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建库;章龙;何伟华;孙高斌
目的 探讨高龄初产妇对妊娠结局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年龄≥35岁的150例单胎初产妇(研究组)的并发症及分娩结局进行分析,并随机抽样150例年龄<35岁单胎初产妇(对照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研究组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低体质量儿、产后出血、阴道助产及剖宫产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初产妇高危因素增加,因此应避免高龄妊娠,并加强对高龄产妇的孕期管理,预防妊娠并发症,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
作者:王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常用临床检查手段的有效组合策略.方法 总结我院自2002年1月-2010年7月收治的7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检查资料,对比超声、CT及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3种检查中,每一单项、任意两项检查组合、三项检查组合对本病的阳性诊断率.结果 超声、CT及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本病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55.4%、70.3%、73.0%,后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任意两项检查组合中,各组合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超声+ CT组合对本病的诊断阳性结果与单项细针穿刺细胞学或CT检查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项检查组合的诊断阳性率达98.6%.其余各组对比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单项CT或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本病的诊断阳性率高,同时行三项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效能高.
作者:张少波;何谦;杜振双;张诚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遵医嘱为—车祸后伤口感染患者静滴0.5%葡萄糖250 ml加甲磺酸帕珠沙星600 mg后,再滴注林格液500 ml加维生素B6 2 ml时,立即见茂菲滴管内药液变混浊,呈乳白色、絮状沉淀.
作者:曾青林;贺修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宫颈机能不全患者行改良式宫颈环扎术及术后应用间苯三酚保胎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21例确诊为宫颈机能不全患者,于孕16 ~24周施行宫颈内口环扎术,术后应用间苯三酚行保胎治疗,观察妊娠结局.结果 延长妊娠至足月分娩18例(85.7%),早产2例(9.5%),流产1例(4.8%),胎儿成活20例(95.2%).结论 改良式宫颈环扎术联合间苯三酚应用于宫颈机能不全,可以延长妊娠时间,提高足月新生儿分娩率.
作者:顾成敏;王瑞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 SNMC)联合盐酸非索非那定(FHT)治疗自身敏感性湿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29例自身敏感性湿疹患者采用单盲、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5例给予口服SNMC 60 mg/次,3次/d,同时口服FHT 10 mg/d,共3周.对照组64例单独口服SNMC 60 mg/次,3次/d,共3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7.5% (P <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非索非那定治疗自身敏感性湿疹疗效显著.
作者:柴若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应用齿状荷包缝合法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重度痔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08年6月-2010年6月应用PPH术,术中采用齿状荷包缝合法治疗以肿块脱出及便血为主要症状的68例Ⅲ、Ⅳ期痔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 改良PPH术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且对控制出血、防止脱垂以及减少并发症的作用显著,患者满意度达97.3%,随访l~3个月,一次性治愈90%,无大便失禁、肛周感染、脓肿、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结论 齿状荷包缝合法在PPH术治疗重度痔临床疗效明显.
作者:丁权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得宝松硬膜外腔或骶管腔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得宝松1 ml、2%利多卡因5ml、VitB120.5mg、VitB10.1 g混合0.9%氯化钠注射液配制成20 ml,行硬膜外腔注射,3d后改为骶管腔注射,药物除得宝松改为0.2ml外,其他同上.如此交替注射各3次.观察治疗前后疼痛评分以及疼痛缓解率.结果 18例患者椎管内注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VAS平均分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注射治疗后疼痛缓解在70%以上有3例,占16.6%,疼痛缓解50%有8例占44.4%,疼痛缓解30%有5例占27.7%,总有效率为88.8%;不良反应主要是头晕及双下肢麻木,偶见恶心;无药物过敏;肌无力1例,全组病人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术后复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得宝松硬膜外或骶管腔注射法治疗临床效果肯定,副作用少,是一种简便、快捷的治疗手段.
作者:刘灿辉;蔡铁良;邓信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ω-3鱼油脂肪乳剂对腹部外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38例严重腹部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19)和ω-3鱼油脂肪乳剂治疗组(n=19).两组病人均于术后第1天至第6天,连续6d接受等氮、等热量的肠外营养支持,ω-3鱼油脂肪乳剂治疗组加用ω-3鱼油脂肪乳剂0.2g/(kg·d),两组均于术后第1、3、7天清晨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采用速率比浊法测定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结果 术后第3、7天ω-3鱼油脂肪乳剂组患者CD3+、CD4+和CD4 +/CD8+比值较常规治疗组明显上升,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后CRP水平均明显上升,术后第7天又明显下降,其中ω-3鱼油脂肪乳剂组CRP水平在术后第3、7天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严重创伤患者术后早期使用ω-3鱼油脂肪乳剂营养支持,有利于改善创伤及手术应激造成的免疫抑制,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促进术后病人康复.
