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文;钟美佐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的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1年5月-2007年5月24例40髋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行关节置换情况,观察术后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结果 随访24~ 60个月,所有患者髋关节疼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术后Harris评分提高到60~ 92分,平均82分.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血沉均在30 mm/h以下.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中期关节置换可改善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幸永明;王振林;刘伟;周磊;卓孟川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产妇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择期行剖宫产术的孕产妇,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分别在蛛网膜下腔注入0.5%罗哌卡因(75 mg罗哌卡因+0.9%生理盐水15 ml)2.0 ml(A组)、1.8 ml(B组)和1.6ml+硬膜外2%盐酸利多卡因3 ml(C组).记录各组麻醉至手术开始的时间和手术的时间;观察各组麻醉阻滞效果、麻黄碱用量和硬膜外追加2%利多卡因情况;记录各组产妇在麻醉前、麻醉后仰卧、麻醉后5 min、麻醉后10 min、娩婴各时间点心率、血压的变化情况;记录产妇恶心、呕吐、低血压等情况.结果 麻醉后5 min及10 min收缩压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娩婴时收缩压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10 min舒张压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黄碱用量C组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压发生率A、B组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蛛网膜下腔给予罗哌卡因小剂量腰麻1.6 ml(8 mg)复合硬膜外追加2%盐酸利多卡因3 ml,对剖宫产产妇循环功能影响小,副作用发生率低.
作者:李刚;刘印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颌下腺炎、颌下腺结石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运用高频超声探头对76例颌下腺肿大或伴疼痛的患者行超声检查.结果 发现急性颌下腺炎4例;慢性颌下腺炎72例,其中合并颌下腺导管内或腺体内结石14例;合并患侧颌下腺区淋巴结肿大68例.结论 高频超声不仅对颌下腺炎、颌下腺结石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确定结石的数目、大小并定位.同时,能清晰显示患侧淋巴结肿大情况,能为临床治疗提供直接依据.
作者:谢道林;王兴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术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吸取经验、教训.方法 回顾性分析900例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术,总结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结果 900例经皮肝穿刺术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78%,以出血、严重疼痛、血管迷走神经损伤、气胸、肿瘤种植为主要并发症,除1例出血患者死亡,1例肿瘤种植患者经手术治疗外,其余并发症均予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术并发症较少,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术后密切观察,及时果断处理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何志安;赖江琼;余丽萍;李占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多种微创条件下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放射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81例,分别采取CT引导经皮穿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经纤维支气管镜、胸腔镜及小切口开胸等微创手段实现.结果 手术全部成功.随访12 ~24个月,平均18个月.局部控制率82.3%.需要处理的气胸病人有3例.术后1例病人出现咯血.胸痛胸闷缓解率80% (45/56),咯血缓解率91% (16/18),阻塞性肺炎缓解率87% (15/17),上腔静脉综合征好转率96% (5/6).结论 微创条件下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溯;黄乃祥;盛冬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游离微型皮瓣在复杂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4种游离微型皮瓣共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64例.结果 1例坏死,63例游离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6年,皮瓣外形、色泽良好,进行神经吻合的游离微型皮瓣52例,两点辨别觉8 ~12 mm,外形逼真.结论 采用游离微型皮瓣移植修复复杂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可较好地恢复手指的外形与功能.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
作者:李士民;周明武;幸超峰;王瑞金;王飞云;宋力;朱杰;宋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13例住院诊断为药物性肝损害的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113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6.37%,无效率33.63%;其中致肝损害药物前三位为中草药类,抗微生物药,抗结核药,分别占38.05%,20.35%,10.62%;TBil、ALP、ALB、PTA及并发症是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论 中草药和抗微生物药是目前药物性肝损害的主要药物;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与TBil、ALP、ALB、PTA及并发症有关.
作者:周双男;王立福;张宁;郭文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苯中毒急性再生障碍性食血(AAA)患者的免疫细胞及相关因子动态检测,探索苯中毒AAA发病机制及治疗特点.方法 对32例苯中毒AAA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个月作血清白介素-2(sIL-2),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类,NK细胞检测,并与同期原发性AAA患者作比较.结果 苯中毒AAA患者sIL-2增高,T细胞亚群及NK细胞异常,通过非免疫相关治疗4月后都恢复正常.结论 苯中毒AAA患者存在异常免疫,免疫功能在经过非免疫相关治疗可恢复,免疫异常不是苯中毒AAA发病的主要因素,免疫治疗非苯中毒AAA治疗首选.
