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雪;柴文戍
目的:了解巴中市巴州区重点人群的碘营养状况,为碘缺乏病的防治提供基础资料和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对巴中市巴州区重点人群的1000份尿样进行尿碘含量检测。结果受检的209份婴幼儿尿样的尿碘中位数为269.0μg/L;399份学龄儿童尿样的尿碘中位数为310.7μg/L;211份孕妇尿样的尿碘中位数为220.7μg/L;181份哺乳期妇女尿样的尿碘中位数为213.5μg/L。结论巴州区上述重点人群不存在碘缺乏现象,学龄儿童处于碘过剩水平,但仍有部分重点人群存在碘营养不足的问题,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进行科学食盐补碘。
作者:屈琴;陈子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手术联合补肾化瘀治疗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及相应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行腹腔镜手术患者168例,采用临床非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指导,即饮食禁忌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实施系统饮食调理。于出院前、出院3个月对研究对象术后疗效、生活质量及激素相关症状进行比较。结果出院3个月后:(1)观察组患者在体重指数、多毛、痤疮及月经等激素相关指数明显对照组好转,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中各因子改善状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例数80例,总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73例(86.9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术后合理的饮食调护可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作者:钟瑞媚;曾雪婷;李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柔性管理模式在普外科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2010年1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普外科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我院柔性管理开展前后各50例普外科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柔性管理,接受柔性管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平均住院费用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10.29±2.86)天,平均术后住院费用为(10853.73±1478.61)元,均明显低/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0.05,而柔性管理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10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柔性管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缩短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其他疾病中推广应用。
作者:吴碧静;陈碧珠;熊小兰;张于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肝腺瘤的CT、 MRI及超声表现,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肝腺瘤患者的术前影像学资料,包括超声、 CT及MRI平扫加增强检查。结果 CT平扫较均匀等密度3例,稍低密度2例,合并出血呈混杂密度2例,边界不清; MRI平扫T1WI均呈不均匀高信号,压脂序列信号变化不明显, T2WI为不均匀中高信号;增强动脉期较均匀明显强化5例(出血区无强化),不均匀中等强化2例,门脉期略有下降,延迟期呈等密度。4例可显示假包膜轻度强化。彩超均为实性低回声肿块,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周围无声晕,多普勒病灶周边及内部见较丰富的门脉样血流及低速动脉样血流2例。结论 CT及MRI增强检查对肝腺瘤的诊断价值较大, MRI显示特征性表现优于CT。
作者:韩松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碘佛醇注射液在双肾静脉逆行造影中的不良反应和处理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于我院行双肾静脉逆行造影的24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观察组在循证护理措施下采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佛醇,对照组在常规护理措施下采用碘佛醇,观察不良反应和显影满意时间,并调查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显著低于对照组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显影满意时间为(1.3±0.5) min,显著低于对照组(1.8±0.8) 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13例不良反应发生患者中,精神紧张患者比例高,达61.5%,其次为注射造影剂速度快,达38.5%。结论在循证护理措施下采用碘佛醇行双肾静脉逆行造影,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缩短显影满意时间,循证护理是减少不良反应的有效护理措施。
作者:刘志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负性情绪、家庭时间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某国企236名员工为被试样本,对其进行家庭时间、负性情绪和主观幸福感的问卷调查。结果(1)相关分析表明,家庭时间的比例与主观幸福感有着紧密关系,他们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即与家人交流的时间越多,主观幸福感越强;(2)回归分析表明,家庭时间比例与负性情绪呈负相关,由于家庭时间不足而产生的负性情绪,会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3)在控制住家庭时间比例之后,负性情绪与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且相关关系显著。即在家庭时间中存在的负性情绪增加,主观幸福感就会减弱。结论家庭时间比例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家庭时间比例与负性情绪之间有负相关关系;负性情绪对家庭时间和主观幸福感之间有中介作用。
