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孟大为;白承新
目的研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早期给予褪黑素(melatonin,MT)对脑内抗氧化损伤的作用以及作用的量效关系;探讨MT作为自由基清除剂对抗TBI后脑内氧化损伤可能的机制,为MT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自由落体撞击伤方法制作创伤性脑损伤模型,致伤后5min腹腔注射MT及维生素C,测定脑损伤后2h大鼠大脑皮层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及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创伤性脑损伤后大脑皮层GSH-Px,CAT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通过早期给予MT能部分对抗这种变化,且MT剂量越大,作用越强.结论大鼠TBI后早期给予MT可以对抗脑内的氧化损伤,有脑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保护GSH-Px、CAT活性,减少脂质过氧化有关.
作者:张翀;孟丽;刘兴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基质细胞(MSCs)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的可行性,为MSCs移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培养骨髓基质细胞,应用bFGF进行预诱导,然后用ATRA和NGF来诱导骨髓基质细胞,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的NSE和GFAP的表达.结果大鼠MSCs经ATRA和NGF诱导后,细胞的形态发生改变,免疫组化显示部分细胞表达NSE和GFAP.结论骨髓基质细胞可被ATRA和NGF在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
作者:郭闻师;任甫;罗俊生;关宁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埃索镁拉唑(Eso)是奥美拉唑(One)的左旋异物体,而奥美拉唑是早出现并应用于临床的质子泵抑制剂(PPI).奥美拉唑为主三联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在临床已得到肯定.我院自2003年10月开始将埃索镁拉唑(商品名:耐信)应用于临床.本试验旨在观察埃索镁拉唑、奥美拉唑为主三联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对比.
作者:吴基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肝硬化并发消化性溃疡被称为肝源性溃疡(HU),近年来有逐步增多趋势.本文对我院1999~2005年收治的肝源性溃疡,应用奥美拉唑联合醋氨己酸锌(ZAC)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春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在人和动物的乳腺癌组织中可以检测到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表达.ER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但其与乳腺癌组织类型关系的报道还不一致[1-3].本研究通过对浸润性乳腺癌中ER的检测,探讨其与乳腺癌组织学类型的关系.
作者:年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26岁,已婚,农民.性交后阴道流血3个月伴下腹胀痛、低热,加重1天,于2000年5月25日来诊.此次因在当地诊所行宫颈糜烂电烙术第20天性交后,阴道流血量较多,腹痛,家人害怕带其来诊.3月来性交后阴道流血,量少、色鲜、下腹胀痛.平素月经规律,白带较多,黄白色、有异味.
作者:韩宝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患者第一磨牙缺失后,第二磨牙出现近中倾斜和扭转,这些改变不仅给修复治疗带来了困难,而且易于造成颌干扰,影响颌功能,正畸竖直磨牙比竖直前牙困难得多,力量过小则作用不明显,力量过大则牙齿容易伸长、疼痛和松动.进而会出现关节、肌肉、神经系统的不协调.笔者使用镍钛方丝作为唇弓,对30例进行0.5~1年的临床治疗,并与其他方法对照,取得较满意效果.现结合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李剑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乙醇消耗量增加,脂肪性肝病已经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其预后类似于慢性病毒性肝炎或自身免疫性肝炎.慢性脂肪性肝病在西欧、日本、美国普通成人的检出率达25%,而在我国对脂肪肝的发病率和相关因素的调查并不多见.进行这项调查对脂肪肝的早期诊治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静;田春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1维甲酸类物质诱导细胞凋亡作用研究概况1.1维甲酸类物质分类维甲酸类(retinoid)化合物是维生素A的一大类化合物的总称,它是诱导分化剂中重要并已经应用于临床治疗的一大类药物;包括维生素A的天然物及其人工合成的衍生物,根据维A酸结构及被改造的部位不同,将维A酸化合物分为三代:第1代主要改变极性基团侧链部分,如13-s-RA、ATRA(全反式维甲酸)、9-cis-RA及维胺酸;第2代改变环己烯环部分,如阿维A酯;第3代改变侧链部分,如查尔酮酸衍生物化合物R9158、R8923和YS90412.
