致密钙化阴影.结论 超声影像诊断胰管结石明显优于ERCP、CT和磁共振成像,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李宸;尹佳园;孙许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动态增强MRI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MRI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系统回顾2000年1月-2011年1月术前接受TAC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的35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动态增强MRI评估化疗前后肿瘤大小.术后病理检查评估化疗后肿瘤大小.结果 新辅助化疗后动态增强MRI评价CR0例,PR 23例,SD 10例,PD 2例,疾病控制率为94.3%.术后病理评估化疗有效率为94.3%(33/35).MRI检查示肿瘤向心型缩小15例,树枝型缩小20例,TNM临床分期中肿瘤缩小方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后肿瘤大直径分别为(2.82±1.02)cm和(1.14±0.67) cm,对新辅助化疗后残余肿瘤的阳性预测值为94.3%.TAC新辅助化疗后MRI评估PR和SD与病理疗效评估的符合率分别为95.7%和90.0%,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动态增强MRI疗效评估与病理疗效评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 动态增强MRI能准确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残留肿瘤的大小,可为乳腺癌手术治疗提供量化证据.

    作者:胡建修;曾艳妮;刘良进;毕俊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嗜酸性膀胱炎1例

    病人,男,54岁.1月前开始出现尿路刺激症状,后间断出现肉眼血尿,无明确过敏史,为进一步诊治而入院.入院后实验室检查示:血常规正常,尿常规白细胞15~ 20/HP,红细胞++,BLD++.尿脱落细胞检查未见肿瘤细胞.超声检查示:膀胱三角区黏膜明显增厚.膀胱镜检查示:膀胱三角区黏膜充血水肿,可见滤泡,有溃疡形成.行活检病理示:黏膜下大量嗜酸性细胞浸润,诊断为嗜酸性膀胱炎.完善各项检查后,行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切电灼术,将病变范围黏膜电切至肌层,病变周围黏膜电灼.术后病理示:膀胱黏膜增生,间质血管扩张,有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部分黏膜坏死,局部肉芽组织形成.

    作者:田丰;吉凯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寒区新兵冬季集训对血压水平影响的研究

    目的 调查寒区新兵冬季集训对新兵血压的影响、日间血压节律、脉压差、体质量变化及血压水平的关系.方法 分别测量新兵集训前及集训结束时体质量,同日应用迈瑞MEC-2000型心电监护仪对入选新兵分别在集训前及集训结束时测量8:00、12:00、16:00、20:00四个时段的卧位血压,对比血压变化,并计算脉压差及观测日间血压节律.结果 集训前与集训后相比四个时段的血压、平均动脉压均有明显下降(P<0.05).集训前8:00血压高,集训后血压节律发生了变化,20:00血压高.集训前后脉压差相比没有明显差异.体质量变化均值:(0.31±3.40)kg.体质量增加组集训后血压明显下降,体质量未增加组集训后血压有下降趋势,但集训前后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寒区新兵冬季集训可使新兵血压明显下降,改变了日间血压节律,但对脉压差无影响,集训前后体质量变化与血压水平相关.

    作者:薛越;陈大仓;马天春;余风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微创条件下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近期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多种微创条件下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放射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81例,分别采取CT引导经皮穿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经纤维支气管镜、胸腔镜及小切口开胸等微创手段实现.结果 手术全部成功.随访12 ~24个月,平均18个月.局部控制率82.3%.需要处理的气胸病人有3例.术后1例病人出现咯血.胸痛胸闷缓解率80% (45/56),咯血缓解率91% (16/18),阻塞性肺炎缓解率87% (15/17),上腔静脉综合征好转率96% (5/6).结论 微创条件下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溯;黄乃祥;盛冬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与氟氯西林钠存在配伍禁忌

    遵医嘱为一左胫腓骨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术后患者应用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100 ml行静脉滴注,滴完后,接着更换0.9%氯化钠溶液100 ml+氟氯西林钠2.0g,当滴注约5 min时,输液器及茂菲滴管中出现白色絮状浑浊,立即更换输液器后继续静滴,患者未出现不适.

