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进展

袁会娟

关键词:低体温, 护理
摘要:体温,通常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其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腋下温度为36-37℃,低于36℃则称之为低体温,手术患者在术中发生低体温十分常见,其发生率可达60%--80%[1].术中麻醉药物的使用、环境温度低、保暖不当等因素均可导致患者发生低体温, 低体温可对机体多个系统产生影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因此,保持患者术中体温正常非常重要.现对术中导致低体温的因素、低体温对机体的影响、预防及护理措施综述如下,旨在有效预防和减少术中低体温的发生,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中的护理质量[2].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21例糖尿病患者的社区干预体会

    目的 总结在社区对糖尿病患者的干预经验.方法 对21例糖尿病患者采取定期体检、电话随访、集中宣教、发放资料、上门服务等方式,提供定期监测血糖、家庭干预、心理护理、服药指导、健康教育等指导,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并通过家庭随访观察干预效果.结果 21例糖尿病患者防病意识明显提高,血糖明显下降,并发症显著降低.结论 社区干预是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保健,维护身体健康,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王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近几年来,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一种全球性常见病和多发病.加强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和管理,对提高疗效,减少医疗事故有重要意义.提高护理质量已经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

    作者:黄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消化性溃疡复发相关因素临床分析及预防探析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复发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5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PU患者80例,就复发和未复发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80例中,行1-3年的随访,复发24例,占30%.其中男16例,女8例.4例为胃溃疡,15为十二指肠溃疡,5例为复合性溃疡;12例伴消化道出血.随访间其它56例未复发,占70.0%,男36例,女20例.Hp检出率在复发组中为66.7%,未复组为33.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饮酒因素调查无明显差异,饮食不规律、抽烟、未规范治疗、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应激与精神紧张因素复发组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起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原因复杂,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是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作者:谢朝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四川北部地区老年人恒牙龋情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四川北部老年人牙龋病好发情况,为进一步开展口腔保健预防工作提供数据依据.[方法]分别在南充市和广元市检查135人,按<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中的检查方法和标准,使用CPI探针检查全口牙冠龋的情况,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其患龋情况及龋病相关因素.[结果]川东北地区老年人群的患龋率为50.0%,其中城市42.2%,农村57.8%,农村高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3,P<0.05).川东北地区老年人前牙患龋率为3.2%,后牙患龋率为9.2%,后牙高于前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88.60,P <0.05).每天刷牙次数、每次刷牙时间、刷牙方法、洁牙频率、饭后漱口频率、换牙刷频率、去医院检查牙齿的频率与龋病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每天刷牙次数、每次刷牙时间与患龋呈负相关.[结论]川东北地区老年人群的患龋率低于全国水平,但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农村较为严重,口腔保健宣教工作的开展仍任重而道远.

    作者:兰浩;师敏;杜钰琳;谢小亭;潘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探讨妇女产后恶露不净的应对措施与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妇女产后恶露不净采用妇科千金片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产后恶露不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使用妇科千金片口服,每次6粒,每日4次;对照组使用益母草冲剂口服,每次6g,每日2次,克林霉素300mg,每日4次.两组均7天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妇科千金片治疗产后恶露不净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于春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人血免疫球蛋白在预防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人血免疫球蛋白用于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预防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5月-2011年2月收治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7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85例,仅在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时采用抗生素应用等对症治疗,实验组85例,在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预防,2.5g/次,每月1次,连续3个月;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儿临床预防总显效率,1年呼吸道感染发作次数及体重增加百分数等.结果 实验组患儿临床预防总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儿1年呼吸道感染发生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实验组患儿治疗后体重增加百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人血免疫球蛋白预防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感染发生次数,提高机体免疫水平.

    作者:陈冬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无锡市惠山区2007~2011年食用盐监测结果分析

    为了解无锡市惠民山区居民食用盐使用情况,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全国碘盐监测实施方案(修订)>简称<方案>要求,2007~2011年对居民家中食用盐进行定量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姚正堂;唐惠兰;张春雨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关于发热门诊的发热病人健康教育

    目的 通过对发热病人及其家属开展实施健康教育,使其提高自我的保护能力,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方法 对门诊发热病人及其家属进行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加大健康教育的宣传方法及力度.结论 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对发热病人实施人性化的护理,有助于增进发热病人的健康水平,促进病人的康复,提高了医护人员的自身素质,改善了服务态度,让发热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和信任度得到提高.

    作者:汪雪芬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利多卡因胶浆做导尿管润滑剂的运用

    导尿术是解除尿潴留直接的方法.临床常用的是石蜡油做润滑剂.近几年笔者采用邯郸康业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利多卡因胶浆做导尿管润滑剂,预防留置尿管所致尿路剌激症状,减轻插管过程中患者的不适,取得满意效果,此方法在临床上应用具有简便、有效、无痛、无副作用特点.

