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安;赖江琼;余丽萍;李占兰
目的 探讨血液病患者合并菌血症的常见病原菌种类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551份血培养标本进行病原菌检测,对培养出的50株细菌进行鉴定及药敏检测.结果 50株细菌中革兰阴性杆菌38株,其中大肠埃希菌18株,肺炎克雷伯杆菌9株,铜绿假单胞菌3株,其他细菌8株;敏感的药物是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革兰阳性球菌12株,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屎肠球菌、缓症链球菌及草绿色链球菌;敏感的药物是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和利福平.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仍是血液病患者并发菌血症的主要病原菌.
作者:刘景华;周凡;王璐;李敏燕;张晓琳;刘彦琴;王吉刚;白颖 刊期: 2012年第01期
20世纪60年代以来,通过结核病的化学治疗,使新发现的结核病治愈率达到95%以上,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结核病出现全球恶化趋势,众多发展中国家结核病疫情出现明显回升[1].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各地区疫情控制不均衡,它仍为当前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全国十大死亡病因之一,也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主要疾病之一.我院所在地区平均海拔1 700 m,长期以来肺结核一直是本地区高发病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作者:陈涛;陈国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肺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CT表现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肺部IMT患者的CT表现,其中5例行CT平扫检查,3例行平扫+增强扫描检查.结果 8例患者3例为中央型,CT表现为边界不清的实变灶;5例为周围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软组织密度肿块或结节;增强后肿块实性部分呈均匀或不均匀中度或明显强化,坏死、囊变区无明显强化.病理示肿瘤由梭形细胞及炎症细胞组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肌源性蛋白阳性表达.结论 IMT是一种少见的肿瘤,CT检查能为其提供准确的解剖部位等信息,在定性诊断方面有一定价值,但后确诊还有赖于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作者:孙志强;罗莉漫;阳昱恒;宋佳;沈桂萍;赵林;曾晓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2005-2010年我门诊用采乐联合庆大霉素、哈西奈德治疗干性皮脂溢出症,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152例干性皮脂溢出症患者均为本院门诊病人,其中男97例,女55例,年龄18~43岁;病程1~7个月.分为三组,治疗组86例,对照Ⅰ组32例,对照Ⅱ组34例.三组病人的病情及性别具有可比性.
作者:姜政勇;李智君;刘金涛;吴广侠;郭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宫颈机能不全患者行改良式宫颈环扎术及术后应用间苯三酚保胎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21例确诊为宫颈机能不全患者,于孕16 ~24周施行宫颈内口环扎术,术后应用间苯三酚行保胎治疗,观察妊娠结局.结果 延长妊娠至足月分娩18例(85.7%),早产2例(9.5%),流产1例(4.8%),胎儿成活20例(95.2%).结论 改良式宫颈环扎术联合间苯三酚应用于宫颈机能不全,可以延长妊娠时间,提高足月新生儿分娩率.
作者:顾成敏;王瑞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孕三烯酮,子宫全切,放置曼月乐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用诺丁汉健康调查表测评,有6个方面和38个小项.根据每项代表的功能损害严重程度相加后的和,计算出每个方面得分,得分越高,功能损害越严重,生命质量越差.患者根据治疗前1个月内生活状况填写,治疗后则在治疗后6、12个月进行.结果 子宫全切组术后6、12个月,精力方面无改善,其他方面生活质量均明显下降;药物组及曼月乐组较子宫全切组在生活质量方面均提高;睡眠方面,在治疗后6个月曼月乐组优于药物组;身体活动方面,曼月乐组在放置后6、12个月优于药物组.结论 曼月乐组对照应用孕三烯酮及子宫全切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刘晓鹏;张永萍;杨荣阁;闫春霞;白继红;周桂萍;张翠英;李晓辉;王爱;冯冬青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ω-3鱼油脂肪乳剂对腹部外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38例严重腹部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19)和ω-3鱼油脂肪乳剂治疗组(n=19).两组病人均于术后第1天至第6天,连续6d接受等氮、等热量的肠外营养支持,ω-3鱼油脂肪乳剂治疗组加用ω-3鱼油脂肪乳剂0.2g/(kg·d),两组均于术后第1、3、7天清晨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采用速率比浊法测定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结果 术后第3、7天ω-3鱼油脂肪乳剂组患者CD3+、CD4+和CD4 +/CD8+比值较常规治疗组明显上升,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后CRP水平均明显上升,术后第7天又明显下降,其中ω-3鱼油脂肪乳剂组CRP水平在术后第3、7天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严重创伤患者术后早期使用ω-3鱼油脂肪乳剂营养支持,有利于改善创伤及手术应激造成的免疫抑制,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促进术后病人康复.
