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神病人自伤后伤口愈合的护理

刘琼美

关键词:精神病, 伤口, 观察, 护理
摘要:目的 加强对精神病人自伤后的观察和护理.方法 对11例精神病自伤后的观察及护理,进行经验总结.结果 对11例精神病人自伤后的治疗及护理,伤口恢复良好.结论 及时精神科及外科护理,使伤口在短时间内愈合.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对高职护理专业人体机能学基础及护理应用教学的几点思索

    人体机能学基础及护理应用是重要的医学专业基础课之一,教师教授及学生学习难度都较大.根据教学经验及实践总结了几个教学方法,以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孙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皮肤针叩刺加周林频谱仪治疗冻疮

    皮肤针叩刺加周林频谱仪治疗冻疮,能调整局部血管神经的兴奋性,改善身体末端的血液循环,促进损伤组织修复,且本法简便易行,疗效显著,无任何副作用.

    作者:华科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尿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尿免疫球蛋白(Ig)检测在临床诊断疾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1年10月于我院就诊并行尿免疫球蛋白检测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患病情况,进而探讨尿免疫球蛋白检测对临床诊断的意义结果 86例患者的Ig均有所升高.结论 尿免疫球蛋白与其他项目联合检测,可作为多项病症的诊断指标或参考指标.

    作者:才让措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腹部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腹部术后炎症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我院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患者56例,分成两组,每组28例,观察组进行营养支持护理和胃肠减压护理,对照组进行一般腹部手术后的护理,观察并且比较其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所有患者经过严密的腹痛腹胀观察及有效的护理干预,均痊愈,第1周内治愈6例,第2周内治愈8例,第3周内治愈8例,第4周内治愈6例,平均住院时间为10.8d.对照组28例患者护理干预,痊愈24例,4例出现并发症现象,治疗时间上第1周内治愈4例,第2周内治愈6例,第3周内治愈10例,第4周内治愈8例,平均住院时间为14.8d,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期间进行严密的观察,合理有效地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缩短病程、提高早期炎性肠梗阻治愈率及减少再次手术率.

    作者:郭建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社区健康教育的实务策略浅探

    随着社会经济和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也急速增长.健康教育是当前预防和控制疾病的有效措施之一,它对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在社区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然后提出了实施健康教育的具体策略,以期为社区健康教育的实践提供参考建议.

    作者:任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卡托普利舌下含化即期降压效果临床监测

    目的 探讨卡托普利舌下含化即期降压效果及副作用.方法 在监测患者基础血压后,使用卡托普利片25mg辗碎,置于患者舌下含化,并分别测量给药后5min、10min、30min、60min的血压和心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本组106例患者平均基础血压159.3±3.6/ 102.5±4.2mmHg,治疗后60min监测血压平均128.9±2.6 /81.2±8.7mmHg,两者经统计学处理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心率无显著差异,亦无明确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舌下含化卡托普利是快速、安全的、无明显副作用,是临床上强调即期降压效果的理想药物.

    作者:陈昌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进展

    体温,通常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其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腋下温度为36-37℃,低于36℃则称之为低体温,手术患者在术中发生低体温十分常见,其发生率可达60%--80%[1].术中麻醉药物的使用、环境温度低、保暖不当等因素均可导致患者发生低体温, 低体温可对机体多个系统产生影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因此,保持患者术中体温正常非常重要.现对术中导致低体温的因素、低体温对机体的影响、预防及护理措施综述如下,旨在有效预防和减少术中低体温的发生,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中的护理质量[2].

    作者:袁会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浅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体会

    目的 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方法 提高医疗护理人员素质管理,护理技术管理、护理环境管理、护理文化管理和护理制度管理.结果 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护理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构造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曾俐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大肠癌患者临床60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大肠癌患者围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大肠癌患者60例行手术治疗,术后及时监测病情,加强并发症的护理.结果 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工作,全部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均治愈出院.结论 通过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提高手术安全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刘宝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重度下眼睑外翻应用邻位鼻旁皮瓣修复的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邻位鼻旁皮瓣在重度下眼睑外翻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邻位鼻旁皮瓣对各种原因导致的重度下眼睑外翻56例病人进行了修复治疗.结果 56例均Ⅰ期愈合,40例随访1-2年远期效果良好.外翻得到很好纠正,闭眼完全,且因切口线与皮纹方向平行瘢痕不明显,供区切口位于颌鼻交接愈合后瘢痕隐蔽,在正常交际距离基本看不出.2例因瘢痕彻底松解后创面缺损较大,皮瓣转移时为保证血供包含内眦动脉,术后略显臃肿.结论 邻位鼻旁皮瓣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下眼睑外翻能很好改善眼睑功能和外观,供区与缺损区皮肤质地、色泽相近,修复后差异小,且供区切口隐蔽,整体效果良好.

    作者:岳瑞香;魏民;郭志权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目的 早期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08月至2011年12月我科收治的68例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均做心肌酶谱、心电图检查,早期行对症治疗.结果 全组患儿各项心肌酶值均有不同程度增高,其中49例有心电图改变.经过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抗病毒、肠黏膜保护剂等对症治疗,心肌损害者,均予大剂量维生素c、果糖二磷酸钠等营养心肌治疗后心肌酶及心电图均恢复正常.结论 轮状病毒极易造成患儿心肌受损,但只要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正确处理,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预后良好.