作者:汤孝优;伍绍铮;魏萍;寥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应用齿状荷包缝合法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重度痔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08年6月-2010年6月应用PPH术,术中采用齿状荷包缝合法治疗以肿块脱出及便血为主要症状的68例Ⅲ、Ⅳ期痔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 改良PPH术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且对控制出血、防止脱垂以及减少并发症的作用显著,患者满意度达97.3%,随访l~3个月,一次性治愈90%,无大便失禁、肛周感染、脓肿、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结论 齿状荷包缝合法在PPH术治疗重度痔临床疗效明显.
作者:丁权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手术治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术后患者出现的患肢功能障碍,肩关节活动受限,上肢水肿等问题是临床上尚未解决的一大难题.2008年1月-2010年6月我们对25例患者施行术后功能训练,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坤娜;王媛媛;姜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在应用鼻胃管引流治疗重症神经外科患者的应激性溃疡同时应用鼻肠管早期恢复患者肠内营养的经验.方法 2011年1月-2011年6月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 30名出现应激性溃疡患者行鼻胃管引流及同时置鼻肠管,第2天行胸腹部X线检查确认鼻肠管位置后早期行肠内营养.同时监测胃残量.结果 30例患者在鼻胃管引流治疗同时均一次性鼻肠管置管成功,置管后次日恢复早期肠内营养.结论 鼻胃管与鼻肠管在伴应激性溃疡的重症神经外科患者的联合应用是治疗应激性溃疡同时早期恢复肠内营养的有效方式.
作者:关靖宇;熊剑;陈军;贺维珍;季文伟;杜军;杨佳明;王肖亮;卢天舒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脊柱侧弯患者肺功能损害的特点,探讨导致脊柱侧弯患者肺功能障碍的临床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首次矫形术的142例侧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前肺功能检查情况,确定导致肺功能障碍的临床因素.结果 男性患者重度侧弯较多,cobb角较大;随年龄增长,侧弯患者气道阻力呈增加趋势;肺功能异常与患者体质量、cobb角和顶椎位置有关,而与侧弯方向及是否伴有后凸无关.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肺功能的损害程度不断加重,且存在由单纯限制性通气障碍向伴随阻塞性通气障碍的混合性通气障碍变化;肺功能损害的程度与侧弯的程度正相关;侧弯顶椎位于胸椎者,更倾向于伴随有肺功能障碍.严重肺功能损害的患者,体质量发育受到影响,给围术期的管理带来更大的挑战.
作者:吕砚;方伟武;徐学武;苗玉良;刘骥;钟京;任何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耳廓离断伤的显微外科再植和修复方法.方法 回顾1990年以来8例耳廓离断伤,采用显微再植、寄养再植、皮瓣转移重建等方法进行修复.结果 术后随访12 ~32个月,耳廓再植成活6例,原位再植及寄养再植各失活1例,后经皮瓣修复重建耳廓2例全部成活,所有病人均在术后7~10 d拆线,伤口一期愈合,耳廓皮肤感觉恢复,听力正常.结论 对耳廓离断损伤患者,引入超显微外科技术,采用更为精细的血管吻合技术是理想的修复方法.
作者:赵东升;赵景志;闫宝山;唐加义;陆俊峰;吴晓满;张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近年来,有关叶酸(FA)、同型半胱氨酸( Hcys)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1].由于血中Hcys升高与饮食中叶酸缺乏有关,孕期易出现叶酸摄入不足,造成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s)血症,导致内皮细胞受损,诱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作者:吴敬伟;陈淑学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伊洛前列素吸入剂对初人海拔5 200m地区青年脑体-心理生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32名受试者随机分为伊洛前列素组(n=16)和对照组(n=16),自海拔1 400 rn历时5d进入5 200 rn,从进入海拔5 200 m当天开始,伊洛前列素组每天4次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素溶液,连续5d.对照组用同样的方法雾化吸人生理盐水.于吸入伊洛前列素溶液第5天采用DDX-200型电脑多功能心理生理测试仪,进行脑体-心理生理能力检测.检测项目包括左右手交叉敲击和缺失记忆的简单测验.结果 伊洛前列素组与对照组比较,左右手交叉敲击:总时间均为(10±0)s,总次数为(87.24±17.67)与(72.92±15.38)次,正确次数为(85.06±15.18)与(71.19±14.81)次,错误次数为(1.47±0.74)与(2.96±2.01)次;缺失记忆的简单测验结果:总次数均为(17±0)次,错误次数为(1.72±0.88)与(2.96±2.01)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原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素溶液能显著提高移居者的脑体-心理生理功能,可以促进高原习服、预防和治疗急性高原病.
