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假性左束支阻滞临床心电图分析

钱四辈;常清华;刘仁光

关键词:左束支阻滞, 左前分支阻滞, 室内非特异性阻滞, 心电图
摘要:本文报道一例左前分支阻滞并非特异性阻滞误诊为左束支阻滞的病例.提醒结合临床分析心电图动态变化,有助真、假左束支阻滞的识别.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鼻咽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摆位误差分析

    目的 通过鼻咽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分析,提高放射治疗摆位的准确性.方法 摆完治疗体位放射治疗前,用慢感光片拍摄射野验正片,找出摆位误差,操作者站于患者的头部方向,将面膜轻压向患者的面部.结果 在126人次的测量中,多数患者均能达到治疗体位的标准,部分患者需有修正(激光线偏移,控制在2~4 mm)后方可进行治疗.结论 将鼻咽癌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设定在允许围内,并大程度减少摆位误差是放疗的关键.

    作者:刘殷红;汤锐明;黄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呼吸道通畅等综合性治疗方案治疗96例脑弥漫性轴索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性治疗方案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的疗效.方法 选取96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实行综合性治疗,观察并记录治疗后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 伤后3个月各年龄段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判断疗效,其中恢复良好32例(33.3%)、重残28例(29.2%)、植物生存22例(22.9%)、死亡14例(14.6%).结论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尽管采取综合性治疗方案取得一定的疗效,DAI的死亡率仍占较大比例.

    作者:李旭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心肌钙敏感受体表达和心功能的改变

    目的 观察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心肌钙敏感受体(CaSR)蛋白表达及心功能变化,探讨CaSR在DCM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和高糖高脂饲喂组,4 w后分为糖尿病4 w组(n=10)、8 w组(n=10).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加30 g/kg链尿佐菌素尾静脉注射造成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再继续高糖高脂喂养8 w,建立大鼠糖尿病心肌病模型.取血测定乳酸脱氢酶、超氧化物岐化酶的活性和丙二醛的含量,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心脏超微结构和导管法测量左室内压大上升和下降速率评价心功能,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CaS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出现了多饮和多食,血糖和血清胰岛素、甘油三酯、胆固醇均明显升高.随糖尿病时间延长出现心肌结构变化和左心室泵功能障碍(±dp/dtmax降低)加重;糖尿病4周组心肌组织CaSR蛋白表达轻度增加(P>0.05),8 w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糖尿病诱导的大鼠心肌损伤时,CaSR蛋白表达降低,参与了糖尿病大鼠心脏泵血功能障碍发生.

    作者:康艳平;包翠芬;刘彦冶;冯会权;邹金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恶性脑膜瘤的CT、MRI诊断

    目的 探讨恶性脑膜瘤的CT、MRI征象,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1例恶性脑膜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术前均经CT平扫及MRI平扫加增强检查,8例行增强检查.结果 11例均为单发,瘤体大直径10.5 cm,小4.2 cm,平均6.2 cm.CT及MRI平扫表现大多呈混杂密度及信号,形态均不规则,呈分叶状.瘤周明显水肿10例,骨质明显破坏7例,瘤内钙化2例.增强扫描均明显强化.结论 CT及MRI对恶性脑膜瘤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可术前为临床提供较为准确的诊断信息.

    作者:韩松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宫腔镜诊治纵隔子宫妊娠2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宫腔镜应用于纵隔子宫妊娠诊治的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28名纵隔子宫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8名患者中有12名患者接受手术,其中4名患者因为妊娠要求,8名患者因为避孕要求,12名患者均取得较好的疗效.结论 应用宫腔镜到纵隔子宫妊娠的诊治方面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高红梅;李末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带血管蒂尺神经松解筋膜下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 通过对带血管蒂尺神经松解筋膜下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的观察,为临床上肘管综合征的治疗提供可行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案.方法 采用尺神经及其伴行血管松解、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结果 56例病人,优40例,良6例,可1例,差9例,优良率82.1%.结论 带血管蒂尺神经松解前置术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案.

    作者:林伟;辛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睾丸精原细胞瘤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睾丸精原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7例睾丸精原细胞瘤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结果 精原细胞瘤多表现为低回声团块,边界清晰,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信号丰富,血管多呈分枝状,走形不规则、杂乱,收缩期大峰值流速(PSV):20~36 cm/s,阻力指数(RI):0.43~0.59.结论睾丸精原细胞瘤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具有一定特征性,具有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李玉恩;黄进;马新杰;高文娟;缪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5-FU与顺铂辅助放化疗预防食管鳞癌微转移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5-氟尿嘧啶(5-FU)与顺铂术前辅助放化疗预防食管鳞癌微转移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将127例食管鳞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行单纯手术治疗,观察组64例在手术前辅助应用5-FU与顺铂化疗2个周期后,行食管区放射治疗,放化疗结束后3 w再行手术治疗.对比考察两组患者术后外周血CK19 mRNA的阳性表达率;同时对比两组的根治切除率与术后生存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外周血中CK19 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74%和23.0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根治切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85.94%、67.19%和43.74%;对照组分别为:80.95%、41.27%和25.40%;两组比较,术后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年和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食管癌患者手术前辅助应用5-FU与顺铂化疗及食管区放疗,可良好预防微转移的发生.