作者:盛德善;苑树俊;徐一石;袁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心脏呼吸骤停是急诊科常见的危急重症,而心脏呼吸骤停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及时有效地心肺复苏术(CPR).传统的CPR技术因医务人员的技术、体力等因素可影响按压的效果,而MSCPR-1A型心肺复苏器是一种以高压氧气为驱动力的心肺复苏一体机,可以调节好心脏按压的频率和幅度以及人工面罩呼吸的频率来进行机械式的一体化的复苏,并为超长心肺复苏提供了有效的保证.我院急诊科于2008年7月-2011年5月期间对81例心脏呼吸骤停患者分别采用MSCPR-1A型心肺复苏器和标准人工心肺复苏术进行了疗效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华军;米忠友;邹文孝;张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鼻内镜下处理顽固性鼻腔深部出血的经验.方法 对50例顽固性鼻腔深部出血患者,在鼻内镜引导下运用双极电凝、高频电刀结合套有一段输液器管的直头吸引管或上颌窦吸引管进行出血部位的烧灼止血,然后用明胶海绵微型填塞.2例患者电凝后出血凶猛,采用细短碘仿纱条局部加压填塞,填塞纱条于72 h~7 d内分次取出.治疗后鼻孔区一般不填塞.结果 50例均明确出血点,其中嗅裂鼻中隔部24例(48.0%)、下鼻道后穹隆8例(16.0%)、中鼻道后下部10例(20.0%)、下鼻道前上端4例(8.0%)、鼻咽部4例(8.0%).50例中,单纯烧灼23例,烧灼+局部明胶海绵填塞25例,烧灼+碘仿纱条局部填塞2例.鼻内镜止血术后未出血45例,再出血5例.再出血时间和例数分别为术后当天1例,术后第1天2例,第2天2例,经综合治疗出血停止.治疗后无一例鼻腔粘连或鼻中隔穿孔发生.结论 鼻内镜下诊治顽固性鼻腔深部出血效果好,患者痛苦小、容易接受.
作者:李斌峰;张学云;管志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治疗方案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方案对消化性溃疡及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经胃镜及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患者,经碳呼气试验确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385例,男224例,女161例,年龄17~ 74岁,平均年龄(34.8±14.4)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93例,男115例,女78例;年龄18~74岁(平均35.2±14.7)岁.治疗方案为:埃索美拉唑20 mg,2次/d,克拉霉素500 mg,2次/d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1 125 mg,2次/d,7d后继续埃索美拉唑20 mg,2次/d,21 d.对照组192例,男109例,女83例;年龄17~ 65岁(平均34.5±13.6)岁.对照组为:埃索美拉唑20 mg,2次/d,克拉霉素500 mg,2次/d及阿莫西林1 000 mg,2次/d,7d后继续埃索美拉唑20 mg,2次/d,21 d.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7.9%和92.2%,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0.2%和85.4%,HP根除率分别为90.7%和82.3%.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主要不良反应均是轻微可按受的.结论 虽然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治疗方案在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优于对照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是否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代替阿莫西林根除HP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周兰;林金容;赵亚刚;孙大勇;马艳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热碘油对兔VX2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30只载瘤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只.A组为常温30℃碘油灌注,B组为60℃热碘油灌注.经导管由肝动脉分别灌注常温碘油和热碘油,10 d后观察两组肿瘤体积及血清AST水平,观察载瘤兔的存活期.结果 B组肿瘤生长率(0.90±0.18)与A组(1.28±0.27)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存活期(42.0±2.0)d与B组(32.5±3.0)d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血清AST水平与B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60℃热碘油栓塞兔VX2肝癌可明显降低肿瘤生长率并延长存活期.
作者:独建库;李冠海;张明德;何伟华;王仰坤;刘文栓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血糖、血脂、血尿酸与腔隙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44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腔梗组)及40例非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对照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IMT,并检测血清中空腹血糖(GLU)、总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尿酸(UA)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腔梗组的GLU,TCH,TG,LDL-C,UA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其中GLU,LDL-C和U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腔梗组的IMT明显增厚,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T与腔隙性脑梗死密切相关,血糖、血脂及血尿酸的水平与其发病也有一定关系.
作者:王青;刘欣;杨鹏;雷爱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总结老年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53例老年脑出血患者和53例中年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CT影像、并症及预后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老年脑出血组患者临床表现以意识障碍为主,颅高压征不明显,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明显高于中年脑出组,预后明显差于中年脑出血组.结论 老年脑出血患者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易延误就医,并发症多,预后差.
