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体会

黄秀群;任娜芳;谭静

关键词: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 PS
摘要:目的 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机械通气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过程中的应用,目的 在于探求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适宜方法.方法 收集近几年在我院NICU被确诊为NRDS的患儿98例,其中50例为观察组,PS联合机械通气治疗,48例单用机械通气治疗,两组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疗效和减少并发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PS联合机械通气治疗NRDS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进展

    体温,通常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其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腋下温度为36-37℃,低于36℃则称之为低体温,手术患者在术中发生低体温十分常见,其发生率可达60%--80%[1].术中麻醉药物的使用、环境温度低、保暖不当等因素均可导致患者发生低体温, 低体温可对机体多个系统产生影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因此,保持患者术中体温正常非常重要.现对术中导致低体温的因素、低体温对机体的影响、预防及护理措施综述如下,旨在有效预防和减少术中低体温的发生,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中的护理质量[2].

    作者:袁会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胃管润滑不同长度对插胃管成功率及插管时患者舒适度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胃管润滑不同长度对插胃管成功率及插管时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将需插胃管的116例消化内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8例,分别按传统法(润滑胃管前端)和改进法(润滑胃管插入段)插入胃管,比较2组胃管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时患者的舒适程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一次插管成功率46.6%,观察组患者93.1%,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远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患者插管舒适度好占13.8%,观察组患者占89.7%,观察组插管舒适度好远高于对照组(P <0.02).结论 采用改进法可提高插管成功率和减轻插管时患者的痛苦.

    作者:黄凤球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精神病人自伤后伤口愈合的护理

    目的 加强对精神病人自伤后的观察和护理.方法 对11例精神病自伤后的观察及护理,进行经验总结.结果 对11例精神病人自伤后的治疗及护理,伤口恢复良好.结论 及时精神科及外科护理,使伤口在短时间内愈合.

    作者:刘琼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引流胸腔积液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胸腔积液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对31例胸腔积液患进行胸腔引流、冲洗、注药,护士配合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结果 本组31例患者,中量胸水11例,大量胸水20例,留管时间长13d,短2d,多次注入药物者9例,无l例失败和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 该方法操作方便、损伤小、留置时间长,创口感染机会少、拔管方便、病人易接受,是一种治疗胸腔积液的有效方法,配合护理上细致的观察和有效的护理,能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利胸腔积液患者迅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武建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沙培林联合异体血浆胸腔灌注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沙培林联合异体血浆胸腔灌注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的治疗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47例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采用沙培林联合异体血浆胸腔注入(n=25),B组:单用异体血浆胸腔注入(n=22),比较两组疗效及近期并发症.结果 A组治愈率88.0%,B组治愈率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并发症为胸痛24例(51.1%)、发热15例(31.9%)、突发呼吸困难加重2例(4.3%),均经临床对症治疗后缓解,无胸腔感染、心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沙培林联合异体血浆胸腔灌注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效果好,并发症轻微,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小军;李昀;廖洪映;谷力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法洛氏四联症漏诊与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法洛氏四联症漏诊与误诊分析.方法 采用西门子ACUSON Sequoia512彩色超声诊断仪诊断法洛氏四联症.结果 所有30病例中,26例超声诊断与术后诊断一致,均为TOF.2例术前诊断为TOF,术后证实为右室双出口合并肺动脉瓣狭窄.1例术前诊断为室间隔缺损(VSD)合并肺动脉狭窄(PS),术后证实为TOF.1例超声诊断为TOF,全心造影结果为肺动脉闭锁合并VSD.结论 我们不应因其是常见、多发病而忽略其诊断,而应更仔细、认真、多切面、反复地进行检查,提高诊断水平,降低漏诊、误诊率,为临床和患者更好地服务.

    作者:阳倩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门诊护理风险管理实施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门诊护理风险管理实施的实际效果.方法 加强护理工作人员的风险教育,培养自我保护的意识;识别护理风险,查找护理安全隐患;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结果 通过上述门诊护理风险管理方法的实施,大大地提高了护理风险意识,增强了护患关系,而且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了极大的提升.结论 加强门诊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能够有效地预防门诊护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从而加强了医院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与工作水平.

    作者:李凤存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老年人直肠癌病人护理体会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它位于齿状线至乙状结肠,直肠交界之间,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由于老年人生活能力相对较差,依赖性强,又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做好老年人直肠癌的护理,对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其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作者:赵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新进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的改变,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肿瘤之后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问题,而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更是呈迅猛增长之势.2010年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目前中国有9240万成年人患有糖尿病,1.482亿成年人处于糖尿病前期[1].为应对糖尿病患者群体的日益庞大及由此所产生的经济和医疗负担.