    作者:郁大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7例晚期胃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多西他赛(7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顺铂(20 mg/m2,静脉滴注,第1~4天)化疗,21 d为1周期,共2~6个周期.结果 总反应率17.6%,有效率58.8%.无药物相关性死亡事件发生,主要3/4级毒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11.8%)、恶心呕吐(17.6%)及脱发(58.8%).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胃癌是可行的,其疗效肯定、毒副反应可耐受.

    作者:邓文静;余更生;吕华珠;李春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补充DHEA对卵巢储备功能降低患者IVF-ET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补充脱氢表雄酮对卵巢储备功能降低患者卵巢功能及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89例进行IVF/ICSI-ET的DOR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对照组为未服用DHEA的患者(n=47).研究组(n=42)患者口服DHEA 75 mg/d,3个月后接受 IVF-ET周期.分析比较研究组患者服用DHEA前后卵巢储备功能指标(基础卵泡数、基础内分泌水平等);同时比较两组患者IVF周期治疗参数(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胚胎种植率、周期取消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等)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用药后FSH值较前下降(P<0.05),窦卵泡数较前增加(P<0.05);DHEA预治疗组较对照组基础卵泡计数、获卵数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P<0.05),促排周期中Gn总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呈提高趋势(P>0.05),周期取消率呈降低趋势(P>0.05),而卵裂率、受精率、流产率无差异(P>0.05).结论 对卵巢储备功能降低患者补充DHEA能有效改善其卵巢储备功能,提高卵巢反应性,增加促排卵效果,进而提高IVF-ET的临床妊娠率.

    作者:李建娟;任春娥;张安清;杜婷;刘洪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23例高血压鼻出血患者临床护理

    目的 浅析高血压鼻出血患者临床护理体会.方法我院于2011年8月至 2013年5月共收治了123名高血压鼻出血患者,回顾性总结和分析患者的护理过程.结果 123名患者治愈率为100%,患者住院平均时间为5.7 d,没有一名患者发生窒息.结论 高血压患者鼻出血时应该密切关注患者出血的征兆,做好心理以及生活方面护理,给予患者有效的健康指导,这样不仅会避免由于鼻出血而导致的窒息,更能够减少患者住院的时间,进而提高治疗的效果.

    作者:卜海珠;周少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超声表现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50岁.该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自觉上腹部饱胀不适,进食后加重,不敢进成形食物,症状时轻时重,俯卧位时可缓解,但无恶心、呕吐.3年来患者呈进行性消瘦,体重下降约20 kg.临床查体及血生化指标均正常.超声检查(见图1):肠系膜上动脉从腹主动脉发出的夹角几乎是直角,但发出后1.0 cm便急转呈弧形下压,致十二指肠横部受压,受压处十二指肠内径0.9 cm.

    作者:黄金凤;张菊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实施剖宫产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组(观察组)和单纯罗哌卡因组(对照组),观察比较两者MAP、HR前后的变化,产妇术后疼痛评分及新生儿Apgar评分,记录两组产妇的药物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结果 观察组麻醉5 min后对血压和心率的影响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疼痛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剖宫产手术应用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麻醉方法,具有起效快、麻醉药用量小、麻醉效果确切、镇痛完善、麻醉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等优点,可以作为剖宫产手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使用和推广价值可以肯定.

    作者:赵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冲洗液的温度对前列腺术后患者膀胱痉挛的影响

    目的 探讨冲洗液的温度对前列腺术后患者膀胱痉挛的影响.方法将180例前列腺摘除术后并发膀胱痉挛的患者随机分为 A、B、C 3组,每组各60例患者,3组进行冲洗膀胱时的冲洗液温度分别选择在10 ℃~15 ℃、20 ℃~27 ℃和30 ℃~37 ℃,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其膀胱痉挛的程度.结果 3组不同温度冲洗液冲洗膀胱后对膀胱痉挛程度、持续时间、人均次数和膀胱痉挛发生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0 ℃~37 ℃冲洗液冲洗膀胱发生膀胱痉挛的程度、持续时间、发生次数和膀胱痉挛发生率均小,其出现主观感觉不适发生率也小.结论 对前列腺术后患者持续膀胱冲洗的冲洗液可选择在30 ℃~37 ℃之间发生膀胱痉挛次数少.

    作者:欧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假性左束支阻滞临床心电图分析

    本文报道一例左前分支阻滞并非特异性阻滞误诊为左束支阻滞的病例.提醒结合临床分析心电图动态变化,有助真、假左束支阻滞的识别.