    作者:朱洪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成本核算在医院管理中的运用和发展

    医院成本核算管理工作,没有一个现成的模式和方法,只有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学习和总结经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结合国情、院情的需要,通过经济管理手段,才能保证医院医疗、教学、科研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周秋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分析.方法 将我院自2008年3月-2010年3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延迟溶栓组应用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不溶栓组予AMI常规治疗.结果 延迟溶栓组显示再通率为55.14%,发病后6-12h内溶栓再通率为46.15%,明显低于0-6h内溶栓者(62.50%),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所发生的梗塞后心绞痛及病死率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再通率高,尤其发病在6h之内者疗效确切,简便易行,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郑光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药四君子汤治疗急性胆囊炎

    四君子汤为中医临床诊疗当中的常用方、基本方、出自<证治汇科>,由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组成,主要功用为补气健脾,益胃和中,临床应用广泛,在四君子汤治疗内科杂病的过程中,笔者体会到舌苔,脉象尤为重要,即使临床症状表现为实证,但亦要以舌苔,脉象为辨症关键,即所谓舍症从脉,一般以舌质淡,舌苔薄白或少苔,脉细弦为主要见症.

    作者:胡凯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产后出血健康指导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产后出血又以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为常见,宫缩乏力,多在分娩过程中已有宫缩乏力,延续至胎儿娩出后,出血特点是胎盘剥离延缓,在未剥离前阴道不流血或仅有少许流血,胎盘剥离后因子宫收缩乏力使子宫出血不止,胎儿娩出后24 h内失血量超过500 ml称产后出血,流出的血液能凝固,未能及时减少出血者,产妇可出现失血性休克表现,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头晕、脉细弱及血压下降,检查腹部时往往感到子宫轮廓不清,摸不到宫底,系因子宫松软无收缩缘故,有时胎盘已剥离,但子宫无力将其排出,血液积聚于宫腔内,按摩推压宫底部,可将胎盘及积血压出.积极的处理加之产妇和家属的配合对产后出血的预后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医务人员除准确判断积极救治以外,及时对产妇和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告知及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方法汇报如下.

    作者:余昌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苯妥英纳与卡马西平抗癫痫疗效观察比较

    目的 探究苯妥英纳与卡马西平抗癫痫疗效观察比较.方法 通过我院收治44例癫痫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苯妥英钠组,另一组为卡马西平组,每组有单纯性局限性发作病例3例,精神运动性发作病例5例,癫痫小发作病例6例,癫痫大发作病例8例.对两组患者分别应用苯妥英纳,卡马西平进行治疗,观察记录,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应用苯妥英纳治疗的患者中,6例癫痫小发作病例无一例有效,其余均有效.应用卡马西平治疗的患者中,6例癫痫小发作病例中4例有效,其余均有效.结论 苯妥英钠与卡马西平均可用于治疗癫痫病,但卡马西平的总体效果好于苯妥英钠,不良反应的程度也较苯妥英钠轻.卡马西平可应用治疗单纯性局限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癫痫大发作,对癫痫小发作也有一定效果;但苯妥英钠对癫痫小发作无效果.所以卡马西平可作为临床治疗单纯性局限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癫痫大发作的首选药物.

    作者:韩莉;吴灵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儿童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合理使用抗生素对病情的转归,患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当前抗生素滥用情况非常严重,引起很多不良反应,细菌耐药性也大大增加.在基层医院更是如此.解决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已迫在眉睫.

    作者:布佐拉.买买提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高龄冠心病病人的心理护理

    通过对123例八十岁以上高龄老年冠心病病人从入院时热情接待,到住院期间耐心的了解患者心理,不断的鼓励患者,树立战胜冠心病的信心,尽力解决患者的需求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从而提高高龄冠心病病人的康复效果.

    作者:王冉冉;李建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与形态学变化关系的研究

    目的 研究探讨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与形态学变化的关系,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140例急性白血病的患者,分别对其骨髓细胞、外周血细胞进行染色后,采用细胞化学进行相关分析,同时使用流式细胞检测方法对骨髓细胞应用单克隆的抗体后的免疫表型和细胞形态(FAB)分型进行对比,观察其相关性与特异性.结果 骨髓细胞应用单克隆的抗体后的免疫表型和细胞形态(FAB)分型进行对比,原诊断中1例M0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M2、1例T2确诊为急性未分化型白血病,还有6例形态分型不清者,经免疫表型检测得以明确.两者诊断符合率92.9%.结论 诊断急性白血病的临床手段应采用形态学作为基础性检查,免疫学作为辅助,二者联合检查以全面提高确诊率.若二者检查结果不符合,应进一步结合基因检查、染色体、临床治疗等方法进行诊断,并鉴别于未分化型型与混合型的白血病.

    作者:董淑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机械通气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过程中的应用,目的 在于探求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适宜方法.方法 收集近几年在我院NICU被确诊为NRDS的患儿98例,其中50例为观察组,PS联合机械通气治疗,48例单用机械通气治疗,两组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疗效和减少并发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PS联合机械通气治疗NRDS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黄秀群;任娜芳;谭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健康教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