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降低病室空气中微生物方法皀探讨

胡顺

关键词:病室通风, 净化病室空气, 病室消毒
摘要:降低病室空气中微生物方法的探讨.用二种不同的方法对病室内空气净化后,现场采样.二室空气中菌落数均(500cf/m3.结论病室通风与消毒对空气净化效果是一样的,如清晨通风后再清毒效果会更理想.
健康必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床旁空肠营养管徒手置入技术在危重症病人营养治疗中皀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床旁空肠营养管徒手置入技术在危重症病人营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80例行肠内营养治疗的危重症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胃管置入技术行营养支持,研究组采用床旁空肠营养管徒手置入技术行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和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和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行肠内营养治疗的危重症病患者采用床旁空肠营养管徒手置入技术行营养支持,不仅能提高一次置管的成功率,且能有效提升患者治疗的效果,因此该置入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廖金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皀研究进展

    随着呼吸机的临床应用,机械通气作为呼吸支持的重要手段,现已逐渐成为抢救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的主要措施之一,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然而,在急诊患者的急诊治疗中,也导致一些疾病的出现,如呼吸机相关肺炎,该病的死亡率为38%.并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治疗困难,还会导致原发性疾病的治疗和护理复杂化.在临床上,采用人工气道护理、呼吸机管道护理和患者护理,可缩短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节约医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唐礼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线导管致静脉血栓引起医疗纠纷一例分析报道

    中线导管是指经穿刺进入外周静脉官腔,可给予较长时间药液输入治疗并可留置在血管内的导管.尖端位于腋窝水平或肩下部,但不到达中心静脉,属于外周导管,长度在7.5-20cm [1].近年来逐渐应用于临床,但关于中长导管的研究及相关报道较少.

    作者:段连凤;李立新;赵丙花;乔子剑;纪志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在疾控中心皀研究

    目的 研究疾控中心的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法 与效果.方法以本区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为研究对象,按照管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2015年)与质控组(2016年),常规组应用常规管理,质控组应用质量控制管理,两组均随机选取100份微生物检验标本,对比其标本检验的质量评分与结果 差错率.结果质控组的检验质量评分(90.8±2.5分)明显高于常规组(78.4±2.8分),且质控组的检验结果差错率(2.0%)明显低于常规组(5.0%),对比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 对疾控中心的微生物实验室实施质量控制管理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提升标本的检验质量,且可降低标本检验结果的差错率,值得推广.

    作者:赵甫明;苏小云;丁帮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皀护理干预

    目的 对护理干预应用在预防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从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行PICC置管治疗的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实行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观察患者的住院时间和静脉血栓形成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行PICC置管治疗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预见性护理在新生儿科护理管理中皀应用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新生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这一阶段我院收治的90例新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26.67%,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新生儿科的护理管理中有利于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出现,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作者:王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浅谈脑血管病皀一般护理

    脑血管病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受损,自理能力差或不能自理,甚至因意识和精神障碍而影响救治,故其护理十分重要.除了仔细观察病情变化、进行一般性基础护理外,还应针对神经功能障碍进行相应的专业性护理,才能提高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凤秀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浅谈母乳喂养母婴分离时护理干预皀作用

    目的 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母乳喂养母婴分离时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的216例母婴分离的产妇进行分组,108例实验组产妇采用综合护理干预,108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产妇在产后泌乳时间、泌乳量充足时间以及母乳喂养率中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切实有效的护理干预在母婴分离的产妇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魏娟;林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皀临床探讨

    目的 分析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 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纳入时间为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将其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46例作为对照组,奥曲肽治疗46例作为试验组,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80.4%;患者的止血时间短,血红蛋白、胃液pH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在治疗期间,加用奥曲肽能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止血时间、改善实验室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钟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对社区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皀影响

    目的 探讨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对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以11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行随机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依从性和血糖控制效果方面的差异.结果 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相比,经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92.73%>76.36%)相对更高,而空腹血糖(FBG)水平[(6.62±0.65)mmol/L<(8.15±1.14)mmol/L]、餐后2h血糖(2hPBG)水平[(9.11±1.31)mmol/L<(10.94±2.10)mmol/L]相对更低(P<0.05).结论 讨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对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着积极的影响.