    作者:钱四辈;常清华;刘仁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糖化血红蛋白对非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重构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在非糖尿病的高血压人群中糖化血红蛋白与心血管重构的关系.方法 对150例原发性高血压但未诊断糖尿病的住院患者检测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脂(TG)、空腹血糖(FPG)水平,同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以30例健康人血标本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同样项目并与高血压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高血压组HbA1c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2)高血压组患者LVMI及IMT/D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随血压水平升高,HBAc、IMT/D、LVMI呈上升趋势,高血压1级、2级组与高血压3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3)相关析表明高血压组患者的HbA1c水平与LVMI、IMT/D呈明显相关性(P<0.01);(4)对影响IMT/D及LVMI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BA1c是其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HbA1c水平是非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重构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赵月妍;张云庆;赵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血清IL-18、G-CSF的测定在胎膜早破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孕妇血清中IL-18、G-CSF在胎膜早破合并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的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足月胎膜早破孕妇30例(实验组),同期年龄、孕周、孕次与实验组相近的足月胎膜未破孕妇30例(对照组),60例孕妇均没有临床感染表现.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测定两组孕妇在分娩前血清中IL-18、G-CSF的水平,分娩时取胎膜组织做病理学检查.结果 (1)实验组孕妇血清IL-18、G-CSF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实验组孕妇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且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孕妇血清IL-18、G-CSF水平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者.结论 孕妇血清IL-18、G-CSF水平的增高与亚临床绒毛膜炎有关.

    作者:白艳艳;胡明英;张建军;王艳;王丹;杨兰;李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流式细胞术动态监测AML完全缓解后微小残留病的临床意义

    目的 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动态监测经诱导治疗后达完全缓解(CR)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微小残留病(MRD)与复发及预后的关系,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2年2月至2013年8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血液科确诊并达到CR的43例初诊AML(M3除外)患者,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测的同时,应用FCM动态监测MRD,追踪至复发或随访结束.得出完全缓解后患者的平均微小残留水平.并同时监测CR后及巩固化疗1个疗程后2个不同时间点微小残留与复发的关系,以MRD>10-4为阳性.并对CR后MRD(+)患者中出现复发的病例数按10-4<MRD<10-3,10-3≤MRD≤10-2,MRD>10-2分为3组,观察其与形态学复发的时间关系.结果 43例CR后的患者中,测得MRD小值为0.006%,大值为4.96%,平均值为0.52%.完全缓解后MRD(+)者复发率57.14%(8/14),MRD(-)者复发率13.8%(4/29),MRD(+)者复发率高于MRD(-)者(P=0.009).巩固治疗1个疗程后的41例骨髓标本,MRD(+)者复发率为50.0%(5/10),MRD(-)者复发率为12.9%(4/31),MRD(+)者复发率高于MRD(-)者(P=0.025).且CR后检测MRD(+)并出现复发的8例患者均在6个月内出现了形态学的复发.结论 应用FCM检测AML完全缓解后的MRD值差异较大,范围在10-5~10-2,不能作为判断完全缓解的单一指标.完全缓解后及巩固治疗后MRD(+)者复发率均高于MRD(-)者,且MRD值越高,越容易早期出现复发.较常规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测相比,敏感性更高,可以尽早预测复发,为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作者:侯丽雪;任翠爱;张磊;李亚茹;李银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西酞普兰联合阿普唑仑治疗伴抑郁症状紧张型头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西酞普兰联合阿普唑仑治疗伴抑郁症状紧张型头痛的疗效.方法 将1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西酞普兰联合阿普唑仑及头痛发作时加用双氯芬酸组(治疗组74例,均完成)和头痛发作时单用双氯芬酸组(对照组74例,脱失2例),并进行随机单盲对照研究.同时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对其抑郁状况进行治疗前及治疗后(2,4,6 w)的评估.结果 治疗组头痛每2周发作天数明显减少(第2周P﹤0.05,第4,6周P﹤0.01),持续时间明显缩短(第2周P﹤0.05,第4,6周P﹤0.01),疼痛强度明显缓解(第2,4,6周均P﹤0.01),同时HAMD评分显著下降.结论 西酞普兰联合阿普唑仑治疗伴抑郁症状紧张型头痛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王通;张爱娟;沈月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尿酸与慢性肾脏疾病(CKD)研究近况

    尽管高尿酸水平通常与CKD有关联,但高尿酸血症本身是否是CKD发展或者恶化的真正危险因素仍存在争议.近来流行病学对健康及有肾脏疾病的人群研究报道,尿酸有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及增加新发肾脏疾病危险的作用.而且,有报道称,肾脏疾病患者经过降尿酸治疗后可以稳定肾功能,且独立于其他影响肾功能的多种因素,表明高尿酸水平是CKD进展的原因.本文以流行病学,临床及实验室研究为根据,讨论在CKD进展及恶化中尿酸的潜在作用.

    作者:刘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锦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