作者:曹荣成;马广全;崔建华;哈振德;马勇;高亮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经肝动脉加热碘油栓塞治疗肝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126例肝转移癌患者分为两组,采用肝动脉加热碘油栓塞治疗的63例为加热组,采用常温碘油栓塞治疗的63例为常温组.并进行治疗前后肿瘤大小及肝功能等变化的对比分析.结果 加热组有效率为61.90% (39/63),常温组有效率为47.62% (30/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肿瘤大小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功能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加热组6、12、18、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100%( 63/63),84.13% (53/63),49.21%(31/63),25.40%( 16/63);常温组分别为90.48% (57/63),63.49%(41/63),34.92%(22/63),12.70%( 8/63).同时,两组的术后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的发生率相比较,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 经肝动脉加热碘油栓塞治疗肝转移癌的效果优于常温组的治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独建库;李冠海;张明德;何伟华;贺会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寒区新兵冬季集训对新兵血压的影响、日间血压节律、脉压差、体质量变化及血压水平的关系.方法 分别测量新兵集训前及集训结束时体质量,同日应用迈瑞MEC-2000型心电监护仪对入选新兵分别在集训前及集训结束时测量8:00、12:00、16:00、20:00四个时段的卧位血压,对比血压变化,并计算脉压差及观测日间血压节律.结果 集训前与集训后相比四个时段的血压、平均动脉压均有明显下降(P<0.05).集训前8:00血压高,集训后血压节律发生了变化,20:00血压高.集训前后脉压差相比没有明显差异.体质量变化均值:(0.31±3.40)kg.体质量增加组集训后血压明显下降,体质量未增加组集训后血压有下降趋势,但集训前后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寒区新兵冬季集训可使新兵血压明显下降,改变了日间血压节律,但对脉压差无影响,集训前后体质量变化与血压水平相关.
作者:薛越;陈大仓;马天春;余风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总结老年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53例老年脑出血患者和53例中年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CT影像、并症及预后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老年脑出血组患者临床表现以意识障碍为主,颅高压征不明显,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明显高于中年脑出组,预后明显差于中年脑出血组.结论 老年脑出血患者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易延误就医,并发症多,预后差.
作者:宋明浩;李志祥;马文斌;陈江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2005-2010年我门诊用采乐联合庆大霉素、哈西奈德治疗干性皮脂溢出症,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152例干性皮脂溢出症患者均为本院门诊病人,其中男97例,女55例,年龄18~43岁;病程1~7个月.分为三组,治疗组86例,对照Ⅰ组32例,对照Ⅱ组34例.三组病人的病情及性别具有可比性.
作者:姜政勇;李智君;刘金涛;吴广侠;郭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MRI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系统回顾2000年1月-2011年1月术前接受TAC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的35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动态增强MRI评估化疗前后肿瘤大小.术后病理检查评估化疗后肿瘤大小.结果 新辅助化疗后动态增强MRI评价CR0例,PR 23例,SD 10例,PD 2例,疾病控制率为94.3%.术后病理评估化疗有效率为94.3%(33/35).MRI检查示肿瘤向心型缩小15例,树枝型缩小20例,TNM临床分期中肿瘤缩小方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后肿瘤大直径分别为(2.82±1.02)cm和(1.14±0.67) cm,对新辅助化疗后残余肿瘤的阳性预测值为94.3%.TAC新辅助化疗后MRI评估PR和SD与病理疗效评估的符合率分别为95.7%和90.0%,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动态增强MRI疗效评估与病理疗效评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 动态增强MRI能准确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残留肿瘤的大小,可为乳腺癌手术治疗提供量化证据.
作者:胡建修;曾艳妮;刘良进;毕俊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