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温高湿环境下负压伤口疗法对创面愈合的影响

袁方;李亚洁

关键词:创伤, 高温, 愈合, 负压
摘要:目的 探讨高温高湿环境下局部负压伤口治疗对创伤愈合的影响.方法 以兔背部皮肤全层皮肤缺损的急性创面为模型,将24只创伤气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温对照组、常温实验组、高温对照组、高温实验组,每组6只.实验组给予局部负压伤口治疗,对照组用纱布覆盖,不给予负压引流.在相应干预后的不同时间对各组动物的创面大体情况、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百分比、病理形态学进行观察和检测.结果 高温对照组与常温对照组比较,创面愈合时间、创伤后7d创面愈合率、创面感染率及组织损伤程度显著增高(P<0.05),而实验组较相应的对照组则显著降低(P<0.05).结论 高温高湿环境是阻碍创面愈合的重要因素之一,局部负压伤口疗法具有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临床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胸外伤120例分析

    1998-2008年我院共收治老年人胸外伤患者120例,现将其致伤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老年胸外伤患者共120例,其中男90例,女30例,年龄60-90岁.外伤原因:车祸伤50例,跌打伤48例,重物砸伤12例,锐器伤4例,其他6例.临床表现:肋骨骨折110例,其中双侧肋骨骨折30例,平均骨折数3.96根,气胸40例,血胸50例,血气胸10例,胸骨骨折1例,肺挫伤70例,浮动胸壁4例,其他合并伤30例.

    作者:楼良潮;陆文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急诊抢救骨盆骨折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急诊抢救骨盆骨折并失血性休克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09年1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51例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根据早期复苏方法分为限制性复苏组(27例)和常规复苏组(24例),通过损伤严重度评分(ISS)、早期复苏输液量、复苏时间等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和疗效评估.结果 限制性复苏组:ISS评分30.72,复苏输液量2 089ml,复苏时间102.72min,复苏后血红蛋白98.36g/L;常规复苏组:ISS评分30.90,复苏输液量2965 ml,复苏时间246 min,复苏后血红蛋白79.90 g/L.两组I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输液量、复苏时间、复苏后血红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急诊抢救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能使输液量更少,控制出血更好,复苏效果更显著.

    作者:吴燕生;李金雨;李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西藏日喀则地区某部官兵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为探讨高海拔地区的特殊自然和人文环境对驻守官兵的心理影响,2011年6月份,我们在西藏日喀则地区对某驻军206名青年官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了心理测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为驻守在海拔3 950 m的某驻军单位官兵206人,均为男性,汉族,平原出生,上高原前体检均健康.年龄18 - 36岁.上高原时间1.5-17年.

    作者:文朝远;冯斌;刘存亮;陈艳;廖建贵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MMP-9与冠状动脉疾病严重性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疾病严重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AMI患者87例,在急诊经皮穿刺冠脉内介入术(PCI)后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1支、2支和3支病变组,正常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于清晨空腹,AMI患者于PCI术前采血,采用ELISA法测定MMP-9,随访其心血管事件半年.结果 AMI患者PCI术前血清MMP-9水平在3支病变组均显著高于2支、1支病变组、对照组;在2支、1支病变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经随访,25例发生心血管事件,3支病变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2支、1支病变组;以血清MMP-9水平846μg/L为界分为A组和B组,A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结论 AMI患者血清MMP-9可能用于评价冠状动脉疾病严重性,并对冠脉支架置入术后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预测价值.

    作者:陈畅;藏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异丙嗪致低血压1例

    病人,女,64岁.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4个月,拟行第6次化疗住院,查体:体温36.5℃,脉博80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20/80 mmHg(1 mmHg =0.133 kPa),遵医嘱于化疗前给予盐酸异丙嗪25 mg肌内注射,约15 mmin后患者诉头晕、四肢无力,查血压90/60 mmHg,立即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生理盐水250 ml加地塞米松5 mg静滴,地塞米松5 mg自莫菲滴管滴入,30 mmin后患者自诉头晕及四肢无力症状缓解,血压110/70 mmHg,此后患者未诉其他不适.

    作者:王庆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斑块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关系.方法 对54例行冠脉造影的患者同时行颈动脉超声检测,分析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指数与CHD的相关性,颈动脉粥样斑块与CHD患病率及冠脉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并比较他们的危险因素.结果 CHD组颈动脉IMT及斑块指数均较非CHD组显著增高(P<0.01),颈动脉粥样硬化组CHD患病率及冠脉Gensini积分也显著增加(P<0.01),而CHD组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危险因素基本相似.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CHD有显著相关性,两者有相似的危险因素.

