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喜炎平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感染疗效观察

阎雪;柴文戍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喜炎平注射液, 左氧氟沙星
摘要: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控制性氧疗、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祛痰剂等,同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等。治疗组(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组)及对照组(左氧氟沙星组),各组均治疗10 d;比较各组临床疗效及细菌清除率。结果对照组:痊愈16例,显效6例,进步15例,无效3例,有效率55%;治疗组:痊愈20例,显效14例,进步3例,无效5例,有效率80.9%;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71, P=0.003)。82例患者培养出致病菌52例(每组各26例),经过治疗,两组肺炎克雷伯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肺炎链球菌清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组总清除率为69.2%,对照组为38.5%;表皮葡萄球菌、卡他球菌清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感染疗效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胚胎移植第5天血清P/E2与IVF/ICSI-ET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索在IVF/ICSI-ET中,胚胎移植第5天血清孕酮-雌激素比值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接受IVF-ET长方案促排卵方案进行体外受精(IVF)/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的患者移植周期资料进行分析,根据移植后妊娠结局分为妊娠组(300例,包括宫内活胎及妊娠结局不良者)及未妊娠组(380组),于移植第5天取血查血清雌二醇(E2)和孕激素(P)。结果妊娠组移植第5天的E2、 P、 P/E2分别为648.3±309.4、90.6±61.8、159.4±106.7,明显低于未妊娠组, P<0.05。结论移植第5天恰当的雌孕激素比例与移植的妊娠结局有关。

    作者:杜婷;任春娥;李建娟;张安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11例多囊肾临床分析

    多囊肾是肾脏囊性疾病中常见的一种,大多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近年来由于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对本病认识日益深入,基因连锁分析技术证明至少有3种基因突变可引起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ADPKD),即PKD1、 PKD2和PKD3。其中PKD1是常见的,占90%左右[1]。

    作者:扈新;杨艳;张玉泉;王海临;郭志全;刘秀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miRNA-223、miRNA-181a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miRNA-223、 miRNA-181 a在急性白血病( AL)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AL临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PCR (RT-PCR)方法检测42例AL患者miRNA-223、 miRNA-181a的表达,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患者3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患者7例,以同期住院的5例非白血病患者中miRNA-223、 miRNA-181a的表达作为参照物,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中的LSD法对多组样本均数间的比较进行分析。结果采集的样本中符合标准的共39例(其中AML 29例, ALL 6例,正常对照组4例);29例AML中miRNA-223、 miRNA-181a相对表达水平的均数分别为6.65±1.29、9.7±2.20,6例ALL中miRNA-223、 miRNA-181a相对表达水平的均数分别为4.76±0.76、10.06±2.47; miRNA-223在AML、 ALL中的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P<0.01), miRNA-223在AML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ALL ( P<0.01), miRNA-181 a在AML、 ALL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1), miRNA-181a在AML、 ALL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miRNA-181a在预后好分组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预后中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AP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 miRNA-223、 miRNA-181 a在初治、复发组及不同年龄及性别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miRNA-223、 miRNA-181 a的表达与AL关系密切相关,可作为AL诊断的新标准,尤其在AML、ALL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miRNA-181 a可能在AML预后中具有重要价值,与患者临床疗效和长期生存有着直接关系; miRNA-223、 miRNA-181 a的表达与年龄、性别、初治与复发无关。

    作者:刘佳;冉学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奥拉西坦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Bcl-2及 Bax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 Bcl-2及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奥拉西坦小剂量组、奥拉西坦大剂量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再灌注24 h后大鼠脑组织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生理盐水组大鼠的Bcl-2和Bax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药物组Bcl-2表达显著增多(P<0.01), Bax表达显著减少(P<0.01),奥拉西坦大剂量组较奥拉西坦小剂量组的Bcl-2表达增多( P<0.05)、 Bax表达减少( P<0.05)。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Bcl-2、 Bax表达增强,奥拉西坦能通过上调Bcl -2蛋白和下调Bax蛋白起到脑保护的作用。