    作者:唐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

    硬膜下血肿是颅脑外伤常见的颅内血肿,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三天以内为急性期.4天一五周为亚急性期.五周以上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变化多端,缺少足够的认识可能造成误诊,漏诊.为此,现将我院开设CT以来所见CT资料较完整的4例做一分析.

    作者:何勇;杨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急性子宫大出血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急性子宫大出血的护理经验,防止手术并发症发.方法 生回顾性分析我院 68 例急性子宫大出血患者行动脉栓塞治疗 术前术后的观察及护理.结果 本组病例在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均一次性止血成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急性子宫大出血疗效好、止血快、副反应小,避免了外科手术子宫切除从而保留了生育功能;通过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精心的护理,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避免栓塞治疗失败改行外科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陶丹;季晓燕;杨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174例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174例患儿进行严格消毒隔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健康宣教、发热护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心理疏导、出院指导等.结果 174例患儿全部康复出院,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 手足口病尽快掌握护理要点,可以大大地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并控制疫情的扩散.

    作者:康桂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护理干预

    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简称:肾穿刺术)是用肾穿刺针经背部皮肤刺入肾下极抽取肾组织的一种获得肾脏病理标本的重要方法,对临床肾脏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在我国已普遍推广.但是,作为一项创伤性检查,可出现出血、感染、腰痛等并发症,加之患者相关知识的缺乏,术中不配合屏气,可直接影响穿刺成功率.我院于2010年4月至2011年8月对66例肾穿刺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改善了其遵医行为,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章赛军;叶爱女;康玉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促使母乳喂养成功的护理体会

    总结了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护理体会,认为优质的服务,加强对产妇及家属母乳喂养知识宣传和临床指导,产后定期随访,能有效促进母乳喂养的成功,使住院产妇纯母乳喂养率达到95%以上.

    作者:何丽珍;徐秋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硫酸镁治疗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有效性

    目的 分析硫酸镁治疗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8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硫酸镁进行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各项体征的改善情况进行观察,从而分析硫酸镁治疗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有效性.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各项体征的好转效果皆好于对照组.结论 硫酸镁治疗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是有效的.

    作者:卢育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473例住院伤害病人特征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住院伤害病例特征,探讨可行的预防对策和护理干预.方法 收集某二级医院2011年因伤害住院病人伤害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前几位伤害原因为跌倒/坠落(66.60%)、机动车车祸(10.57%)、非机动车车祸(9.09%)、钝器伤(8.67%),不同性别伤害原因构成有统计学差异(P<0.05),女性跌倒比例较男性高,男性非机动车车祸、钝器伤、锐器伤较女性高.住院伤害病例中以骨折常见,占83.72%.住院伤害病例平均住院时间15.6天,平均住院费用为18095元.结论 住院伤害病例后果较为严重,给社会、家庭、个人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应根据住院伤害病例特点加强预防及护理干预.

    作者:张晓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创伤性休克合并ALI5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创伤性休克合并ALI的防治体会.方法 对2010年6月到2011年6月收治的56例创伤性休克合并ALI的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如何降低ARDS甚至MODS的发生率,治疗上,早期扩容补液,积极纠正休克[1],如果病情不允许,行损伤控制手术[2],后期监测中心静脉压、限制性补液.发生ALI后,在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情况下,限制入液量,适当利尿,抬高床头,机械通气加用少量PEEP,必要时,纤维支气管镜清理气道,完善细菌学检查.早期利用肠道防止多脏器衰竭.结果 56例ALI患者10例发生ARDS54例临床治愈,2例发生多脏器衰竭死亡.结论 早期损伤控制手术,后期限制性补液是治疗成功的关键,防止多脏器衰竭是成功的基础.

    作者:高映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糖尿病性白内障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适合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56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进行心理、饮食及围手术的护理,将血糖控制在一定程度时,行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疗效好,并发症少,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 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多,良好的心理护理,合理的饮食指导,术前积极控制血糖,术后加强病情观察,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作者:杨丽雄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腰椎间盘摘除人工髓核假体置换围手术期护理16例

    退行椎间盘病变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传统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由于摘除后导致脊柱生物力学改变,局部小关节受力增大,易出现退变,且椎间隙变窄,术后疗效报道优良,大约有少数的患者由于症状无缓解或复发不得不再次手术.人工椎间盘假体能有效恢复椎间盘的生物力学性能,临床已受到广泛的重视.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采用人工髓核假体PDN置换术16例,经围手术期积极处理,疾病恢复快,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夏辉;刘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对医学生进行医疗事故防范教育的意义及途径

    对医学生进行医疗事故防范教育是由我国目前严峻的医患矛盾形势及医学生的特殊地位决定的,对医学生进行医疗事故防范教育的有效途径主要有岗前法律法规培训和临床教学实践中贯穿法律知识进行培训.

    作者:杨琳琳;杨宏英;张红平;魏向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健康教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