    作者:秦建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评价罗哌卡因局部麻醉对于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皀临床效果

    目的 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罗哌卡因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本院2016年2月~2018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7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分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处理措施,3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给予患者罗哌卡因,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在术后1h、术后6h、术后12h以及术后24h中,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镇痛药物使用次数中,实验组患者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哌卡因局部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值得推广.

    作者:谭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碎裂电位在房颤射频消融中皀应用及研究进展

    现阶段,碎裂电位在房颤射频消融治疗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诸多研究表明,于永久性房颤中积极应用心房碎裂电位消融法,可有效提高患者房颤消融的效率,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对此,笔者将针对碎裂电位,对其在房颤射频消融中的应用进展作出综述.

    作者:刘盼;杨萍;王晓英;韩丹;邓小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半夏泻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皀效果评价

    目的 探究半夏泻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效果,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随机选取某医院在2015~2016年期间收治的10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通过半夏泻心汤进行治疗,在两组患者进行治疗一段时间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方面.结果 在治疗效果上,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方面,实验组的清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的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来说,通过半夏泻心汤能够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张文治;周紫薇;毛博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肿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皀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肿瘤手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法 及其对于应激反应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5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2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手术室护理干预后,94.44%的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效果感到满意,其中22.22%的患者出现血压异常情况,16.67%的患者出现心率异常的情况,16.67%的患者处于状态,13.89%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经常规护理后,80.56%的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效果感到满意,其中47.22%的患者出现血压异常情况,41.67%的患者出现心率异常的情况,36.11%的患者处于状态,30.56%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在肿瘤手术中,手术室护理干预是预防应激反应的有效手段,对于患者的术后恢复有着积极的影响.

    作者:邵敏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社区高血压皀疗效与依从性研究

    目的 探析社区高血压患者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对其病情改善作用及药物安全性.方法 一般资料来自本社区2014年-2016年期间门诊就诊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于该群体中随机抽取60例并通过随机数字表方式将患者每组30例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联合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了解两种治疗方案下患者血压指标控制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根据患者血压指标判断疗效,观察组判定无效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总有效率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有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例数5例,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例数10例,组间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有意义(P<0.05).结论 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非洛地平缓释片干预对于患者高血压指标控制令人满意,同时治疗期间药物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祁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皀眼科综合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适用性.方法 2017年4月至2017年8月期间,选取我院眼科8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综合护理),观察组(40例,仅眼科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治疗组GSES评分高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眼科综合护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章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治疗皀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明显优于对照组81.82%,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术后干眼症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明显降低,泪膜破裂时间评分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降低及升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采取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可促进泪膜恢复稳定性,修复眼表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皀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9月期间接收的9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治疗对象,以随机分组法将2组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对照组46例患者均实施常规皮下多次注射胰岛素治疗方案,观察组46例患者均给予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治疗方案,观察2组患者的血糖指标改善水平差异.结果 经不同药物方案治疗后,2组患者血糖均达到目标值预控范围,但观察组46例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且低血糖发生率较低,整体疗效相应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结论 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指标,提升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水平,值得临床综合推广应用.

    作者:黄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阶段性强化教育在青光眼目标眼压控制中皀应用

    目的 本文主要是对阶段性强化教育在青光眼目标眼压控制效果的探讨.方法 选择100例(200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并对其入院、治疗、出院三个阶段进行强化教育,对患者的目标眼压进行有效控制.其中尤其是对患者不同阶段中视力、眼压、视野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阶段性强化教育在青光眼目标眼压控制中取得很好的应用效果.结论 将阶段性强化教育应用到青光眼患者护理中,可以对患者病情进行有效控制,还能够保护患者视力,减少神经损伤.

    作者:宁良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探讨儿童预防接种护理干预策略

    目的 了解系统的儿童预防接种的护理干预在预防接种中的作用和方法 .方法在儿童预防接种的各个环节中设计护理干预策略,保证预防接种工作顺利进行,确保预防接种的安全性.结果 安全有效的护理干预,使疫苗接种不良反应明显降低,预防接种率及家长、儿童满意度均显著提高.结论 儿童预防接种全程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策略,有效提高了免疫接种的安全性.

    作者:黄凤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健康必读(上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上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健康教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