    作者:陈丽萍;储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老年骨科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

    结合老年患者的病情做好老年骨科患者在治疗期、用药、饮食、预防并发症期间心理护理.掌握老年骨科病人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使住院的老年骨科患者减轻痛苦,预防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能显著提高老年骨科患者的治愈率,降低伤残率.

    作者:李文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加强医患沟通规避医疗纠纷

    随着社会的进步,患者医疗自我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医疗纠纷层出不穷,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工作中科学、有效的沟通是减少医疗纠纷,改善医患关系、规避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掌握主动、有效的沟通技巧可以更好地开展和完善医疗服务.

    作者:王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自拟通络补肾定晕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性眩晕50例

    近年来,我们在常规降血压治疗基础上,采用通络补肾定晕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眩晕50例,并与养血清脑颗粒口服治疗48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王晓刚;鹿艳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人CD52基因稳定转染NIH3T3细胞系的建立

    目的 建立表达人CD52基因的稳定转染NIH3T3细胞系.方法 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含有人CD52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D52转染NIH3T3细胞,通过G418进行克隆筛选,应用RT-PCR、FACS进行鉴定.结果 通过克隆筛选建立了稳定转染的NIH3T3细胞系.结论 稳定转染的NIH3T3细胞系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CD52抗原和功能性抗体制备奠定了基础.

    作者:刘友;张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原发性高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

    高血压是世界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高血压早期仅表现为心排出量增加和全身小动脉张力的增加.持续的外周血管阻力升高,还引起周围大血管顺应性降低.并可使得部分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而在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人群中,其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更加严重,尽可能恢复紊乱的昼夜节律,才能延缓其动脉硬化的进展.

    作者:许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食管癌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

    目的早期观察食管癌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症状,及时治疗护理,使术后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方法对20例食管癌术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密切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给氧及机械通气.结果3例因并发胸内吻合口瘘致急性呼吸衰竭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均康复出院.结论食管癌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抢救的关键在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合理给氧.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预后较好.

    作者:李淑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分组竞赛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护理学基础实验是护理专业学生必须牢固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护生毕业后能顺利适应护士岗位工作能力的基本素质要求.针对本校学生的特点,笔者在实验教学中运用分组竞赛式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巩固了所学知识,取得的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时连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急性视网膜坏死5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急性视网膜坏死(ARN)的中西医结合有效疗法,旨在为临床医学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对5例(5只眼)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结果 随访6~12个月,5例患者视力均有提高,眼底情况稳定.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ARN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通过视野改变了解晚期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管状视野的晚期青光眼患者术后视野与术后眼压的关系.方法 我们对收治的78 例(96 眼)患者根据不同的术后眼压值分为3 组,A组:25 眼,眼压高于18 mmHg;B组:32 眼,眼压介于18~12 mmHg之间;C组:39 眼,眼压介于12~5 mmHg之内.比较三组受试者的视力、MD值及术后满意度.结果 A组患者手术前后视野平均缺损(MD)仍有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说明术后眼压在18 mmHg以上视野仍会继续缺失.B组中患者手术前后视野平均缺损(MD)有所提升,但无显著性意义,说明降低眼压对部分青光眼患者可以减缓视野的恶化和青光眼进展.C组中患者手术前后视野平均缺损(MD)有明显回升,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说明术后将眼压控制在12~5 mmHg之内对改善晚期青光眼患者术后视野有明显作用.结论 晚期青光眼患者好将眼压控制在12~5 mmHg之内,对晚期青光眼患者的视野变化有指导性作用.

    作者:荆永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静脉穿刺后拔针方法探讨

    目的 比较5种静脉穿刺后拔针法的疼痛程度,出血、皮下淤血的比例.方法 对1000例住院输液病人进行静脉穿刺后拔出静脉输液针对比观察,实行专人操作.拔出静脉输液针时用无菌干棉签顺血管纵向轻放于针眼及上1厘米,拇、食指持针柄的上下面顺血管方向,保持针头与血管纵轴平行,慢慢向外拔针,当针头将要拔出的时再快速拔出体外[3],再按压.结果 1.5种拔针方法可避免疼痛,明显降低出血,淤血的发生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突出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

    作者:杨道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63例早期乳腺癌应用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应用手术治疗效果分析.方法 对早期乳腺癌做肿瘤切除和腋窝清扫两个切口实行保留乳房手术.结果 全组63例乳腺癌术后病理检查切缘1次阴性54例,二次切缘阴性9例,均行保乳根治术.淋巴结转移6例,转移数为1~2枚,转移率为9.5%.病理类型:浸润性导管癌30例,导管内癌15例,粘液癌12例,浸润性小叶癌6例.结论 我们认为严格掌握适应证、规范化的手术和术后综合治疗是保证疗效的关键,随着诊断技术的进展,保乳保腋窝手术有可能逐步取代简化根治术成为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主要术式.

    作者:刘明凯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健康教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