    作者:赵宏坤;蒋逸风;沈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贝那普利10 mg,1次/d,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1次/d;对照组60例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1次/d.均连用4周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血压明显下降,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

    作者:卫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表柔比星联合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

    目的 比较表柔比星(EPI)联合卡介苗(BCG)与单用表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确诊膀胱移行上皮癌,病理结果Ⅰ -Ⅱ期的患者36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随机分成联合组、单用组,每组18例.联合组术后第1周灌注EPI,第2周灌注BCG,每周交替使用灌注药物,共8次后,用BCG每月1次灌注,共8次;单用组术后每周灌注EPI,共8次后,用EPI每月1次灌注,共8次.比较两组治疗后3年内的膀胱肿瘤复发情况、药物治疗期间泌尿系感染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3年内的膀胱肿瘤复发率方面,联合组与单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药物治疗期间泌尿系感染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联合组较单用组比较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PI联用NCG和EPI单用均具有良好的预防肿瘤复发效果,而EPI联用BCG可显著减少治疗期间的泌尿系感染和不良反应发生,患者依从性更好.

    作者:詹胜利;蔡明;李州利;毕见龙;曾春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孕引产前经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的研究

    目的 评价中孕引产时宫颈长度与引产时间的关系.方法 163例孕14 -26周妇女,采用依沙吖啶与米非司酮联合使用终止妊娠,在引产前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观察孕妇年龄、孕周、孕产次、宫颈长度以及引产时间.结果 孕14 -26周宫颈长度平均为(37.02±4.06)mm,且随孕周增加而有缩短趋势(r=-0.359,P<0.01).宫颈长度与引产发动时间、产程时间及引产总时间显著相关,r分别为0.215.0.211及0.270,P均<0.01,宫颈长度是唯一影响引产发动时间、产程时间及引产总时间的变量.分析结果分别为R2 =0.046,P<0.01,R2=0.044,P<0.01,R2 =0.073,P<0.01,引产所需时间与孕产次、孕妇年龄及孕周无关.按宫颈长度分组,各组间引产发动时间(P<0.01)、产程时间(P<0.05)及引产总时间(P<0.01)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引产前经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对引产时间有一定预测作用.

    作者:文玉华;万兰;杨慧芝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利多卡因宫腔内注射及复方萘普生栓用于人工流产镇痛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宫腔内注射与经直肠给予萘普生栓对早孕人工流产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 224例孕6 ~12周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为四组.Ⅰ组接受利多卡因宫腔内注射,同时经直肠给予萘普生栓;Ⅱ组接受利多卡因宫腔内注射以及安慰剂栓;Ⅲ组为生理盐水宫腔内注射,同时经直肠予以萘普生栓;Ⅳ组仅给予生理盐水宫腔内注射及安慰剂栓.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观察患者术中扩张宫颈时、术后即刻、术后30 min及术后60 min的疼痛程度.结果 Ⅰ、Ⅱ、Ⅲ组与Ⅳ组相比,无论术中术后VAS评分均有显著下降,术后即刻VAS评分Ⅰ、Ⅱ、Ⅲ组无差别,单独使用萘普生的实验组扩宫时VAS评分高于单独使用利多卡因组,但术后VAS评分则相反,两者联合使用时术中术后VAS评分均为低,且没有人流综合征发生.结论 使用2%利多卡因6ml宫腔注射用于人工流产可以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无副作用,加用萘普生栓可以进一步减轻术后的疼痛.

    作者:文玉华;万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温阳益髓汤联合自体动脉血局部注射治疗长干骨骨折术后延迟愈合47例

    随着骨折内固定技术的不断更新,骨折的治疗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由于多种原因导致骨折术后延迟愈合的情况在临床仍相当常见,严重影响骨折患者的生存质量.内固定术后折端对位对线较好的骨折患者延迟愈合,在治疗上颇为棘手[1].笔者对2007年4月-2011年5月我科收治的四肢长干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的47例患者采用温阳益髓方结合动脉血注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志强;陶杰;王轶;陈超;闫立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减阻剂对急性失血性休克合并内毒素致伤大鼠微循环的作用

    目的 观察减阻剂对急性失血性休克合并内毒素致伤大鼠皮肤微循环的改善作用及抗氧化能力.方法 60只SD大鼠,雌雄不拘,体质量(302±26)g,用简单随机法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只.在30 min内自颈动脉放血完成失血性休克,终的指标为平均动脉压(40±5) mmHg,然后静脉给予内毒索10 mg/kg,休克30 mmin后开始液体复苏.复苏时间为5min.A组静脉给予3.5 ml/kg的生理盐水;B组使用内含0.4 mg/ml的透明质酸和0.05 mg/ml聚氧化乙烯作为减阻剂的等量生理盐水复苏;C组使用内含芦荟提取物0.05mg/ml的等量生理盐水复苏.在不同时间点,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观察大鼠左侧腹股沟皮肤灌注情况,并测定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胸(SOD)和丙二醛(MDA)浓度.结果 A、B、C三组的生存率分别为15%、55%和60%.三组的MDA和SOD在失血性体克开始后均显著升高并持续至实验结束.与A组比较,B和C组应用减阻剂60min后皮肤血流灌注得到改善并维持至实验结束,B和C组的SOD显著高于A组,MDA显著低于A组.结论 减阻剂可在急性失血性休克复合内毒素大鼠模型中,提高大鼠生存率、有效改善大鼠的皮肤微循环、增强抗氧化能力.

