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王为;周国华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 药物治疗, 进展
摘要:近年,丙型肝炎病毒(HCV)慢性感染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目前国内外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新药物,在干扰素、利巴韦林替代物、HCV抑制剂、治疗性疫苗等方面取得不小的进步,其药物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改善肝功能;减轻肝组织病变;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或延缓肝硬化和HCC的发生.本文对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药物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临床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肺实质脂肪瘤1例

    病人,男,54岁.体检胸透发现左上肺阴影,遂CT检查示:左上肺外带胸膜下见一类圆形高密度灶,边缘光滑,范围为3 cm×2.8 cm×3 cm,CT值- 90至- 122HU,肺门影不大,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影,诊断为左上肺脂肪瘤(图1).9个月后复查CT,上述病灶无明显变化.

    作者:戴放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胰管结石25例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胰管结石的超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近10年来25例胰管结石病人的超声影像资料.结果 25例行B超检查均可见胰腺内回声不均,胰管扩张,胰管内见强光团,后伴声影;结石单纯位于胰头部9例,胰头体尾结石16例,并发胰腺假性囊肿3例.合并胰腺癌2例.15例行CT检查均可见胰头区增大,胰管扩张,胰头区钙化斑点,4例见胰体尾散在钙化点.10例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6例胰管显影,可见胰管扩张粗细不均,胰管内有透明阴影,固定;4例胰管未显影.腹部X线平片15例,3例可见胰腺走行区内有散在的或串珠样的或堆垛样的致密钙化阴影.结论 超声影像诊断胰管结石明显优于ERCP、CT和磁共振成像,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李宸;尹佳园;孙许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功能训练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意义

    手术治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术后患者出现的患肢功能障碍,肩关节活动受限,上肢水肿等问题是临床上尚未解决的一大难题.2008年1月-2010年6月我们对25例患者施行术后功能训练,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坤娜;王媛媛;姜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儿童颞叶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其认知功能的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儿童颞叶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其认识功能的因素.方法 对71例颞叶癫痫患儿的脑电图、影像学、认识功能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脑电图提示单侧颞叶41例,双侧颞叶同步或交替放电20例,额颞叶放电,以颞叶放电为著者8例,颞叶放电传到枕叶2例.头颅影像学检查中29例(40.8%)显示有颞叶结构异常.智力缺陷的发生率为56.3% (40/71).智力与发作频率、每次发作持续0时间、用药种类密切相关.结论 颞叶癫痫临床表现多样化,但结合临床、脑电图、影像学结果可以作出诊断.发作频率高、每次发作持续时间长、联合用药种类多的颞叶癫痫患儿智力容易受损.

    作者:王承峰;董文涛;任榕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小切口钻孔盐水池隔离下放置冲洗管及引流管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目的 探讨小切口钻孔盐水池隔离下血肿内放置冲洗管及引流管联合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 局麻下小切口颅骨钻孔在自制生理盐水池隔离下放置冲洗管及引流管治疗47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结果 全组病人均痊愈,无颅内积气发生.随访2~8个月,无复发.结论 小切口钻孔盐水池隔离下放置冲洗及引流管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确切,既能充分清除血肿,又从根本上避免了颅内积气的发生.

    作者:吴剑飞;林庆喜;林承怀;龚进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杭州地区军队老年人群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及评价

    目的 调查分析杭州地区军队老年人群糖尿病的患病状况,分析与伴随疾病谱的关系,评价药物疗效.方法 采用病史回顾与体检相结合方法将726例老年人群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分析两组血压、血脂及伴随疾病谱以及糖尿病组使用药物治疗状况.结果 杭州地区军队老年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为40.63%,与非糖尿病组相比,两组人群血压、总胆固醇水平无统计学差异,但三酰甘油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糖尿病组并发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脑卒中及恶性肿瘤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或P<0.01);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的使用胰岛素比例为31.71% (72/227),明显高于病程<10年的11.76% (8/68),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老年人群中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导致并发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脑卒中及恶性肿瘤的比例明显增高,且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比例随病程的延长而上升.

    作者:郑伟;吴玉泉;卢小军;费军;张忠夫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晚期肺癌三维适形放疗3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晚期肺癌三维适形放疗方式及预后.方法 对31例晚期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放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普通放疗(RT)+三维适形放疗(3DCRT)组10例、单纯三维适形放疗组21例,分析不同放疗方法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结果 RT+3DCRT组、单纯3DCRT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95.2%;1年生存率分别为20%、12.9%;相互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但生存质量均有明显提高.结论 3DCRT可使晚期肺癌患者局部控制率提高,生活质量改善.

