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艳
目的 分析凶险性前置胎盘介入治疗应用围术期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施予围术期护理,对照组35例施予常规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试验组产妇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1%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的68.57%(P<0.05).结论 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介入治疗中应用围术期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术中失血量,缩短其手术耗时,保障了母婴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涂春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对卵巢囊肿手术患者开展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 选择我院92例卵巢囊肿患者分成探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进行系统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同时实施全过程心理护理干预,通过问卷调查掌握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HAMA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探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探究组术后2h、24h、72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探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6%,对照组为82.6%,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在卵巢囊肿手术中对患者进行全过程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焦虑心理,缓解术后疼痛,且可提升护理满意度,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周秀琼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2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通过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划分为两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46例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丹参及黄芪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 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6.96%,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丹参及黄芪注射液治疗的观察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65%.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应该更加全面,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更好的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黄泽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尽管我国在经济及医疗水平上得到了提高,但对我国人民的健康状态还存在很不尽人意的地方,很多疾病的发生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降低了患者的健康水平,故越来越多的人员更加注重运动康复训练,尤其是患有腰椎疾病的患者.腰椎疾病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疾病,病发于多个群体,并且病发年龄越来越年轻化,故加强对腰椎疾病的康复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很多患者都会通过运动康复训练方法来治疗腰椎疾病.对此,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对腰椎疾病的了解,探讨了腰椎疾病运动康复训练方法.
作者:喻多多;李中寅;胡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品管圈活动对老年人心理疾病康复教学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患者48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各2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护理,观察组则选用品管圈活动进行教学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经教学护理后的效果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教学护理后的效果更优于对照组患者经教学护理后的效果,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品管圈活动对老年人心理疾病进行护理的效果显著,同时还能提高其教学质量,临床上具有广泛推广意义.
作者:马云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单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护理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对象为单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120例患者(在2016年5月22日-2017年5月22日期间选取),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观察组进行快速康复护理模式,有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有60例.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8.33%)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1.67%)低于对照组(P<0.05),下床活动时间(3.95±1.33)d、疼痛评分(1.32±0.74)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单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模式效果显著.
作者:孙冬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呼吸内科重症结核病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以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病情康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于我院呼吸内科治疗的重症结核病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呼吸内科重症肺结核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对护理前后呼吸率、PaO2、心率和PaCO2进行比较;结果 在护理之后,患者呼吸率、PaO2、心率和PaCO2均优于护理之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呼吸内科重症肺结核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范晓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在静脉术后镇痛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在本院行全身麻醉手术治疗的12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应用舒芬太尼,对照组应用芬太尼,观察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前及苏醒时MAP水平、手术前后VA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及手术时MAP水平、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清醒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静脉术后镇痛及麻醉中,舒芬太尼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提升麻醉及手术的安全性,利于患者术后尽早恢复.
作者:路瑞娥;朱海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本文对医技科室对医院整体建设的影响进行分析,明确了医技科室、临床科室间的关系,制定了医技科室的管理工作——促进临床科室共同发展策略,现进行具体阐述.
作者:钟海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不同时段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接收的84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根据患者发病到实施手术的时间将其分为研究组(72h内)和对照组(超过72h),每组4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腹腔镜手术,比较手术效果.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两组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胆囊炎患者应及早进行医治,以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吴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与传统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研究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到2017年10月入院治疗的7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实验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分别对两组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 观察组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小切口手术后切口感染、肠梗阻、肠黏连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用于急性阑尾炎患者中能缩短治疗及住院时间,手术创伤较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钟福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脑电图对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疾病患者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至2015年本院收治的100例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的患者临床资料,上述患者在入院后均行常规脑电图的检查,在第2周复查.结果 ①85例异常患者的脑电图异常,异常率是85%;②45例轻度异常患者中,40例的脑电图已经恢复正常,其余5例患者也显著好转;23例中度异常患者中,20例的脑电图已经恢复正常,其余3例患者的脑电图仍然是轻度异常;17例重度异常患者中,7例患者的脑电图已经恢复正常,3例患者的脑电图转为轻度异常,5例患者的脑电图转为中度异常,2例患者的脑电图没有明显变化;③脑电图的异常程度跟脑炎程度呈正相关,其差异存在高度的统计学意义(r=0.458,P<0.05).结论 脑电图可以成为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疾病有效诊断手段和标准,有利于患者的预后治疗.
作者:吴红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临床诊断中选用动态心电图检查的价值.方法 抽选51例因患冠心病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入住本院的老年患者,对其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症状等发展情况展开分析.结果 入选的51例患者检查后,有42例(15例有症状、27例无症状)伴发心肌缺血;有31例伴发心律失常.结论 临床对冠心病患者展开专业诊断时,选动态心电图技术检查,可精准的判断患者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状况,避免漏诊、误诊,效果确切.
作者:钟秀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干化学法与镜检法在女性患者尿隐血及白细胞检测中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例女性患者的新鲜尿液标本,分别采用干化学法与镜检法进行检测,分别对两种方法检测的尿隐血及白细胞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干化学法检测尿隐血结果与镜检法比较,干化学法的阳性率为89.5%,镜检法的阳性率是13.9%,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化学法检测尿白细胞结果与镜检法比较,干化学法的阳性率为94.1%,镜检法的阳性率是15.5%,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在应用干化学法对女性患者进行尿液分析时,应结合显微镜有形成分的结果,排除导致假性结果的因素,并结合患者临床其他相关信息综合考虑,这对于提高女性患者尿液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是有必要的.
作者:曾火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中线导管是指经穿刺进入外周静脉官腔,可给予较长时间药液输入治疗并可留置在血管内的导管.尖端位于腋窝水平或肩下部,但不到达中心静脉,属于外周导管,长度在7.5-20cm [1].近年来逐渐应用于临床,但关于中长导管的研究及相关报道较少.
作者:段连凤;李立新;赵丙花;乔子剑;纪志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常规检验常见检验误差原因.方法 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期间接收的100例血液样本,分析其中出现的检验误差率与误差原因.结果 在白细胞与血小板指数上,温度4℃比室温的指数显著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白细胞与血小板指数上,10min内检测比120min之后的指数显著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红细胞指数上,1.6mg/ml抗凝剂配比比2.8mg/ml的指数显著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凝剂配比不当、送检时间延迟、保存不合理、采集时间不当、受检者因素等都是引发终检验误差的常见的原因,需要针对血常规检验各环节的误差可能性来做好临床检验工作管理,提升检验工作质量.
作者:李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易瑞沙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以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靶向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进行归纳,并施以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参与本次研究的60例患者,总体缓解率为26.7%,疾病控制率为71.6%.与此同时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及严重程度较为轻微.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轻微.护理人员应给予靶向治疗期间有效护理干预,减轻物毒副作用,优化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郝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参研对象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医院收治的134例行腹腔镜胆囊切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遵从随机的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后者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前者行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前后血压情况,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麻醉后血压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患者的麻醉和血压情况能够通过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袁国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适用性.方法 2017年4月至2017年8月期间,选取我院眼科8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综合护理),观察组(40例,仅眼科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治疗组GSES评分高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眼科综合护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章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就是糖尿病性心脏病,糖尿病性心脏病是指糖尿病病人在糖、脂肪等代谢紊乱的基础上所发生的心脏大血管、微血管、心肌及神经纤维病变.主要表现有静息时心率大于 90 次/分,或心率快而固定,不受各种反射影响;不典型心绞痛;无痛性心肌梗死;直立性低血压;猝死等.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者是非糖尿病者的2-4倍.
作者:王金太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