作者:盛德善;苑树俊;徐一石;袁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膜性肾病患者并发肾静脉血栓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膜性肾病27例,用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肾脏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肾静脉内是否有血栓.结果 27例中左肾主静脉血栓形成6例,段支1例,右肾主静脉血栓形成3例,段支1例,双肾主静脉血栓形成1例,本组27例膜性肾病患者并发肾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44%.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诊断肾静脉血栓的首选方法.
作者:吴媛媛;谢迎东;陈松华;郭思岑;张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肾动脉狭窄(RAS)性高血压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RAS性高血压患者的DSA造影及临床资料.动脉粥样硬化(AS) 16例、纤维肌性发育不良(FMD)8例、多发性大动脉炎(MA)5例、肾移植术后(PRT)1例.结果 共35支狭窄动脉25支行经皮腔内肾血管成形术(PTRA),9支行支架植入(PTRAS)治疗,1支由于肾动脉几乎闭塞,微导丝未能通过狭窄部位而治疗失败.本组技术成功率97.1%;AS性、FMD性、MA性RAS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5.0%、87.5%、40.0%,再狭窄率分别为13.1%、25.0%、40.0%;随访7个月~3年,5例治愈;17例改善;8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3.3% (22/30);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不同病因导致的RAS性高血压行介入治疗疗效明显:以FMD疗效佳,AS疗效次之,MA疗效较差.
作者:何海涛;刘建秦;周桂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UFA)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3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胃肠外营养组(TPN组)及ω-3 PUFA+ TPN治疗组(PUFA组),每组17例.两组患者于治疗前与治疗后第3和7天检测血前白蛋白( PAB)、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及血糖(GLU),同时检测IgA、IgG、IgM的变化,并比较两组病人感染发生率及ICU入住时间.结果 与TPN组比较,PUFA组血清IgA、IgG、IgM明显升高(P<0.01或0.05);PAB、ALB及TF水平明显升高(P<0.01或0.05),而GLU水平明显下降(P<0.01或0.05);ICU入住时间明显缩短(P<0.05),但感染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ω-3 PUFA可显著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许会彬;王青;王化芬;刘启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耳廓离断伤的显微外科再植和修复方法.方法 回顾1990年以来8例耳廓离断伤,采用显微再植、寄养再植、皮瓣转移重建等方法进行修复.结果 术后随访12 ~32个月,耳廓再植成活6例,原位再植及寄养再植各失活1例,后经皮瓣修复重建耳廓2例全部成活,所有病人均在术后7~10 d拆线,伤口一期愈合,耳廓皮肤感觉恢复,听力正常.结论 对耳廓离断损伤患者,引入超显微外科技术,采用更为精细的血管吻合技术是理想的修复方法.
作者:赵东升;赵景志;闫宝山;唐加义;陆俊峰;吴晓满;张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使用中吸痰预吸罐中生理盐水进行含菌量测定,探讨人工气道内吸痰操作的安全性并进行流程再造.方法 随机采样使用中吸痰预吸罐中生理盐水进行含菌量测定,共采样68例,观察细菌生长情况并计算平均菌落数.结果 50%吸痰预吸罐中生理盐水内检测出细菌,无法保证100%无菌效果.结论 临床上吸痰预吸罐无法保证100%无菌,易造成介入性感染,降低了人工气道内吸痰的安全性,根据流程再造,可取消设置吸痰预吸罐.
