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淼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严重者可出现头痛、头晕、视物模糊、胸闷等先兆子痫自觉症状,甚至可发生抽搐致子痫,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1],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及护理非常重要,可降低孕妇及胎儿的病死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按其程度分为轻、中、重度,本病多见于初产妇、双胎、羊水过多者.我科于2001-2011年10年共收治该病40例,采取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无1例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及产妇死亡,获得满意的效果,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朱野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在普外科手术后的发生率为19%,由于静脉血回流受阻,可引起下肢水肿、疼痛、麻木,严重者可引起下肢坏疽,以致截肢,主要的危害是血栓脱落后如果嵌顿到肺动脉,可形成肺栓塞,导致肺动脉高压,从而引起右心衰竭,严重时出现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当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时,对血液进行检测会发现凝血酶原时间明显缩短,蛋白C及蛋白S显著下降,而D-二聚体明显增高.
作者:王峰;于江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以莆田学院医学生为对象,了解大学生早餐就餐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大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不同年级抽取共273 名学生,用自填问卷调查法收集其早餐情况资料,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早餐的就餐频率与大学生对早餐的态度和认知有密切的关系,而且所调查的医学生中每天吃早餐(7天/周)的人数仅占44.6%,不吃早餐的主要原因是没时间怕迟到.结论 大学生就餐率不容乐观,开展大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对早餐的认识、端正对早餐的态度和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是提高大学生就餐率的有效途径.
作者:张丽平;张秀华;吴霞;陈奋强;林志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基因转染对牙周膜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PDLC)成骨性的影响.方法 运用基因转染技术将NGF基因通过质粒pcDNA3.1-NGF转入PDLC中,利用免疫组化及免疫印记法鉴定转染细胞的表达并观察对其成骨性的影响.结果 免疫细胞化学证实,牙周膜细胞有NGF蛋白表达.转染NGF后的PDLC的OC含量较未转染NGF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 转染NGF后的牙周膜成纤维细胞成骨性明显增强,为使牙周膜细胞成为牙周组织再生的种子细胞奠定基础.
作者:王冠楠;宋帼;高秀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我门诊于2011年收治急性胃痉挛患者1例.在肌肉注射654-2 7 mg,10 min后发生过敏反应.经过及时抢救患者脱离危险,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男,22 岁,于2011年 9月28日因腹痛来我院就诊.该患者既往健康,无药物及食物过敏使.门诊检查T 36.5 ℃,P 80次/分,R18次/分,BP120/80 mmHg,主诉腹痛难忍.经医生检查排除阑尾炎等急腹症.诊断为急性胃痉挛.遵医嘱给654-2 7 mg肌肉注射.10 min后患者出现周身瘙痒、发红、寻麻疹融合成片,继而出现心慌、胸闷.
作者:赵亚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120例脑出血及脑梗塞病例的临床观察,了解脑卒中后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卒中部位、年龄等之间的关系.方法 调查脑出血及脑梗塞各60人,精神障碍的诊断采用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Ⅲ),并与国内SCL-90问卷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120例脑卒中患者中出现精神障碍57例、神经症样综合症21例、人格改变12例、精神病状态7例、遗忘综合症4例.结论 脑血管疾病的急性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均可产生多种精神症状,脑卒中后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临床特征与卒中部位、年龄等有关系,卒中患者早期给予相应的治疗和心理干预有意义.
作者:于开军;崔志;马福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为了解老年人日常饮食情况,及日常饮食对高血压的影响,制定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方法.方法 使用自制问卷,随机在莆田多个农村和城镇对1 000名老年人进行调查,对结果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有高血压的老人对饮食对于高血压的影响方面的知识的了解比比无高血压的老人高(P<0.05),其中知晓率又以城镇的老人比较高(P<0.05).日常饮食对高血压有影响的因素有饮食中食盐的摄入情况、过了饮酒的情况、含淀粉类食物的摄入情况、腌制类食物的摄入情况、内脏(卵黄)类食物的摄入情况、含高膳食纤维类食物的摄入情况、含高钾食物累的摄入情况、含高钙食物累的摄入情况、含优质蛋白质类食物的摄入情况.结论 目前很多老人对饮食对于高血压的影响还不明白,有知道的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学历较高的老人.
作者:林志彬;林萍萍;张志伟;刘细弟;叶维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是指发生在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的恶性肿瘤,以发生在肝细胞为主.原发性肝癌是目前世界上致死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治疗上多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微创治疗、放疗、化疗、生物治疗也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张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宫颈癌及正常宫颈组织中PTCH蛋白的表达,探讨宫颈癌中PTCH的异常激活与宫颈癌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宫颈癌及正常宫颈组织PTCH蛋白的表达.结果 PTCH 在正常宫颈组织中不表达或低表达,而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且其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无显著相关,而与其分化程度密切相关,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表达显著增强.结论 Hedgehog信号通路中PTCH蛋白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病,其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等方面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艾军辉;李晓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锦州市古塔区2010-2011年学龄前儿童血红蛋白水平状况与特征.方法 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测定1 477例学龄前儿童血常规,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光学显微晶镜(Olympus)对贫血儿童的血涂片进行检查.结果 1 岁儿童血红蛋白均值含量为(120.72±10.43)g/L,明显低于 2 岁、3 岁、4 岁、5 岁儿童(P<0.05);1 岁儿童贫血的检出率高(P<0.05),2 岁儿童血红蛋白含量低于3 岁和 5岁儿童(P<0.05).4 岁儿童血红蛋白含量低于5 岁儿童(P<0.05).贫血儿童以轻度为主,贫血儿童血涂片以小细胞低色素为主.结论 1~5 岁学龄前儿童中,血红蛋白含量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其中1 岁儿童的血红蛋白含量低,贫血率高.要重视儿童血红蛋白含量的监测,及早预防并纠正贫血.