    作者:付尚志;吴雷;李万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颅脑外伤911例的脑电图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患者行脑电图(EEG)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11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EEG检查进行分析.结果 EEG正常148例(16.2%),异常763例(83.8%),其中轻度异常465例(60.9%),中度异常193例(25.3%),重度异常105例(13.8%).颅脑外伤的严重程度越高,EEG的异常率越高(P<0.05).结论 EEG能比较客观的反映和评价颅脑外伤患者的脑皮质功能的实际情况,对诊断、病情程度和预后判断有着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肖棉棉;陈彩琴;陈汉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的中期全髋关节置换术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的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1年5月-2007年5月24例40髋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行关节置换情况,观察术后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结果 随访24~ 60个月,所有患者髋关节疼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术后Harris评分提高到60~ 92分,平均82分.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血沉均在30 mm/h以下.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中期关节置换可改善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幸永明;王振林;刘伟;周磊;卓孟川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FOLFOX4化疗联合全身热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FOLFOX4方案化疗联合太空舱全身热疗治疗晚期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38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在深度镇静下行FOLFOX4方案化疗联合太空舱全身热疗仪进行全身热化疗,对照组18例采用FOLFOX4方案进行化疗.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RR)60.0%,疾病控制率(DCR) 80.0%;对照组RR 27.8%,DCR44.4%.两组间RR、DC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主要化疗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恶心、呕吐等,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出现Ⅰ ~Ⅱ度皮肤烧伤4例,无一例出现急性心肺功能衰竭.结论 采用太空舱全身热疗系统联合FOLFOX4方案进行全身热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安全有效.

    作者:王小文;钟美佐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难治性排斥反应移植肾组织中C4d阳性表达的意义

    目的 检测C4d在难治性排斥反应移植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体液性排斥反应在移植肾丢失中的可能性作用.方法 选择因难治性排斥反应致移植肾切除标本为研究对象,应用兔抗人C4d多克隆抗体对标本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4d在失功移植肾中的表达情况,统计失功移植肾的存活时间,分析体液性排斥反应对移植肾存活的影响.结果 40例失功移植肾标本中,C4d阳性17例(42.5%).40例移植肾存活时间:2周~110个月,平均为(35.0±7.5)个月.经统计学分析:C4d阳性移植肾存活时间为(39.2±8.3)个月,C4d阴性移植肾存活时间为(65.7±6.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09).结论 体液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是影响移植物长期存活的危险因素.

    作者:许亮;蔡明;许晓光;韩永;王强;石炳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氧氟沙星甘露醇注射液与头孢匹胺存在配伍禁忌

    在为一右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的患者连续静滴头孢匹胺与氧氟沙星甘露醇注射液时,发现茂菲滴管中出现了乳白色浑浊物,立即更换输液管,未发生不良反应.

    作者:伍小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应用尿激酶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105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尿激酶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10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起病后2 ~24 h内进行超选择性动脉内尿激酶溶栓,尿激酶用量50 ~120万单位(平均85万单位).结果 10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颈内动脉系统血管闭塞69例,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19例,脑血管造影未见明显异常17例;经动脉内溶栓治疗后,闭塞的颈内动脉系统再通率为63.8%( 44/69),椎-基底动脉系统再通率为63.2%(12/19).治疗后第7天和第14天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13.05±8.10)、(8.82±6.00)分,与治疗前的(18.86±8.20)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7、2.39,P<0.01);治疗后ADL评分第7天和第14天分别为:(1.75±1.37)、(3.50±1.29)分,与治疗前的(4.82±1.37)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2、2.44,P<0.01).术后随访1年,临床症状完全缓解或明显好转为72.7%(64/88),并发脑出血为3.4% (3/88),消化道出血为11.4%(10/88).结论 应用尿激酶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好、见效快、并发症少.

    作者:苏凡凡;刘辉;王利萍;杜卫;李靖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70岁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真菌感染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70岁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病原学、易感因素及预后.方法 对68例70岁以上COPD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病原学、易感因素及预后进行分析,并与无COPD的76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病原菌均以酵母菌属为主.COPD、年龄、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糖尿病对肺部真菌感染有影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酵母菌属是肺部真菌感染主要致病菌.70岁以上COPD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病情重,病程长,病死率高.