    作者:赵玉娇;马风杰;李芳;吴春艳;窦寿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儿童大叶性肺炎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 MP)引起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点,从而早期诊断大叶性肺炎,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支原体肺炎临床资料,其中大叶性肺炎并MP感染(观察组)53例、支气管肺炎(对照组)52例,对其发病年龄、肺外并发症、以及治疗时间等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中发病年龄在5~12岁,并发胸腔积液、肺不张,伴发精神症状、肝损害、心肌损害、胃肠症状及皮疹等并发症者均高于对照组,在住院时间及热程方面长于对照组,胸片吸收慢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儿童MP-大叶性肺炎较一般支原体肺炎发病年龄大,容易合并肺外并发症,治疗时间长,胸片吸收较慢,需早期正确诊断并积极治疗,降低肺外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马锦秀;段全纪;周清霞;孟庆华;董伟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手术联合补肾化瘀治疗的饮食调护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手术联合补肾化瘀治疗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及相应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行腹腔镜手术患者168例,采用临床非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指导,即饮食禁忌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实施系统饮食调理。于出院前、出院3个月对研究对象术后疗效、生活质量及激素相关症状进行比较。结果出院3个月后:(1)观察组患者在体重指数、多毛、痤疮及月经等激素相关指数明显对照组好转,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中各因子改善状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例数80例,总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73例(86.9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术后合理的饮食调护可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作者:钟瑞媚;曾雪婷;李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经皮肾镜术和腹腔镜输尿管切开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术和腹腔镜输尿管切开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区别。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标记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经皮肾镜取石术,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比较两者的手术效果满意率及其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手术满意度为56.6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33%,观察组手术满意度为83.3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和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治疗效果都十分有效。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在手术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方面优于经皮肾镜取石术。

    作者:牛凌卫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血压病人社区护理干预体会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的防治效果。方法在社区内206名高血压患者中随机选取103名高血压患者作为干预对象,进行统一问卷调查,建立健康档案和健康教育指导。结果经过干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 SBP )和舒张压( DBP)逐渐下降,对高血压疾病知识知晓率有所提高。结论加强社区护理,规范定期的护理健康教育可以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提高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改善高血压患者的不良习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负性情绪在家庭时间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

    目的:探讨负性情绪、家庭时间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某国企236名员工为被试样本,对其进行家庭时间、负性情绪和主观幸福感的问卷调查。结果(1)相关分析表明,家庭时间的比例与主观幸福感有着紧密关系,他们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即与家人交流的时间越多,主观幸福感越强;(2)回归分析表明,家庭时间比例与负性情绪呈负相关,由于家庭时间不足而产生的负性情绪,会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3)在控制住家庭时间比例之后,负性情绪与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且相关关系显著。即在家庭时间中存在的负性情绪增加,主观幸福感就会减弱。结论家庭时间比例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家庭时间比例与负性情绪之间有负相关关系;负性情绪对家庭时间和主观幸福感之间有中介作用。

    作者:闫桂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喜炎平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控制性氧疗、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祛痰剂等,同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等。治疗组(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组)及对照组(左氧氟沙星组),各组均治疗10 d;比较各组临床疗效及细菌清除率。结果对照组:痊愈16例,显效6例,进步15例,无效3例,有效率55%;治疗组:痊愈20例,显效14例,进步3例,无效5例,有效率80.9%;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71, P=0.003)。82例患者培养出致病菌52例(每组各26例),经过治疗,两组肺炎克雷伯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肺炎链球菌清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组总清除率为69.2%,对照组为38.5%;表皮葡萄球菌、卡他球菌清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感染疗效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阎雪;柴文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发病与月份、性别、年龄及高危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急救中心2006年3月至2012年10月间入院前救治的43例主动脉夹层( AD)患者资料,分别对发病月份、性别、年龄及高危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主动脉夹层患者在每年10月份至次年4月份发病率较高;男性平均发病年龄低于女性,女性发病高峰年龄低于男性。具备高危因素患者发病率较高。结论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病率与其发病月份、性别、年龄及高危因素等因素相关。

    作者:刘金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损伤控制医护方法在腹部脏器创伤中治疗进展

    严重腹部创伤的医护治疗,目前多采用较为复杂的目的性手术,该方法使医护治疗工作难度大、操作繁琐加重患者内环境的不稳定而耽误救治时间直至死亡。

    作者:洪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肝癌的预后及长期生存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肝癌是指生长于肝脏上的恶性肿瘤性疾病,按照发病因素可分为原发与转移性肝癌两种[1]。我们在本文理所提及的肝癌指的是原发肝癌。本病在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按照病理学分型可分为胆管细胞型肝癌、肝细胞型肝癌和混合型肝癌,大多数患者一旦发现已属中晚期严重影响治疗效果,致使原发性肝癌死亡率仅次于胃癌、食道癌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近年来国家已经广泛开展肝癌病因、流行病学的研究及治疗工作,巳经有了新的突破[2]。手术切除率已达到根治要求,术后5年生存率为20%左右,早期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50%左右,由此可见肝癌的发病率高且治愈率,差预后凶险,生存率极低。近年来怎样能够让更多的肝癌患者治愈率增加、预后良好得以长期生存成为广大研究人员的研究热点[3],并取得一定进展,本文究其研究结果进行影响肝癌的预后及长期生存的众多因素进行综述。