作者:余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05例彩超诊断卵巢瘤样病变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其增大的病因和彩超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本组为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105例门诊住院病人,年龄20~42 岁,均经临床和病理证实.临床症状为停经、不孕、痛经、月经不调和下腹痛,有的病人血尿HCG阳性.
作者:亚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GTGF)在糖尿病肾脏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STZ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糖尿病模型组(DM组).12 w后分别检测血清中血糖、尿素及肌酐水平、尿蛋白排泄率、肾脏质量指数,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VEGF)及结(CTGF)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CON组比较,DM组尿蛋白排泄率明显增加(P<0.01),血清中血糖、尿素、肌酐水平升高(P<0.05),肾脏质量指数增加(P<0.01),肾组织中VEGF及CTGF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可能与VEGF及CTGF的过度表达有关.
作者:孙丽娜;符丽娟;李洪秀;孟庆芸 刊期: 2012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8岁,2011年5月19日运动中突发左小腿剧痛,不能站立及行走,至我院就诊.患者既往健康,无不良嗜好,无家族性及遗传性疾病.体温36.7 ℃,脉搏78 次/分,呼吸18 次/分,血压124/82 mmHg,一般情况良好,淋巴结、头部、颈部、胸部、腹部、脊柱、四肢、神经系统均未见异常.专科检查:左小腿无明显肿胀,未见瘀斑,后内侧中段可触及3 cm×2 cm范围皮下空虚感,压痛(+),左足运动、血运、感觉均无异常.
作者:陈莹;王彦;任向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低剂量阿司匹林对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的影响.方法 对231个行冻融胚胎移植的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是否服用阿司匹林分为2组,对两组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类型及移植胚胎数进行统计,比较分析2组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结果 2组患者在子宫内膜厚度、移植胚胎数及流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服用阿司匹林组的子宫内膜中A型内膜所占比例、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未服用组(P<0.05).结论 在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准备子宫内膜时,加服低剂量阿司匹林,可有助于改善子宫内膜形态,从而有效地提高胚胎种植率,增加患者的妊娠率.
作者:盛敏;任春娥;乔鹏云;姜爱芳;王桂丽;韩海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原花青素(procyanidins,PC)抗栓塞性脑损伤的效果及机制,与小剂量阿司匹林对比研究.方法 通过静脉注射药物(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观察小鼠瘫痪或死亡情况;通过在体电刺激颈动脉制备大鼠血管栓塞模型,动态观察颈动脉血流变化及颈动脉栓塞形成程度和时间;放免法测定大鼠血浆前列环素和血栓素的含量,与小剂量阿司匹林组对比研究不同剂量的原花青素对(脑)栓塞的作用和机制.采取双侧颈动脉结扎法制备大鼠急性脑缺血模型,测定脑水肿指数及脑血管通透性(伊文思蓝法)指标,与小剂量阿司匹林对比研究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原花青素和阿司匹林均使脑栓塞小鼠的瘫痪率降低、恢复率提高,使颈动脉栓塞程度明显减轻,明显对抗电刺激引发的血栓素升高和前列环素水平下降,减轻缺血性脑水肿和脑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抗颈动脉栓塞作用强度对比分析,9 mg/kg阿司匹林组强于9 mg/kg原花青素组,弱于18 mg/kg原花青素组.结论 原花青素具有抗脑栓塞和减轻缺血性脑损伤作用,原花青素抗栓塞作用效价强度低于阿司匹林,但剂量为小剂量阿司匹林2倍时,原花青素抗栓塞作用明显强于阿司匹林.
作者:韩敬;刘义;闫艳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出血的手术前、中、后的护理要点.方法 收集我院24例产后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效而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的病例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24例患者均获有效止血术后15 min阴道出血即明显减少或停止,栓塞手术均一次成功.所有病人随访1年,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出血有效而迅速,创伤小,恢复快,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能预防和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的顺利康复.
作者:顾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丹红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6例)和对照组(n=46例),分别给予减轻脑水肿药物和脑保护剂,同时口服阿司匹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7、14、21和28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病情程度.结果 2 组患者在用药后第7、14、21和28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Barthel指数与前一观察日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早,在用药后第21、28天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用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作者:朱锦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是由于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的器质性改变,起搏和传出功能发生障碍,引起缓慢心律失常,伴有脑、心、肾等脏器供血不足的一组综合征.本文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病因及分型、临床及心电学表现、诊断及治疗的研究现状作简要综述如下.
作者:郭燕;刘仁光;赵凤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木村病又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淋巴肉芽肿,常表现为头颈部无痛性肿块,是一种罕见的,病因未明的疾病,其病程进展缓慢,早期常因无症状而易被漏诊或误诊.其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治疗及鉴别诊断都应是临床医师掌握的内容,尤应引起重视.
作者:杨珂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妊娠是育龄妇女的正常自然的生理现象,分娩又是妊娠的一个必经的生理过程.但现实生活中,分娩已经作为不寻常的事件,引起孕产妇的强大的心理应激.大量的的临床观察显示,多数的孕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由于忍受不了疼痛,产生了焦虑烦躁情绪,进而导致宫缩乏力,产程延长,胎儿出现宫内窘迫等情况,使难产的机率增加.因此,做好孕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心理护理,是使产痛减轻[1],产程进展顺利,安全分娩的有力保障.
作者:徐玉环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