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巍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165例老年患者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出院后随访1年.结果 165例患者经安全有效围手术期护理,平均术前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绞窄性疝2例,所有患者痊愈出院,住院费用明显降低,随访1年复发4例.结论 安全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可缩短术前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治愈率、降低住院费用和复发率.
作者:何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育龄期妇女首次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心理状态,寻找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300例首次行宫内节育器放置术育龄妇女的心理及护理资料.结果 受术者主要表现怀疑心理、恐惧心理、忧郁心理和羞涩心理.根据受术者的年龄、职业和文化程度等,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可使其处于佳的身心状态.结论 消除受术者对放置宫内节育器的误区是护理的重点,术后健康指导是护理的关键.
作者:陈香妮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对社交恐惧症患者的心理特征以及心理护理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2例社交恐惧症患者进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自动思维问卷(ATQ)测试.在治疗期间,医生要对患者进行个体特征的面谈,并对其进行心理护理.结果 经过治疗和护理后,痊愈的有13例(59.1%),有效的有7例(31.8%),无效的有2例(9.1%),总有效率为91.9%.结论 对社交恐惧症患者进行优质、全面的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让患者可以更快更好地融入到社交活动中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泽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急诊科进修护士教学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进修护士的教学培训中实施PDCA循环教学方法.结果:进修护士的应急能力、综合能力以及对教学培训的满意度均有所提高.结论:PDCA循环教学法是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科学化的教学模式,针对进修护士的特点制定出教学目标及计划,着重抓计划落实与检查反馈,能有效提升急诊科进修护士的教学培训质量,使教与学更和谐.
作者:韦小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肋骨骨折并发血气胸病情观察治疗和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肋骨骨折并发血气胸的临床资料,总结观察治疗和护理经验.结果 46例肋骨骨折并发血气胸患者行胸腔穿刺16例,单纯胸腔闭式引流术37例,开胸手术3例,均治愈.结论 肋骨骨折并发血气胸可造成患者缺血、缺氧,胸闷,呼吸困难,严重者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护理人员应动态观察病情,及时正确的治疗,对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新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糖尿病疾病并发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心理评估及护理干预情况.方法:将28例,经确诊为糖尿病疾病且并发急性的心肌梗塞病患.进行心理评估以及护理干预.评估首先由护士依据护理经验对病患评估.之后用90项的症状自评量表(以下简称为SCL-90)给病患于护理干预前后实施评估.对比不同评估方式的差异以及护理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护理之前的病患与常模相比,在躯体化和忧郁,以及焦虑和恐惧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CL-90评估的数据和经验评估的数据相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患者较护理干预前的心理状态显著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疾病并发急性心肌梗塞病患实施护理干预.在干预之后其心理状态明显好转.促进病人对于疾病的康复.具体实现了护理干预的优势.
作者:卢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日益加剧,日趋严重的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和高校稳定的突出因素.因此了解和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构建大学生心理服务认证体系是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下面我们就详细进行分析大学生心理服务认证体系构建的策略.
作者:张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本研究将对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在辅助小儿区域麻醉方面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讨论.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所收治的90例行腹部手术和下肢手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儿采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区域麻醉,对照组的患儿仅给予氯胺酮进行麻醉处理.结果:两组患儿在区域麻醉过程中的唤醒时间、氯胺酮追加次数、氯胺酮用量、芬太尼用量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呼吸频率、脉搏氧饱和度、心率等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观察组患儿在治疗的过程中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其肌肉松弛状况相对较好,对照组的患儿偶尔会出现不良反应,但未出现肌松的情况.结论:在对小儿进行手术的过程中,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区域麻醉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因此,在对小儿进行临床手术的过程中,可以对其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朱爱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探讨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100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心理发生率.结果 采用心理护理的实验组患者不良心理反应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结论做好ICU患者的心理护理,有利于患者克服各种消极思想、建立信心,也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早日康复.
作者:张婷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高齡孕产妇剖腹产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09年4月到2013年4月的高齡剖腹产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产科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循证护理干预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支持证据.结果 干预组在手术时间,住院天数,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齡孕产妇剖腹产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取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促进护士寻求具有科学依据的护理实证指导解决临床护理问题,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有利于制定个体化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赵萍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地骨皮和香加皮均为<中国药典>收藏品种.地骨皮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内热,消渴.香加皮有毒,祛风除湿,强筋骨,用于风湿寒痹,腰膝酸软,下肢浮肿.由于加工成饮片后形状,大小,颜色相近,临床使用中容易发生混淆,现对其来源,性状进行比较,供临床区别使用.
作者:楼相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睢宁县2008年至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分布特点,为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导出2008年至2012年睢宁县手足口病个案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08年至2012年全县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3977例,其中男2625例、女1355例,男女比例为1.94∶1.00.1-3岁幼儿报告3321例,占病例总数的83.24%,1岁组发病高,达1513例.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占90%以上).结论 加强对手足口病的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手足口病的认识,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托幼机构晨检制度;强化医疗机构管理,避免院内交叉感染,才能提高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质量.
作者:王兴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随着医疗技术和临床药物的不断发展,静脉输液疗法不仅成为现代医疗中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同时也是现代微创医疗中无法替代的重要手段.大量输液疗法研究发现,药液中存在着不溶性微粒,这些微粒通过输液进入人体后,会对人体造成潜在的或长期的危害.随着医院质量管理的发展和临床对输液纯净度要求的提高,如何降低静脉注射液中不溶性药物微粒对患者的危害正愈来愈被重视.
作者:姚玉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本文通过分析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论述产后抑郁症的护理措施,知道临床实践.
作者:刘美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妇产科静脉输液中的作用,为进一步完善护理干预在妇产科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性依据.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第一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方法,第二组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患者配合率、陪护满意率和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第二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患者配合率和陪护满意率均明显好于第一组(P<0.05),而且第二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第一组(P<0.05).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结论:在妇产科静脉输液中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具有很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倪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降压疗效及其对原发性高血压(EH)左心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方法:将68例门诊高血压并左心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替米沙坦80mg/次,1次/天,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150mg/次,1次/天,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及左心结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均明显下降(P<0.05),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心室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与治疗前相比也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无差异性(P>0.05).结论:替米沙坦能a有效地控制血压的升高,并对EH患者的LVH有逆转作用.
作者:张宏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胆石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治疗组给予早期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00%、80.6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石性肠梗阻早期进行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崔裕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分析门诊输液室用药护理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医生医嘱错误、药房的错误、护士自身用药错误等风险.并提出相应有效防范对策,
作者:唐怡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选择30例出生2-30d正常分娩的新生婴儿进行为期1个月的抚触按摩,观察生长发育的情况(记录出生第2、15、30天体质量,摄入奶量),结果发现他们的体质量、奶摄入量比非抚触婴儿的有所增加,抚触护理法明显优于传统护理法.
作者:刘彩兰;杨玉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本文结合我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体系构建工作的展开,阐述了做好肝胆外科的护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作者:张桂华;果丽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