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是个有名的长寿之乡,四世同堂、五世同堂多了去了,据统计,这里的百岁老人多达251名.在当地坊间,流传着一个神秘传说:当年秦始皇想长生不老,就派徐福到东海寻找长生不老仙丹,没想到徐福在海上遇到了狂风大浪,找来的长生不老仙丹全撒在了如皋,从此这里的水土有了一种灵气,长寿老人就特别多.这种传说不无道理,因为在中国古代,希望通过服食丹药而长生不老的人特别多,那么真有这种“不老仙丹”吗?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2013年11月19日《新京报》报道,“牛奶将人类送进癌症的坟墓!”近期在微信朋友圈里,流传着这样一条消息,让每天习惯喝杯牛奶的人不禁大吃一惊.这篇文章指出,人是地球上唯一终生吃奶的动物,而奶牛是靠打高剂量的荷尔蒙产奶的,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研究发现:雌性激素、雄性激素和胰岛素的生长因子就是牛奶内的主要致癌物质,同时称牛奶中的IGF-1(类胰岛素一号增长因子)易致癌,牛奶中的蛋白质增加癌症、心脏病、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病、肾结石、骨质疏松症、高血压、白内障和老年痴呆症等的患病几率.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据媒体报道,日前江苏一位父亲因多次用嘴替被狗咬伤的儿子吸毒血,不幸感染狂犬病去世.这一消息让人们为父爱感动的同时唏嘘不已.在武侠小说或者影视剧中,我们经常看见有人中毒镖、毒箭或被毒蛇咬伤后,用嘴去吸毒血来缓解毒性的镜头,于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就去效仿.前不久,用嘴替被狗咬伤的儿子吸毒血的江父,不幸因此中毒身亡,不能说这与影视作品的误导毫无关系.事实上,这样做并不能起到深层的清洁消毒,反而使自己中毒更深.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抱怨成“中国式倾诉”当前,压力不断增加,国人心理问题越来越多,“郁闷”、“烦死了”等抱怨的话成了很多人的口头禅.中国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调查发现,三成城市人压力感非常强,朋友(46.4%)是人们遇到烦心事时的首选倾诉对象,家人(32.7%)和同事(12.1%)紧随其后.可见,有压力时人们更愿意与亲近的人一倒苦水.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2003年1 1月6日,浙医二院一位女医生被打,11月7日,浙医一院放射科内医生被打耳光……浙江温岭的患者杀医事件余波未了,各地患者暴力伤医的事件又频频见诸报端.在伤医者中,有普通患者,也有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甚至还不乏干部和官员.是谁越过了道德和法律的边界?是谁摧毁了医患之间本该有的互信和互谅?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羽衣甘蓝公认的“蔬菜之王”,可能是地球上营养成分丰富的食物,而且每百克中所含的优质纤维素高达3.7克,食用后会全力支持肝脏的解毒功能,而且还能抑制身体对甜品、油炸食品的欲望,切断脂肪细胞膨胀的物质来源.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我的体毛少,是不是性能力就弱?”“我大学就开始脱发,这是不是雄激素不足?”类似的问题经常困扰着很多年轻的男性朋友们.那么究竟这些体表特征或我们的第二性征,与性功能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2013年12月3日《武汉晚报》报道,28岁的小方家住常青花园,在一家广告公司做策划.近一周,她老是想上厕所,而且特别急,感觉慢一点就要尿身上了,严重的时候一个小时要跑三四趟.因为要经常出去开会、见客户,小方怕来不及跑厕所出洋相,只好穿着尿不湿“救急”.除了尿频、尿急,更难受的是尿痛、尿血.后经医院泌尿外科诊断得了急性膀胱炎.