    作者:顾珏;宋秀杰;张凌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45例分析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和经验.方法 对45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术后行全脑血管造影及颈动脉彩超检查,进行影像学随访.结果 狭窄血管均成功扩张,术前、术后狭窄段血管管腔分别为(2.84±1.18)mm和(5.86±0.65)mm,术后残余狭窄程度均<20%.临床随访无TIA或脑缺血发作,无1例发生再狭窄,3个月后颈部血管彩色超声检查,狭窄段管腔内径为(5.84±0.33)mm,与术后即刻狭窄段管腔内径(5.86±0.65)mm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苏凡凡;刘辉;王利萍;杜卫;李靖宇;李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与氟氯西林钠存在配伍禁忌

    遵医嘱为一左胫腓骨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术后患者应用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100 ml行静脉滴注,滴完后,接着更换0.9%氯化钠溶液100 ml+氟氯西林钠2.0g,当滴注约5 min时,输液器及茂菲滴管中出现白色絮状浑浊,立即更换输液器后继续静滴,患者未出现不适.

    作者:曾玉春;王伟;周小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寒区新兵冬季集训对血压水平影响的研究

    目的 调查寒区新兵冬季集训对新兵血压的影响、日间血压节律、脉压差、体质量变化及血压水平的关系.方法 分别测量新兵集训前及集训结束时体质量,同日应用迈瑞MEC-2000型心电监护仪对入选新兵分别在集训前及集训结束时测量8:00、12:00、16:00、20:00四个时段的卧位血压,对比血压变化,并计算脉压差及观测日间血压节律.结果 集训前与集训后相比四个时段的血压、平均动脉压均有明显下降(P<0.05).集训前8:00血压高,集训后血压节律发生了变化,20:00血压高.集训前后脉压差相比没有明显差异.体质量变化均值:(0.31±3.40)kg.体质量增加组集训后血压明显下降,体质量未增加组集训后血压有下降趋势,但集训前后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寒区新兵冬季集训可使新兵血压明显下降,改变了日间血压节律,但对脉压差无影响,集训前后体质量变化与血压水平相关.

    作者:薛越;陈大仓;马天春;余风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产妇循环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产妇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择期行剖宫产术的孕产妇,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分别在蛛网膜下腔注入0.5%罗哌卡因(75 mg罗哌卡因+0.9%生理盐水15 ml)2.0 ml(A组)、1.8 ml(B组)和1.6ml+硬膜外2%盐酸利多卡因3 ml(C组).记录各组麻醉至手术开始的时间和手术的时间;观察各组麻醉阻滞效果、麻黄碱用量和硬膜外追加2%利多卡因情况;记录各组产妇在麻醉前、麻醉后仰卧、麻醉后5 min、麻醉后10 min、娩婴各时间点心率、血压的变化情况;记录产妇恶心、呕吐、低血压等情况.结果 麻醉后5 min及10 min收缩压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娩婴时收缩压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10 min舒张压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黄碱用量C组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压发生率A、B组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蛛网膜下腔给予罗哌卡因小剂量腰麻1.6 ml(8 mg)复合硬膜外追加2%盐酸利多卡因3 ml,对剖宫产产妇循环功能影响小,副作用发生率低.

    作者:李刚;刘印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平痛新联合阿托品用于肾绞痛镇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平痛新联合阿托品对肾绞痛镇痛的效果.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257例由泌尿系结石所引起急性肾绞痛患者随机分组,131例为观察组,应用平痛新联合阿托品肌注;126例为对照组,应用哌替啶联合阿托品肌注.对比观察两组止痛效果及副作用.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复发率低,副作用小.结论 平痛新联合阿托品对泌尿系结石所致肾绞痛镇痛效果与哌替啶联合阿托品的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别,且复发率低,副作用少,无成瘾性.

    作者:姜霖;韩凤东;赵英男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微创条件下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近期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多种微创条件下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放射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81例,分别采取CT引导经皮穿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经纤维支气管镜、胸腔镜及小切口开胸等微创手段实现.结果 手术全部成功.随访12 ~24个月,平均18个月.局部控制率82.3%.需要处理的气胸病人有3例.术后1例病人出现咯血.胸痛胸闷缓解率80% (45/56),咯血缓解率91% (16/18),阻塞性肺炎缓解率87% (15/17),上腔静脉综合征好转率96% (5/6).结论 微创条件下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溯;黄乃祥;盛冬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临床军医杂志

临床军医杂志

主管:解放军沈阳军区联勤卫生部

主办:沈阳军区总医院 解放军210医院 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