作者:张自正;王晓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对于上颌前牙前突,深覆盖,和上前牙唇倾有散在间隙的成年人,常常为开唇露齿,上下唇干燥而烦恼,同时又由于各种原因不愿意接受正畸治疗.他们常要求用快捷有效的方法改善前突的前牙.我科在临床采用带角度的烤瓷桩冠治疗了3例患者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佳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电刺激大鼠脚桥核(PPN)对丘脑底核(STN)神经元放电的影响,探索高频刺激STN改善运动不能的机制,为临床高频刺激PPN治疗帕金森氏病提供电生理学依据.方法应用细胞外记录的方法观察不同频率电刺激(强度0.4mA,波宽0.06ms,时程5s,频率1Hz、10Hz、50Hz、100Hz、130Hz、150Hz、200Hz、250Hz、300Hz)大鼠PPN对STN神经元放电的影响.结果高频刺激(130Hz)PPN可使大多数STN神经元的放电频率降低(P<0.01),该作用具有频率依赖性.结论高频刺激大鼠PPN对STN主要为抑制作用,揭示高频刺激PPN对帕金森病人的运动症状有治疗作用.
作者:张静;高东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红景天是景天科植物的一个属,我国有73个种,属多年生草木或亚灌木植物,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华北及西南的一些地区.红景天作为保健药物资源和食品资源已得到了国家的承认.
作者:王运科;贾超;伟忠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近年来随着临床用药种类不断增多,药物性肝病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由于该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易被误诊.现将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121例确诊为药物性肝病的病历进行分析总结.
作者:陈兴路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DECB)取代小牛血清培养K562的生长情况,从而分析DECB对白血病细胞生长方面的意义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形态学、MTT分析法、流式细胞术对在低血清以及无血清条件下的白血病细胞进行检测和观察.结果人白血病K562细胞在DECB取代小牛血清的培养基中,细胞发生一系列形态学改变,DECB在一定范围内(0.2%~1%)对K562的增殖率有剂量和时间的依赖关系.结论DECB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代替小牛血清在细胞培养过程中起作用,有利于细胞的生长与增殖.
作者:冯君;于洪儒;王洪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心肌梗死是严重而又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由于它可直接危及患者生命,所以得知后患者往往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或精神障碍方面表现,尤以抑郁症作为常见.如果不及时处理,不但影响患者的治疗及康复而且还可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近年来对冠心病特别是心肌梗死的治疗中改变生活、思维方式等措施备受人们关注[1].为此,作者对我院门诊及住院的心肌梗死伴有抑郁症的62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心肌梗死的基础上,采用舍曲林对其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英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有畸形舌侧尖的患者往往临床中伴有Ⅱ~Ⅲ度深覆合深覆盖,畸形舌侧尖是导致深覆合深覆盖的直接因素,只有消除了咬合障碍,才能得到正常的覆合覆盖.
作者:杨丽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埋伏牙是引起错(牙合)畸形的一个因素,多数埋伏牙都选择拔牙治疗,这对于埋伏阻生的智齿,没有多大异议,但对于其他埋伏阻生的牙齿,若选择拔除,则违背了保存自然牙及牙列的原则,错(牙合)畸形给患者的美观、功能和心理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随着固定矫正技术的不断提高及与颌面外科的相互合作,使绝大多数埋伏牙避免了拔除.
作者:李红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子宫破裂是产科极为严重的并发症,在也门伊卜纳赛尔医院工作期间,共做子宫破裂手术42例,麻醉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褚向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流行性出血热(EHF)在临床上以发热、充血出血、休克及急性肾功能衰竭为基本特征.我科自2004年6月~2005年6月共收治EHF392例,其中有183例曾误诊为其他疾病,误诊率46.68%,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洁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我科于2004年3月~2005年3月收治8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其中50例应用鱼金注射液与抗生素治疗;30例单独采用抗生素治疗,疗效对比总结如下.
作者:姜晓梅 刊期: 2006年第03期