作者:涂颖;宗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和经验.方法 对45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术后行全脑血管造影及颈动脉彩超检查,进行影像学随访.结果 狭窄血管均成功扩张,术前、术后狭窄段血管管腔分别为(2.84±1.18)mm和(5.86±0.65)mm,术后残余狭窄程度均<20%.临床随访无TIA或脑缺血发作,无1例发生再狭窄,3个月后颈部血管彩色超声检查,狭窄段管腔内径为(5.84±0.33)mm,与术后即刻狭窄段管腔内径(5.86±0.65)mm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苏凡凡;刘辉;王利萍;杜卫;李靖宇;李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病人,男,57岁.间断腹胀腹痛2个月.胃镜示胃窦部见2 cm×1.5 cm大小浅表溃疡,触之易出血.病理报告:黏膜重度慢性炎,另见少许异型细胞,不除外低分化腺癌.术中发现胃窦大弯侧见一大小约2.5 cm×2 cm边缘稍隆起的浅表溃疡.大小弯侧淋巴结肿大.病理检查肉眼观:胃窦大弯侧见-2.5 cm ×2.0 cm大小浅表溃疡,边缘稍隆起,切面灰白,质脆,周界不清.肿瘤侵及肌层,胃大小弯侧淋巴结21个,直径0.2~1.0 cm.
作者:李德昌;岳颖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保留股骨颈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 2000年9月-2010年9月,我科开展保留股骨颈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92例(104髋),其中男50例,女42例,年龄20~65岁.结果 本组经过0.5~ 10年随访,92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良好.影像学检查显示人工髋关节位置良好,假体无松动和下沉.结论 保留股骨颈型人工全髓关节置换符合股骨近端生理顺应性,能防止股骨近端骨质疏松引起假体松动和下沉.
作者:郑文忠;刘爱刚;陈昆;尤瑞金;黄春福;吕宏升;黄令坚;黄钿锋;肖奕增;王鸿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评估片段弓固定法与高强纤维夹板固定法在外伤移位前牙固定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4例因训练和运动导致上前牙移位和半脱位的门诊军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片段弓固定法与高强纤维夹板固定法进行复位固定,8周后通过临床和X线检查,比较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两组34例患者固位效果稳固、无松脱,牙龈组织健康;去除固定后检查外伤牙均无松动,无叩痛;X线检查未见牙槽骨及牙根吸收现象.在即刻效果的美观、舒适方面高强纤维夹板固定法优于片段弓固定法.结论 对于外伤所致的上前牙移位和半脱位患者,两种固定法均可有效的固定松动患牙;高强纤维夹板固定法更为美观和舒适,是松动牙固定较为理想的选择.
作者:孟慧萍;王晓洁;任肖华;陈宇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肺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CT表现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肺部IMT患者的CT表现,其中5例行CT平扫检查,3例行平扫+增强扫描检查.结果 8例患者3例为中央型,CT表现为边界不清的实变灶;5例为周围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软组织密度肿块或结节;增强后肿块实性部分呈均匀或不均匀中度或明显强化,坏死、囊变区无明显强化.病理示肿瘤由梭形细胞及炎症细胞组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肌源性蛋白阳性表达.结论 IMT是一种少见的肿瘤,CT检查能为其提供准确的解剖部位等信息,在定性诊断方面有一定价值,但后确诊还有赖于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作者:孙志强;罗莉漫;阳昱恒;宋佳;沈桂萍;赵林;曾晓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下颌第一磨牙经根管治疗后,不同修复方式对牙体组织受力的影响.方法 模拟右侧下颌第一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以近中-(牙合)-远中(MOD)嵌体,全冠,MOD高嵌体修复,观察不同牙体组织的应力大小及分布.结果 高嵌体修复后,牙釉质的大主应力(εMax)在垂直载荷下较嵌体降低了88.94%,在舌颊向载荷下较嵌体降低了77.92%.垂直载荷下三种修复体的牙本质εMax都出现在根分叉处,全冠修复比嵌体和高嵌体分别高出18.35%和18.16%;而在舌颊向载荷下,全冠修复的牙本质εMax较嵌体和高嵌体分别降低19.63%和17.96%,位置转移至牙根中上1/3处,此时嵌体和高嵌体的牙本质εMax位于髓室底部.结论 在生物力学方面,全瓷MOD高嵌体和全瓷冠均可以对牙体组织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中全冠优于MOD高嵌体.
作者:王慧媛;宁小昕;刘玉红;艾林;姚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上颌前牙反牙患者治疗前后的软硬组织变化特点.方法 对18例上颌前牙反牙患者用正畸固定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正,分析比较矫治前后的软硬组织X线头影测量值.结果 18例上颌前牙反(牙合)患者经矫治后上唇明显前移,颏点后移、凹面型明显改善,下唇位置与颏突轻度后移.结论 正畸治疗可改善反(牙合)患者的面形.
作者:裘军;王萍;王列炜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