作者:闫桂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分析认知行为疗法联合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精神分裂症患者98人,将他们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取认知行为疗法联合齐拉西酮治疗疾病,对照组患者单纯采取齐拉西酮治疗疾病,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依从性以及临床疗效。结果对比观察发现实验组患者拒绝1例、被动执行9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依从性39例,明显高于13例对照组患者,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1.84%)明显高于对照组(59.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临床治疗中采取口服齐拉西酮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以及患者的依从性。
作者:何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 MP)引起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点,从而早期诊断大叶性肺炎,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支原体肺炎临床资料,其中大叶性肺炎并MP感染(观察组)53例、支气管肺炎(对照组)52例,对其发病年龄、肺外并发症、以及治疗时间等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中发病年龄在5~12岁,并发胸腔积液、肺不张,伴发精神症状、肝损害、心肌损害、胃肠症状及皮疹等并发症者均高于对照组,在住院时间及热程方面长于对照组,胸片吸收慢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儿童MP-大叶性肺炎较一般支原体肺炎发病年龄大,容易合并肺外并发症,治疗时间长,胸片吸收较慢,需早期正确诊断并积极治疗,降低肺外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马锦秀;段全纪;周清霞;孟庆华;董伟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 PCS)宫旁静脉丛和卵巢静脉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中的表现,并阐述临床上对该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临床及影像学综合诊断为盆腔静脉淤血且行全腹部 CT增强扫描的患者43例为观察组,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容积再现( VR)、血管生长技术( AV)进行血管重建,分析盆腔静脉淤血时宫旁静脉丛及卵巢静脉的表现。结果43例中,所有病例左侧宫旁静脉丛及卵巢静脉均迂曲、扩张,12例伴发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15例尚累及右侧宫旁静脉丛,右侧受累及者可于宫底部和(或)宫颈部见横向走行并连接双侧宫旁静脉丛的横行交通支。观察组宫旁静脉丛粗静脉平均直径为(4.6±0.5) mm,同侧卵巢静脉平均直径(8.6±0.6) mm,均显著大于对照组的(2.6±0.5) mm和(4.2±0.8) 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能显示宫旁静脉丛和卵巢静脉迂曲、扩张,能明确诊断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在临床上对该病的护理采用身体和心理双重护理相结合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徐建红;张慧;李小龙;肖柏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应用舒适性护理方法对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相关并发症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00例乳腺癌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化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50例(舒适性护理方法)应用调查问卷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价、心理健康状况评价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状况水平比较(t=8.12,6.22, 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χ2=4.33, 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舒适性护理方法应用于乳腺癌患者中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吴蓓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联合孟鲁司特对中重度支气管哮喘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5例中重度支气管哮喘,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出现症状时使用短效支气管舒张剂缓解症状,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160μg/4.5μg/吸,阿斯利康公司,早晚各1吸),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孟鲁司特(10 mg,默沙东公司,1天1片)治疗,疗程12 w,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4、8、12 w的临床控制效果和肺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ACT评分和基本控制率无统计学差异( P均>0.05),治疗后4 w和8 w后,观察组的哮喘症状基本控制率分别为91.11%和93.33%, ACT评分分别为23.17±4.87和25.31±3.6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P均<0.05),而治疗12周后,两组哮喘控制率和ACT评分无统计学差异( 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疗程结束时,肺功能指标FEV1、 FEV1%和PEF%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但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的差异( P>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与孟鲁司特可在早期迅速控制哮喘症状,改善病情,降低复发率,两药联合使用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作者:区秀燕;袁小玲;郭伟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术和腹腔镜输尿管切开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区别。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标记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经皮肾镜取石术,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比较两者的手术效果满意率及其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手术满意度为56.6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33%,观察组手术满意度为83.3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和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治疗效果都十分有效。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在手术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方面优于经皮肾镜取石术。