作者:宋明浩;李志祥;马文斌;陈江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鼻咽癌放疗后晚期并发症有口干、放射性龋齿、味觉减退、张口困难、颈部纤维化、听力下降、放射性副鼻窦炎、放射性脑损伤等.利用先进的放疗技术制定个体化的放疗计划,既提高肿瘤局部剂量又降低了周围正常组织照射剂量,放疗后积极准确的护理和功能锻炼可减低和减轻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付尚志;吴雷;李万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高寒环境下杂种犬肢体爆炸伤后早期救治时间窗.方法 模拟高寒环境杂种犬肢体雷管引爆致伤实验,分别于伤后即刻、第8、12、24 h行伤口清创缝合,术后72 h通过肉眼观察,血白细胞检测,伤道深部软组织实验病理学和细菌学鉴定,分析比较伤后不同时间点内救治效果.结果 高寒环境杂种犬肢体爆炸伤后,不同的清创缝合时间窗内炎性改变有差别,早期清创缝合效果良好,晚期手术感染率高,8h后手术效果差.结论 高寒环境下肢体爆炸伤早期救治时间窗为伤后8h内.
作者:沈开金;吉善和;张培谊;刘正祥;李新宇;雷权;吴顺久;许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单侧肢体踝牵引对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将34例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7)与单侧肢体踝牵引组(n=17),对照组治疗包括骶管注射、手法治疗、银质针松解术.单侧肢体踝牵引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单侧肢体踝牵引.在治疗前,治疗第8、15天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治疗第8天,对照组VAS评分平均减少2.58分,单侧肢体踝牵引组患者VAS评分平均减少3.5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5天两组比较,对照组平均减少5.55分,牵引组平均减少5.86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加用单侧肢体踝牵引可在治疗早期加快恢复速度.
作者:王刚;王军;蒋崇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应用尿激酶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10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起病后2 ~24 h内进行超选择性动脉内尿激酶溶栓,尿激酶用量50 ~120万单位(平均85万单位).结果 10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颈内动脉系统血管闭塞69例,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19例,脑血管造影未见明显异常17例;经动脉内溶栓治疗后,闭塞的颈内动脉系统再通率为63.8%( 44/69),椎-基底动脉系统再通率为63.2%(12/19).治疗后第7天和第14天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13.05±8.10)、(8.82±6.00)分,与治疗前的(18.86±8.20)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7、2.39,P<0.01);治疗后ADL评分第7天和第14天分别为:(1.75±1.37)、(3.50±1.29)分,与治疗前的(4.82±1.37)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2、2.44,P<0.01).术后随访1年,临床症状完全缓解或明显好转为72.7%(64/88),并发脑出血为3.4% (3/88),消化道出血为11.4%(10/88).结论 应用尿激酶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好、见效快、并发症少.
作者:苏凡凡;刘辉;王利萍;杜卫;李靖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回顾分析66例成人重症心脏病手术病人采用晶体停搏液与氧合血停搏液联合应用心肌保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66例采用晶体停搏液与氧合血停搏液联合心肌灌注方法的成人重症心脏病手术病人的体外循环的资料,包括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自动复跳率,心脏停搏时间,主动脉开放后心肌复跳时间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病例体外循环时间为63~ 268 min,平均(131.5±47.8)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38 ~ 146 min,平均(88.4±45.1)min,自动复跳64例(97%),心脏停搏时间15~ 220 min,平均(87.9±63.1) min.主动脉开放后心肌复跳时间5~700 s,平均(181±159)s.电击复跳2例(3%).转中尿量300~800 ml,平均(422±110)ml.转中常规超滤及零平衡超滤,超滤液1 200~2 500 ml,平均(1 600±420) ml.术中出血量300 ~ 1550 ml,平均(630±240) ml,术中输血量600 ~1 200 ml,平均(840±230)ml.术后死亡1例(1.5%),死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其余患者顺利出院.结论 采用晶体停搏液与氧合血停搏液联合应用于重症心脏病手术心肌保护方法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王国军;游昕;何绍明;王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溶血病换血术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 对52例重度溶血病新生儿换血术前后的凝血功能、血小板进行测定分析,以同期出生的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结果 换血术后的患儿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增高,血小板计数(PLT)数量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有轻度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溶血病换血术前后应进行凝血功能的检测,并及时处理,以防止发生大出血及DIC.
作者:才海燕;高彩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双侧精索静脉曲张仅行左侧精索静脉腹壁下静脉搭桥术的疗效.方法 45例双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左侧精索静脉腹壁下静脉搭桥术,右侧不做治疗.结果 45例患者中右侧精索静脉曲张轻度33例,中度12例,术后3 ~12个月彩色多普勒超声复查,双侧精索静脉血流反流信号均消失,右侧精索静脉40例转为正常,5例转为轻度;左侧33例正常,12例转为轻度.结论 双侧精索静脉曲张右侧不做治疗,行左侧精索静脉腹壁下静脉搭桥术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刘焜;赵色玲;江城;陈世伟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