    作者:刘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巴中市巴州区重点人群尿碘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巴中市巴州区重点人群的碘营养状况,为碘缺乏病的防治提供基础资料和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对巴中市巴州区重点人群的1000份尿样进行尿碘含量检测。结果受检的209份婴幼儿尿样的尿碘中位数为269.0μg/L;399份学龄儿童尿样的尿碘中位数为310.7μg/L;211份孕妇尿样的尿碘中位数为220.7μg/L;181份哺乳期妇女尿样的尿碘中位数为213.5μg/L。结论巴州区上述重点人群不存在碘缺乏现象,学龄儿童处于碘过剩水平,但仍有部分重点人群存在碘营养不足的问题,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进行科学食盐补碘。

    作者:屈琴;陈子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舒适性护理方法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意义及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舒适性护理方法对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相关并发症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00例乳腺癌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化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50例(舒适性护理方法)应用调查问卷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价、心理健康状况评价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状况水平比较(t=8.12,6.22, 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χ2=4.33, 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舒适性护理方法应用于乳腺癌患者中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吴蓓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风险校正首次剖宫产率与产科质量评估

    目的:通过比较实际剖宫产率与风险校正首次剖宫产率的关系评估我院产科质量。方法回顾研究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分娩的5542例产妇的病历,其中剖宫产2276例,分析其剖宫产的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利用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出符合研究条件的产妇的剖宫产概率,研究对象的剖宫产概率的平均值即为其风险校正首次剖宫产率。结果剖宫产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初产妇、高龄产妇、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高收入、高文化程度产妇;研究组产妇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产妇术后腹部伤口感染、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风险校正首次剖宫产率是评估产科质量的可靠指标之一。

    作者:万日明;卢运萍;梁伟锋;王曙光;林善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 CRP和脑钠肽水平对预见性护理的意义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CRP和脑钠肽水平对预见性护理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确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77例,所有患者CRP和BNP水平均升高,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给予预见性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对照组37例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对合并有血清CRP和脑钠肽( BNP )水平均升高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疗效率高达95.0%,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高达97.5%,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观察组SAQ各项评分(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心绞痛稳定状态、疾病认识程度及治疗满意度)及总分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对于伴有血清CRP和脑钠肽水平升高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给予有效的预见性针对性护理措施,提高治疗的疗效和降低恶性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杨建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超敏 C反应蛋白、脂蛋白 a与再发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 [LP (a)]的血清水平与再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再发急性心肌梗死(再梗组)18例;单纯心绞痛( AP )者23例为AP组,既往有一次心梗病史的陈旧性心肌梗死( OMI)者20例为OMI组。分别测定、比较各组间hs-CRP、 LP ( a)的血清水平差异。结果 OMI组、 AP组、再梗组hs-CRP、 Lp (a)浓度逐渐升高,且各组间hs-CRP、 Lp (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梗组Lp (a)和hs-CRP呈正相关性(r =0.697, P<0.001)。结论(1)血清hs-CRP、 Lp (a)浓度升高与再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有极大的相关性,是再发心梗的危险因素,在预测再发心梗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2)冠心病患者血清 Hs-CRP、 Lp ( a)水平随着病情的加重而相对增高,说明hs-CRP、 Lp ( a)与冠心病严重程度有相关性。

    作者:张秀文;李来传;史有奎;陈京霞;臧全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产地枳实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特征图谱研究

    目的:研究并建立枳实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特征图谱。方法采用色谱柱Hypersil ODS (4.6 mm ×200 mm,5μm),以乙腈(A )-水( B)为流动相系统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5℃;检测波长284 nm;流速1.0 mL· min-1。结果通过对10批不同产地的枳实药材的测定,建立了枳实药材的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标定了2个共有峰,以化学对照品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图鉴定了这2个峰。10批枳实药材的相似度均在0.90以上。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为有效控制药材的内在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卢静华;黄淑红;滕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选择合理分娩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分娩方式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其中54例再次剖宫产(观察组A, n=54)、48例经阴道分娩(观察组B, n=48);另外选择同时期60例首次剖宫产产妇(对照组A, n=60)、60例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对照组B, n=60)作对照研究。结果102例产妇中85例阴道试产,试产成功48例(56.5%);观察组B在产后24 h出血量、产后发热、新生儿窒息、住院时间方面优于观察组A (P<0.05);观察组B和对照组B在上述指标和先兆子宫破裂方面差异不显著( P>0.05)。结论相对于再次剖宫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者选择阴道分娩更具优势;严密监护下的阴道试产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柳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锦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