作者:牛凌卫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肝癌是指生长于肝脏上的恶性肿瘤性疾病,按照发病因素可分为原发与转移性肝癌两种[1]。我们在本文理所提及的肝癌指的是原发肝癌。本病在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按照病理学分型可分为胆管细胞型肝癌、肝细胞型肝癌和混合型肝癌,大多数患者一旦发现已属中晚期严重影响治疗效果,致使原发性肝癌死亡率仅次于胃癌、食道癌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近年来国家已经广泛开展肝癌病因、流行病学的研究及治疗工作,巳经有了新的突破[2]。手术切除率已达到根治要求,术后5年生存率为20%左右,早期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50%左右,由此可见肝癌的发病率高且治愈率,差预后凶险,生存率极低。近年来怎样能够让更多的肝癌患者治愈率增加、预后良好得以长期生存成为广大研究人员的研究热点[3],并取得一定进展,本文究其研究结果进行影响肝癌的预后及长期生存的众多因素进行综述。
作者:刘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严重腹部创伤的医护治疗,目前多采用较为复杂的目的性手术,该方法使医护治疗工作难度大、操作繁琐加重患者内环境的不稳定而耽误救治时间直至死亡。
作者:洪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的防治效果。方法在社区内206名高血压患者中随机选取103名高血压患者作为干预对象,进行统一问卷调查,建立健康档案和健康教育指导。结果经过干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 SBP )和舒张压( DBP)逐渐下降,对高血压疾病知识知晓率有所提高。结论加强社区护理,规范定期的护理健康教育可以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提高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改善高血压患者的不良习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在治疗川崎病过程中出现耐药性对治疗产生的不良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3年8月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川崎病患儿60例,按照丙种球蛋白应用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立即应用);观察组30例(>5 d),对照两组患儿血沉(ESR)、 C反应蛋白(CPR)、发热时间、冠状动脉内径值水平变化及耐药比率,进而评价耐药性对治疗的影响问题。结果两组患儿血沉(ESR)、 C反应蛋白(CPR)、发热时间、冠状动脉内径值比较(t=4.21、3.78、5.12、3.87, 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耐药率比较(χ2=8.29, 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丙种球蛋白针剂治疗川崎病疗效确切,但是随着应用时间的延长可出现耐药情况并加重冠状动脉损伤及临床症状。
作者:王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总结我院20例因为口腔颌面部外伤入院的患者发生窒息时的急救配合以及护理干预。方法对2011年全年,本院成功抢救的20例颌面部外伤并发窒息的患者急救配合和护理干预进行分析。结果由于口腔颌面部位置突出,受伤的机会相对较大,颌面部结构复杂,颌面诸骨中腔窦较多,血供丰富。呼吸道、消化道的开口均分布于此,又紧邻颅脑,故当颌面部受伤时,很容易出现骨组织受肌肉牵拉而移位,阻塞呼吸道,若口、鼻中血凝块等污物不及时清除也会影响呼吸道通.,危及生命。结论对颌面部外伤的患者,及时评估伤情及呼吸道情况,据不同类型的窒息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准确安放患者体位,确保呼吸道通.,可及时解除窒息,并做好原发损伤急救的配合,明显提高颌面外伤发生窒息患者的生存率,减少并发症,促进愈合。
作者:刘囡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并发胆漏的主要原因及预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 LC并发11例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LC并发胆漏的原因:胆囊床剥离过深,肝内小胆管损伤1例,迷走胆管5例,右副肝管横断1例,胆囊管残端漏2例,右肝管侧壁电灼伤1例,胆总管夹闭横断1例,均治愈出院。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并发胆漏多与解剖变异,炎症轻重,操作不当等有关。预防应从熟悉解剖、规范操作、妥善引流等方面着手。胆漏发生后根据胆漏的原因,大小,腹膜炎的轻重,腹腔引流是否通。等综合分析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
作者:吴名士;刘道明;王祎;杨智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多囊肾是肾脏囊性疾病中常见的一种,大多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近年来由于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对本病认识日益深入,基因连锁分析技术证明至少有3种基因突变可引起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ADPKD),即PKD1、 PKD2和PKD3。其中PKD1是常见的,占90%左右[1]。
作者:扈新;杨艳;张玉泉;王海临;郭志全;刘秀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14例甲状腺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7)与对照组(n=57),对照组给予常规甲状腺手术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疾病知识掌握率及对护理服务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可提高甲状腺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对护理服务满意率,促进术后康复,节省医疗资源,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卢艳君;钱学贞;甘艳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