    作者:苗玉良;钟京;方唯武;刘骥;刘罡;郭文治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介绍一种防安瓿割伤简易装置

    在临床工作中,玻璃安瓿的掰折是每天重复多的一项操作,据统计有87.9%的医护人员有过被玻璃安瓿割伤的经历,从而给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不便.笔者自制了一种防止玻璃安瓿割伤的简易装置,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材料:一次性输液器1套,医用砂轮1块,带圆孔小衣夹1个,小剪刀1把.(2)制作方法:①将一次性输液器滴管下1/3部分及过滤网剪去,滴管以上输液管部分留下约15 cm长度.

    作者:许荔;陈莉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负压封闭吸引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Gustilo Ⅲ型尺桡骨开放性骨折

    目的 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吸引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Gustilo Ⅲ型尺桡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治疗Gustilo Ⅲ型尺桡骨开放性骨折12例,受伤原因:机器碾压伤7例,车祸伤4例,重物砸伤1例.均采用负压封闭吸引技术一期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12例患者无感染发生,植皮及皮瓣均一期愈合.11例获得骨性愈合,1例出现尺骨不愈合,手术植骨后骨质愈合.结论 在早期彻底清创的前提下,负压封闭吸引技术一期结合钢板内固定是治疗Gustilo Ⅲ型尺桡骨开放性骨折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永焱;闫厚军;付贯忠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颌骨囊肿受累牙保存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颌骨囊肿受累牙保存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34例颌骨囊肿患者共453颗受累牙于术前完成根管治疗,颌骨囊肿切除术中对受累牙行根尖切除,保存囊肿受累牙,术后随访1年,分别于1、3、6、12个月复查,检查病灶受累牙的松动、咬合情况并摄X线全景片.结果 134例患者中,除13例患者43颗受累牙失访外,其余121例患者410颗受累牙术后均随访1年,X线全景片示原病灶区与周围骨质基本接近,骨纹理清晰.所有病例均未发现颌骨囊肿复发,保留牙齿无叩痛,无松动或松动度较术前明显减轻.结论 颌骨囊肿受累牙术后可予保留,且不增加囊肿复发率.

    作者:文民;彭绍斌;金树人;程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锁骨下动脉狭窄性疾病55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疾病的介入治疗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55例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行血管内支架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锁骨下动脉狭窄病变(狭窄率>70%)成功置入支架,9例闭塞锁骨下动脉中8例成功置入支架.46例经股动脉置入支架,8例经肱动脉逆行置入支架.锁骨下动脉支架成功置入后肱动脉及桡动脉搏动良好,伴有盗血现象的13例患者症状消失.随访发现5例锁骨下动脉支架置入后9 -12个月再狭窄,后再置入5枚支架,血管开通良好.结论 应用血管内支架治疗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苏凡凡;刘辉;王利萍;杜卫;李靖宇;李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透光旋切系统治疗大隐静脉曲张33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透光旋切系统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透光旋切系统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共337例(386条肢体).结果 337例手术均获成功.单条肢体手术时间21~54 min,平均(31.2±4.6)min;切口数量3~5个,平均(4.1±0.6)个,住院时间3~15d,平均(4.8±2.5)d.2条患肢术后出现局部皮肤破溃坏死,1条出现深静脉血栓.术后患肢出现皮下淤血154条,血肿11条,肢体局部麻木感112条.337例患者共386条肢体随访6~24个月,平均(15±6.7)月.皮下淤血及血肿消退,肢体局部麻木感消失95条,减轻27条.术前存在色素沉着的肢体,术后均不同程度减轻,沉重感缓解,无静脉曲张复发,小腿外观无明显手术疤痕.结论 透光旋切系统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安全可行,具有缎创、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美容效果好等优点.

    作者:张贤坤;刘宏斌;苏琳;杨清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大面积脑梗死并发低钠血症的诊断治疗

    目的 总结大面积脑梗死低钠血症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对57例大面积脑梗死后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治疗、临床疗效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对排钠增加和摄钠不足者,充分补钠;对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者应限水治疗;对脑性盐耗综合征者应补水和补盐治疗;全部患者的低钠血症均得到纠正.结论 对大面积脑梗死并低钠血症进行正确诊断、合理处理对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兴华;刘绍泽;葛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神经根型颈椎病约占颈椎病的60%-70%[1].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不一,而且单一疗法疗效多不满意.2006年3月-2009年7月,我们采用综合康复治疗的方法,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90例中,男53例,女37例.年龄23~67(44.5±4.2)岁.病程2个月~19年,平均(3.8±0.6)年.所有病人均进行颈椎X线摄片、CT及MRI检查.

    作者:张桦;张昆;于清瑾;史佳旭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阑尾炎患者术后早期进食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阑尾炎术后早期经口进食对机体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1月在我院住院行阑尾切除术的患者93例,其中48例于术后给予早期经口进食,45例于排气后开始进食,观察并对照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 早期经口进食组患者术后排气及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阑尾炎术后早期经口进食可以促进排气、排便,加快患者术后康复,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徐立彬;刘超;韩军良;宋晓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临床军医杂志

临床军医杂志

主管:解放军沈阳军区联勤卫生部

主办:沈阳军区总医院 解放军210医院 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