小方后悔地说,每天要不停地做策划、和客户商讨方案,常常忙得没时间上厕所,有尿意也老是憋着,一到冬天天气冷,晚上也不想起夜,常常肚子胀得难受了才爬起来方便.医生告诉她,突发膀胱炎与她平时久坐憋尿有很大关系.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烟草大约于明代嘉靖末至万历初经菲律宾传人我国南方,后迅速在全国推广种植,吸烟人数呈几何级数增长,至清代吸烟已成为国人的基本嗜好,如陆以湉《冷庐医话》所说:“今人嗜此者众,烟肆之多几与酒肆埒.”可见当时风气.在很多国家,吸烟一开始都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怪异的行为而遭人排斥,而明清时期的中国人为什么能迅速接受烟草并加以传播呢?这里面主要有三大推手在起作用.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素有“铁榔头”之称的名宿郎平30年间都坚守在排球运动的第一前线上,强悍与坚毅早已成为她的代名词,而赛场之外郎平同样拥有小女人的柔情一面.穿便装戴首饰感觉会放松赛场之外,郎平更喜欢身着便装,戴首饰让自己完全放松下来.联赛结束后,休假中的郎平就将喜爱的玉镯戴上,体现了郎导爱美的一面.前不久,做客“非常静距离”节目的郎平时尚装扮备受李静称赞.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在德国留学时萌发素食念头素食作为一种文化观念,历史悠久,许多中外名人都是素食主义者,如达·芬奇、莎士比亚、牛顿、爱因斯坦和老子、王维、孙中山、蔡元培等.蔡元培缘何奉行素食,在他的《自写年谱》中说得很明确:“我那时候也是素食,这是民元前二年莱比锡受李君感化的.”李君,指的是李石曾,他于1902年赴法国留学,1907年成立“远东生物化学学会”,首次用化学方法分析出大豆的营养成分与牛奶相仿,在法国成立第一家“豆腐公司”,开办“中华饭店”,被称为“豆腐博士”.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2013年11月29日《扬州晚报》报道,67岁的秦女士,有些血管硬化,听一起跳舞的舞伴说喝醋泡蛋管用.秦女士就按照舞伴告诉她的方法,让女儿在网上帮她买了一箱醋,又去市场上买了一些新鲜的草鸡蛋,制作醋泡蛋.“醋倒在玻璃罐中,将生鸡蛋放进去泡上两天就可以.”秦女士说,通过醋的浸泡,鸡蛋的壳都会溶到醋里.27日上午,她将泡好的醋泡蛋倒了一杯子,放了些蜂蜜喝了下去.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钱信忠:规范、文雅的养生之道钱信忠在1965年和1979年两度任卫生部部长,于2009年逝世,享年98岁.他不仅懂得医学,而且在养生之道上也身体力行,十分“规范”.谈及他的养生秘诀,钱信忠说:“其实并没有什么秘诀,我只是喜欢体育锻炼.我选择散步、跑步、打拳,夏天在前海、后海游泳,这是我锻炼的主要内容.”他一般每天清晨5点左右起床,在后海岸边活动身体1~2小时,或在院子里做做操,打上一套太极拳或长拳,一年四季风雨无阻.上午9时伏案工作,内容有学习、写作、看书报.中午午睡是他的习惯.下午会客或做社会调查.晚餐后看会电视,之后他还要到户外散步活动一个小时左右.此外,练习书法也是钱信忠养生的一大法宝.
作者:叶凯悦 刊期: 2013年第12期
1962年春,王敏清第三次进入中南海.他先和邓小平的秘书王瑞林、内勤卫士张宝忠见了面.在这之后,他又经邓小平夫人卓琳引见,去探望了邓小平.邓小平给王敏清的感觉是不多说话,很稳重,但也不是总绷着面孔,他对周围的工作人员以及医务人员都很和蔼、亲切,生活朴实,特别豁达大度,待人处事宽容,这都给王敏清留下极深的印象.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法拉第:保持幽默益寿“良药”法拉第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在化学领域颇有建树.然而进入老年后常常闹头痛,苦不堪言.他曾经四处求医问药,但毫无作用.就在法拉第一筹莫展时,幸运地遇到了一位医术高明的大夫.他极为详尽地了解了病史,发现病人一心扑在科学研究上,废寝忘食,毫无空闲,神经极度紧张.这位医生找到病因后,开了一张与众不同的“处方”,只见上面写着一句常用的英国谚语——“一个丑角进城,胜过一打医生”.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