    作者:曾玉春;王伟;周小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原发性小网膜间质瘤2例

    例1,女,61岁.因上腹部胀痛不适2月入院,查体:心肺正常,上腹部有轻压痛、无反跳痛.彩超检查提示:上中腹部实性占位.MRI检查:上腹部占位性病变,提示来源于胃小弯外生性肿瘤.在全麻下剖腹探查,术中见肿瘤位于小网膜囊,为一实性包块,约4 cm×4 cm大小,未侵及浆膜层,余未见异常,无腹水.遂完整切除肿瘤.术后病理示小网膜间质瘤(5 cm ×4 cm ×4 cm).免疫组化:CD117(+),CD34(+),S100( -).

    作者:应浩杰;凌宝存;周文广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血糖、血脂、血尿酸的观察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血糖、血脂、血尿酸与腔隙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44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腔梗组)及40例非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对照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IMT,并检测血清中空腹血糖(GLU)、总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尿酸(UA)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腔梗组的GLU,TCH,TG,LDL-C,UA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其中GLU,LDL-C和U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腔梗组的IMT明显增厚,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T与腔隙性脑梗死密切相关,血糖、血脂及血尿酸的水平与其发病也有一定关系.

    作者:王青;刘欣;杨鹏;雷爱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药物性肝损害11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13例住院诊断为药物性肝损害的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113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6.37%,无效率33.63%;其中致肝损害药物前三位为中草药类,抗微生物药,抗结核药,分别占38.05%,20.35%,10.62%;TBil、ALP、ALB、PTA及并发症是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论 中草药和抗微生物药是目前药物性肝损害的主要药物;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与TBil、ALP、ALB、PTA及并发症有关.

    作者:周双男;王立福;张宁;郭文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游离微型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64例

    目的 探讨游离微型皮瓣在复杂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4种游离微型皮瓣共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64例.结果 1例坏死,63例游离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6年,皮瓣外形、色泽良好,进行神经吻合的游离微型皮瓣52例,两点辨别觉8 ~12 mm,外形逼真.结论 采用游离微型皮瓣移植修复复杂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可较好地恢复手指的外形与功能.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

    作者:李士民;周明武;幸超峰;王瑞金;王飞云;宋力;朱杰;宋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央型小细胞肺癌的CT表现及其诊断

    目的 探讨中央型小细胞肺癌(SCLC)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50例资料完整、经病理证实的中央型SCLC的CT征象及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中央型小细胞肺癌CT表现为:(1)肺门区椭圆形或类圆形肿块,边缘清楚、光滑,相应支气管改变轻,肿块包绕支气管形成“包绕征”;(2)纵隔淋巴结肿大早而明显;(3)阻塞性改变少而轻.结论 肿块包绕支气管征合并广泛的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是中央型SCLC较为特征性的CT表现,结合临床,对本病作出及时诊断是可能的.

    作者:乔清;张云泉;李锦青;李福锁;禹智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晚期肺癌三维适形放疗3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晚期肺癌三维适形放疗方式及预后.方法 对31例晚期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放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普通放疗(RT)+三维适形放疗(3DCRT)组10例、单纯三维适形放疗组21例,分析不同放疗方法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结果 RT+3DCRT组、单纯3DCRT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95.2%;1年生存率分别为20%、12.9%;相互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但生存质量均有明显提高.结论 3DCRT可使晚期肺癌患者局部控制率提高,生活质量改善.

    作者:付尚志;吴雷;李万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老年复合性溃疡118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老年复合性溃疡临床特点.方法 对118例老年复合性溃疡与396例非老年复合性溃疡作对照分析.结果 老年复合性溃疡症状多不典型,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巨大溃疡多并发出血几率大,停药后易复发(P<0.05).结论 老年复合性溃疡病情顽固,并发症较多,加深对老年复合性溃疡认识,有利于本病的诊治.

    作者:幸军;周虎;冯青青;李春安;樊拖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腹腔镜联合复方棉酚片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复方棉酚片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09-2011年我院收治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120例,按照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单纯腹腔镜组(A组)60例;联合治疗组(B组)60例,患者行腹腔镜术后口服复方棉酚片20 mg/d,连续服用3个月.所有患者随访1~2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复发、妊娠情况、总主观症状评分、术后出血以及住院时间,并观察了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B组治疗有效率优于A组(P<0.05).B组患者的平均总主观症状评分、手术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A组(P<0.05).A组患者术后复发11例,B组复发2例,A组复发率明显高于B组(P<0.05).B组患者术后妊娠率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复方棉酚片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可提高有效率且不良反应较低,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王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临床军医杂志

临床军医杂志

主管:解放军沈阳军区联勤卫生部

主办:沈阳军区总医院 解放军210医院 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